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倚天屠龙记》里,张三丰为什么一定要亲手杀死宋青书?其中是否有什么阴谋?

黄土地农民

不是每个人物的行为都有阴谋。

用门派传承的角度讲吧,如果宋青书不死,武当派会怎么样。

武当派一共是三代人;

第一代:张三丰。

第二代:武当五侠(也就是从宋远桥~张翠山)。

准二代:殷梨亭、莫声谷(这俩人分别是宋远桥和俞莲舟教的武功,虽然名列武当七侠,但是算准代弟子好一点)。人小,辈分高是很正常的。

第三代弟子:宋青书,清风明月……(不含张无忌)

所以我们看到,如果武当五侠死了,武当派的传人应该是准二代的,但是莫声谷也死了,殷梨亭就知道哭,肯定不适合当掌门;

紧接着如果不拍死宋青书的话,那么宋青书永远都有翻盘成为武当掌门的机会,这对于张三丰来说,是绝对不能忍的。因为宋青书毕竟“根正苗红”。

但问题在于,为什么张三丰要亲手拍死宋青书呢?

很简单,首先是宋青书的爹是武当派首席大弟子,这个人,没办法得罪。就算是让黑道闻风丧胆的俞莲舟,也不能真把孩子拍死了,以避免和大哥结怨。

这就有点像在工作中,别的部门的领导和你讨论问题,你不同意,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把争议交给更大的领导,要不然迟早得被穿小鞋。

所以就算宋远桥辞去掌门的位置,俞莲舟也不敢拍死宋青书的,但张三丰如果不拍死,日后武当派还是宋青书的,这显然不行。于是问题交给了张三丰,宋青书——大侠请重新来过。

至于为什么张无忌不算武当的三代弟子呢?这是因为张无忌从来没有行拜师礼过,所以他的身份只是“张翠山的儿子”,而不是武当派弟子。学了太极剑、太极拳也不行。

毕竟我们不能说杨过学了打狗棒法,就是丐帮弟子。


酒骑风

宋青书必须要死,这一点毫无疑问,而且必须要张三丰亲自杀才合适。而他杀了宋青书之后,还有一个意外收获。

每个武林中人,最大的理想就是开山立派。但开山立派最难的是什么,他们以为是对外的硬实力。其实不是,一个门派能流传下来,靠的是内部稳定。

怎么样才能内部稳定,很关键一点就是赏罚分明

赏罚分明不是说说就算了,他需要掌门人又一个很重要的特质,赏的时候让人如沐春风,罚的时候手段要残酷。

残酷到不近人情。

宋青书犯的什么罪呢?弑叔:杀了莫声谷,背叛师门:要跟丐帮的人去给张三丰下毒。无论哪一条都是死罪。

死罪要怎么执行?无论何时何地,这个人什么样子,都要执行。

宋青书重伤躺在担架上,那么可怜,一般人会说,要不就算了吧。

这就给掌门人出了问题,这个人不死,以后就会有人犯了门规,装病逃罪。有人会议论,因为宋青书是大师兄的儿子,所以才逃了重罚。私底下,他们会愤怒,认为掌门人袒护。

杀了他,自己最多落个残酷的名声。不杀的后果,就是门派离心离德。

张三丰把门派做那么大,这点账还是算得过来的。所以宋青书必须死。

但是这人还必须由他来杀。之前俞莲舟已经下重手清理了师门,就是为了不让宋远桥为难,但张无忌这个不开眼的,竟然把宋青书救活了。然后一群人把宋青书颠颠抬到武当山。

这不恶心人吗?

张无忌当了好人,俞莲舟就是坏人了。然后这个问题还推到所有人面前,宋远桥本来避而不见,就是为了关心则乱,现在自己想清理门户都下不了手。俞莲舟也不能再出手,当着大师兄面杀他儿子,怎么着也说不过去。

所以只能张三丰出手。

新修版里,为了不让张三丰坏了形象,让宋青书自己折腾死了。这一点大可不必,有点太啰嗦了。

那么,张三丰的意外收获是什么呢?

这个收获意义远大。杀了宋青书,把宋远桥革职,彻底绝了父传子,武当变成世袭制的路。

如果宋青书不出事,他是第三代的翘楚。宋远桥当掌门,必然传给儿子。开了这个头,以后就止不住了。张三丰绝对不想看到这样。

这时就好了,掌门传给了没有子嗣的俞莲舟,以后武当会安稳地传下去。这是他的意外之喜。


林二走江湖

以张三丰的武功素养,江湖地位,还有性格心性,那时候的张三丰还需要什么阴谋,直接阳谋碾压就行,就行杀死宋青书,一念而已。

在武当山,看到宋青书,宋远桥虽然于心不忍,但也准备拔剑刺向宋青书,只是被张无忌拦下,希望请示张三丰。 张三丰叹道:“我武当门下出此不肖子弟,远桥,那也不是你一人的不幸,这等逆子,有不如无!”右手挥出,啪的一声响,击在宋青书胸口。宋青书脏腑震裂,立时气绝。



这是张三丰出手的描写,之后定掌门也是张三丰一句话的事,可见在武当,一切都有由张三丰一言而决,这根本不需要阴谋,张三丰出手也是自己一贯原则与心性的表现。



这样的宋青书杀不杀意义不大,不要说以后宋青书会逆袭成为掌门,有武当众人在,还有张无忌的存在,以宋青书的现状,想当掌门几乎不可能的。


牵蜗牛散心

1宋青书杀死了莫声谷

莫声谷是谁?他是武当七侠之中最小的一个,张三丰也是十分疼爱这个弟子的。这就是老幺的好处了。当然换成宋青书杀死其他弟子张三丰也是会出手的。

毕竟这是不能容忍的,不忠不孝的行为。如果宋青书杀的是别人,他还能活命,但是他杀的是武当的人。

2宋青书作恶多端,改门易派

除了杀莫声谷,宋青书做的坏事也不少。当然这些都不能算是罪无可赦的。虽然是被陈友谅利用了,但是毕竟是他做的。

除此之外他先是投入丐帮,之后又进了峨眉派

。这对于武当来说是奇耻大辱。张三丰怎么能够容忍这样的叛逆呢?

这在古代的江湖之中是十分忌讳的,而宋青书做了,还不止一次的去做。

3对弟子的愧疚

张三丰出手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张无忌,对于张无忌他是更加喜欢的。但是宋青书居然要嫁祸给张无忌,差点毁了张无忌,这是令他不能接受的。加上本来张无忌是张翠山托付给他的,他没有帮他照顾好张无忌,令他流落江湖这一点上张三丰对于张无忌是有愧疚的。

4 张三丰出手清理门户最合理

当时宋青书已经废了,武当七子亲如兄弟,宋远乔更是差一点要杀宋青书。但是这样的事情怎么能让宋远乔去做?父子相残,这是人间悲剧

如果是武当其他人做呢?小辈的自然是不敢动手的,毕竟长幼有序,何况宋远乔还是武当七侠之首。他们不敢动手,也轮不到武当的小辈动手。

而武当七子其他人动手?这也是不太可能的,武当七子亲如兄弟,如果他们杀了宋青书,以后如何面对宋远乔?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张三丰来动手,他是掌门,动手清理门户理所当然。他是武当七子的师傅,他杀了犯错的宋青书,宋远乔也不敢怨怼,又能令武当七子依旧如昔。


玄幻小子

张三丰看着大徒弟宋远桥一剑刺下去,却手软,连剑都掉地上了,没办法处理逆子宋青书。张三丰这才补上一掌。

这一掌,按常理来说,是为了清理门户,也是为了不想让宋远桥为难,更是为了不让宋青书活受罪。宋青书是张三丰一直重点培育的第三代接班人,从小看着他长大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当然了,这只是浅层次的解析。

我想,张三丰老道,让宋远桥处理他的逆子,实际上也是一种试探。

如果宋远桥能够亲手杀了儿子,说明他深明大义。大公无私,可以留任掌教弟子。但如果不杀,就得一票否决了。武当掌门第二代,需要的是一个更加懂得大是大非,不因个人私情而乱了法纪的人。

果然,宋远桥心软,下不了手,张三丰只好出手,顺便剥夺了他的职位,交给了俞莲舟。

所以,这一次考验,张三丰实际上是在给俞莲舟铺路。张三丰,一直都很喜欢俞莲舟。张翠山死后,俞莲舟是最得宠的。



为什么?

因为老二不仅武学成就,在各位二代弟子中最高,而且特别机智,能干,利索,有大局观。关键还是单身。俞莲舟,看破红尘,了无牵挂,心中只有大道,这个人的心境,是最接近张三丰的状态的。所以,尽管他没有受戒,实际上是一个道士。

张三丰也是一个道士,武当掌门的潜规则,基本上都是选择道士继任的。就像峨眉,郭襄出家了,后面的掌门,基本上都是单身,是不是尼姑,那都是迟早的事。

选择单身汉的好处,就是避免了私情的牵绊,从而避免了家族化。家族化的弊端,是无能无德的富二代富三代接盘上位,从而败坏门派。

这是张三丰从宋青书的身上,吸取的教训。如果宋青书不死,宋远桥上位,那么宋青书就有可能东山再起,武当必然还会在宋远桥父子手里流转,导致衰落。

张三丰手撕宋青书,目的就是在结束武当宋家王朝,改立俞莲舟,杜绝家族化的命运。

~我是三生有画一书生,第三只眼读金庸,第六感弹武侠,喜欢就关注哦~

话题预告:

小龙女被尹志平强奸了,为什么还要跟着他跑?


三生有画

要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张三丰是个什么样的人?在金庸笔下中,倚天屠龙记描写的最多,书中写到,与张三丰的交过手的江湖前辈都已死绝,这有点不符合逻辑,在张三丰的那个时代主要江湖人物有昆仑开山祖的何足道,有峨眉开山祖的郭襄,有明教教主阳顶天,有周伯通及杨过等中原五绝的传人,又有不少武林后起之秀的少年英才,为什么和张三丰交过手的都死绝了?


而张三丰在小说中扮演的是淡薄名利,清高仁慈的绝世高人,武当仅仅创立几十年,却能和创立几百年的门派并驾齐驱?又为什么张三丰能当几十的掌门而不退让?又继续厚着脸皮当他的张真人,按理说像他这样的高人,早就把掌门传下给门中弟子,然后一个人云游四海,开破红尘,过着神仙的日子,不管人间琐事。
但是他没有,他要继续壮大武当派,对武林依然充满了信心,他要使自己成为第一武林宗师,所以必须学会包装自己,隐藏自己。

从玄冥二老抢走张无忌就能看出张三丰的虚伪和霸道,张三丰心下冷笑,说到:“是谁这么大胆,叫我交出孩子。”又从张三丰被空相偷袭后,张三丰一掌把空相打死,可见心机歹毒,毫无人性,试问空相为何偷袭自己?是否遭人威胁?少林是否有难?亦不问结果将其杀死,虽然名正言顺,但是却忘了他的身份和地位。


当六大派围攻关明顶时,张三丰竟然派武当五侠参加,以张三丰的江湖经验和见多识广,难道看不出这是一场阴谋吗?他应该知道明教不是邪恶之徒,但他却参与与明教做对,自己又不参加,莫非他怕江湖人说武当胆小怕生,还是怕人说他与明教勾结,或者是他不愿意得罪中原各大门派。从这里可以看出张三丰心机很重,乃势力小人。

围攻光明顶不到一个月,赵敏就带一帮人攻打武当,当时张三丰已被空相暗算,估计受伤也不算严重,却让明教抵挡群雄,事后竟然没有惭愧,也不再与明教作对,反而与明教走的很近,说中说这是张无忌的原因,我看未必,恐怕真正原因是他看到明教高手如云,教主张无忌的武功出神入化,他还没傻到和明教作对的程度。



我们再来看看张翠山夫妇的死,当时以张三丰的武功会阻挡不了?原因应该是他为了维护武当声誉,为了不让武当成为武林公敌,张翠山夫妇必须死 ,就像他们不自杀 ,他以后也会想法设法将他俩害死的。所以张翠山夫妇一死,天下知道屠龙刀的下落只有张无忌了,他又怕张无忌留在武当会引起江湖人的贪婪之心,就假借看病为由,送给了常遇春,又给了胡青牛,以张三丰的阅历应该知道胡青牛治不好他,而唯一会能治好的就是《九阳真经》,而张三丰就会。张三丰说只会一半,他骗骗小孩还可以,骗我们金庸迷却是万万不可能的。



那么张三丰为什么要杀死宋青书了?真的是以为他背叛武当,是武当的罪人吗?难道是他勾结陈友谅成为武林公敌?难道张三丰不知道张青书是为情所困,身不由己,处处受人控制,对武当绝无恶意的人吗?张三丰是知道的,换作是我们 ,我们也会同情宋青书,张三丰是高人,按理说应该体谅宋青书的苦衷?但为什么要杀死他了?唯一的理由就是宋青书毁了武当的声誉,又得罪了天下第一大帮丐帮,如果张三丰不杀死他,就成了丐帮的头号敌人,所以杀死他向丐帮表明心迹,张三丰为了保持武当的实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杀死宋青书,而且是亲手杀死的,他不可能保证别人会不会放宋青书一马。


用情太深2000

其实宋青书在败露后已经必死,他的所作所为已经算得上欺师灭祖了,在提倡尊师重道的武侠世界中,无疑是最恶劣的行径,必须严惩以对其他门派弟子形成震慑,也表明了不对掌二代有特殊对待。

宋青书底子还是很不错的,武当第三代除宋青书张无忌外没什么人才,张无忌走了明教路线,剩下的武当三代弟子无人能与宋青书比肩。留宋青书一命,有个掌门级的老爹,若干年后就有翻身的机会,甚至不排除入主武当的可能。宋青书的性子和曾经欺师灭祖的经历,一旦上位,对武当将是一场灾难。

虽然张三丰无敌,但因辈分太高很少对外出手,就像核武器一样大多都是震慑作用。武当七侠其实才是武当强大的本钱,宋青书身为七侠之首兼掌门宋远桥之子,却参与并导致了莫声谷惨死,如果不杀,必将成为剩余五侠心中的芥蒂,造成武当根基不稳。

既然宋青书必死,那么为何还要设计一出由宋远桥抉择的戏呢?其实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宋青书叛门,宋远桥要负很大的责任,不止张三丰这么认为,武当上上下下的弟子,也都会有这个想法。

但宋远桥虽然武功不是七侠中楚翘,但身为大弟子跟随张三丰最久,多年担任掌门劳苦功高,张三丰也不忍心直接撤换,所以让宋远桥处理宋青书,实则是给宋远桥一个机会与考验。

如若宋远桥果断处死宋青书,就有了大义灭亲的情节。既缓解了五侠中的芥蒂,也聚拢了一般弟子的人心,宋远桥就通过了考验,可以继续担任武当掌门。

但是宋远桥选择了求情,身为一派掌门,遇到欺师灭祖的大事却不能秉公处理,已经没有了继续担任掌门的资格。留宋青书一命,虽然成全了宋远桥的请求,但不旦有宋青书翻身入主武当的隐患,还必然会引起其他武当弟子的不满,甚至七侠内讧。所以张三丰当机立断击毙宋青书,也只有张三丰出手,才能镇住宋远桥的怨念,宋远桥并非蠢人,伤心之后必然会理解张三丰的用意,一场动摇武当根基的事件被化于无形,这才是宗师手段。


紫枫Gerry

这问题问的是旧版《倚天屠龙记》(连载版和三联版),新修版《倚天屠龙记》里,宋青书死前悔悟,看到太师父和父亲羞愧难当,自己情绪激动扯破伤口而死的。

“玉面孟尝”宋青书这个人,虽然起点很高,其实一辈子没啥出息,被张无忌的主角光环盖得太死,如果不转行当坏人的话,知名度怕还没有常遇春、朱元璋这些龙套高



最让宋青书闹心的人,不是周芷若,是张无忌。在张无忌还在外面,像“少年派”一样奇幻漂流的时候,宋青书在武当的日子是过得相当爽的,作为“武当七侠”大侠宋远桥的独子,从小太师父疼、师叔们爱,武功在江湖后辈中属杰出人物,被当作武当派第三代掌门来培养。

长得也是很不赖,不然也不敢叫“玉面孟尝”:

众人适才见他力斗殷氏三兄弟,法度严谨,招数精奇,确是名门子弟的风范,而在三名高手围攻之下,显然已大落下风,但仍是镇静拒敌,丝毫不见慌乱,尤其不易,此时走到临近一看,众人心中不禁暗暗喝彩:“好一个美少年!”但见他眉目清秀,俊美之中带着三分轩昂气度,令人一见之下,自然心折。
――摘自《倚天屠龙记》第十八章《倚天长剑飞寒铓》

事实证明,名门正派的高富帅是很水的,大家都是武林正派圈的,你夸奖我,我吹嘘你,出场自带一堆头衔,大家面上都好看。



作为“杰出少年英侠”的宋青书 ,出场是和“白眉鹰王”殷天正的三个奴仆:殷无福、殷无缘、殷无寿三人恶斗,居然斗不过,向六叔殷梨亭求救:

突见东北方一道蓝焰冲天而起。殷梨亭道:“啊哟,是我青书侄儿受敌人围攻。”转身向灭绝师太弯腰行礼,对余人一抱拳,便即向蓝焰奔去。
……
这时那青年书生已迭遇险招,嗤的一声,左手衣袖被殷无寿的单刀割去了一截。 殷梨亭一声清啸,长剑递出,指向殷无禄。殷无禄横刀便封,刀剑相交。 此时殷梨亭内力浑厚,已是非同小可,拍的一声,殷无禄的单刀震得陡然弯了过去,变成了一把曲尺。殷无禄吃了一惊,向旁跃开三步。 突然之间,蛛儿急纵而上,右手食指疾伸,戳中了殷无禄的后颈,立即跃回原处。 殷无禄武功原非泛泛,但在殷梨亭内力撞激之下,胸口气血翻涌,兀自立足不定,竟被蛛儿一指戳中,他痛得弯下了腰,只是低哼,全身不住颤抖。
――摘自《倚天屠龙记》第十八章《倚天长剑飞寒铓》

最后,是殷梨亭、殷离出手把他解救了。这一役很丢人,毕竟张无忌闪亮登场就是单挑六大派还挑赢了,被周芷若刺的那一剑算是灭绝出老千。



六大派围攻光明顶这种足以载入武林正派史册的重大活动,宋远桥带上宋青书,除了让儿子接受江湖历练、积累江湖经验,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出类拔萃的儿子在武林前辈面前露一手、拉拉人脉,为以后顶着光环“出道”打基础

但没想到,张无忌回来了,人家是主角命,宋青书自然要靠边站~但宋青书从小是顶着“主角光环”长大的啊,怎么可能心里一点波澜不起、笑嘻嘻地把光环拱手让给张无忌?

在宋青书眼里,张无忌如同可恶的“二胎”,抢走了他在武当原有的宠爱、本该有的江湖地位和峨眉周姑娘的爱情。



张无忌光明顶一战成名,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当上明教教主,万安寺解救六大派、博得“宅心仁厚”的贤名,太师父张三丰把太极拳倾囊相授,四美环绕……宋青书肯定心想:你这么牛,你咋不上天呢?张无忌就用行动告诉他:上天?分分钟的事。

被吊打得鼻青眼肿的宋青书愤怒了,他不明白:自己一个根正苗红、家庭幸福的武林正派后代,怎么会混不过一个从小颠沛流离、父母双亡的正邪混血儿?于是他想变坏,卸下正派沉重的道德枷锁,去放飞自我

但宋青书是不具备当坏人的潜质和头脑的:去峨嵋派寝室偷窥周芷若,被七叔莫声谷撞破;受陈友谅挑唆,误杀莫声谷,成为武当叛徒;加入丐帮,被逼向太师父张三丰下毒,却又不敢真正实施;和黑化的周芷若成亲,心甘情愿被周芷若当作报复张无忌的棋子,哪怕连人家小脸都没亲过……



张无忌出现后,青年才俊宋青书几乎沦为“废材”了,正派做不好,反派做不好,处在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十分尴尬

当周芷若自信说出:“宋青书会背叛天下人,但不会背叛我。”不知道宋青书心里会不会很难过,作为一个性格不讨喜,地位很尴尬的人设,他唯一的闪光点“痴情”在周芷若眼里竟然是不值一文

宋青书这种人,不死也没用了。旧版张三丰自己清理门户,一掌了却了他尴尬的一生。新版金庸给他留了尊严,让他自己悔恨而死,算是有了一点可爱之处。


漂亮得不要不要的

这正体现了张三丰做为一代宗师行事果断,深谋远虑且敢于担当的风范。

首先来说这绝不是张三丰无情。从武当七侠侠肝义胆的品行,从当年张无忌身中玄冥神掌寒毒后张三丰的焦急和不顾百岁高龄罔顾颜面去求少林派拿出少林九阳功救张无忌性命,就可以看出张三丰的宅心仁厚、舐犊情深,宋青书自小在武当学艺,肯定也是张三丰看着长大的,又是公认的武当杰出传人,张三丰必定对他寄予厚望,所以张三丰怎么可能是出于薄情狠毒而结果宋青书性命那?

可宋青书毕竟是死在张三丰手中,这又怎么解释那?我想这里面有四个原因,第一是维护门规。无论如何宋青书杀死了自己的七师叔莫声谷,既犯了同门相残的戒条,又犯了以下犯上的人伦大逆,再怎么说也是死罪难逃,否则置门规、人伦于何处,天下人也会耻笑武当派。

第二是给宋青书一个痛快。宋青书所受之伤极重,即便能治好恐怕也是终身残疾,况且以他犯下的大罪好了也要废去武功,然后要么在武当山上被关一辈子,要么流放到江湖上任其自生自灭。如果关在武当山上,以他干的那些事门人即便看在宋远桥的面子上给他口饭吃,肯定也是少不了羞辱鄙视;而如果流落江湖,以他所犯下的杀孽更是不知道会受到何种报复折磨,所以与其像条狗一样的活下去不如一死了之,为他自己也为武当留一点颜面。

第三是免于后患。宋青书不光杀了莫声谷,更是成了峨眉掌门周芷若的丈夫,并在少林寺屠狮大会上以邪门功夫杀了不少武林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例如丐帮的几位长老。他如果不死,这些对头免不了要来找武当派的麻烦,就像当年江湖群侠为谢逊而大闹武当山一样,如果宋青书的仇家也为了寻仇而逼武当派交人,不交显得武当派护短,而且为了宋青书这么个败类叛徒动武也不值;交了又显得武当派怕事且不顾同门之谊,所以索性自己动手既免了日后的麻烦,也不坠武当派的威名。

第四也应该是张三丰最伟大的一点就应该是为弟子分忧,把所有的负担都自己扛了起来。前面我们说过,宋青书必须死,可谁下手是个问题,如果由武当诸侠动手,一来会落个同门相残的口实,二来也可能影响他们和宋远桥的手足之情;而如果由宋远桥亲自动手那无疑对他太残酷了,自己的亲儿子杀了自己的同门师弟已经让他痛苦的几欲自尽,如果再由自己动手杀死自己的亲儿子恐怕天底下任何正常人都会经受不住这种打击吧。所以为了让自己的弟子不至于背负这种负担张三丰选择亲自动手结果宋青书,这正应了那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明心见性真如来

宋青书杀害师长、败坏门规,自然要接受武当门规的制裁,身为武当掌门人清理门户是必然之举,不然将何以服众?

武当派掌门人一代代传承,在前代掌门人还在世的情形下,诸大弟子始终只能以代理掌门事务的身份存在,只有在前代掌门人过世或退位后,才来接任掌门之位。但若遇到重大事件,还是需要真正掌门人出来主持的,而宋青书过恶太大,已是不可饶恕,在当时代理掌门人事务的宋远桥由于父子情深不忍下手时,作为真正掌门人的张三丰只能出手了。不然俞连舟、殷梨亭等人不杀宋青书是不为师弟莫声谷报仇,若杀掉宋青书也是有违与大师兄宋远桥的兄弟之情。

因而在这种情形下,作为武当创派祖师兼掌门人的张三丰,亲手执行门规惩戒作恶者,合情合理,又能有什么阴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