各地小工廠艱難生存,紛紛倒閉,聽聽內部員工怎麼說!

還記得在零幾年的時候,內陸城市的年輕人,輟學之後,紛紛奔赴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進工廠務工,那時的工廠,大大小小,遍地都是,時不時都要加班到很晚,好似工作永遠都幹不完一樣,這些年一路走來,工資慢慢的增長,但是工廠也越來越少,很多年輕人找工作的第一選擇,也不再是工廠,聽聽他們怎麼說的。


各地小工廠艱難生存,紛紛倒閉,聽聽內部員工怎麼說!

一、稅收制度逐漸成熟,小工廠資金鍊困難

產業升級了很多年,如今,才初見成效,以前拿環境換經濟,現在拿經濟換環境,環保這一塊,幾乎絕大多數小工廠,是根本不過關的,特別是生產布料,油漆這些化學成分居多,汙染嚴重的工廠,一道政策下來,就是全軍覆沒,人工和租廠房的成本也逐年攀升,利潤下滑,難以為繼。

各地小工廠艱難生存,紛紛倒閉,聽聽內部員工怎麼說!

二、產品質量不過關

上個世紀,中國製造是廉價和質量差的代名詞,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開始走精品和質量路線,大廠的人員穩定和雄厚的資金鍊,乃至先進 的工業機器,都不是小工廠可以比擬的,客戶寧可多花一些錢,也不願意購買廉價的產品,影響自己的產業,經濟形態不斷變化,很多小工廠無法及時的適應和突圍,只能成為炮灰。

各地小工廠艱難生存,紛紛倒閉,聽聽內部員工怎麼說!

三、員工管理混亂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剛輟學出去打工的時候,一般都是先出去的朋友或者老鄉,去到他們的廠裡做事,小工廠大多十幾個人到幾十個人不等,很容易就會產生派系,一個人先來,然後帶來一幫人,形成團體,和管理層對抗,還有很多老闆呢,乾脆破罐子破摔,以試用期為名義,使用廉價勞動力,時間到了再開除,久而久之,名聲就會壞掉,連人力中介,都不會在為他服務,在簡單的工作,也需要一個適應和學習過程,一直處於新人制造的產品,質量好,才是怪事。

綜上所述,小工廠在大環境和細節上,已經處於頻臨淘汰的邊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