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命丧天香楼是什么原因?

酷炫民族992

要说“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就离不开《红楼梦》的版本说。因为现在流行的通行本,主要依据清乾隆五十六年、五十七年由萃文书屋采用活字印刷的所谓程甲本、程乙本,该版本是没有“淫丧天香楼”这个章回标题的,我们现在看到的第十三回题目都是“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秦可卿属于医治无效,抱病而死。



但早期的版本就不一样。《红楼梦》早期有一个靖本,该版本第十三回前有这样一段批语:“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托凤姐贾家后事两件,岂是安富乐尊坐享人能想得到的者,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有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这是我们看到的最完整的关于奉命“删除”的记录。此外著名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十三回中也有类似批语,畸笏叟在这一回回末有朱批:“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



知名红学家冯其庸在其《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介绍,《红楼梦》早期的版本还有一个甲戍本,在秦可卿去世这一回,也有好几处批语:“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旁批“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贾珍哭得泪人一般”旁批“可笑如丧考妣,此作者刺心之笔”;在“另设一堂于天香楼上”旁批“删却,是为删之删”;在“忽听见秦氏之丫鬟名唤瑞珠者,见秦氏死了,她也触柱而死,此事深罕”旁批“补天香楼未删之文”。

也就是说,在程甲本、程乙本之前的多个版本中,是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相关表述的,其中以靖本讲述最多,甚至直接讲述了让芹溪也就是曹雪芹删去了其中的五页内容,为何而删,删去了什么,看似谜团却非谜团,无非就是为家族讳,删去那些诲淫诲盗之事,譬如秦可卿淫丧天香楼。



如果把“秦可卿淫丧”这一节不算的话,在《红楼梦》中,贾敬生辰戏台、秦可卿丧礼打醮、贾珍夜赌等故事,都发生在天香楼,算起来都不是什么好事,后来因为修建大观园,隶属于宁国府的会芳园被拆除,但独独保留的天香楼,这恐怕就是曹雪芹的深意所在,不是命我删除“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吗?我就把天香楼作为耻辱柱永久保留下来,即使是元妃省亲如此光鲜都掩盖不了它的淫秽与污浊。

讽刺的是,天香楼就处在荣、宁两府的结合部:从秦可卿住所到天香楼的路径:从里头绕进园子的便门来——正看园中景致,一步步行来——将转过了一重山坡儿——说话之间,已到天香楼后门;从荣国府大门到天香楼的路径:走至大门前上了车——两边大门上的人都到东西街口——轻轻的便推拽过这边阶矶上来——见两边狮子下放着四五辆大车——一面说,一面已到了厅上——顺便打他们窗户跟前走过去——悄悄的来至窗下。这么说来,曹雪芹笔下的天香楼,就成了整个贾府的焦点,和最具象征意义的地方。


松楠庄主

《红楼梦》中并没有“秦可卿命丧天香楼”一节。我读《红楼梦》的观点是,只要是书中没有的情节,无论是谁说的,我都持怀疑态度,脂砚斋也不例外。本来书评是无所谓真假对错的,但是,想故意引起别人的注意,妄自炒作自己与作者的关系如何密切,就有不可叵测的居心了。

我认为,读《红楼梦》,就要读《红楼梦》原本,删节本,续本以及评论本,都没有必要看,要自己去感悟,去发现,才是最好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读的多了,才能看出《红楼梦》中隐藏的真故事,不能人云亦云,只做一个传声筒,没有自己的观点。

说完了我的《红楼梦》观点,再说我的秦可卿观点。

所谓秦可卿命丧天香楼不是《红楼梦》里的情节,而只是脂砚斋评论《红楼梦》时说的,脂砚斋说他因为有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一事,故劝芹溪删去秦可卿命丧天香楼一事。这下可了不得,于是,众多红学大家就又有事做了,开始考证脂砚斋是何人,与作者有什么关系,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脂砚斋就是作者的妻子,就是史湘云,——史湘云叫作者删去了淫丧天香楼一节,滑稽不?我倒很奇怪,这些红学家怎么读的《红楼梦》,书中史湘云的判词说的很明白,“展演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终究是云散高唐,水涸长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什么意思?就是说史湘云很快就死了,死在湘楚之地,“湘江水逝楚云飞”了,这难道还有什么疑义吗?怎么会成为作者的妻子?当然,我也知道他们的这个观点来自《红楼梦》的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贾宝玉丢了玉麒麟,被史湘云的丫鬟翠缕拾到了,而题目又是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所以就认为是以后贾宝玉与史湘云“白头偕老”了。因问他们觉得,贾宝玉就是作者,《红楼梦》就是作者自叙生平之作,当然,史湘云与贾宝玉白头偕老,就是与作者白头到老了。这就是望文生义,穿凿附会的结果。

回过头来说秦可卿的故事。在书中秦可卿是得病死的,这是无可争论的。但是脂砚斋却说是“淫丧天香楼”,我们不用考虑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只要想一想,以秦可卿卧床不起,瘦的都干了的身形,怎么能上的去天香楼,病入膏肓的人居然淫荡不堪,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有人也许说秦可卿判词写着呢“情天情海幻情身,情即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既然“情即相逢必主淫”不就是说秦可卿淫荡吗?这就涉及到如何读懂《红楼梦》的问题。在《红楼梦》中,许多我们常用的词,意思却和我们平常的理解是不同的,这个“淫”字就是这样。在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警幻仙子对贾宝玉说“吾所爱汝者,乃天下第一淫人也。”“淫虽一理,意却有别。……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称之意淫。”当然,我们知道,他所说的意淫,就是我们对于某种事物的发自内心的喜欢,爱恋,秦可卿之淫就是这种意淫。

秦可卿,其父秦业,秦业者,秦朝事业也。秦可卿,卿,倾也。既倾国倾城之倾。我们平常说的倾国倾城是形容女子的美貌,而在《红楼梦》中,指的是国已倾,城已倾,也就是国破家亡之意。当然,这个秦朝事业指的是明朝事业。在秦可卿的判词上,有一幅画,画的是一座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高楼大厦指的就是大明事业,自缢指的就是意淫而死,淫于社稷,淫于朱明。在《红楼梦十二支曲. 好事终》中,有“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风,清风,指满清。月,明月,指朱明。擅风情,指的是联合满清合剿李自成一事,结果引狼入室,满清反客为主,成了中原的统治者,而朱明却被赶尽杀绝,无可奈何花落去。


柴鹏程的航海日记

关于秦可卿的问题,实在太过朦胧、复杂,个人以为都不是几句话能说得明白的。

她“命丧天香楼”,我暂且这么随意答几句吧,很不严谨的,如有错陋或贻笑大方的,也只好以后再来修改了。

“秦可卿命丧天香楼”,这句话,可以先这么解读:

秦可卿,即理想的人选秦氏也,贾府娶进的嫡孙媳妇,或者,明朝可以托付于大任的那个人。天香楼,即神圣的事业也,贾府的世代家业,或者,延续了两百多年的明朝国祚。为什么称“天香”楼?因为是一直有神灵庇佑着的,祖宗积德而来的,或者,天命的、神圣的。小说中写秦可卿是警幻仙子的妹妹,这是在拐着弯告诉我们,如果秦可卿在,贾府仍有神灵庇佑,而如果秦可卿死,贾府就失去神灵庇佑了、天命也就结束了。天香的“香”,香烟、香火也,也就是命脉。秦可卿死,意味着贾府的命脉断了。所以从秦可卿之死开始,贾府一天天走向衰亡。

其次,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秦可卿命丧天香楼”这七个字,其中“命”字是讹误,正确的应该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请自行翻书核对。

简单地说一下我对这七个字的解读。

秦可卿明明是久病不治、衰竭而死,这一回的回目联也是〈秦可卿死封龙禁卫〉,可为什么脂砚斋要不嫌多余地在批语中说,原来的标题对联是这〈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呢?

我们先不管脂砚斋怎么说,只顺着曹雪芹的文本读下去,就会发现,书中写她素常的表现是言行平和、友爱亲友,心思细重。只要听到别人说她一点点不好,她就会一连想上好几天,吃不下睡不香的,这样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品。从尤氏和贾母这两个人的口中我们也可以确信,以秦可卿的人品和操守,绝不可能逾越当时的社会道德界限做出与公公贾珍违反人伦的可怕事情来。——这是秦可卿这个人物的本色描绘。

这就和脂砚斋的批语相矛盾了。按照脂砚斋的批语,秦可卿是因为与公公贾珍发生不伦之恋、偷情行为被丫鬟无意中撞见、自觉无颜见人之后,上吊自尽的。这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七个字的由来。脂砚斋还说,这才是秦可卿之死的真相。然而为照顾到秦可卿背后的生活原型那个人的脸面,他特意命雪芹删去这一回的内容,曹雪芹只好遵命执行,并重新改写了新的内容。

这等于告诉我们,小说中的温柔平和、敬上爱下、谨慎稳妥、贾母眼中的“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这个秦可卿是曹雪芹虚构。而秦可卿的生活原型刚好相反,先是荒淫无耻、苟且乱伦,后因暴露、自己觉得没脸见人而上吊自尽的人。

(这个问题没有一大长篇文字说不清楚,以后再说。)

太繁杂了,不分析了,直接说结论吧:目前我认为《红楼梦》小说中的秦可卿的故事,背后隐藏了至少三个真实的生活原型。

(方便时再来续)


TeaC

说起秦可卿,很多人马上将她与“淫”字连在了一起,认为她是自己作死的。

最重要的理由是曹雪芹曾经写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不过后来被他删除了。另外一个理由,则是根据她的判词“情既相逢必主淫“推断出来的,“主淫”二字,让人瞬间想到她必有奸情。宁府中她的公公贾珍是权力的核心,而且也不是个好东西,就来了个拉郎配,秦可卿和贾珍的苟且之事就坐实了。


她病了,总不见好,贾珍到处求医,后来冯紫英家里来的张太医道出了缘由,说她思虑太多,是过度操心落下的病根儿。她为什么要多想呢?曹公举了例,金荣在学校和秦钟结下梁子,他的姑姑璜大奶奶勃然大怒,非要找秦可卿翻嘴皮子,好在尤氏连蒙带吓,才把她打发了。秦可卿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躺着都中枪。把这些细节穿起来,似乎就可以描述成,秦可卿和贾珍在天香楼幽会被撞破,她怕别人搬是非,羞愧致病的。

秦可卿的死必然的,红楼梦给了现成的判决书,画了个画,明示她在一座大楼前上吊死的。但论起死因,张太医诊断的时候,已经对秦可卿的死期做了大致的预测,都该有准备才是,不过都觉得太突然,有点纳闷,还有些疑心,不过都信了,并让她风光大葬。

在贾府多数人看来,她是个不错的媳妇儿,贾母都觉得她是个妥当人。在她死的时候,荣府的两个重量级人物也很反常,王熙凤做噩梦,贾宝玉还吐了口血,但都顾不得了,急忙跑去奔丧。宁府上下都想着她的好,无不抱头痛哭。试想一下,如果秦可卿的人品真的被玩坏了,那些人还好意思哭吗?怕是躲都来不及了。

曹雪芹在前面把秦可卿的私生活设定得不堪入目,后面又把她说得十全九美的,差距大得让人回不过神来。这绝对不是在他喝高的时候写出来的。他一定暗藏了深意,另有所指。单从她屋里的摆设来看,秦可卿成了绝代天骄,宁府中的象征性建筑物——天香楼,应该暗含了国色天香之意。她死的时候,又将其灵柩安放在“登仙阁“中,看这个字眼都觉得她不是个等闲之辈。
那贾府为什么要让这样一个分量很重的人突然死亡呢?贾珍接待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的时候,选在了“逗蜂轩”,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大胆揣测,这是想说贾珍在拿竹竿捅马蜂窝,把牛鬼蛇神都逗出来,一起做符合秦可卿房里摆放的那些有身价的事情来,秦可卿不是他的心头肉,那些东西代表的身份和地位,才是他的最爱,他的心里装满了兵戈,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怪不得曹雪芹要在秦可卿的判词里说“漫说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呢!

前面出现过的冯紫英,谐音是“逢知音“,他和贾珍来往密切,推荐的那个张太医硬把个月经不调看成个死的症候,可以想见,他们把一切都做了安排,秦可卿只是为贾珍的野心做了殉葬品,说她“淫丧天香楼“,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


青草无为

所谓秦可卿命丧天香楼是红楼梦研究中最大的骗局,最初是一个叫畸笏叟的玩意提出来的,还煞有介事地说老夫因为可卿有托梦凤姐一事,因此命芹溪删去命丧天香楼一节。后来那些信奉脂砚斋批语的红学家便用此大做文章,根据可卿死前死后的种种比较蹊跷的事件附会出很多子虚乌有的情节,什么可卿与贾珍通奸,被丫鬟撞见,因此一个被迫自杀,一个终生为可卿守墓,贾珍之所以爱可卿才哭的像个泪人一样等等!

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首先,畸笏叟是谁?和脂砚斋是一个人吗?红学家说畸笏叟是曹雪芹的长辈,因此用命芹溪删去的话,而且人说脂砚斋畸笏叟看过红楼梦丢失的稿子。既然看过,怎么批书的时候很少提到后面的的情节呢?即使提到也语焉不详,这和普通读者的推测有什么区别呢?

其次,可卿是得病而死,按照张太医的说法,可卿的病并不很严重,可是却死了,如果不是自杀,怎么会一天比一天严重直到死了呢?

还有贾珍的表现,丫鬟的表现等等很奇怪的行为怎么解释?

很多人认为秦可卿与贾珍有通奸行为,被人们发现后可卿因为羞愧而病死!这种观点简直就是无知。现在请试想一下,如果是通奸,说明可卿本身就鲜廉寡耻,怎么可能羞愧至死呢?可卿可是太虚幻境中的皆美,作者可能让一个具有宝钗黛玉双美的形象做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事情吗?

所以,可卿根本不是与贾珍通奸,而是被强奸,只有这样,可卿郁郁寡欢导致得病后来至死才可以解释通!如果是通奸,那是你情我愿的事,怎么会忽然生病呢?贾珍正因为自己做了猪狗不如的事导致可卿的死,才感到内疚,才有点后悔,所以才哭的跟泪人似的,所以才非要大操大办,把能给可卿的都给了,这样才使自己良心好过点!

因此,什么畸笏叟脂砚斋,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狗屎,凡是按照脂批来研究红楼梦的人。最后终究是耗费时间的无用功!脂砚斋从来没有说过他和作者的关系,所谓的脂砚斋与曹雪芹是某种关系完全是红学家们的意淫!

还有红楼梦根本就不是曹雪芹写的,曹雪芹就是小说中出现的一个名字,和孙悟空,西门庆,土行孙这些名字没有本质的区别!


红学江湖

秦可卿如何淫丧天香楼按照脂砚斋的批语是写后又删了,我们无缘得见。但曹雪芹却写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叔叔对于侄儿媳妇的觊觎和意淫。

贾宝玉的第一个性启蒙对象就是秦可卿。我之前分析过,贾宝玉总是借机接近秦可卿。几乎秦可卿出场的情节基本都有贾宝玉。而贾宝玉也是在秦可卿房中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梦遗!显而易见,小小的贾宝玉梦中的缪斯就是秦可卿。

曹雪芹用年幼贾宝玉对秦可卿的意淫来影射秦可卿在宁国府受到公公贾珍的觊觎。贾宝玉再小也是长辈,贾宝玉对秦可卿有赤裸裸的情欲,主要暗示的就是贾珍对秦可卿的企图。

甲戌本回后脂砚斋撰语: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时毕业,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故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我一直认为淫丧两字绝不是淫乱后死。而是陷入绝望后自尽而死。淫字本就是陷入,沉浸的意思。脂砚斋也从没有说秦可卿和贾珍有不轨。真有不轨,如何赦之?贾瑞勾搭王熙凤,都被写的“不得好死”,秦可卿如何豁免?

我认为贾珍觊觎秦可卿,步步逼迫,终于在天香楼发生了什么,或许逼迫不成,或许强暴…造成秦可卿含恨自尽。这种事说出去也玷污了秦可卿死后清白。脂砚斋不忍秦可卿可敬之人名声受辱,劝作者删去秦可卿的真实死因。这才是赦之!

另,焦大所谓扒灰不足信。不过是奴才们嚼舌根,被焦大听到,信以为真!真要扒灰,秦可卿就没了死的理由!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非常感谢!


君笺雅侃红楼

《红楼梦》秦可卿是命丧天香楼,也是淫丧天香楼。

秦可卿是宁国府贾蓉的妻子,她生的形容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是贾母最中意的重孙媳妇,在贾府中上上下下的人都喜欢她。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办事妥当,行事又温柔和平的人,却是一位淫荡的女人。

宝玉要睡午觉,她就把宝玉领到她的卧房,她的卧房充满淫靡的气息,性的诱惑,与缠绵,缱绻的氛围。导致宝玉梦中云雨,首次遗精。

她与小叔子贾蔷偷情,与公公贾珍乱伦。虽然宁国府已经风言风语,但是没有确切证据,也就罢了。后来秦可卿在天香楼与公公私会后,遗落了簪子,被尤氏发现,奸情败露。秦可卿上吊而死。

现行版本的《红楼梦》没有淫丧天香楼一段。畸笏叟在原版本,十三回回末有朱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为“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甲戌本”十三回回末亦有朱笔眉批:“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四五页也。”

可见淫丧天香楼却有其事。

现行本也可见端倪,第五回,秦可卿的判词和曲子都有暗示。

【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5回)


〖好事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从判词和曲子可以推测秦可卿是一个由情天情海幻化出的一个情人,这一生主导的是情。金陵十二钗,都是上天下凡来历劫的仙子,秦可卿也不例外,她警幻仙子之妹。由于贾府气数已尽,秦可卿擅风情,秉月貌。她的作用就是教唆贾府的不肖子孙,沉迷于女色不能自拔,让贾府后继无人,家业凋零。不能说秦可卿坏,这是她下凡的任务。

但是秦可卿临死之前,不忍心贾府从此败落,托梦给凤姐,【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可是凤姐没有执行,贾府败落后,子孙无依无靠,【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由于秦可卿临死前托梦,嘱咐贾府的后事,所以畸笏叟让作者删除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描写,还秦可卿一个清白之身。


润杨的红楼笔记

对《红楼梦》秦可卿这个人物研究最为深刻的是作家刘心武老师,被称为红学的又一个分支“秦学”。下面我根据刘心武老师的研究成果,简单的把秦可卿这个人物的原型、以及命丧天香阁的原因和过程整理一下,以飨读者。

一、秦可卿的原型是谁?

《红楼梦》是家族卷入严酷的政治斗争的作品,但不是政治小说,曹雪芹以其极为痛苦而又复杂的心情,既想通过生活描写对应一些政治事件,又要不被当朝发现。其实,秦可卿的原型就是康熙废掉的太子胤礽以保密方式寄养在曹家的一个女儿,弘晳的妹妹。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有暗示的,下面简单的归纳几条。

1、贾家不可能为贾蓉娶媳妇找个养生堂抱来的。第八回在交代秦可卿身份时写到,秦可卿父亲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养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就是说秦可卿是抱养来的,她的父亲官也不大。可是你知道贾家是什么身份吗?贾家是社会贵族,四大家族之一,贾不贾,白玉为堂金作马。曹雪芹还写道“那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被贾家看上眼的人能有几个呢?特别是贾敬、贾珍、贾蓉三代单传,给贾蓉娶媳妇怎么着也得门当户对,怎么可能娶一个从养生堂抱来的一个身世不明的媳妇呢?这里只能解释为秦可卿的身份绝对不一般。

2、秦可卿得到贾母的高度认可。第五回写到,说:“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按理说贾府上上下下的妇女、小姐、丫鬟多了去了,秦可卿第二都排不上,怎么就成了“第一得意之人”了呢?贾母怎么就对秦可卿这么高的评价。在一个家族里老人最看重的就是高贵的血统,比如出身名门、皇亲国戚。足见贾母非常清楚秦可卿的来路。

3、秦可卿房间的摆设,透漏帝王之家的音讯。曹雪芹在第五回中,写到贾宝玉到秦可卿房间睡觉时看到的,写到“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昌寿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全是帝王家庭的东西,曹雪芹为什么这么夸张的写?他在暗示什么?其实,他就是提醒我们,秦可卿出身极为高贵,是来自皇宫的重孙媳妇。

二、秦可卿死亡的原因及过程

1、“弘晳逆案”是秦可卿死亡的导火索。在乾隆四年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弘晳逆案”,弘晳是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弘晳在这一年向乾隆权力发起了一次大的冲击。乾隆及时的扑灭了叛逆,低调的处理了此事,怕的是影响不好。在这个事件的过程中,作为弘晳的妹妹,秦可卿必然受到煎熬和牵连。

2、斗争失败,张太医传递音讯。在胤礽向乾隆政权发起挑战的过程中,秦可卿一直在贾府等待其家族在权利斗争中决一雌雄的最终消息,焦虑到不思饮食、神经衰落的程度。所以说秦可卿得的是政治病,得了病以后,给她看病的张友士是弘晳的太医,张太医用黑话向贾府传递了消息,张太医说“人病到这个地步,非一朝一夕的症状……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了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秦可卿是生是死就在下一个春天。真是一个悲剧-------张友士带来的不仅不是一个胜利的消息,甚而还是一个只有一冬时间作最后挣扎并必须忍痛善后的最坏消息。

3、药方中隐含了秦可卿死亡的音讯。张友士为秦可卿开具了“益气养荣和肝汤,头五味药是:“人参白术云苓熟地归身”,拼为两句话就是:“人参白术云,苓熟地归身。”药方中人参白术代表秦可卿的父母,也就是告诉秦可卿为了家族本身和贾府的利益,令她就在从小熟悉的地方------具体来说就是“天香楼”中“归身”,即自尽。

三、秦可卿死亡的方式

秦可卿是用什么方式死的,曹雪芹并没有交代,最重要的证据是秦可卿的判词和诗画,在第五回里,秦可卿的判词附带的画交代:“诗后又画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表示高楼是“天香楼”,画中的美人就是秦可卿,预示她在“天香楼”上吊而死。脂砚斋的批语揭示:十三回目原来是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曹雪芹后来改为“秦可卿死封龙禁卫”。对于“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得回目,一般人推测是她和老公公贾珍淫乐,因事情败露,自觉丢脸悬梁自尽。其实,前面已经交代了,秦可卿是她父母从家族的利益考虑让她死,不管通过什么方式她必须得死。秦可卿死后的用的棺木,是一个给义忠亲王老千岁留下的“樯木”棺材,一个贾家的重孙媳妇,怎么能用如此贵重、奢华的棺材呢?这就更进一步印证了秦可卿的皇族身份。还有,秦可卿死时,还给王熙凤托梦,赠送了王熙凤两句话:“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再一次证明了秦可卿的身份不简单,能够指点贾家“江山”的能有几人,秦可卿便是之一。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最为重要的人物,第五回就暗示了“家事消亡首罪宁”,是说宁国府收养了秦可卿致大祸。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灭,终于是家亡人散各奔腾。

最后,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以上文字如有不妥,欢迎交流,互相学习。


小卒谈古论今

红楼梦里最黄暴的一段情节

秦可卿身上话题太多了,有很多引爆点。宁国府的仆人焦大撒酒疯骂道: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说的谁呢?就是这位袅娜纤巧,性格风流,在重孙媳妇中第一得意人的秦可卿。

先说说爬灰。

这是民间对于公公和媳妇有染的俗称。秦可卿和公公贾珍搞在一起,原文写的极为隐晦,只是说贾珍在秦氏死后,哭的死去活来,很不像个样子。看起来,贾珍和秦氏是真爱。电视剧里把贾珍演成了一个老头子,其实不然,古人结婚早,十五六岁就成婚,十八九岁有孩子都是很正常的事。这么看来,秦氏嫁到贾家时,贾珍应该也只有三十六七岁,正是男人最有魅力的时候,他又是大家长,霸道总裁,有权有钱有貌。《金瓶梅》说勾女的条件是:潘驴邓小闲,贾珍都具备,秦可卿作为一个不更事的小女生,哪里抵挡得了这样的雄性魅力,主动投怀送抱也不是没有可能。

最关键的是,

这两个人都是“色”中好手。贾珍自然不必说了,人品极差,特别好色,惯在女人身上用功夫。秦可卿呢?她的判词是:情既相逢必主淫;她的曲词是: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曹公介绍她出身时说: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脂砚斋对她的评价关键词就是一个淫字。秦可卿属于那种多情,又滥情的人,所谓“情之变态”,所以曹公给她的名字是:情可轻这俩人凑到一起,一个喜欢偷腥,一个渴望激情,干柴烈火,一点就着,管什么人伦天理,又管什么礼义廉耻呢。

再说说养小叔子。

这事有好几种解读,有说凤姐和宝玉的,有说秦可卿和贾蔷的,莫衷一是,都有些道理。我们先说说宝玉这个活宝。他看到秦可卿病入膏肓时,居然感到如万箭攒心,眼泪唰唰流下来;听到秦氏病死的时候,“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多么深的感情才会有这样的反应呢?

他俩还真有不得不说的故事。原文写秦可卿引宝玉去她的闺房里睡觉,随行的老妈子都觉得不合适,她却并不在乎,借口宝玉还小,把他带入自己极为香艳的卧房,并且“吩咐小丫鬟们,好生在廊檐下,看着猫儿狗儿打架”,这不是放风么?宝玉梦中的云雨情究竟是真是幻呢?梦里的可卿是不是眼前这位艳妇呢?曹公说:真作假时假亦真秦氏也许就是宝玉的性启蒙老师。

纸总是包不住火的。

秦氏的丑闻就是皇帝的新衣,谁都知道,但谁都不愿意说破。结果,醉酒的焦大成了那个敢说真话的孩子。遮羞布被揪掉,要强好胜的秦可卿最终悬梁自缢,一缕芳魂飘摇而去,却留下了说不尽的艳谈让人纳罕,让人疑心!


涓涓细流向海

《红楼梦》关于秦可卿虽然篇幅有限但意义重大,刘心武揭秘独创出一门“秦学”来在百家讲坛热播,继而又推出了“刘心武续红楼梦”。

个人观点:《红楼梦》开篇最先灭掉的一个是贾氏宗族中家学先生贾代儒的孙子,也是贾氏宗族家学的“学监”贾瑞。另一个是贾府长房宁国府族长贾珍的嫡长子贾蓉的媳妇秦可卿及她的父亲秦业、弟弟秦钟全家三口人绝户。

这是《红楼梦》开篇的两个象征性意义重大事件,标志着整个贾府的腐朽与没落命运的不可逆转。

贾瑞即所谓“贾氏之祥瑞”的开端人物,辅助其祖父一起负责贾氏一族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贾瑞本人即父母双亡缺教少养、荒唐放纵把个贾氏家学管理得乌烟瘴气、混乱不堪,而贾瑞本人更一肚子的猥锁恶俗、男盗女娼企图勾搭荣国府嫡长孙媳妇琏二奶奶。



最终神仙人物跛足道人的法器“风月宝鉴”也救不回贾瑞,并且还反而加速了贾瑞这个“贾氏祥瑞”的注定死亡命运。

贾氏族长贾珍的儿媳妇秦可卿花容月貌,兼美宝钗黛玉二人、温柔平和上下宾服、深谋远虑是贾府最高精神领袖贾母心中的“第一得意之人”,并且她还直通仙界为警幻仙子之妹受托警醒宁荣二公在天之灵最看中的曾孙贾宝玉。然而秦可卿这个贾府“第一得意”的重孙媳妇自己却沦陷于宁国府中淫乱丑闻的漩涡中心无法自拔,经血干枯奄奄一息……最终死去。

其实秦可卿是病死、上吊死,真的爬灰、真的没爬灰都不重要。关键在由贾氏家学混乱子孙学业无望,贾氏族长贾珍治下的宁府淫乱不堪,“第一得意”重孙媳妇经血干枯贾氏子嗣绵延无望。

整个贾府后继无望…………

可卿对荣宁二公之灵寄以重望的贾宝玉强力警醒,也都徒劳无功。秦可卿之弟反被贾宝玉所亲近,引其出入荣国府结果勾搭上常在荣府的小尼姑智能儿。宝玉秦钟同进贾氏家学读书,又横生事端引出贾氏家学中的一场混战。

最终结果是秦氏父、姐、弟一家三口团灭。

宁府管家媳妇秦可卿临终托梦荣府管家媳妇凤姐,推心置腹将自己为贾氏一族所虑的长远发展大计相告凤姐。

然而凤姐也只不过转头“弄权馒头庵,”变本加厉在贾氏家族腐败之路上狂奔而去。

秦可卿的风光大葬,敲响了贾府大厦倾覆的丧钟。

秦可卿所预言的“烈火烹油、鲜花簇锦”的元妃省亲彻底掏空了贾府最后的财政基础,更加速了贾府的大厦倾覆进程。


贾瑞与秦可卿一家之死,是贾府大厦倾覆开瑞和引导的征象性人物。

贾府之败由此初露端倪……

一家之言,感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