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拥有三个情人的和尚,为什么会受到世人的敬佩和称赞?

他就是仓央嘉措,康熙时期西藏第六世达赖喇嘛,一个曾站在西藏权力顶端的诗人。他出生于1683年,在一个信奉藏传佛教的门巴族长大,族人多性情豪爽,爱唱歌,爱喝酒。因为民风淳朴,族人善良,即使他的家庭多灾多难,依然受到族人的关心和爱护,使他能无忧无虑的度过自己的童年,并培养了温润的诗性。

一个拥有三个情人的和尚,为什么会受到世人的敬佩和称赞?

他在一个温暖的家庭中长大,但是他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他喜欢那些流传久远的藏族民歌。他认真的吟唱,仿佛是在鉴定千年的宝物,仿佛是在诗歌中进行跋涉,让思想在艺术中徜徉。在他吟唱的时候,总是有一个叫仁增旺姆的美丽姑娘,像闪耀着的雪山一样不离不弃地伴在他的身旁。

家乡的每一寸的土地,每一棵草,每一朵花,每一朵云,都见证了他们幼小生命里没有任何隔阂的相守。他们牵着手,从东山跑到西山,从河流跑到田野,从黎明跑到黄昏,从懵懂的恋爱跑到不离不弃的相拥。

在他两岁时,家里来了两个僧人,一眼就看出了他的不同寻常,在他们走近他的时候,仓央嘉措一下就握到了他们放置的转经筒。那是上一世的达赖喇嘛的遗物,他那么自然的握着,仿佛那就是他的东西,但就是这轻轻的一握,就决定了未来所有的曲折和嗟叹,也决定了两小无猜的感情,最终只能无疾而终。

在公元1695年,15岁的仓央嘉措作为转世灵童被送去布达拉宫,他告别了家乡,告别了那个挚爱的像格桑花一样绚烂的姑娘,他迎来了自己的新生,也即将迎来人生中第二段恋情。一个拥有三个情人的和尚,为什么会受到世人的敬佩和称赞?

但是因为他其实是一个傀儡政权,白天只能在庙里打坐诵经,后来听说了仁增旺姆嫁人的消息,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悲伤,每日只能对着佛灯陈默,愈发变得沉郁和默然了。突然的一天,他顿悟了,不再愿意受限,他要改变,他蓄起了长发,脱去了僧袍袈裟,换上长袍,系上腰带,穿上高筒牛皮靴,从布达拉宫的侧门中溜了出来,从此街头便有了一个更神秘的人:宕桑旺波。

仓央嘉措从布达拉宫下来,来到山脚下的一个叫个龙王潭的园林,那是拉萨城很多年轻男女约会的地方,他用他的诗意、激情、爱意和自由赢得了那些拉萨城里的青年男女的爱慕和钦佩。其中有一个女子,他似三月的细雨,六月的清荷,她用悠扬清婉的歌声俘虏了仓央嘉措的心,是的,从此他们相爱了。他们在拉萨的一个街上租了一间小屋,每到夜晚来临,他们便相约来到他们共同的家。可是,好景不长,他们被发现了,出租屋被取缔了,仓央加措被再次禁锢起来了,他的爱人从此消失了,见不到了,那一句再见也就成了再也不见。

自由得不到,爱情也无法拥有了,仓央嘉措心灰意冷,仿佛一时间放下了一切,他现在只为他自己而活。这段时间,仓央嘉措在八廓街的一个黄色酒楼里认识了陪酒女于琼卓嘎,于琼卓嘎也被仓央嘉措超凡脱俗的仪表所倾倒,至此过了几个月的“昏而往,晓而归”的乐不思蜀的生活。一个拥有三个情人的和尚,为什么会受到世人的敬佩和称赞?

后来藏王被强大的蒙古王拉藏汗打败并处决后,仓央嘉措也就失去了靠山,他从此无法编织爱情的梦,最终甚至到了连生命都无法保全的境地。

后世很多人认为仓央嘉措滥情,其实更多的是误会,因为他的家庭原来信奉的藏传佛教,和尚也是可以结婚生子,甚至还有双修的欢喜佛。只是他是不幸的,机缘巧合成了转世活佛,不幸的是又遇到佛教的变革,也就再也没有了谈情说爱的权利。但他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多情善感的诗人,命运总是喜欢捉弄这样的人。也就是因为如此,让他的诗情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愈发美丽和动人。

耳边仿佛还在回荡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