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安徽萧县圣泉寺深山里,一位七旬老人和患病的小女孩在寺院旁边的小屋里生活了十四个春秋。十几年如一日,进入深山的游人都能看到老人肩扛着小女孩,去深谷里绽开着山花草地上打坐的背影。这位七旬老人叫李玉华,脸上布满沧桑和善良,他家住萧县陈沟村,没有妻室,二十年前来圣泉寺看护寺院,一直居住在深山里。据老人讲述:小女孩叫陈慧,女孩刚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在萧县县医院后院门旁,生下来就脑瘫和癫痫。


据了解,安徽萧县圣泉寺深山里,一位七旬老人和患病的小女孩在寺院旁边的小屋里生活了十四个春秋。十几年如一日,进入深山的游人都能看到老人肩扛着小女孩,去深谷里绽开着山花草地上打坐的背影。这位七旬老人叫李玉华,脸上布满沧桑和善良,他家住萧县陈沟村,没有妻室,二十年前来圣泉寺看护寺院,一直居住在深山里。据老人讲述:小女孩叫陈慧,女孩刚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在萧县县医院后院门旁,生下来就脑瘫和癫痫。

“自己是五保户,每年发给自己两千多元生活款,小女陈慧每月也有四百元的救助基金。还有好心人时常送米面和鸡蛋。虽然钱少点,日子苦点,每天能和女儿生活在一起还是挺开心的。”老人笑呵呵的说。陈慧小时候有好心肠人捐款给她治病,去了几趟北京大医院治疗,病情没有好转。

看到笔者前来,附近的村民和商贩围了过来,大家议论着:“老人家收养两个孩子那么多年,对她们真是没的说,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即使是亲爹娘也不一定能做到这样啊。”村民们告诉笔者,多少年来,老人每天都要带着孩子上山练习走路两次,除非下雨下雪,从不间断。图为老人扛着养女向寺庙走去。


“钱花得再多,我一点点积攒,只要能把孩子的病看好就行了,死了以后,我也能合眼了。”陈玉华老人已经在山上住了多年,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老人就靠着旁边的圣泉寺卖些香火,一边维持生计,一边攒钱为女儿陈慧看病。多年来,老人先后去了北京8次,每次看病花销都在上万元。不仅对脑瘫的陈慧照顾有方,对患有心脏病的大女儿陈觉,老人家也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在萧县深山里的圣泉寺,寺庙里老人已经开始打坐,小女孩静静地坐在一旁,此刻只有谷顶的阳光和花草山林伴随着这对父女。

笔者了解到,从二女儿陈慧2岁起,老人便开始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耐心地与孩子沟通,教孩子说话,陪孩子练习走路。8年了,他每天都带着二女儿上山练习,上下午各一次。4里多的山路,他们始终坚持了下来。现在孩子上山能够自己慢慢走上去了,但是下山还有点吃力,只能靠老人扛着下山。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能够自理,不管花多大的代价他都要把孩子的病看好。


“老陈这辈子不容易,对这个孩子,那真是没得说。”“陈玉华平时自己不舍得吃喝,弄点好的就先给孩子吃了。”“十来年了,挣点钱就给孩子看病,换做其他人,谁敢说自己能做到这样?”提起陈玉华,附近村民和商贩纷纷翘起大拇指,称赞不已,14年来他收养弃婴的感人事迹,在这里早已传为佳话。更多感动故事请关注头条号:黑土影像。

打坐练习结束,七旬老人陈玉华肩扛着患有脑瘫疾病的小女儿陈慧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