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王羲之寫“色”字,常常寫成“包”?

王羲那個之

色的行書寫法,在書寫時,可以省去“巴”字中間的一小豎,所以看到一些古碑帖中的”色“字,就如“包”字一樣。



這樣的寫法並不是只有王羲之一個人寫成那樣,而你所舉的字例為集王聖教序,聖教序最後部分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象”包“一樣寫法的”色“,在心經中寫成“包”樣的有四個,在讀帖時,就是要對相同的字進行細緻入微的分析玩味,看它們是不是選自同一個字,還是有所區別,在不同的處理時,有些什麼微妙的變化而都能保證字形體態的優美。這種在一本字帖中同一個字的多種寫法,最能幫助學習結構上的變化。所以聖教序成為人們喜愛臨寫的一個原因。便是在這些相同字的不同處理手法。


在集王聖教中,收集了王羲之寫成“色”的,也有寫成“包”的,這種一字多寫的方法並沒有什麼強致的規定。也沒有什麼明確的說法。有人說是書法中常用的增減法。就是這個意思。


子衿tjk

從收集查閱的資料來看,王羲之確實將這個“色”字寫成了“包”字。也許因為是王羲之這麼寫的緣故,講究帖學的古人,自然對這種寫法“傳承有序”,後來的書法家們都在“色”與“包”字之間寫成差不多的情況。那麼,作為我們後來的學習者應該如何去區別學習,以及運用的問題,這裡我有自己的看法。 自王羲之開始,以及之後,將包和色兩字寫成差不多的書法家有很多,我們先看看王羲之在興福寺半截碑中的色字:



再看看王羲之集字聖教序中的“包”字寫法:

自王羲之之後,宋朝蔡襄的“色”字,與唐朝孫過庭的“包”字,寫的一摸一樣。如下圖:

當然受魏晉書法影響甚大的唐朝書法家們,自然會效法王羲之;比如虞世南也會將色包寫成一樣;到了元朝,還有趙孟頫,管道昇自然也不例外;當然,更不用說帖學風行的明朝了,其時的徐渭、文徵明,吳寬等人,也是傳承了這兩字的寫法。


布穀視界

上面是個“刀”,哪來的“包”?

作為王羲之的鄰居,我對王羲之還是比較瞭解的。以下是他寫的楷、行、草各種“色”————







請自己分辨


九畹貞風

這事兒吧,與王法的書寫規則有關。咱家覺得呢,可以簡單的解釋為兩點。

一是,筆順上,色的那麼一豎變成了一個點點,“那麼一點點色”而已。點在王法中最後寫,來找平衡,也可以理解成點個睛,出神採的意思也是有的。


二是,王法要求,一篇之內同字不同形,就是要變化,所以呢點劃變化就有不寫的時候,“沒有一點色”,成包了。


當然了,聖教序之後的心經是集字,那麼多色,也都不重樣,也是書聖王羲之厲害之處,集者也是用心良苦。所以吧,懷仁和大雅兩位和尚也都是厲害的人物。後學當致敬!


通雲齋龍手道人

其實並不是這樣,“包”還是“包”,“色”還是“色”,儘管沒有了中間的小點。其區別可以從趙夢頫和文徵明這兩位二王書法繼承人那裡看到。


注意下面豎彎鉤起筆的位置,再看看“色”字中起筆的位置:




陳詩劍書法

雖然色字有寫成包字的現象,我覺得還是不那樣寫為好,畢竟是集字,我們沒有證據可以證明寫法是正確的或者是不是智永臆造的,僅僅是自己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