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语和中国哪里的方言最接近?

金日寰宇

答案是闽南话,韩国人学闽南话比非闽南人更快,这种例子并不少见,另外,韩语作为本身是从中古汉语(隋唐宋)学习过来的“半汉音”语言,今天韩语里许多与汉字音接近的字或词,齐发音与普通话或其他方言差别较大。但与闽南语却较多接近,如:学生、时间、车票、哥哥、的等日常高频用语发音均高度相似。韩国人和闽南人沟通,并不需要花太多功夫,这是真的。



有兴趣可以看看这个视频。


無風即風

闽南语继承的是古代中原的河洛语,而朝鲜话、韩国话很多也较好地继承了古中原发音,因此两者有时一些地方很相似。

先看看朝鲜话与河洛语有何相似之处,举一些例子。

1、
韩朝话保留了河洛语(闽南语)的声母部分,并且在韵母部分也有很好的保留。

如“金正恩”英文注音为:Kim Jong-un这是不准的,真正的朝鲜话注音是:gim jeong eun。而闽南语的发音是:Gim Jing Wun(这里的“正”,我暂且只有白读。其文读,可以请泉州的说书人批注)。普通话是Jin Zheng Yin。可见普通话与前两者相距比较大,而朝鲜话与闽南语发音,除了音调不同,注音高度接近!



一个有意思的事件是,金正恩原名“金正银”,这是从小到大的名字,直到2010年在即将登上大位的时候才做了更名,猜测是为了更加庄重,体现皇恩浩大:)?

用普通话的人当然无法体会为什么“金正恩”、“金正银”这样改名有什么目的,是随机的吗?普通话:“恩”念en,“银”念yin,能有什么关系呢?

使用河洛语(闽南语)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金正恩”和“金正银”有什么关系,因为Gim Jing Wun和Gim Jing Ngun的发音很接近。也就是,在闽南语中,“恩”读Wun(阴平),“银”读Ngun(阳上),是两个发音接近的字!可见朝鲜当年在给金正恩改名的时候,是花了一些心思的。

还有韩国《江南style》中的“江南”读音Gang Nam,这一发音和闽南语的注音完全一样,也是Gang(阴平) Nam(阳上),或者用更准确的英语是Gang Num。唯一的差别就是音调的不同,闽南语是按照8个声调发音的。(普通话是Jiang Nan,声母韵母都不同了)。


2、
还有一点,韩朝话还保留了入声,这也是古汉语重要的特征。闽南语有入声,普通话没有入声。

二、
那么,闽南语是因为河洛人衣冠南渡才保留在南方,而处在北方的朝鲜,就没有受到蒙元、满清的影响而改变古代发音吗?

1、历史上朝鲜国因为国家有较独立的存在,所以并没有经历蒙元、满清之祸。使得他们的语言、血统可以得到更好的保留。



《元史》王约传记载,“朝廷议罢征东省,立三韩省,制式如他省,诏下中书杂议,约对曰:“高丽去京师四千里,地瘠民贫,夷俗杂尚,非中原比,万一梗化,疲力治之,非幸事也,不如守祖宗旧制。”丞相称善,奏罢议不行。高丽人闻之,图公像归,祠而事之,曰:“不绝国祀者,王公也。”

这里说的是,蒙元因为大臣王约一时谏言,因此没有攻打吞并朝鲜,令朝鲜非常感激。无论是否完全因为此事,朝鲜没有被蒙元侵灭是客观存在的。


即便到了清朝,因为朝鲜感念明朝,一直坚称明朝才是正统,这个时候的朝鲜人,不把清帝国作为“中国”,更不把清帝国看怍中华。

“呜呼!皇明吾上国也。上国之于属邦,其赐赉之物,虽微如丝毫,若陨自天,荣动一域,庆流万世。……盖吾明室之恩不可忘也。……恩在肌髓,万世永赖,皆吾上国之恩也。
今清,按明之旧,臣一四海,所以加惠我国者,亦累叶矣。……又诏永蠲正贡外别使方物,此实旷世盛典,而固所未得于皇明之世也。然而我以患而不以为恩,以忧而不以荣者,何也?非上国也。
我今称皇帝所在之处曰行在,而录其事。然而不谓上国者,何也?非中华也。我力屈而服彼,则大国也。大国能以力而屈之,非吾所初受命之天子也。今其赐赉之宠,蠲免之谕,在大国不过为恤小柔远之政,则虽代蠲一贡,岁免一币,是惠也非吾所谓恩也。

”(也就是,我朝鲜崇尚明朝,因为明朝是上国,而我被迫臣服于清朝,是因为我力量不足,但清朝不是上国,只是大国而已,你充其量只能用大国的力量使人屈服)

朝鲜官方一直保留祭祀明朝的活动。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即朝鲜肃宗三十年三月,那时,清廷统一中国已经六十年,在朝鲜却仍然记得“甲申之岁,回于今日,而又逢三月之朔,今三月十九日,即皇都沦陷之日也”。朝鲜官方依然要举行祭祀,祭祀逝去的旧王朝,国王说,明神宗即万历帝的祭祀“是早晚必行之盛礼”,表示“空望故国,朝宗无地,追天朝不世之殊渥,念列圣服事之至诚,祇自呜咽,流涕无从也。昔我仁祖大王当天翻地覆之日,不废焚香望阕之礼,则经今丁皇朝沦陷之日,岂可遣官设祭而已耶”。

他们有的甚至坚持使用明朝年号。
为了表示这种文化的传承和认同,在崇祯皇帝尚未自缢,明朝还残存的时候,朝鲜“不忍背弃大明,凡祭祝之文及公家藏置文书皆书崇祯年号”。青原府院君沈器远准备起事反清,试图事成后“用崇祯年号,书示八方”,但事败被杀,其中另一个为首的权斗昌被捕受刑后说,“国事艰危,为清国所侵辱,百姓皆思中国,欲趁此时内清朝廷,外攘夷虏”。(朝鲜起事首领之一权斗昌被捕受刑后说:“国家境况危厄,被满清侵占侮辱,百姓都想念中国,想要趁此时对内清除朝廷,对外抵制夷虏。”——转者译)

很长时间里面,他们仍然坚持用崇祯年号。像雍正四年(1726),那个并没有亲身经历过明嬗变的申泽(1662一1729)仍然署的是“崇祯纪元后九十九年”,而他去世后给他写祭文的人也仍然用崇祯纪元,说他“生于崇祯纪元后再壬寅,卒于周甲后己酉”。


GohMaiLoon

最象的就是生活在东北的朝鲜族人说的朝鲜方言,如吉林省延吉市的朝鲜族人方言。除了中国人朝鲜族说韩语很象外,韩语的发音和福建一带的闽南语比较相近。

韩国话是韩国人、朝鲜人与海外韩国人共同使用的语言,现在全世界共有约8000万人使用该语言,说韩语的人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以及中国的吉林延边,美国,日本,中亚各国及远东地区,国际影响力排名全球第九。以前朝鲜半岛上的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写文章都跟中国一样,使用中文的文言文。公元1443年12月,朝鲜王国的世宗大王创建训民正音,也叫朝鲜谚文。虽然发明了韩国文字,但在很长时间内,朝鲜国的统治阶层仍然偏好使用汉字,直到二十世纪初韩国的表音字母系统才开始大量使用。韩语,日语均有大量的汉语借词,朝鲜语占70%,日语占80%,上世初中叶,在国内民族主义的思潮下,朝鲜半岛南北于1948年废除汉字。

虽然韩国人在历史上曾用汉字作为官方书写语言,韩国历史上也很长时间是中国的附属国,但韩语与汉语的差异还是相当大的。现在韩文经过改革,书写也没有一个汉字了,反而日文里有许多。相对而言,韩语与阿尔泰语系诸语言如蒙古语、日语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如果不看书写,只看读音,韩语与日语是最接近的。


陆弃

韩国话和中国哪里的方言最接近。

本人不是语言学家,没有很深的造诣,但有常识,以下仅做常识解答,还请提问者和读者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更多信息。

韩国话不是一种“方言”(dialect)。韩国话的学名在中国应该叫朝鲜语。在朝鲜叫朝鲜语,在韩国叫韩国语。朝鲜和韩国两地独立发展了半个多世纪,语言肯定出现方言差异。和大陆与台湾的官话的差异一样。但都是一种语言。在英文里,朝鲜语/韩国语就叫Korean Language。本文后面都叫朝鲜语。

朝鲜语是一种完全独立的语言,而且不从属任何其他语系(language family),意即它和其他周边地区如阿尔泰、汉藏、通古斯、日本语等语系都没有更多的关系,是相对独立发展出来的(现代智人都是从非洲走出来的,部分走出非洲的人和尼安德特等更早走出来的“人类”交配过),现代智人的复杂的语言都是在走出非洲之后才在各地发展起来的)。

因此,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以及各种中华大地的方言(实际上也是可以被定义为“语言”(language)。对语言的定义完全是主观的,没有什么客观的保准。在欧洲,各种方言甚至一定程度能够相互听懂的语言(例如丹麦瑞典挪威等)北欧语言)都被定义为”语言”。在中国,相差极大的“方言”也仅仅被定为“方言”(dialect)而已。

不同的文明社会之间会有文化交流。语言、词汇、概念、文字都会通过这种交流在不同的文化之间传播。

中华文明是强势文化,在三国/魏晋时代,文化就传播至朝鲜半岛。彼时,那里只是操朝鲜语但没有文字的落后文化。与华夏文明接触后,汉字即进入朝鲜半岛。当地人引入汉字体系,采用汉字记录朝鲜语(这里有从吏读到15世纪训明正音的一段历史,但书写系统不是本文要关心的)。伴随华夏文明的巨大影响,各种以汉语概念塑造的概念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进入朝鲜半岛,主要都在政府、科技、法律等文化和高知领域。

华夏文明对朝鲜半岛的影响有一两千年之久;到日本殖民时代,又有新的由日本人发明的汉字词汇进入朝鲜半岛。这是后话。

到今天,朝鲜语中大概有60~70%的词汇是来自汉语的,也就是一个词汇的发音背后有两个表意汉字。

提问者想问的,应该是说,朝鲜语/韩语中对这部分汉字起源的词汇的发音,或者说对朝鲜语中汉字的发音,与中国哪个地方的发音相似。

伴随引入汉字系统的,就是汉字的发音体系。朝鲜半岛引入汉字的时期基本是华夏文明处在晚期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的一段时期,即从三国/魏晋到唐宋的时期。古代汉字文明引入到日本等其他地方也在同一时期。 换言之,这段时期的华夏大陆对汉字的发音,是现代朝鲜语对汉语词汇发音的基础。

因此,中古汉语与朝鲜语中的汉语词汇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和日本、越南等地对汉字的发音情况类似。例如,日语的汉字音读与朝鲜语中的汉字读法一样,都保留了中古汉语中的韵尾部分。

下一个问题就是,朝鲜语中的汉字读音与中国哪个地方方言的发音更接近?

这个问题也比较简单了,哪个地方的发言与中古汉语更加接近,那么其与朝鲜语中的对汉字的发音也更接近。 这就是南方的各种方言。粤语、闽语、吴语,以及客家、赣、湘等,不一而论。

但语言是发展和流变的。几代人就可以使语言的发音系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经过几代人就不能相互辨识理解。汉字是表意的,不是表音的拼音文字,因此不能有效的记录发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从中古汉语可以发展衍生出这么多新的语言。北方汉族地区在10到14世纪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统治,语言发生了巨大变化,发展演变出了所谓的古官话。而南方不同地方的汉族也各自在中古汉语的基础上独立发展出了无数的方言。由于没有受到北方民族的影响,这些语言大体上都相对官话更加接近中古汉语。而因为古时候交通不便,每个山头都是独立发展,有自己的口音,因此哪怕同样在吴语区,闽语区,在浙江福建这些地方,隔一个山头一个话,彼此也是听不懂的。

因此,即使是长江以南的各地,不同地方方言也只是不同程度的保留了中古汉语的特点而已。大多人认为粤语和闽南语是最接近古代汉语发音的。

但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这些方言早已独立发展,相互之间发音不可辨识。按照欧洲人的观点,早就是不同的‘语言“了。

朝鲜半岛、日本、越南也一样。它们对汉字的读音,也是在当年引入汉字阶段的基础上,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早已脱离古汉语/中古汉语,只是依稀保留某些痕迹。譬如说前面提及的韵尾。在日本,已经是完全形式化的变异了的痕迹(就好比鲸鱼还保留了一点点后肢)。与古代汉语的发音相去甚远。

因此,回答这个问题,朝鲜语中对汉字的发音更接近中国那些方言?答案是,不同程度的接近粤语、闽南语、吴语等更接近中古汉语的南方语言。这个接近,也只是相对的接近而已。每种语言都有自己演变发展的规律。

到今天,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对汉字的读音,加上南方各地的方言,都是研究汉语发展是的很好素材。


兔主席

韩语中70%是汉字词,另外有一部分固有词,以及一部分英语,其中的汉字词大部分就是古汉语,只不过发音有点变化了,比方说足球,古汉语叫蹴鞠,韩语发音cugu.玉米,古汉语是玉蜀蜀,韩语发音wususu,另外碗的河南方言是gelou,韩语发音一模一样,还有,风筝,韩语叫yuan,其实就是古汉语 纸鸢,数不胜数,所以说现在的韩语大部分其实就是中原古汉语的发音,只不过中国太大了,古代战乱问题,人口迁移比较多,语言的发音都产生了变化,你让现代中原人回到古中原,真不一定听得懂,因为古中原人很多都南迁了,而留下来的中原人的语言经历了战乱,人口揉杂,也都已经变了,但是朝鲜半岛相对比较封闭塞,语言传承性比较好,所以把古汉语的发音保存了下来,只要古文学过一点,学韩语相对比较容易。


藏经歌

韩国语最接近的应该是我国朝鲜族的语言,其实韩国人和朝鲜人的祖先,有一大部分就是由我国东北迁过去的,韩语和朝鲜语相似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个。而之后,韩国又自己创造了属于他们的一些词和字母,但是大部分内容,如果你是朝鲜族的,你能听懂大部分韩文,但是反过来,人家韩国朝鲜的就觉得朝鲜语不正宗的韩语,不是什么山东地方话和东北地方话,根本不能这样,这样理解的意思就是,用拼音去读韩语,就说拼音和韩语一样,不朝鲜族受中国人影响,多使用汉语词,而韩国受美国文化影响,外来语大多是英语词在韩国的汉字没有在延边使用的多,延边人虽然说朝语,但是大多数人都会写汉字,很多朝鲜族人还送孩子去汉语学校二者的方言也不一样。1.语音:单个字母基本上没差别,主要是“97,99”这两个元音在韩国发得更接近“91,95”,朝鲜更接近“91,99”。在语调上南北有着明显的差异,总体来说 韩国语 调比较高,比较柔;朝鲜的较低、较硬。在字母排列顺序上,韩国把92排在最后,而朝鲜排在中间韩国语 里面有“头音规则”,即朝鲜的“8931(女人)、05XX(李XX)”在韩国是“2131、33XX”。2.词汇:由于政治、经济原因,韩语吸收很多英语外来语,像“253355(wife)、813355(knife)”朝鲜语 多吸收汉语词,在可以使用固有语时,尽量避免使用汉语词。朝鲜一般说“2767(妻子)、43(刀子)”。即便是像“电脑”这样南北语言都借用外来词的情况,也存在差异,韩国叫“435755”,朝鲜叫“455755”。3.语法应该说在语法方面两者差异不大。但一些在韩国使用率很高的用法,在朝鲜则基本不用,如 韩国语 里面表示猜测的“-811339”、"-751339"在 朝鲜语 基本不太使用。4. 日常用语在说“没关系”时, 朝鲜语 说“3123289199.”,韩语则说“7943289199.”.再比如,在说“厕所”时, 朝鲜语 说“311625(卫生室)”,而韩语说“613225(化妆室)”。中国的朝鲜族的祖先是从朝鲜半岛移居过来的,所以语言带有自己祖先的特点。因此中国的朝鲜族之间的语言之间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比如在朝鲜族比较多的东三省,黑龙江的很多朝鲜族的祖先就是从庆尚道过来的(如今的韩国釜山 ,大邱一代),朝鲜族,祖籍在庆尚北道的,说话的语调就和他们比较像。在吉林延边一代,因为他们和朝鲜接壤,所以很多人的祖籍是咸镜道(现在的朝鲜)。在我们听起来,他们的语调比较幽默。现在中国人所说的韩语实际上是以首尔话为标准的韩国的一种普通话,就像中国以北京音为基准的普通话。因为以前交流比较少,所以语言带着自己的特点,但基本上是一种语言,所以我们说的 朝鲜语 ,韩国人是能听懂的。现在很多朝鲜族都 韩国旅游,留学,也有很多韩国的书籍,韩国的电视剧流进中国市场,所以朝鲜语有像韩国语发展的趋势,很多朝鲜族(延边以外的)说的都是很多标准的韩国话。



指缝下的阳光725

如果问题问的是跟中国汉语方言对比的话,那答案就是:没有一个接近的!如果是中国境内的语言来说,中国朝鲜族说的朝鲜语本身跟韩语就是一种语言,交流基本无太大障碍。比汉语中的北京话和粤语的差距要小很多的。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却绝对不是“不相似”这么简单。

如下为韩国的“国汉混用文”:

什么意思呢?就是把韩语中的汉字词用汉字写出来,非汉字词汇用韩文表示出来。那么你就会看到上面这份报纸。我甚至都不用解释,大家都应该能大致看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至少能明白这份报纸在讲什么!

大家看着是不是像日本报纸,哈哈,其实,日文跟韩文是一种状况,语法相同,但是采用了大量的汉字词语,这些词汇现在还都可以用汉字写出来,只不过,日本还将日语中的汉字词用汉字写,韩国现在全用韩文了。

所以说:

1.论语法,韩国语跟中国汉语任何一种方言都不相同;跟中国朝鲜族的朝鲜语是同一语言。

2.论词汇来源,韩国语同中国汉语所有方言都类似,都采用了大量汉语词汇。

3.论发音:韩国语汉字词发音最接近的是闽南话和客家话。次要,如果说从保存古汉语来说,跟粤语汉字发音比较相似,保留入声非常完整。(这里我觉得我需要拓展一下,韩国语中,“学”读作hak, “十”读作“sip”).如果是客家人和闽南人应该能知道这个发音。粤语中“学”读作“hok”,“十”读作“sap”.

这里强调的是“汉字词”。越南,韩国,日本,朝鲜都输入了一整套的汉字发音,我们对比的是输入的这些汉字词的发音。


薄云绕港

有许多的事实证据充分说明了,韩语发音与闽南语就是相接近的,至于为何如此甚好的原因?

这里面历史上奇怪的原因,肯定有什么非常搞笑的秘密在内吧?

总不能认为闽南人的祖先“落户”韩国,或者反过来韩国的后代“落户”福建,那么简单的历史过程成因吧?

只有搞明白为何如此?才能弄明白提问者的问题。

这里简单提供一个“韩国祖先”历史上的迁移路线图:

韩族群主(形成之因)→_→前殷后裔(血缘分支)→_→殷朝倒台(权益后继)→_→迁徙西蜀(离卦启动)→_→桂林壮家(壮族来源)→_→韦人家支(追求‘伟大‘)→_→周朝科举(重返朝政)→_→紫气东来(西来路途)→_→福气建立(吉祥如意)→_→吕氏春秋(乾德修炼)→_→如吕不韦(秦宫韦相)→_→中土岁月(韩籍公认)→_→韩国君主(族群首脑)→_→如韩非子(思想代表)。。。。

春秋战国(结束之后)→_→宋国迁移朝鲜→_→韩国迁移(朝鲜南面国土)→_→自成一派(傲慢自大)。。。

故此,韩国人家(出于后殷血缘的世系,归于微子关系的世家,却又不认宋国的信仰,仅仅是春秋时代儒家孔氏家教之下,一个众多家支里面的小小后殷血缘分支的族群而已。)

由于韩族群绝大多是以家支西来,“落户”留在闽南福气建立的年代久远,才慢慢形成了福建福建“闽南”的方言而已。

唯有如此,才能解析韩语与闽南语之间,两者方言最为接近的原理,就是此个问题最佳的答案。


蓝本动画

这是一个让韩国人和中国人都紧张的话题。

韩国人紧张,是因为你说韩国话像中国的某地方言,是不是想证明韩国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做为大韩民国的人,怎么可能允许这样矮化自己国家的说法存在呢?

做为中国人紧张,那是因为有了这个方言的证明,会不会韩国人又要拿我们中国话去联合国申遗呢?如果申遗成功,我们中国文化是不是成为了韩国文化的一部分了?以后中国高考的语文试卷是不是要由韩国人来出呢?我们要考个汉语证书啥的,是不是都要跑到韩国去拿?

不要以为我在危言耸听、开玩笑,想想孔子先生到底是中国人还是韩国都已经成了争议问题了,你害不害怕?

这个问答传几天后赶紧删了,千万别让韩国人看了去,一旦启发了他们,脑洞大开,真的论证起中国话是起源于韩国方言,再拿去申遗,到时候我们哭都来不及了,切切!


空杯子

说到韩语,大家首先要弄明白其还有朝鲜语,所以我们自然就会想到中国的朝鲜族,又称韩民族,朝族等。作为东亚主要民族之一,人口过百万的国家就是有中国,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朝鲜族有183万人,虽然受中国文化影响,但其语言依然是以朝鲜语–韩语为主。


其次,还包括福建南部的闽南地区,他们的语言闽南语就语韩语很是相似,

这部分的人学习韩语就比较容易,而且有些文字的发音十分相近。当然这与日本有关系,韩语的文法与日语相似的惊人,大家也都知道,日语就是从汉语中继承而来,所以,韩语与汉语也就有了一定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