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10万、20万、100万的车有什么区别呢?

用户64684077772

不同价位的车,发动机有什么区别

如果提到发动机,你首先想到的会是什么呢?对于不懂汽车的朋友来说,可能连发动机什么样子都不清楚,但是对于车迷来说,一提到发动机首先就会想到排量的问题。10万(低端车)、20万(中端车)和50万(高端车)的车不仅排量不同,而且材质、性能以及散热都会有区别。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一说。

首先,排量不同,缸数也有区别。

缸数影响最大的是汽车的动力,而汽车动力绝对是买车人首要考虑的要素,毕竟买车不是为了短时的炫耀,而是为了长时间的便捷,如果动力不足,很难满足人们长时间用车的需要。一般来说,10万左右的汽车排量会在1.4到1.6之间,功率大多在80千瓦到90千瓦之间,基本能满足普通车主的出行要求。20万的汽车属于中端车的价位,动力基本可以满足代步以外的其他驾驶要求,排量在2.0—2.5之间,这样排量使得汽车的动力更具有爆发性,扭矩也会比低价位的车高很多。50万的车属于高端车了,其排放量大多在3.0以上,动力也会更加强劲。

也许很多人会疑惑:动力再强劲,还不是会因为限速的原因失去优势?当然不是,因为动力不仅仅会转化为前进的速度,还会转化成扭矩力,即对汽车的控制力。如果动力不足,即便在相同的速度下,价位不同的车辆其稳定性以及控制能力,会有很明显的区别。

其次,材质不同,车型也是不同。

一分钱一分货,老话之所以历久弥新,肯定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对于汽车来说,价位不同,发动机的材质也会相应的有所差别。而材质的差距表现的最明显的是重量,例如铁铸造的发动机和铝制的发动机,会有很大的重量差距,也会影响到耗油的多少。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材质不同重量表现最明显,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材质不同会影响到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例如铝比铁更耐腐蚀,耐高温,所以铝制的发动机可以使用更长的时间。

再次,价位不同,散热系统不同。

一般来说,在汽车中,发动机的温度是最高的,也是最容易因高温而损坏的部分。不同价位的车辆,发动机的效率、产出的多余热量以及散热系统效率都会有所区别。这些差距叠加起来,不同价位车的使用年限也就很清楚了。

最后,价位不同,发动机的稳定性也会不同。

对于发动机的震动一般人是很难感受到的,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拿着一杯水分别放在10万、20万和50万价位汽车的发动机上,就可以看到他们的震动效果。显而易见,10万价位的汽车的发动机在发动时会剧烈抖动,然后再平稳抖动;20万价位的车的发动机会在发动时抖动一下,再平稳不动;而50万价位的车即使在发动时也基本不会动。

即便生活在同一寸土地,每个人买车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有人是为了出行更方便,有人纯粹是出于享受和喜爱,无论如何,买到最合心意的车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是吗?



我是一个十年经验的【汽修工师傅】,关注我,每天分享一些关于汽车保养的小知识。


汽修工贵哥

自从汽车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选车”就似乎成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世纪难题。虽然从本质上来说,所有消费者的最终诉求都是想花最少的钱买到一台最好的车,但倘若具体到各个细分级别,不同预算等级的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其实是千差万别的。

就先以销量最大的A级轿车为例。国内许多家庭的第一辆车,都会锁定在A级轿车上。理由很简单:15万元以内能落地,大多数家庭负担得起;相对较小的排量带来了相对经济的油耗,使得普通百姓能够开得起;车内空间虽不能用“富余”来形容,但满足正常家用不成问题。

所以对于选购这个级别车型的消费者而言,先解决有无的问题才是他们面对的主要矛盾。此类消费者大都没有所谓的品牌情怀,甭管你欧系也好日系也罢,我需要的就是大空间、高配置、好保养,外加质量稳定和保值率高;至于为设计风格和品牌溢价等附加价值埋单?对不起,不存在的。

而预算再加十万,这就步入了主流的B级车市场。在这一级别当中的车型,大抵会面对两类用户:一是中高端的家庭客户,二是部分有商务接待需求的用户。而无论是前者亦或是后者,他们对于汽车的要求显然都会相对苛刻。此时,一台车的价值就不仅仅体现在硬件层面了,包括车辆的设计风格、产品定位、品牌形象等等,都会被纳入综合考量的体系之中。

所以前些年有不少自主品牌曾试图进军B级车市场,但均以铩羽而归作为最终的结局。落得此般下场,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或许懂得如何造车,却没懂消费者的心理。


AL频道

这个问题就好像问抽十块钱的烟跟抽50块钱烟的区别?同样想坐飞机头等舱和经济舱的区别,享受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安全性,操控性,更主要的是商务作用,这也不排除一些装逼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