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用“七大恨”告天的内容是什么?

读者微刊

自古征战,起兵的一方都会发布讨贼檄文,既能师出有名,又能鼓舞士气。努尔哈赤告天“七大恨”,正式拉开后金与明朝的战争。

努尔哈赤告天“七大恨”主要内容为:明朝无故杀祖父与父亲,明朝偏袒叶赫等部欺压建州女真,明朝官员在建州作威作福,明朝支持叶赫将许诺嫁给努尔哈赤的女人转嫁蒙古,明朝驱赶边境的建州百姓并毁其房,明朝支持叶赫与建州作战,明朝要努尔哈赤赔偿所杀越境之人属违约。

努尔哈赤所发“七大恨”原告在誓师完后便已焚毁,皇太极入关作战时曾发布檄文,其中重述努尔哈赤的讨明“七大恨”,先珍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五味社

努尔哈赤的“七大恨”相当于现代的宣战书,内容无非是为自己攻击中原王朝寻找仇恨和理由,作用对内是用仇恨凝聚人心士气,对外则是争取蒙古等政权的支持,争取自己入主中原的正统地位。

公元1618年,明朝万历四十六年,清朝的天命三年。这一年正月,努尔哈赤对部下的王公大臣宣布:“吾意已决,今岁必征大明国!”四月十三日,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

这篇战书,翻译成现代的话就是:

第一,明朝无故杀害努尔哈赤的父亲和祖父,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第二,明朝偏袒叶赫、哈达,欺压建州,联合国际反动势力欺侮我们。

第三,明朝违反双方划定的势力范围,强令努尔哈赤抵偿所杀越境人命,干涉我国的司法权力。

第四,明朝派兵保卫叶赫,抗拒建州,干涉我国内政。

第五,叶赫由于得明朝的支持,背弃盟誓,将其"老女"转嫁蒙古。

第六,明朝当局逼迫努尔哈赤退出已垦种之柴河、三岔、抚安之地,不许收获庄稼。

第七,明朝辽东当局派遣守备尚伯芝赴建州,作威作福,欺压我国百姓。

在站满族的立场上,明朝是大国欺侮小国,这样一篇讨明檄文。对于当时的满族八旗将士,均产生了很大的激励作用,也进一步坚定并提高了反明之决心。

皇帝自称天子。天无二日,古人对正朔极其重视,努尔哈赤建国立号,本来已经直接挑战了明朝的正统地位,又以“七大恨”告天,相当于现代的正式宣战。至此,明朝已经不能“剿抚并用”,只能毫不妥协地战斗了。


读者微刊

《讨满檄文》。

昔我皇祖黄帝轩辕氏,与炎皇同出于少典之裔,实建国于兹土。上法乾坤,乃作冠带弧矢之利,以威不庭,南翦蚩尤,北逐荤粥,封国万区,九有九截。少昊、高阳继之,至于唐虞,分北三苗,海隅苍生,莫不循化。夏商之世,王威不远,亦能保我子孙黎民,不失旧服。自周公兼夷狄,定九宇,四海之内,提封万里,旅獒肃慎,无敢不若。衰周板荡,始有赤狄白狄九州陆浑之戎,交捽诸夏,夷言被发,渎乱华俗,部落聚居,胜兵稀疏,亦财比于癣疥。

秦始皇帝奄有海内,乃命上将,驱而致之河湟之外,始筑长城以阻匈奴。中夏清明,秦功为大皇。汉肇兴,则有平城之役。孝武赫然,锐意北伐,终绝大漠,勒石纪功于狼居胥之山,三世载德,威惮旁达。日逐呼韩邪单于,南向奔命,愿为臣妾。迄于新都季汉之世,胡胙世衰,边庭少事。

天诱其衷,唐室受命,西戎突厥咸服其辜。以中原之地,久陷索虏,任用将帅,胡汉杂糅,卒有安史之变。延及朱梁,沙陀内寇,石晋刘汉,世载其凶。宋承百王之末,疆域削迫,燕云诸州,沦于契丹。金源继逆,播迁南服。遂启蒙古,宰割赤县,则我中华始丠墟为亡国。以民志未携,能贵其种,韩宋天完,扶义伐罪,卒统一于朱氏,衣冠礼乐,咸复其初。虽疆域之广,不逮汉家,挞伐所及,远逾宋氏。辨章种族,严于有唐,九边分卫,廀候相属。卫虏不能肆其毒,蒙古不能播其氛。边防之严,趣重西北。蕞尔东胡,曾不介意。乃使建虏雉兔,窜伏于其间,荐食沈阳,侵及关内,盗窃神器,流毒于中华者数十年。

逆胡爱新觉罗氏者,女真遗丑,蘖芽东垂,蒙鱼为皮,使犬逐鹿。自以朱果之祥,发于神鸟,诱惑诸夷,肆其蚕食。昔在明室万历之初,跳梁作贼,父子就诛,凶嗣奴儿哈赤,长恶不悛,世济其逆。我中华念其瞢愚,不忍尽戮,因夷治夷,疆以戎索,有龙虎将军之命。奴酋背诞忘德,恣其虐饕,职贡无时,东珠不入,盗我边部,旁及叶赫尼堪外兰诸部,将率群丑,黄衣称帝。其?子皇太极因袭便利,入据全辽。我中华亦有流寇之难,讨伐不时,将帅亟易,遂得使虏穷凶极恶,肆其驰突,外劫朝鲜,内围京邑,稔恶盈贯,亦陨其命。属以流寇犯阙,思宗上宾,多尔衮福临父子,假称义师,欲盗中夏。

又尔满洲胡人,受我华之卵育者二百余年,尺布粒粟,何非资于我大国。尔自伏念,食土之毛,不怀报德,反为寇仇,而与我大兵抗……尔若忘我汉德,尔恶不悛,尔胡人之归化于汉土者,乃蹀足謦欬,与外胡响应,大明军则大选将士,深入尔阻,犁尔庭,扫尔闾,绝尔种族,筑尔尸以为京观。如律令布告天下,讫于满洲胡人极北通古斯之域。

是所深望于大明父老兄弟,戮力共进,相与同仇,还我邦基,雪我国耻……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柏柏7737470

努尔哈赤25岁那年,家里又出了一个大的变故。

原来,其外祖父王杲因为反抗明朝而被击败并惨死京城后,他的儿子阿台心中愤懑,时时刻刻的想着要报仇雪恨,于是便经常率领余部袭击明朝边境。

万历十一年,李成梁得知阿台余部在古勒城,随后率兵将之团团围住。这时,明军买通了叶赫部图纶城主尼堪外兰,准备里应外合,彻底消灭阿台。

危急时刻,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出于家族的关系,当时便赶到古勒城,打算劝降阿台。

就在劝说之时,尼堪外兰带着手下将明军引入,并在城墙高呼:“李太师(李成梁)有令,谁杀死阿台,谁就做古勒城主!”

结果导致城内一片骚乱,明军乘机攻破并血洗了古勒城。乱军当中,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也双双被杀。

事后,为了制造事端,努尔哈赤苦思冥想,拟出对明的“七大恨”告之于天,准备向明朝进攻。

“七大恨”里的第一恨,就是指责明朝无故杀死其祖父和父亲。以下即所谓的“七大恨”。

第一, 我的祖、父没有侵犯明朝的一草一木,而明朝无理起衅,害死我的祖、父,此恨不容共天,此一大恨也;

第二, 明朝虽然起衅,但我等还是想修好,并勒碑警告,满汉人都不得越界,有越界的即杀之。但明朝无视碑文,任意进入我边界,帮助叶赫部,此二大恨也;

第三, 明朝人经常跨越边境,我等按碑文约定惩杀过境之人,明朝人责备我擅杀,拘留我们的使臣,并杀之于边境,此三大恨也;

第四, 明朝人越境帮助叶赫部,使得我等已聘之女,改嫁蒙古,此四大恨也;

第五, 柴河、三岔、抚安三地,历来是我等疆土,已经在此耕种,明朝人不允许我等百姓收割,任意驱逐,此五大恨也;

第六, 边外叶赫部,获罪于天,而明朝偏信其言,还派使臣来责骂我等,肆意凌辱,此六大恨也;

第七, 在我等部落多年的征战中,屡次和我等为难,当年哈达部帮助叶赫部来攻打我等,已被我收服,明朝还想要挟我等为之复国。

写好“七大恨”后,努尔哈赤就起兵反明并相继攻下关外七十多城。随后,努尔哈赤即以沈阳为国都,改名盛京,并以“后金”为国号。

这时的满洲,已经成为明朝一个强劲的对手,俨然已是敌国了。

~~~~~~~~~~~~~~~~~~~~~~~~~

历史无限精彩,持续更新中~

敬请关注:坑爹史册,谢谢~

~~~~~~~~~~~~~~~~~~~~~~~


坑爹史册

“七大恨”是努尔哈赤借以反对明朝统治,增加自己起兵合理性和合法性的一个重要宣示,其内容包括:

第一恨:明军无故在东北边疆兴兵起祸,以至其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被杀,最后他迫不得已靠祖父、父亲留下来的十三副遗甲起兵;第二恨:明朝违背与建州女真之间的约定,发兵东北,在建州女真和叶赫族之间的斗争中站在叶赫一边。第三恨系指明朝违背与建州之间的约定,指责建州擅杀采参挖矿的汉民。第四恨指的是明朝遣兵支持叶赫将原本准备许配给努尔哈赤的女人转嫁给蒙古。第五恨指的是明朝出兵,不许建州人耕田种地,不允许其收获,第六恨指的是明朝皇帝听取叶赫谗言,背书恶言,侮辱建州。第七恨明朝逼迫努尔哈赤退出已经占据的哈达地区。

综上七大恨,每一条无不是充满着对明朝的恨,对明朝皇帝的恨,对明朝大臣的恨。努尔哈赤想以自己和建州部落的一些深刻的屈辱的经历和体会来激励大家,奋勇杀敌。“七大恨”相当于努尔哈赤的政治动员书,也的确起到了他所想的效果,“七大恨”公布后的第二天,努尔哈赤就率领步骑两万人攻打抚顺,队伍士气高昂,最终攻下抚顺。

不过努尔哈赤的所谓“七大恨”的内容有些不过是老调重弹,有些只是他自己的恨,当时的金兵之所以能够在东北取得一个又一个战斗的胜利与明军的松弛,缺乏战斗力有很大关系。明军号称在辽东有十万人,实际上不过只有三四万人,而且军备长期不修,面对女真的挑衅也是步步后退。


青年史学家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关东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万历十一年(1583年)五月,努尔哈赤率领部众去攻打尼堪外兰,攻克图伦城,但是,努尔哈赤原约诺米纳率兵会攻图伦城,而诺米纳背约不赴。尼堪外兰又预知消息,携带妻子离开图伦城,逃至甲版城。努尔哈赤攻克图伦城后胜利而归。八月,努尔哈赤攻打甲板城。

  然而,先前背盟的萨尔浒城主诺米纳见尼堪外兰有明朝做靠山,势力较强,便偷偷地给尼堪外兰泄露了风声,尼堪外兰闻风辗转逃往抚顺附近的鹅尔浑城。努尔哈赤再度扑空,遂收尼堪外兰部众后而还。不久,诺米纳与其弟鼐喀达约同努尔哈赤会攻巴尔达城,努尔哈赤深知机会来了,便佯许盟约。战前,努尔哈赤请诺米纳先攻,米纳不从。这时,努尔哈赤便使用预定之计,轻而易举地除掉了诺米纳。

  随着势力的逐渐扩大,努尔哈赤的名号亦逐步从“聪睿贝勒”发展至“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再称“建州等处地方国王”、再到喀尔喀蒙古上尊号“昆都伦汗”。而明朝对努尔哈赤的野心浑然不查,甚至在1615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的前一年,蓟辽总督还向朝廷奏称其“唯命是从”。  努尔哈赤制定了厚待功臣的重要国策。对于早年来投、率军征战、尽忠效劳的“开国元勋”,如费英东、额亦都、何和里、扈尔汉、安费扬古等“五大臣”及杨古利、冷格里等人,给予特别礼遇和优待,赐给大量人畜财帛,任为高官,封授爵职,联姻婚娶,荣辱与共。当这些功臣出了差错时,他着重指出“贫时得铁,犹胜于金”,常以其功而从轻处治。努尔哈赤招徕了许多有才之人,他们献计献策,多次进入大明掠夺使女真部逐渐“民殷国富”,为建立和壮大后金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说道着里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下努尔哈赤七大恨了,同学们是不好是看到这个会感到奇怪何为七大恨?别走开,下面就说说“七大恨”。

  天命三年(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正月,努尔哈赤对诸贝勒宣布:“吾意已决,今岁必征大明国!”,四月十三日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他的后人此后继续征战,最终进入中原,统一了中国。

  大金国主臣努尔哈赤诏告于皇天后土曰:
  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此恨一也。明虽起衅,我尚修好,设碑立誓,凡满汉人等,无越疆土,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见而顾纵,殃及纵者,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此恨二也。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逾疆场,肆其攘夺,我遵誓行诛,明负前盟,责我擅杀,拘我广宁使臣纲古里方吉纳,胁取十人,杀之边境,此恨三也。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此恨四也。

  柴河三岔抚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众,耕田艺谷,明不容留获,遣兵驱逐,此恨五也。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遗书诟言,肆行凌辱,此恨六也。昔哈达助叶赫二次来侵,我自报之,天既授我哈达之人矣,明又挡之,胁我还其国,己以哈达之人,数被叶赫侵掠,夫列国之相征伐也,顺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岂能使死于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还乎?天建大国之君,即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今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此恨七也!欺凌实甚,情所难堪,因此七恨之故,是以征之。  七大恨:

  1、明朝无故杀害努尔哈赤父、祖。
  2、明朝偏袒叶赫、哈达,欺压建州。
  3、明朝违反双方划定的范围,强令努尔哈赤抵偿所杀越境人命。
  4、明朝派兵保卫叶赫,抗拒建州。
  5、叶赫由于得明朝的支持,背弃盟誓,将其“老女”转嫁蒙古。
  6、明当局逼迫努尔哈赤退出已垦种之柴河、三岔、抚安之地,不许收获庄稼。
  7、明朝辽东当局派遣守备尚伯芝赴建州,作威作福。

  【结束语】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把战略重点从原先统一女真诸部转移到反明上。天命三年(1618年)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公开宣布“七大恨”,起兵反明。“七大恨”的政治性远远大于感情性,全文并没有过多的实质内容,意在挑起女真内部对中原的仇恨,从而达到努尔哈赤自己的政治野心。


优Ki酱

后金反明檄文

大金国主臣努尔哈赤诏告于皇天后土曰:

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此恨一也;明虽起衅,我尚修好,设碑立誓,凡满汉人等,无越疆土,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见而顾纵,殃及纵者,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此恨二也;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逾疆场,肆其攘夺,我遵誓行诛,明负前盟,责我擅杀,拘我广宁使臣纲古里方吉纳,胁取十人,杀之边境,此恨三也;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此恨四也;柴河三岔抚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众,耕田艺谷,明不容留获,遣兵驱逐,此恨五也;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遗书诟言,肆行凌辱,此恨六也;昔哈达助叶赫二次来侵,我自报之,天既授我哈达之人矣,明又挡之,胁我还其国,己以哈达之人,数被叶赫侵掠,夫列国之相征伐也,顺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岂能使死于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还乎?天建大国之君,即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今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此恨七也!

欺凌实甚,情所难堪,因此七恨之故,是以征之。

原文:

“我祖宗与南朝看边进贡,忠顺已久,忽于万历年间,将我二祖无罪加诛,其恨一也。

“癸巳年,南关、北关、乌剌、蒙古等九部,会兵攻我,南朝休戚不关,袖手坐视,仰庇皇天,大败诸部,后我国复仇,攻破南关,迁入内地,赘南关吾儿忽答为婿,南朝责我擅伐,逼令送回,我即遵依上命,复置故地。后北关攻南关,大肆掳掠,然我国与北关同是外番,事一处异,何以怀服,所以恼恨二也。

“先汗忠于大明,心如金石,恐因二祖被戮,南朝见疑,故同辽阳副将吴希汉,宰马牛,祭天地,立碑界铭誓曰‘汉人私出境外者杀;夷人私入境内者杀’。后沿边汉人,私出境外,挖参采取。念山泽之利,系我过活,屡屡申禀上司,竟若罔闻,虽有怨尤,无门控诉。不得已遵循碑约,始感动手伤毁,实欲信盟誓,杜非有意欺背也。会应新巡抚下马,例应叩贺,遂谴干骨里、方巾纳等行礼,时上司不纠出口招衅之非,反执送礼行贺之人,勒要十夷偿命。欺压如此,情何以堪。所谓恼恨者三也。

“北关与建州同是属夷。我两家构衅,南朝公直解纷可也,缘何助兵马,发火器,卫彼拒我,畸轻畸重,两可伤心!所谓恼恨者四也

“北关老女,系先汗礼聘之婚,后竟渝盟,不与亲迎。彼时虽是如此,犹不敢轻许他人,南朝护助,改嫁西虏。似此耻辱,谁能甘心?所谓恼恨者五也。

“我部看边之人,二百年来,俱在近边住种。后前朝信北关诬言,辄发兵逼令我部谴退三十里,立碑占地,将房屋烧毁,□禾丢弃,使我部无居无食,人人待毙,所恼恨者六也。

“我国素顺,并不曾稍倪不轨,忽遣备御萧伯芝,蟒衣玉带,大作威福,秽言恶语,百般欺辱,文□之间毒不堪受。所谓恼恨者七也。”


七大恨:

(1)明朝无故杀害努尔哈赤父、祖;

(2)明朝偏袒叶赫、哈达,欺压建州;

(3)明朝违反双方划定的范围,强令努尔哈赤抵偿所杀越境人命;

(4)明朝派兵保卫叶赫,抗拒建州;

(5)叶赫由于得明朝的支持,背弃盟誓,将其“老女”转嫁蒙古;

(6)明当局逼迫努尔哈赤退出已垦种之柴河、三岔、抚安之地,不许收获庄稼;

(7)明朝辽东当局派遣守备尚伯芝赴建州,作威作福。

七大恨”的政治性远远大于感情性,全文并没有过多的实质内容,意在挑起女真内部对中原的仇恨,从而达到努尔哈赤自己的政治野心。


南柯三境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说另外一段历史,大宋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4年9月,宋太祖赵匡胤下旨让李煜来汴京,可是李煜用生病推辞,于是赵匡胤以此为借口发兵十万攻打南唐。其实这个七大恨和赵匡胤用李煜不来朝为借口攻打南唐是一样的,努尔哈赤想要反抗明朝也要有一个借口,也有有一个理由,七大恨的内容就相当于是一篇讨伐明朝的檄文了,“七大恨”的政治性远远大于感情性,全文并没有过多的实质内容,意在挑起女真内部对中原的仇恨,从而达到努尔哈赤自己的政治野心,就是告诉女真人,我们和明朝的仇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七大恨:
(1)明朝无故杀害努尔哈赤父、祖辈;
(2)明朝偏袒叶赫、哈达,欺压建州;
(3)明朝违反双方划定的范围,强令努尔哈赤抵偿所杀越境人命;
(4)明朝派兵保卫叶赫,抗拒建州;
(5)叶赫由于得明朝的支持,背弃盟誓,将其“老女”转嫁蒙古;
(6)明当局逼迫努尔哈赤退出已垦种之柴河、三岔、抚安之地,不许收获庄稼;

(7)明朝辽东当局派遣守备尚伯芝赴建州,作威作福。

这七大恨都是从女真族的角度出发的,要知道当时女真可是明朝的附属,他们想要挑战明朝的正统权威性,于是发布了这七大恨,激起了女真的反抗和仇恨的情绪,七大恨与其说是恨,不如说是泼脏水,身为蛮夷之地,中央朝廷当然要对你们进行管辖了,这七大恨确实起了巨大的作用,为女真族提供了反抗明朝的合法性,也提高了他们作战的积极性。


天枫说

哪七大恨呢?咱们删繁就简,把那些废话都去掉——



一、明朝无故杀害努尔哈赤父、祖;

二、明朝偏袒叶赫、哈达,欺压建州;

三、明朝违反双方划定的范围,强令努尔哈赤抵偿所杀越境人命;

四、明朝派兵保卫叶赫,抗拒建州;

五、叶赫由于得明朝的支持,背弃盟誓,将其“老女”转嫁蒙古;

六、明当局逼迫努尔哈赤退出已垦种之柴河、三岔、抚安之地,不许收获庄稼;

七、明朝辽东当局派遣守备尚伯芝赴建州,作威作福。


阅读资讯箱

(1)明朝无故杀害努尔哈赤父、祖;(2)明朝偏袒叶赫、哈达,欺压建州;(3)明朝违反双方划定的范围,强令努尔哈赤抵偿所杀越境人命;(4)明朝派兵保卫叶赫,抗拒建州;(5)叶赫由于得明朝的支持,背弃盟誓,将其“老女”转嫁蒙古;(6)明当局逼迫努尔哈赤退出已垦种之柴河、三岔、抚安之地,不许收获庄稼;(7)明朝辽东当局派遣守备尚伯芝赴建州,作威作福。

《七大恨》,明末后金君主努尔哈赤发布的讨明檄文。天命三年(万历四十六年,1618 年)正月,努尔哈赤对诸贝勒宣布:“吾意已决,今岁必征大明国!”,四月十三日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他的后人此后继续征战,最终入主中原,建立了统一的清帝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