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解析之伺服电机

作为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伺服电机,占工业机器人总成本20%左右,对机器人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国产工业机器人所用的伺服电机依赖进口,导致成本居高不下。那么最近,这种情况是否有所改善呢?我们将对伺服电机及近期国产机器人伺服电机情况进行一一介绍。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解析之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介绍:

伺服电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相当于工业机器人的“神经系统”。

伺服电机竞争激烈,外资掌握话语权。伺服电机在机器人中用作执行单元,是影响机器人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伺服电机主要分为步进、交流和直流,机器人行业应用最多的是交流伺服,约占65%伺服电机与控制器关联紧密。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解析之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市场分析:

伺服系统外资企业占据绝对优势。日系品牌凭借良好的产品性能与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垄断了中小型OEM(设备制造业)市场。2014年,伺服系统市场TOP15厂商中,前三名均为日系品牌,总份额达到45%。西门子、博世、施耐德等欧系品牌占据高端,整体市场份额在30%左右。国内企业整体份额低于10%左右。

我国伺服系统自主配套能力已现雏形。较大规模的伺服品牌有20余家。国产产品功率范围多在22KW以内,技术路线上与日系产品接近。从市场规模来看,2014年伺服电机在所有应用行业规模68亿人民币,增速为8.3%;其中机器人增速高达50%,迅速成长为伺服系统应用中排名第六的行业,以4.2亿的业绩,占市场份额6.2%。

国产伺服品牌起步较晚,多是以原步进产品的供应商及数控产品提供商发展而来,以低端市场为主要竞争格局,近几年国产伺服产品销售业绩也是处在逐步上升的态势,2016年国产伺服品牌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46.8%。

中国伺服市场容量很大,设计生产技术已趋于完善。就当下的用户分布看,中国伺服产品的用户区域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和华北,其中华东市场(上海、江浙和山东)占45%,以广东为主的华南和以京津为主的华北各为15%左右,华中和东北大约是10%。未来国内外伺服系统厂商将机器人市场作为重点的发展方向,预计2018年工业机器人用伺服系统在伺服系统市场上占比将提升至26%以上,市场规模达20.4亿元。

成长空间上,伺服电机整体上受宏观经济影响明显,未来5年将进入稳定发展。4轴和6轴的多关节机器人占比上升,将带来机器人用伺服的高速增长。

伺服电机国产品牌

国内较大规模的伺服品牌20余家,主要有华中数控、广州数控、南京埃斯顿、和利时电机等。

华中数控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4年,注册资本1.61745亿元,是“创新型企业”。

早先于1999年,华中数控就开发出华中I型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和教育机器人,但一直并未将产品推向应用市场,目前已打出“华数机器人”品牌,短短两三年时间里,华中数控的机器人子公司就遍布全国各地了。

2015年财报显示,华中数控将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系统、伺服电机等核心共性技术,延伸扩展到工业机器人领域,以武汉为总部,迅速在重庆、深圳、泉州、鄂州、东莞、佛山等地进行了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的全国性布局。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公司实现PCL(工业机器人产品、机器人关键部件、智能产线)战略。2016年,公司新开发的 华数Ⅱ型机器人系统成功实现产品化,在机床上下料、冲压、打磨等多个领域开始批量应用,获得较好效果;配套华数Ⅱ型 系统的机器人产品在部分细分市场已经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

2016年,公司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领域收入12,620.0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2.22%。

广州数控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GSK)——中国南方数控产业基地,广东省20家重点装备制造企业之一,国家863重点项目《中档数控系统产业化支撑技术》承担企业,是国内最大的机床控制系统、进给伺服驱动装置和伺服电机、大功率主轴伺服驱动装置和主轴伺服电机等研发、生产、销售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为客户提供机器人产品和工业自动化集成解决方案,通过将工业机器人、加工设备、自动传输系统、监控系统等进行整合,为客户量身定制智能化柔性自动生产线,满足客户的自动化生产需求。同时积极拓展精密电动注塑机业务领域,为用户提供精密注塑成型解决方案。

南京埃斯顿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机遇以及创业团队历经20多年的努力奋斗,目前不仅成为国内高端智能装备核心控制功能部件领军企业之一,而且已在自身核心零部件优势基础上强势进入工业机器人产业,华丽转身为具有自主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国产机器人主力军企业。

埃斯顿2010年便开始研发工业机器人,2011年成立了专门研发和生产工业机器人的控股子公司埃斯顿机器人公司。目前,埃斯顿的机器人产品包括六轴通用机器人、四轴码垛机器人、SCARA机器人、DELTA机器人以及伺服机械手和智能成套设备。

2015年3月20日,埃斯顿自动化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拥有完全自主核心技术的国产机器人主流上市公司之一。

2016年,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相比实现150%以上的增长。

和利时电机

北京和利时电机技术有限公司(原四通电机公司)初创于1995年,是按照现代产权制度和管理机制建立起来的高科技股份制公司。公司一直把运动控制产品的研制及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集成服务作为经营方向;坚持在主要技术领域拥有自己的领先核心技术,打造自己的核心产品。

经过几年的稳健发展,公司已经在人才、技术、市场、品牌诸方面形成综合优势。目前拥有2000多家用户,遍及全国各地,电机类产品已经进入国际市场。为纺织机械、激光加工机械、雕刻机、印刷机械、医疗器械、自动包装机、各类机器人、机器手、自动化生产线、天线运动控制、转台运动控制、各类数控机床、高精密测量仪、电子制造设备、制药设备、金融机具、军工等行业提供自有品牌的精密控制电机及驱动器、机械传动单元、PLC及运动控制单元、视觉测量系统等多层次的高技术产品和系统集成服务。

综上,包括伺服电机在内,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要想从本质上获得突破,都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投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