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說學校老師大都不合格,是真的嗎?

馬上海灘度假



既然俞敏洪說學校老師大都不合格,且他又是新東方集團的老總,私立學校的代言人,那麼我就和他講一講私立學校的內幕。

第二、老師對學生態度好。學生是學校的衣食父母,沒有學生,就沒有學校的存在。所以私立學校對老師的要求是不能因老師的因素退出一個學生。所以老師對學生精心呵護,關愛有加。就是犯了錯誤,也是十分包容,不加批評。這對在可塑期內的孩子,是極其不利的。

第三、獎狀滿天飛。為了給家長一個交待,私立學校在期中、期末考試後,便會產生很多的狀元、三好、遵紀、愛勞動、等名目繁多的優秀學生,幾乎人手一張獎狀。學生高興,家長也高興。但是這又能起到多大的激勵作用呢,恐怕是微乎其微的吧。

第四、私立學校的老師資質不夠,有的根本就沒有教師資格證。更別說有豐富的教學實踐了。他們只不過是大學畢業後的臨時落腳點,一旦找到工作,馬上抽身走人,使得教師的流動性增強,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總之,做為辦學的補充部分,私立學校有生存的必要,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他們辦好學校的關鍵所在,願他們摒棄以前的不好的做法,與公辦學校並駕齊驅,共赴輝煌。


民諺民俗民間故事

祝福中國教育!祝福中國教師。





俞敏洪說學校老師大都不合格,真的嗎?

俞洪敏說學校老師大部分都不合格?

他是有自己的道理的,而且這個道理,對於中國的很多人來說,還是正中下懷的。

他認為什麼才是合格的教育呢?他認為什麼才是合格的老師呢?

這可以從他的一篇名叫《面向未來的教育》得到了答案。

1】

他認為老師必須培養學生的情商、智商和逆商。

而現在的教育,沒有培養學生的這些素質,甚至連學習能力都沒有培養。

他還說,這就是中國沒有很多獲得諾貝爾獎的人的原因。

這的的確確是現實。

但是,如果我們離開中國的現實,但是,如果我們只看到這樣的現實,而沒有看到別的現實,就來評判老師,而且打負分,我們是不是也不合格?

在中國,考試選才依然還是主流,為了讓孩子們考好試,從政府官員,到學校領導,到老師,到家長再到孩子們的本身,誰敢懈怠?

所以,每一天,上課到放學,都離不開考試的問題。

我們最大的情商、智商和逆商,都必須跟考試掛鉤。

如果哪一天,那個老師說,我要每節課要用十分鐘或者五分鐘來講人生,培養友誼,培養孝道,學國學精髓……我敢說,那個老師三天就下崗了。

有一個英語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把“We still have many things to do to find the truth”信手拈來,翻譯成“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結果就有一個副班長給領導打電話,希望老師講課不要把英語課上成語文課。接著,又有幾個家長向領導反映同樣的問題……這老師後來上課只能全英語!

還有,如果老師用課堂時間來講這些東西,一些人就找到證據了:

看啊,這老師上課不講重點了,甚至瞎扯了,他是不是想讓學生下課後到他的補習班去補課,讓他一個學期撈幾十萬啊?甚至,從這個老師,他們就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推理出全國老師都是這樣的。

另外,俞洪敏老師,你敢於叫你的培訓班老師在上化學課的時候,講三千越甲可吞吳嗎?

至於逆商,就是小孩對付逆境的能力。

我想,俞洪敏也不敢給學生設置什麼逆境吧?我們恨不得讓小孩的學習和生活一帆風順,不出任何問題,要不,你賠得起嗎?

如果要說大部分老師不合格,那麼,俞洪敏老師自己是不是也在裡面呢?作為領導,你是不是要承擔更大的責任?

2】

俞洪敏老師還十分推崇國外的那種教育:給學生進行心情教育……遊歷名山大川,領略各地風土人情。他說了,他就叫他的老師在高三的時候這樣做了。

不過,他的做法能推廣嗎?

還有,別人不這樣做是不是就不合格?

想當初,我們中小學還有春遊的秋遊,還有支農、下工廠的教育。

現在,誰敢這樣做?

一個學生違反紀律,爬牆出去上網,結果摔斷腿了,法院判學校賠償十多萬!

現在學校沒有補習班,沒有插班生,沒有勤工儉學項目,學校所有的收入就是政府下撥的辦公費,他們用什麼錢來賠?

還有,一個小孩在學校,用自己帶到學校的小刀在書桌上刻字,結果傷著自己,手指出了一些血,染著衣服,同學們去找老師來。自己班的老師不在,別班的老師來處理了。家長以班主任沒有及時處理學生的事情為由,大鬧學校,要學校拿錢讓他們的兒子去體檢,是不是有感染什麼嚴重病毒了……最後,經過協商,學校賠償五千元。

俞洪敏老師還提到,在啟動這項目之前,他們是要跟學生籤生死協議書的。

問題是,到出事的時候,這協議書還有用嗎?

這是心情教育的第一關卡。

第二道關卡,就是經費啊!

去春遊,秋遊,去體驗生活,總的花錢吧?這錢誰出?

收學生的?恐怕馬上就要有人被舉報,馬上就要有人被紀委約談。

老師或者學校掏錢?

我們只能找天下最大的補習班要錢了!


3】 結語

想必是,中國老師如果能夠做到這些方面,就是合格的。

當然,還得加上一條:不得組織學生補課,不得辦班,不得上課不講重點……

現在我們要問的是,如果一個老師勤勤懇懇為教育服務,用心地備課,教學,改作業,講評試卷,處理學生的紀律和生活問題,而且他還不招收學生補課,但是卻沒有給學生進行很多的情商和心情教育,那麼他合格嗎?

我相信,我們的老師都能做到前者,而後者是要全社會通力合作才能做好的。

我們的各項政策,法律和法規都有待健全,我們誰敢在雲端跳舞?

即使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中國的教育結果也不差,看看我們今年的科技發展,我們就知道了。

我們最後,要講的是:不要以自己的理想去衡量別人。

如果要這樣的話,天下還有合格的人嗎?



逃出許願城英漢教學群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來回答回答,我在網上搜了搜相關資料,俞敏洪說學校老師大都不合格,並不是最近說的,而是在2014年的一個叫《老友記2014》的節目上說的這番話。



看完視頻,我覺得他所說的話有一定道理,畢竟他也是讀過那麼多書的名人,成功人士、勵志大師。但是其中對中國教師的評價卻不免失之偏頗,故不完全贊同。

一、以偏概全——大多數老師都只關心成績好的嗎?

俞敏洪老師在視頻中說道:中國的老師大多數都只關心班上前十名的同學,對差生不去批判,甚至不聞不問,還要鄙視差生。

中國教育改革幾十年了,在一線工作老師聽到厚愛差生、關注全體,耳朵都磨上繭子了,怎麼可能還大量出現只關心成績好的學生的老師?

再說了,現在的學校領導和家長對教育都是高度關注的,老師的言行稍有不當就會訴諸媒體。哪個老師還會傻到去鄙視差生,給自己找麻煩呢?

所以說俞敏洪老師講的這種情況只可能是極少數老師,不可能是中國大多數老師都如此不合格。

二、前後矛盾——補課老師的極端情況怎麼又比比皆是啦?

在談到在職教師補課時,俞敏洪老師的原話大意是:舉個極端的例子,比如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週六週日老師把學生叫到自己家裡進行有償補課。課堂上講到關鍵的問題,重點的知識就告訴學生,在我的補習班上會具體講解。



既然俞敏洪老師都知道了,這種情況是極端的例子,為什麼後面又加上一句,在現實中比比皆是,這不是前後矛盾嗎?


三、缺乏依據——俞敏洪掌握的情況從何而來?是停留在過去的記憶還是主觀臆想?

關於只喜歡班上前十名學生的老師,這樣的情況在中國還很普遍,大多數老師都是這種不合格的老師。不知道俞敏洪老師產生這樣觀點的來源在哪裡?可能還停留在他當學生那個年代吧?可能只是他遇到的老師吧?沒有經過數據統計,又怎麼會知道大多數老師都是這樣不合格的老師呢?反正我在學校20多年,沒聽說有這樣的老師,也沒有聽到家長來反饋有這樣的老師。


至於能夠在課堂上講出“這個問題和這個知識,我將在我辦的補習班裡來講”這樣話的老師,我難以想象這種老師怎麼能夠說得出這種話,違背師德。拿著教師的工資,打著自己補習班的算盤。絕對是極少數。

那有沒有在職老師辦班的情況,我覺得肯定有,大多都是家長自己找上門來,老師悄悄咪咪進行,很少有老師在課堂上“打廣告”吧?我猜測有學生會私下給老師打廣告“這題老師在補習班講過”哈哈,笑談而已。


老師們,做好自己的事,教書育人問心無愧!

不必為流言蜚語和極端言論所困!

教育不易,且行且關注。


明白說教育

俞敏洪說的這種現象在教育界確實存在,但只是極少數現象,被冠之以“大多不合格”顯得有失偏頗。作為同吃教育飯的同行,我想課外輔導應該與校內學習相輔相成的,而不應該如此扯大旗地製造事端。對於俞敏洪居然在公開場合說出這樣的話我感覺有失公平。

首先,我考證了一番,這段話出自《老友記2014》之《教 學之間》與于謙關於中國教育和教師的一次對話。

附俞敏洪原話:
我覺得,老師當得最優秀的,應該是關注班內的,任何一個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他的這個本身的自信心的建立。中國老師有一個毛病,他總是去關注班內的前十名,最優秀的學生,後面的學生他不是批判,就是疏忽,甚至有的時候鄙視,我覺得這樣的老師在中國為數還挺多,但是呢這個恰恰這是當老師最不合格的地方。
最極端的例子,比如說在現實中間其實比比皆是,比如說到了初高中以後,有很多老師在禮拜六、禮拜天,在家裡自己開補習班,完了以後他上課的時候,不把所有的知識無保留的傳遞給學生,完了在班裡告訴學生說,說你們想要聽這個題的解題方法,你們想要考高分,禮拜六、禮拜天到我家裡來上課,上課他就收費,那有的學生家裡沒錢的,不去上課,他在教室裡,他就會對學生橫眉豎眼,這個學生就特別受傷害,像這樣的老師,我覺得屬於
罪該萬死的老師

首先他說“老師當得最優秀的,應該是關注班內的,任何一個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他的這個本身的自信心的建立。”這句話我舉雙手贊同,優秀的教師就應該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孩子的可持續發展。但他說中國教師只關注前幾名,我想請問這是他經過多少次調查、幾經分析得出的結論?如果只是結合自身經歷便妄加結論這樣是否可信?一段沒有具體數據做支撐,沒有經過調查研究而得出的言論居然堂而皇之地在公開評論,這樣的鍋廣大教師自然不背。其次,作為其創立的新東方培訓機構難道不屬於他所說的中國教師行列?請有關部門查查難道是別國機構?

針對第二段話。“最極端的例子”與“比比皆是”本就矛盾,這樣的例子肯定有,教育界自然免不了有一些目光短淺的同仁。但大多數教師頭頂上壓著沉重的教學任務。學生出成績,教師出業績。更多的教師掏心至肺想要提高孩子的成績,孩子成績提高了,家長評價高了,教師的口碑也就高了。試想一下哪個教師放著自己的前途不顧,目光短視地課上不講,讓那些孩子成績得不到提高,來敗壞自己的名聲?我想他大概腦子壞了。俞敏洪卻說“比比皆是”可信嗎?

所以我奉勸俞敏洪校長凡事三思,所說也需有理有據,切勿以偏概全。

你同意我的觀點嗎?文末可以交流!


小語教育

斷章取義,話就變味了。

《老友記2014》第116期,是俞敏洪和相聲演員于謙的對話節目,這一期名為《教學之間》,兩人雖身份不同,但同為人師,對教育各有自己的看法。

俞敏洪在節目中沒有說“學校老師大都不合格”,他的原話是這樣的:

中國老師有一個毛病,他總是去關注班內的前十名,最優秀的學生,後面的學生他不是批判,就是疏忽,甚至有的時候鄙視,我覺得這樣的老師在中國為數還挺多,但是呢這個恰恰這是當老師最不合格的地方。

看視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6b5c00140c47e5d5b1eb\

風終祈緣

寫在前面的話:對老師說長道短的大有人在,褒者有之,貶者更多,而圍觀的吃瓜群眾更喜歡看熱鬧。俞敏洪雖是名人,但你也曾是教師,你說“學校大多老師不合格”,是真的不瞭解教師,還是別有用心?



我們來說道說道:

一、貶低他人,抬高自己

那堂堂的新東方董事長還需要來貶低他人,抬高自己,按理說不需要,但新東方是幹什麼的,培訓機構呀,這麼理解是不是就有道理了。

1、新東方教育機構遍佈全國,大都是搞培訓的,那他的老師哪來的,其中,一部分來自在職教師,而且是當地有名望的老師,這些老師是不是他說的“大多數初中高中老師,在學校課堂上不講,到補習班再講”的那一類,是就對了,別拿大多數初中高中老師說事,堂堂北大畢業生,也不懂以點帶面,以偏概全

二、時間節點巧合



三、為培訓機構代言?

培訓機構開始整頓,那是國家的大政策,俞老師也沒辦法呀,你能跟大政策叫板,肯定不能,那就側面迂迴,玷汙學校老師,把老師說的道德低下,一文不值。

老師是學校的在職老師,老師不好,那不就是說我們的學校不好嘛,學校不好,那孩子到哪上學,還有選擇空間?當然有,俞洪敏老師給了你答案,培訓機構可以去呀。

俞老師是不是在給培訓機構正名,是不是在給培訓機構代言呢?但願不是。

四、隨口一說?



五、老師又要背黑鍋

教師裡有極少數人受利益驅使,到培訓機構去兼職,兼職也罷,為何“課堂不講,到補課時再講呢”?這類教師師德喪失,應該取消教師資格,開除教師隊伍。讓千千萬萬的基層教師挺起腰桿做人,堂堂正正做事,讓教師安心教書,精心育人。

長期奮鬥在教學一線的教師,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教育事業,有的老教師,有病沒時間去看醫生,有病沒錢看不起,他們為什麼呢?聽他們說:“不能耽擱娃的學習”;“我是老病,我吃點藥就可以了”;“我清楚我的病沒治了,讓我安然離去”……曾記得有一位老教師退休時,在學校裡轉了又轉,捨不得離去,捨不得他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此時此刻,俞洪敏老師,您的心情如何?你又作何感想呢?



願我們的教師盡職盡責,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事,“任憑風吹浪打,我自歸然不動”,堅守自己陣地,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出力流汗。


瓦良格

之前對其不甚瞭解,在看完《中國合夥人》後知道這個人。

對於這件事情我想問一下幾點:

一:恕我無知,只能根據某娘來查看這位資料。在1989——1990年期間,他應該是北大的教師吧???那麼他為什麼到校外辦班開始賺課時費1990年給予處分1991年從北大辭職!創辦新東方!

1989—1990期間,按照現在的說法,是不是有償家教、有償補課?

二:新東方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

培訓機構,商業機構那麼出發點是什麼?教師功利,那麼新東方的留班率

三、新東方里面有沒有不合格的教師?

誠然所說的不合格教師是沒錯,但是說大部分的邏輯是有問題的。 按照視頻裡面的邏輯,部分老師上課不講輔導班講---中國的教師大部分都是合格。可否也這樣導入:一兩個新東方教師不行、資料造假等等——新東方不行、這個機構造假?

四、馬雲建立了鄉村教師獎,支持鄉村教師,你在做什麼?

我是90後不成熟胖大叔,我在美麗的黃海之濱回答問題,歡迎共同交流。

90後不成熟胖大叔

因為我是提前退休的老師,身體並非屬衰老體弱者,所以,退休後自覺與社會脫軌而恐慌,於是便一口氣尋找了幾家民辦學校,準備再次走上講臺,因此,有幸光顧了和了解了民校的一些壯況。這些學校的老師最高學歷的有大學本科生(這些學生都以這些學校為驛站而等待考國家黨政機關或事單位的工作),最低學歷的有初中生,有些老師是無教師資格證的。從年齡結構上講雖然我沒有看到他們的檔案,但我看到了部分是原公辦學校的退休教師,而學生呢,都是來自於各類公辦學校的“特殊”學生。為什麼我敢這樣說呢?因為我看到了我曾教過的而在工作中對他們無能為力的學生,當他們看到我時,可能是因為我原先沒把他們教好的原故,因此,他們對我只是“敬而遠之”。而教室呢,許多都是以前的老房子改裝的未達標的……但是,在我的心中,我都還是總覺得比起七、八十年代的國家公辦學校和集體共辦的學校好多了,因此,總還是想想在這些學校再就業……我觀察過的幾所學校中,我最想在的是一所本地人當老闆,外省人任校長的學校,因為,這所學校據說在當地是幾所民辦學校辦學歷史最早的學校,也是最有人性化管理的學校。那天,當我走進學校辦公室時,接待我的是學校的老校長,這位老校長跟我年紀相仿,因我們是同齡人,交談起來比較隨意,所以不知不覺就喧賓奪主地討論到了如何進行學校的宏觀管理和微觀調控等等。後來,老校長尊稱我為“老兄”。我臨走時,他緊緊握住我的手一再強調,下一個月後就通知我上班。我回家後久久盼著新學期的到來,因為新學期一開學我就可以跟隨那位“仁弟”重上講臺了。昐呀盼,新的學期終於到了,那時,我每天都希望那“仁弟”的電話號碼顯現在我手機屏幕上,因此,只要鈴聲一響,我便會以最快的速度拿起手機觀看來電顯示。可是,時間一天天過去了。我怎麼也等不來那位“仁弟”的電話。後來,我慢慢地回憶了那天在與老校長交談時的情景,我才如夢初醒……在退休後的曰子裡,我雖然離開了我曾工作過的學校,但是也會經常遇到那些曾經管不了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在交談中,大部分的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為何他們的孩子在私立學校讀書,早期成績都很好(《成績單》上填寫的各科都是高分),可是到了畢業時總是難以考到高一級的學校……


山葉葉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下俞敏洪,

俞敏洪,1962年10月15日出生,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英語教學與管理專家。1980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本科畢業後留校任教;1991年從北大辭職,從此下海經商,利用兩年的時間創辦新東方學校;2006年新東方在美國紐約證交所上市;2016年,成功入選2015“噹噹年度影響力作家”商業精英作家榜。他是亦商亦教,在教育領域很有成就的商業家。


我參加過新東方培訓班,挺崇拜俞敏洪老師的,創辦優秀的學校,可我對先生說的這句話我非常不認同,不知道他為何說這句話,在什麼背景下說的,我認為這是對大多大學校老師辛苦工作的否定,他曾經也是老師,

現在成為了商人,就非要貶低他人,成就自我嗎?

試問,俞敏洪先生,心目中合格的大學老師是什麼樣的,請拿出你的評價標準,否則就是汙衊大學,對當今社會和高等教育事業的貶斥。



我認為大多大學老師是勤奮任教,矜矜業業培育新時代建設者和創新者,正是由於廣大教師的努力,才有了現在的“百花齊放,萬家爭鳴”的創新創業文化大繁榮,大成就。


清爽自然465

當初很佩服他的創業,如今這句不負責任的話真的很差,令我大跌眼鏡!我身在教育很多年,經歷鄉鎮、縣城、省城,我發現身邊的同事都很敬業。

鄉鎮的學校沒人補課,大家在農村,農村都很窮,補課意識幾乎沒有,老師也都盡職盡責,努力把學生教好。

縣城的學校,雖然部分家長補課意識強烈,也有個別教師開班補課,但為數極少,絕大部分人都是不補課的,都努力工作,即使補課的老師,在課堂上也是盡職盡責。

省城學校,家長補課意識非常強烈,經常懇請老師為孩子補課,但老師們都努力拒絕,嚴格遵守紀律。辦公時一起備課,一個學期組織很多次互相聽課,領導經常入課堂聽課,根本沒有什麼課中不講,課後講的事存在。省城補課,多是小班,3到5個一班,即使你補課,也不可能開20個班吧?(每個數學老師帶兩個班)。

所以俞敏洪一個補課機構的代表,真的靠黑老師來支撐機構!!!

以下是學生對我的評價,曾經我身患重病,無錢醫治。信息發出,學生悲慟,努力組織自己的親朋好友和同事捐款。



我只是一位普通的教師,像我一樣被學生愛戴的老師,多得很。並沒有像俞敏洪說的那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