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文选登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文选登 | 杨光正:邳州煎饼

“小麦煎饼卷盐豆,一辈子也吃不够。”煎饼,不但是邳州人的美食,就连乾隆皇帝也爱吃呢。

相传,乾隆皇帝二下江南时途经邳州滩上。这天清早,他命船队靠岸停泊,只带一个随从下船微服私访。乾隆皇帝光顾贪看山光水色,一直耽搁到小半晌午,才觉得肚子饿得咕咕叫,就抄小路准备回龙舟用膳。

到了运河岸边一个庄头,实在走不动了,见路边有个篱笆院,门前一棵歪脖子枣树上,拴一头黑色小毛驴。小毛驴见了生人,四蹄子乱蹶,嗷嗷地直叫,还打了两个响鼻,放了一串臭屁!乾隆心想:我堂堂一朝天子,脸上没贴贴子,连这畜生都来欺侮,更何况肚皮挨饿!

乾隆来到院内,只见一女子正在烙煎饼。那女子麻利的动作就像是在作画,煎匹子淤在鏊子上翻来覆去地游走,又像是仙女在天宫布云,不一会儿,一张煎饼就烙成了。

乾隆在宫里,根本没见过人家烙煎饼,更没有吃过煎饼。他觉得这玩艺挺新鲜的,就好奇地凑到跟前瞧稀罕。那女子烙的是高粱面,只见她舀了一勺糊子,放在鏊子上,用煎匹子围着圆形的鏊子来回地擀,直到擀得像纸一样薄,成了一个圆形这才住手。乾隆看到这里不由地失声叫道:“妙哉!真比皇宫里嫔妃的霓裳舞还好看呀!”

这时那女子方才知道背后不知啥时站了个生人在喝彩。她毫不扭捏,大方地说道:“这位客官,我的手艺,要比起轩辕黄帝的夫人嫘祖,还差得远哩!她才是中国第一个会烙煎饼的女人!”接着又说:“请客官尝尝我烙的煎饼味道如何?”说着随手挑过一张滚热的煎饼,向乾隆甩去。乾隆赶忙双手接着,不知从何下口。只听那女子说道:“饭桌上有盐豆子,卷上吃吧!”这煎饼趁热才宣和,卷上盐豆子那真是奇香无比。乾隆一连吃了三张,打了个饱嗝,连道几声“谢”字,转身往龙舟方向而去。

乾隆回到北京,还一心想吃邳州的煎饼卷盐豆子,便吩咐御膳房备办。御膳房招来好多人烙煎饼,制作盐豆子。可是乾隆一尝,都不是邳州的那个味道!他便传旨徐州知府挑选会烙煎饼的邳州女子进京面圣!会过乾隆的那个滩上女子,听到这个消息也自告奋勇应召进了京。

乾隆一见她就龙颜大悦,这时滩上女子才知道那天吃她煎饼的原来就是当今皇上,于是心里有了谱。女子说:“要想吃我烙的煎饼卷盐豆,请圣上恩准一事!请您三天不要吃饭,保管要多好吃有多好吃!”乾隆答应了。三天以后,乾隆饿得肚子乱叫!这女子烙好煎饼,卷上盐豆子,双手递给乾隆。乾隆一吃,连声赞道:“真是世间少有的美味啊!”当时就要加封她,又要赏银子。滩上女子说:“俺一不要官、二不要银子。肚饥好下饭,请皇上平日多想想天下饥饿的人。”

打这以后,乾隆皇帝每当遇到难以决断的事情,就拿滩上女子的话来告诫自己,多为老百姓着想,成了一位政绩卓著的好皇帝。

据说,邳州的煎饼、盐豆子,还曾被乾隆列为贡品呢!

(本文为“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北京市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来稿。)

(本文已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大运河的传说》一书出版,邳州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会编,杨光正主编;讲述者:杨宪东;搜集整理:杨光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