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國學】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簡易國學】有容乃大

胡立根

【簡易國學】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一語破的】

有容乃大,意思是有包容心,有氣量,才能有大成就、大格局。語出《尚書·君陳》:“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

【原典精讀】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①,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②,欲先民必以身後之③。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④,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⑤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第六十六章》)

註釋:①下:處於下位。②上民:居於民之上。以言下之:用言辭表示謙卑。③身後之:將自身放在後面。④重:此指負擔重。⑤推:推舉。

【點到即止】

民族英雄林則徐有一副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容,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特徵。

儒道兩家都講究包容。道家的核心是道,道本虛無,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正因虛無,才善納萬物。“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就像蘇軾在《送參寥師》中說的:“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道家主張退守,自然強調“容”,而進取的儒家卻也同樣提倡包容。儒家“修齊治平”的起點是修身,修身的關鍵就是孔子的仁。仁的本質,就是忠恕,甚至只是“恕”。“恕”就是“薄責於人”,是“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人不知而不慍”,是“犯而不校”,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是“不怨天,不尤人”。就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尊賢納眾,不恥下問;同情弱者,以直報怨;和而不同,周而不比;不固執己見,不一意孤行。《周易》更提出了“厚德載物”的觀念。

在中國文化裡,有對朋友的包容如鮑叔牙之與管仲,有對對手的包容如諸葛亮之與孟獲,更有對人才的包容與吸納:如秦代及時收回了逐客令。如曹操仰慕周公:“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如唐太宗容忍魏徵的犯顏直諫。

中國文化倡導多元共存。儒道兩家相生互補。中國歷史上,不僅沒有宗教戰爭,還能主動吸納不同宗教。東漢曾派中郎將蔡愔等到西域訪求佛學,請得佛像經卷,以白馬馱還洛陽,建白馬寺迎請天竺僧人。宋、齊、梁、陳各代帝王大都崇信佛教。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就反映了南朝佛教的盛況。大唐盛世儒釋道三家並存:以儒家為基本的治國思想;卻又因為李姓的原因,對於老子與道家,感到特別親切;還特別派遣僧人赴天竺求取真經,形成了一個佛學翻譯的高峰,併產生了真正的中國化佛教——禪宗。唐代文人,或以道兼儒,如李白;或以儒兼道兼法,如白居易;或亦儒亦佛,如王維。普通民眾,往往是進道觀,行佛禮,沒有任何違和之感。

這種文化的包容互補,體現的是一種文化自信。也許正是這種包容的魔力,才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漢民族雖幾度中斷統治權,文化卻不僅綿延不絕,反而使異族統治者自動融入漢族傳統,最終形成大中華文化。

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曾總結出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正是中國文化“有容乃大,海納百川”的偉大精神的體現。

【經典推薦】

《老子》、《論語》、李斯《諫逐客書》、《史記·管仲列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貞觀政要·求諫》、

胡適《寬容比自由更重要》

(來源《語文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