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到初中就按成绩而不是按高矮排座位?

鬼跟你玩

我是一名当过15年班主任的一线教师,我来为您解惑。

关于排座这个事,其实是因人而异。并不象题主所说的单纯的按成绩排座的。

排座这个事,也真是操碎了班主任的玲珑心了。孩子都是家长的宝,都各有各的要求,想要在排座这件事让所有的家长满意,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先说在前头:排座没有网传的那个邪乎,不给教师塞红包就没有好座位;也没有网传的那个搞笑,给班级分布成好多个学区。

这么多年,通常我排座要考虑很多因素:身高、坐高、视力、学习、纪律、男女及个别生关注生,也包括照顾生。

首先,在起始入学阶段,一律按自然情况,就身高、坐高、男女及视力情况安排座位。身高是首选因素。按身高排成男女生名一列,然后进班入座。男生一列女生一列组成一个大组。这样一般来说就都是男女生坐同桌。但是初中生,身体发育不协调,有的个子很高,但是坐高很矮,这时候就不能单纯的看身高,应该按坐高处理。在前面排座的基础上,个别单调,就可以了。再问同学的视力情况,如果有弱视、散光,看黑板费劲暂时还未戴眼镜的,再个别单调一下。这个时候排座还不算太难。

其次,进入初二下学期,座位问题开始渗透学习因素。一个学期要调整一个月一次。标准就是,班级前三排的座位,空出来,有24个座位。但是前20名同学,可以自由选择前三排的任意位置。绝对不是要固定选择位置。原因有两个,一是体现学习因素,让学习好的同学拥有选择权。二是班级座位,绝不是在班级越靠前就越好。一个班级最容易被教师落下目光点的位置是第二三排。因此,按成绩排座,只让学生自由选择这最好的位置。剩下的座位,再按学生的自然情况排座。仍然体现身高、坐高和男女生因素。

第三、自律生和个别生及照顾生。这三类都属于问题学生。比如自律能力差的学生,安排他跟谁同桌,谁都不愿意,另外他自己自律意识差,跟谁都能说闲话,影响课堂纪律。这样的学生只能让他单独一桌。位置可以用六个:分别是前后门及对面,和讲台两边。一个阳光分班的班级,6个位置足够安排自律意识差的学生。

个别生是指有的学生因个人原因或家庭原因,成为了学困生,这时候需要身边有一些学习好一些的同学,把他围起来,能这些学生的带动,可以相对好转化一些。这样的个别学生如果太多,或者性格太强,就不能用围的方式解决了。只能按自律生处理。

照顾生是指一些人情学生,被指定到你的班,而且无力抗拒的学生。还需要照顾。没办法,只能接受,而且要给好一点的环境。通常需要安排两边都是学习较好的学生,就可以了。(这种情况班主任都见过,不喜勿喷,感谢。

座位问题,其实就个人成长来讲,只是小事。学习好坏,还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共同协作的结果,最关键的还是学生个人的孜孜以求。有心向学,“身在闹市可读书

”!


世纪晨陽

首先并不是从“初中”开始,其次也不是“全都按成绩”排座位。据我了解,在哪个学段都存在按成绩排座位的现象,在哪个学段也不是都依据成绩排座位。

排座位的确是很令人头疼的一件事,全部按照个头排座位,会让学生在学习上不能互补互助;全部按照成绩排座位,会加大班级成绩两级分化现象;全都按性格排座位,会让班级出现小团伙或增加学生矛盾;总之,要综合多种因素来考虑。我做过20年的高中班主任,我

说一下我的做法,和大家探讨交流。

一、高一学生刚报到时,按照先到先选的原则,不做任何要求,让学生随意组合。你会发现有的学生就爱坐最后一排,有的学生就爱坐角落,有的学生就爱坐第一排。也就是说有些学生对位置是有偏爱的,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所谓前几排中间的位置就是好位置,大家都抢着坐。老师就要留心这些孩子的喜好,将来再排座位时,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二、利用班会,经常向学生灌输一种观点,就是成绩的好坏和座位没有多大的关联,让你坐最正中的位置,你就能考年级第一吗?让你坐最后一排就会考倒数第一吗?同时,告诉学生座位无所谓好坏,适合自己就是好的。而且,在这个班级你有可能会把每个座位都坐到,即便现在座位不合意,很快就有机会做调整,不可能每次都满意,也不可能每次都不满意。这样逐渐淡化学生对座位的重视感,把成绩的提升放在主观因素上来。

三、经常变换方式排座位,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比如,让学生挑座位,我给他们指定同桌;或是学生自己组好同桌,我给他们指定座位;或是把有互补科目的同学放在一起;或是把爱说话的同学包围起来;或是按成绩排座位,成绩好的先挑;或是半月一轮转,行列之间前后左右轮换。经常变化座位虽然给老师认识学生带来麻烦,但是能减少学生因对座位不满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淡化了家长对座位的重视,能给老师减少很多麻烦,不至于因为座位使家长和老师发生冲突。


排座位,并不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复杂。也并没有家长为了让自己孩子有个好座位托关系找门路去说情。顶多是孩子眼有问题或者有什么特殊原因,家长会要求老师照顾孩子,一般不会出现那种极端地因为老师不给孩子调座位而用红包钓鱼举报老师的事情。班主任为了稳定班级,也为了学生整体发展,会多方权衡,尽量采取多数学生接受的方式排座位。家长也不必对座位予以更多关注。孩子成绩的好坏真的和座位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主要还在孩子自身。所以要想孩子成绩优秀,还是在孩子身上多下功夫吧,毕竟外在因素不是关键。


道道的快乐重新来过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算是一个过来人吧,以前初中时候就是这样来安排座位的!我觉得是为了方便管理吧!

十几年前,我从村里到了镇上读初中,寄宿学校,很少回家,上课期间不允许外出,实行全封闭管理!在班上,一开始我们是按照身高来排座位的,也可以自己随便坐,我们那会初中没有分重点班普通班,就是按比例分成几个班的。初一期中考过后就开始了按成绩排座位了。我们的班主任是个四十多岁满脸络腮胡的大叔,巨凶,不过平时还好。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了,按照排名,班级前十名有权利选择同桌或者座位,二选一。不过有时候班主任看了觉得不合理也会自己改。

自从按照成绩排名排座位之后,班上纪律确实有了很大改善,成绩差的基本都在后面或者边角,刺头的就直接做第一排,老师上课也轻松了,因为纪律不好的基本是那几个同学,老师一看就知道他在哪儿。平时自习有什么动静基本老师都会把眼神瞄向某个角落。在管理上确实方便多了。

虽然对于成绩不好的同学不大公平,但是我觉得这也算是合理的,相比体罚什么的要好,至少老师不会放弃你的,只是把你座位调到边上去了,免得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你想要调回来那就用自己的成绩说话呗。我那会儿因为是农村来的,所以有些自卑,就很发奋读书,成绩基本在班级前五名,年级前十以内,所以每次选座位我都可以自己选。那时候还可以感觉到一小波人为了可以选座位选同桌而暗自较劲呢!

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高中,很多人觉得都相当于是一个传统了。高中换座位更加频繁,月考一次换一次。激发着学生的竞争,也刺激着学生的成绩,不单只是排名好考上大学把握就大了,更要在下月的换座位中换个好位置或者好同桌!

朋友们,你们对按成绩排座位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大家下方留言评论!


邂逅Shall

为什么一到初中就按成绩而不是按高矮排座位?

按成绩编排座位的老师确实是有,但不是所有初中老师都是这样子。但是为什么有些老师会按成绩编排座位呢?

有些老师确实是对成绩好的同学偏心,会特意安排成绩好的同学坐中间位置,这些成绩好的同学不会体验到看黑板要歪着头看或者要仰着头看是一种什么感觉!

也有可能老师是想通过按成绩编排座位去刺激成绩不好的同学,让成绩不好的同学好好学习,争取做一个好位置。

其实,个人觉得老师还是按学生个头高矮去编排座位比较好,然后隔三个月让学生换组做,这样子才是老师应该做的,做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不偏爱某一个学生。我以前读书时,碰到的老师都是按学生个头高矮去编排座位,现在想想真的感恩,感恩教过我的老师们,感谢你们一直平等公正对待我们!


人教无类

按成绩排座这种现象,有些学校有,应该不多。按成绩排座只不过是按成绩分校分班的一种延续。

初中阶段就什么都以成绩为标尺,我并不赞成。这会引导学生过早地去对同学做功利性的评判,“成绩好的就是好学生,成绩差的就是坏学生”。

但整个社会都处在一种功利性的评判中,少有人能抽身其外。初中不应该有重点校,小升初热却一波胜一波;初中不应该分重点班,分班却明里暗里一直存在。中考在很多家长眼里比高考还重要,又怎能不让学校惟分数论。

既然无法回避这件事,就来看下该如何做到不介意这件事。

听说过有初中班级这么做:第一名的学生先挑座位,然后依次是第二名第三名挑选座位……我当时问过一位身处其中的学生,他觉得没什么,成绩好的学生多愿意坐前面,成绩差的学生很多本来就愿意坐后面,按成绩挑位置虽然有先后次序,但关系不大而且可以选自己合得来的同桌。

学生对怎么排座位一般都还能接受,按高矮,按视力,按成绩………学生比较看重的是周边的同学是否合得来。前面提到的那个学生就说:名次排前面的同学个子高的并不会去挑前面一二排的位置,一般都会考虑一下后面矮的同学,第一名第二名也不会去坐一起,除非他们自己关系特别好。

对排座位规则有看法的一般是家长,按高矮排有满意有不满意的,按视力排也有满意有不满意的,按成绩排更有满意有不满意的。我有一位朋友在她家孩子上小学前打听到,那个小学采用的是一种大轮换的排座法,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把教室的前后左右全坐遍,我朋友觉得这样没固定的同桌和周边同学,太没稳定感了,就给小孩换了一所学校。但据那个学校的学生反映,这样坐也还好啊,不觉得什么呀。

如果是老师按成绩给学生指定位置,而不是让学生按成绩依次自主挑选,学生们应该会有意见,因为这没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前几名的学生很多时候是不愿坐一起的,会有同伴压力产生,他们更愿和中等生坐一起,更能相互促进。

成绩靠后的学生的家长,大多希望自家孩子能搭配一个成绩好的同桌,带动进步。其实最能带动进步的是一个合适的同桌。前些天遇到一位家长,说她女儿数学很差,同桌却是数学学霸。我说她同桌正好可以教啊。那位家长说,别提了,学霸不但不教,还经常打击她女儿“这么容易的都不会”,现在她女儿已经对数学毫无自信,她准备去请求老师把女儿调离学霸身边。

安排座位这件事,孩子如果不在意,家长就不必过于介怀。


懒妈手记

也不完全如此,我的孩子非常幸运,当时想去的是四班但是没有参加分班考试,加之那个班都是尖子生和一些靠关系进入的,他的数学弱一些,五班班主任是数学老师,带着一丝不情愿来到这个班级。

第一次月其它班级都按名次排座,只有他们班没有,每份成绩单上都附上老师的留言,孩子是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是相同的,不能因成绩排座而对孩子的心里造成阴影,只要坐在我的教室就要一视同仁,座位搭配按第一和最后一名依次类推,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探讨,共同进步。那一年的家长会老师又重申了这件事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也就在这种浓浓的学习氛围下,他们班的成绩超越了四班,成为全校之首,中考市第一名出自他们班,其他同学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今天那届的学生已大学毕业,至今也没有忘记那位优秀教师,如果当年效仿其他班级一些差生大概连上高中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大学,所以我不赞成班级按名次排座,这样只对学习好的学生有动力,而差生只会自暴自弃,放弃求学的机会,引用老师的一句话,学生是平等的应一世同仁。


冷漠lh

首先这个问题有点极端。

每个学校情况不一样,相对的,排座位的方式也不一样。

在北京通州区这边,据我了解的几个学校都是按照高矮来排座位的。根据学习成绩排座位的几乎没有,而且,有的老师还会把一些差学生专门放在离讲桌最近的地方。

还有的排座位的方式是因为孩子视力不好,把孩子调到前排的。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我理解您想知道的答案应该是:为什么老师会更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好学生妹每个老师都喜欢。

当然,也不排除很多初中学校以成绩高低来排座位。我认为一些学校之所以按照成绩排座位,一方面是激励学习差的孩子要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对好学生的一种鼓励。虽然这样的方式我不认可。

我初中的时候就是按照成绩来排座位的,恨死这样的排座位方式了,当时个子矮,成绩中等只能排到中间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晨儿妈Tina

有些班主任可能是要激励学生吧?但我很反对这种编排座位的方式。学习成绩好坏,和学习态度有关,也和智商有关。按成绩编排座位,对学习态度好,但成绩差的学生不公平。

我有一次编座位,也看学习成绩,但我不看绝对名次,我是看进步的幅度。和上期考试比,按进步幅度大小自选座位。但这种方式也只做了一次。我认为,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更应该关心。


非优秀教师

首先,初中按成绩排坐是不符合规定的,是应试教育下唯分做法的一种表现。但排坐顺序具体操作也没一定的规定,一般情况是按高矮,可如果个高视力不好看不清黑板坐前面,看清黑板个矮的被调到后面也情有可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