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国的茶文化?

庄立胜

有人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天生的道家弟子”。

这句话对于而言,亦是如此。

无论你懂茶与否,都一定对茶有着天生的解读。

它是童年记忆中长辈搪瓷杯里一年四季都装着的神奇树叶,是炎炎夏日迷藏后最解渴的秘方,是市井茶馆里人气凝而不散的不二法门。

茶,早在我们出生以前就妥当稳定的成为了我们中国人的基本生活元素之一,无法分割。

当下我们看到茶的浪潮在东方和西方再度被掀起,它不断生长,创造着新生的形式在全球蔓延,这对于中国内地而言,预示着“做茶的好时节”正悄然来临。

1

言茶的钥匙在年轻的你手中

我的一位茶人朋友开了一间小有名气的茶社,她的生活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上茶山,经营茶社,以及授课。

曾经我以为跟她习茶的人应该年纪偏大,因为这部分人性情沉稳,与茶颇有共鸣;同时他们经济来源稳定,因为茶和茶器都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

一次跟朋友的偶然聊天中才发现其实不然,她的学生以8090后居多,甚至有00后。这些年轻的学生们来自不同的行业,他们唯一的共同点是单纯的被茶的魅力所吸引,想了解茶文化,进而从茶道中习得为人之道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年轻的人们开始对茶道这种传统的文化感兴趣,内地的茶道也因为这股新鲜力量和需求的注入而再次蓬勃起来,这跟30年前的台湾茶道如出一辙

30年前的台湾,中产阶级兴起,开始注重生活品质,大批富裕者不满足于过去流传台湾的半套功夫茶的样式,开始寻求自己的茶道。当然,他们走过弯路,但幸运的是一批文人坚持以茶道为基业,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体系。

不过因为台湾茶道是以清香乌龙茶为根基发展起来的,所以他们所钻研的泡法、器物的使用,很可能都只适合于那个体系,并不适应于大陆博大的茶叶世界。

台湾茶道的钻研者之一李曙韵认为未来的茶道,还是会在大陆崛起,因为这里有丰厚空间。

她说:“无论是与茶有关的物的世界还是人的世界,都太广阔了

。”

所以李曙韵将名为“晚香”的茶社一步步从嘉义开到台北,现在又开在了北京的国子监街上,她想承载的是崭新变化中的大陆的茶道文化。

李曙韵 · 晚香茶室

每个时代都在言说“茶”,我们这个时代改如何言说“茶”呢?

最好的答案是继承传统的精髓,用当下年轻人最能接收的形态和语言去延续和链接。让更多的人明白,茶其实是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生活之美的创造,是人们想回归对自然和生活本质美的追寻。

2

茶的DNA藏于历史的浩瀚里

如果说当下已经具备了物质基础与年轻目光的好奇,那么我们漫长历史中的灿烂文化就是一直陪伴与滋润的温床。

我们一点都不怀疑,世界上能做好茶的就该是中国人。

因为茶分子千年来就流淌在我们血液之中,可以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关于茶的DNA。

我们追溯千年,于历史之中去寻找茶的踪影。

茶从一片树叶成为风靡全世界的饮料,最初的故事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其实根据学者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正是我们巴蜀先民们以其边缘的优势,将茶叶原料利用传统和制药技术结合起来的成果。

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开始对水质有了要求,饮茶时要有相应的茶果,饮茶礼仪应运而生,茶开始逐渐成为可以与酒抗衡的最有影响力的饮品。

陆羽的《茶经》充分说明了唐时茶的流行。《茶经》不仅使陆羽成为茶圣,更记载了完整的饮茶过程。也因为这本经典,使唐朝的饮茶脱离了早期不完善的状态,成为风靡全国的饮料。

到了宋代,茶饮用进入了黄金时代。按照冈仓天心的说法,茶饮不再仅仅是一种诗意的消遣,而成为自我实现的方式,尤其是道家思想的影响,人们开始在永恒的变化中追寻永生。

苏东坡甚至说,茶的至美至纯好像一个道德卫士,可以使他抵御堕落的侵蚀。

宋代流行的禅院的点茶方式通过日本僧侣的传播,开启了日本茶道之路,并一直在日本流传了下来。所以现在中国茶人探访日本,并不是学习日本茶道,而是对我们文化的重拾。

到了明代,中国茶的饮用方法随着散茶流行进入了新时代,制茶不再繁杂,饮茶却发展出新的要求,文人重雅趣,于是把饮茶空间尽量雅致化。而这套饮用方式尽管有了朝代的数次更迭,但是并没有死亡,无论在清代贵族阶层的社会生活图景中,还是民国时期江南人家的品中都顽固地存在下来。

因为饮用散茶的茶制没有改变,这套饮茶方式也没有改变,只不过今天的我们已经没有明人的雅致文化,所以喝得更粗枝大叶罢了。

所以对于茶道而言,我们积累了浩瀚如星辰的果实,即使在时间更迭之中有所遗漏与改变,但早已溶于血脉之中的文化根基却无法抹去。

就像日本京都建仁寺的方丈云林院宗硕说的那样:“茶道在人类历史上的辉煌可能都是瞬间的,像你们唐、宋时期的茶道,我们的千利休茶道,但是樱花不也是这样吗?一年365天都不开放,只有10天灿烂无比。

当然可以期待中国茶道的再次复兴,因为土壤在那里。

一空间、一茶桌、三两好友、品茶问道,人生似乎也有了更多可能。

【她π】(wechat:titnzgx),我们在一起,很有可能哦~~~


一茶一约

本人喜欢喝茶,因此对中国茶文化略知一二,在此谈点看法。或也可以被视为知识普及。

目前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种茶,各国茶树引种、饮茶风尚等,都受到中国直接或间接影响。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据传说,中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在《尔雅·释木篇》中已有关于茶饮的确切记载。

我先概述一下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3000多年前的周代,茶叶已经有了多种用途。秦扫六合,统一中国后,饮茶之风逐渐东延。西汉时,饮茶已成为达官显贵一种高雅的消遣。三国时代,饮茶之风日盛,有些豪门甚至以茶代酒。至两晋、南北朝,茶成为待客礼仪和社交手段,“客来敬茶”、“以茶会友”自此形成。到了唐代,茶事兴旺,“比屋皆饮”、“投钱取饮”成为一种世风并延续至今,形成中国多姿多彩的茶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的第一个特点是“慕诗客”。在中国有“酒壮英雄胆,茶助文人思”之说,仅钱时霖撰注的《中国古代茶诗选》,就收有200多首诗人品茗佳作,脍炙人口。例如,白居易一生嗜茶,留下茶诗50余首。他的名作《琵琶行》里就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佳句。苏东坡的《次韵曹辅寄壑试焙新茶》中的最后两句“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比喻非常贴切,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茶不仅“慕诗客”,而且“爱僧家”,这可以说是中国茶文化的又一个特点。茶与佛,因缘久长。中国自古有“茶禅一味”之说,茶与禅宗关系极为密切。佛教坐禅饮茶有文字记载,至少可上溯至晋代。东晋高僧怀信的《释门宗镜录》,就有“居不愁寒暑,食不择甘旨。使唤童仆,要水要茶”的记载。1989年9月9日,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主席的赵朴初居士为“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题写的五绝,是又一范例:“七晚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喝茶去”。

中国茶文化的第三个特点是“雅俗共赏”。古往今来,茶始终是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林语堂在《中国人》一书中写道:“饮茶为整个国民的日常生活增色不少。茶在中国人生活中的作用,超越任何一项同类型的人类发明。饮茶还使茶馆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相当于西方人常去的咖啡馆。人们或者在家里饮茶,或者去茶馆饮茶;有自斟自饮的,也有与人共饮的。开会的时候喝茶,解决纠纷的时候也喝茶”。

1983年,老舍的名作《茶馆》巡演世界各国,每到一处即反响强烈。德国媒体《莱茵—内卡柏》对此有一个很好的解释:“《茶馆》剧组用他们激动人心的话剧,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向我们展示了对我们来说还是十分陌生的文化。”《茶馆》里贴着“莫谈国事”的“警句”,可谓意味隽永。

图:《茶馆》剧照


冯玮

这么深厚的历史,中国茶文化真的是瑰宝啊~


在茶圈里面,

“廖宝秀”三个字可以说是一块金字招牌,

茶器方面有什么问题找她准没错,

她只要提供了回答,

一定是最靠谱的。

廖宝秀1979年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

是器物处研究员。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大约有2万5千件瓷器,

她埋头于陶瓷器中,一研究就是近40年,

“可以说这两万多件瓷器,我基本上都上手过。”

中国人饮茶史上许多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

都是经由她的研究,才得到解答。

比如,古代人到底是怎么喝茶的?

宋代的“点茶”、“斗茶”,是怎么回事?

“煮茶”和“煎茶”,有什么区别?

唐人的“末茶”,如何变成了日本人的“抹茶”?

现代人的泡茶法兴起于何时、如何演变而来?

这些问题,她都通过详尽确凿的资料,

一一进行考证、核实。

今年年初,

北京故宫出版社出版了《历代茶器与茶事》,

是她三十多年来研究成果的结集,

借此机会,我们和她好好聊了聊茶,

了解了我们祖先的传统,今人的传承。

清雍正 茶器一组

唐 茶器一组

我最早是对陶瓷感兴趣,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之后,一直都在研究陶瓷。陶瓷器里面有很多都是茶器,我自己喜欢品茶,对茶文化又有兴趣,所以就顺便研究了茶器。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大约有2万5千件瓷器,其中绝大部分是清宫旧藏,大约有2万4千多件。

我不敢说这些瓷器我全部都上手摸过,因为有一些同样品类的器物,譬如说明代宣德年制青花缠枝莲纹瓷碗,可能有一二百件,我们只从里面选最好的来展览。但是清点的时候会上手。

可以说这两万多件瓷器,我基本上都上手过,有的不止一遍。

清雍正 磁胎画珐琅青山水白地茶钟

明万历 斗彩花鸟纹提梁壶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的第一个工作是日文导览。那是1980年代,那时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展览不会明确说明,某个器物是作什么用途。

所以我常常会遇到客人问我说,这个碗是作什么用?是饭碗呢,还是茶碗?这个杯子是作什么用?是用来喝酒呢,还是喝茶?

所以最早的研究初衷,是想要了解清楚,这些器物原本的功用到底是什么,来解答客人的疑问,也是我自己的疑问。

清雍正 《活计档》书影

后来,我主要是看到了现藏于中国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养心殿各作成做活计清档》。

这是清宫的制作档案,清宫不管做什么,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东西,譬如说今天皇帝命令臣下要去裱一张画、用一个钉子,都要一一记录下来,就像流水账一样。

从这个档案上,可以看到都制作了哪些茶器,有茶壶、茶碗,也有茶钟、茶盘、乾隆茶具(茶赢、茶棚)等。

清道光 《珐琅玻璃宜兴磁胎陈设档》

北京故宫有一套各宫殿的陈设档案,就是说,各个宫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陈设了什么物件,都有一本档案来详细记录。

其中有一本叫做《珐琅、玻璃、宜兴、磁胎陈设档》,这个档案里记载的,全部都是存放在乾清宫端凝殿的器物。

溥仪出宫后,清宫善后委员会要清点故宫的文物,用《千字文》来为每一个宫殿编号,端凝殿编为“列”字号。

端凝殿陈设的“列”字号文物

“列”字号的陈设文物后来全部迁移到了台北故宫。这样一来,相当于文物的实物保存在台北故宫,记载实物的档案保存在北京故宫。

拿实物和档案一对照,我们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知道,每一件器物的名称、用途到底是什么,其中哪些是茶器。

中国人的茶文化传统的发展,从有史可考的历史来看,有两个最重要的转折点。

一个是唐代陆羽著《茶经》,这是一本堪称全世界最早的茶的百科全书,是对当时喝茶方式的一个总结,并且把茶文化提升到了“茶道”的高度。

另一个转折点,是明太祖朱元璋废团茶,改喝散茶,也就是直接用茶叶泡茶。现代人的喝茶法,正是近似这种喝法。

明万历四十年 宜兴窑紫砂时大彬款鼎足盖圆壶

明太祖的改革影响非常巨大,唐代以来流行了500多年的末茶、团茶迅速没落了。

以至于明代本朝的学者,读到宋代文献中“茶筅”等名词时,就已经百思不得其解,这到底指的是什么,就更不要说后世现代人对唐宋时期喝茶状况的陌生了。

可以说,茶文化的变迁,和茶制有紧密的关联。茶的制法改变了,喝法也就改变了,饮茶使用的器物——茶器也跟着改变。

这也是我从器物入手,研究茶器文化的一个好处。你可以从器物的造型入手,结合古代典籍、绘画,一步一步反推过来,复原古人制茶、喝茶的步骤、场景、方法。

唐 骊山石茶器一组十二件

唐《宫乐图》,描绘宫廷仕女们饮茶、饮酒、听琴

唐代人如何喝茶?唐代人喝茶,常常以“碗”、“瓯”、“盏”为度量单位,而不是现代的“杯”,这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在唐诗里读到,茶在喝之前,要“焙”,要“碾”,这都是指什么?

其实,陆羽《茶经》里面,对这些问题都有非常完备的记述。这部书三卷共十章,对于如何采茶、如何制茶、有哪些茶器、如何煮茶等基本问题,都是专列一章来讲述。

从《茶经》里我们可以得知,唐朝人喝的是主要是茶粉,不是我们今天的这种茶叶。

唐代人也有类似明代人泡散茶(即茶叶)的喝法,但不是主流,茶叶本身质地比较粗劣的时候,才会这么喝,唐人称之为“痷茶”。

《萧翼赚兰亭》线绘图

在唐代文献中,“煮茶”常常也被称为“煎茶”。

其实,这两者的操作方式很相似,只不过煎煮时用的茶器不同——煮茶用的容器叫“茶鍑”或“茶釜”,煎茶用的容器叫“茶铛”。

茶鍑没有嘴,煮好茶之后,需要使用茶勺把茶舀出来,而茶铛本身有一流嘴,煮好茶之后,可以直接经由流嘴把茶倒出来。

碎茶和碾茶

无论煮茶还是煎茶,用的都是制好的饼茶。这种饼茶在饮用之前,要先用火炙烤,晾凉以后,把茶饼研磨成茶末。

讲究的话,还要经由茶罗把茶末再细细罗一遍,变成茶粉,再投入煮茶器中煮饮。

唐代的饼茶有圆形,也有长方形。而茶碾的碾轮为圆形,碾槽为长方形。因此,唐宋诗人常以其象形,将二者合称为“圭壁”。

唐诗中“圭壁相压叠,积芳莫能加”,描绘的就是把饼茶碾成末的过程中,散发出茶香的场景。

唐 鎏金鸿雁流云纹银茶碾子

唐 白釉印花茶碾

到了晚唐,圆形饼茶又被称为团茶。可以看成是后来宋代兴盛的团茶的先行。

专供北宋宫廷的龙凤团茶,是在精制好的团茶表面加印龙凤图案,价值极其珍贵。

欧阳修在朝廷里做官做了二十年,才被皇帝赏赐一饼,还是四个人分。

大凤团及小龙图茶图

传宋徽宗·十八学士图卷(局部)

宋代继承了唐代的茶制和茶风,又发展出了自己的变化。其中,和唐代最大的不同在于,宋代发展出了“点茶”。

同样是喝碾好的茶末,在“打茶”(搅拌茶末)这一步,唐代的喝法是把茶末投入到烧着水的茶鍑中,在茶鍑里搅拌,再把搅好的茶舀入茶碗。

到了宋代,变成直接在茶碗里搅拌——茶末不是投入茶鍑中,而是事先放在茶碗内,向茶碗内注入沸水,再使用茶匙或茶筅在碗内搅拌,最终成为一碗待饮用的茶。

这种喝茶法称之为“点茶”,“点”,就是注水的意思。

因此,从茶器上看,唐代的茶碗多为宽口,约15公分,碗身较浅,因为是从茶鍑里面把搅拌好的茶直接舀过来。

可是到了宋代,茶碗的高度就升高了,因为是在茶碗里打茶,要防止茶汤在搅拌的过程中溢出来。

左为宋代茶碗,右为唐代茶碗

正是因为有了“点茶”法,在此基础上,北宋中期以后兴起了“斗茶”。

“斗茶”斗的主要就是点茶时“点”的水平。

就像我们今人打鸡蛋一样,用力击打蛋液,会在蛋液表面形成一层泡沫。“点茶”的时候,用力击拂茶汤,同样会在茶汤表面形成一层茶沫,宋人称之为“汤花”。

击拂茶汤的时机、力度和手法,都会影响这层汤花的形状和密度。

京都建仁寺“四头茶会”上的点茶

斗茶时,有一个标准叫做“咬盏”,指的是茶沫汤花在茶汤表面形成均匀一层,覆盖整碗茶汤,和碗壁不分离。

如果汤花不能覆盖盏面,现出茶汤,斗茶便落了下乘,宋人称之为“云脚散”、“水脚散”。

苏东坡曾经写诗道,“水脚一线争谁先”,描绘的就是斗茶的场景,看谁的茶末汤花“咬盏”的时间长,能坚持更久。

左为咬盏,右为“云脚散”、“水脚散”

北宋时期,“斗茶”曾经风行一时,成为一项人人热衷的狂热赛事。范仲淹写了一首《斗茶歌》,脍炙人口,里面讲到,斗茶斗胜者,可“赢得珠玑满斗归”。

“斗茶”的盛行,也影响了人们对茶碗的审美。

陆羽《茶经》里面讲到,青瓷类冰,白瓷类雪,是所谓“冰瓷雪碗”。在宋代,平时喝茶时,仍然沿继唐代,使用“冰瓷雪碗”。

然而,斗茶的时候,讲究茶色以白为贵,所以要使用黑釉茶碗,因为深色的釉色能够充分地衬托茶色。

北宋 建窑黑釉兔毫茶盏

宋 建窑黑釉鹧鸪纹茶盏

因此,黑釉茶碗——也就是日本人说的天目茶碗——在宋代大大流行起来。

其中,建窑紫盏又最受推崇,并发展出一套讲究“兔毫”、“鹧鸪”、油滴、曜变的体系。

宋 建窑黑釉窑变(曜变)斑纹茶盏

宋 建窑黑釉鹧鸪(油滴)斑纹茶碗

这种审美偏好以及宋代的“点茶”法,后来流传到日本,极大地影响了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

可以说,日本的末(抹)茶道和煎茶道,继承的正是唐宋时期的饮茶传统。

日本明治时代 煎茶提篮茶器组

明·仇英《东林图》局部,描绘了明代文人品茶场景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因团茶的制作工序劳民伤财、耗费奢靡,下令废团茶,改喝叶茶(散茶)。

这是我们茶文化发展史上一次划时代的改变。从此之后,中国人喝茶的方法,就从唐宋以来的打茶、末茶,改为了泡茶,延续至今,已500多年。

明永乐 甜白茶钟

明嘉靖 白釉暗龙花茶钟

喝饼茶、团茶时必不可少的器具——茶臼、茶碾、茶磨、茶罗、茶筅、茶勺等等——都消失不见了。

茶碗的尺寸也开始变小,明、清的时候,喝茶用的茶碗口径是12公分,茶钟口径是10公分。

因为不再需要打茶,为呈现茶沫汤花效果的黑釉茶盏也不流行了。

明代新兴的泡茶器皿是宜兴紫砂或者朱泥茶壶,以及白瓷茶钟(茶杯)。这种壶、杯的基本搭配组合,一直沿用至今。

明 宜兴紫砂梨皮壶

因为泡茶法是直接把茶叶投入茶壶,用沸水冲泡,那么茶壶的材质、大小、好坏,都会影响茶味。

因此明人特别讲究茶壶,认为紫砂壶最好,“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喝茶的茶杯则讲求用白瓷,因为白瓷能看茶色。

明代绘画上面画的茶器,大部分都是白瓷茶杯,也有不少是青花或者五彩,但是内壁大多是白瓷,就是这个道理。

明·唐寅《事茶图》局部

到了清代,茶的饮法和茶器形制基本都沿袭明代,没有大的变化。

不过,康雍乾三朝皇帝非常爱好饮茶,清朝最盛时期的茶器,在釉色、装饰技法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譬如说珐琅彩瓷,以及一些单色釉,可以说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清康熙 宜兴胎画珐琅花卉纹茶碗

清雍正 珐琅彩五色西番花红地茶碗

清雍正 霁青茶壶

清雍正 磁胎画珐琅节节长春绿地茶碗一对

清雍正 磁胎画珐琅节节双喜白地茶壶一对

清乾隆 磁胎画珐琅彩西番花黑地茶钟

廖宝秀

其实台北故宫博物院很早就在致力于推广传统茶文化。1984年,我们曾经出版了一本《三希堂茶话》,专门介绍了茶的历史。我写了第一篇谈茶的文章《茶的冲泡方法》,介绍了如何冲泡台湾绿茶、青茶、红茶,细说了常用的茶具。

2002年,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策过一个展览,叫做《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画》。

为了准备这个展览,我做了很多研究,其中就涉及到不少上述谈到的问题。做这个展览之后,引出了更多的关于饮茶史方面的问题,我从此之后就有做不完的研究。

对每一个问题,我都会去查很多资料,没有找到根据的,不能随便定名,因为没有把握。经过切实的考据之后,史料、实物都能对应得上的,我才敢下结论。

明《十八学士图》

比如我最近看古画,发觉古画里面,茶席上面的茶食大部分都是新鲜水果,而不是像我们今天习惯的这样,是干果和点心。

明代的茶书里面,讲到茶器用具的时候,有一种用具被包括在内,就是“运锋”,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水果刀,用来切水果。这个很有趣。不过我现在还没来得及深入去研究。

从我的研究来看,清代的茶人似乎没有明代那么多。明代有很多文人,他们在江南一带,都很爱茶,写了很多的茶诗,画了很多的茶画。

这些明代江南文人的审美趣味,极大地影响了乾隆皇帝。

乾隆茶舍试泉悦性山房遗址

乾隆十六年,他第一次南巡,回京以后,就模仿无锡的竹炉山房,在玉泉山静明园复制了一间“竹炉山房”,又在香山盖了一个“竹炉精舍”。

他访问了苏州的“寒山千尺雪”,回京以后,在不同的地方盖了三个“千尺雪”。

这些茶室空间,他陆续盖了将近20个,装潢简洁素朴。

里面放置的,是他个人专用的茶器,也和清宫惯用的华丽彩瓷不同,用的是素雅的宜兴茶壶和竹茶炉。这都是遵循明代江南文人的趣味。

清乾隆 青花、描红三清诗茶碗

他还谕令调配“三清茶”,“三清”指的是梅花、松子和佛手,其实是一种无茶之茶。喝的时候,有时会加入真正的茶叶,比如龙井。

他还有一种御制的茶叫“荷露茶”,指的是泡这种茶用的水,必须是荷叶表面收集的露水。

我从典籍里面把“三清茶”的配方、制法复原出来,如今我们现代人也可以享用这种茶了。

明·文征明《茶事图》局部

201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在位于嘉义太保的南部分院做了一个茶文化的常设展,叫做《芳茗远播——亚洲茶文化》。在这个展览上,我根据明代文征明和陆师道的茶画,复原了一间明代的茶寮。

明代很多文献里面都提到说,一人品茶得神得幽,两三人品茶得趣得味,七八人喝茶那就叫施茶,不叫品茶了。

廖宝秀根据古画复原的明代茶寮

我觉得,今天人的生活跟古人的生活其实没有两样,我们只是古人生活的延续。

我相信,所有爱茶的人都各有他偏好的项目。我自己研究器物,我的个人爱好和我的研究、我的工作可以一起结合。所以我也非常感恩,我可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一条

中国的茶文化可能绝大多数人都误会了。茶文化不是茶叶知识(唐朝陆羽、博大精深、修身养性……),而是我们喝茶的时候所体会到的文化。大多数人体会到的文化是什么?1,好茶要送给领导。2,喝茶看起来很有文化。3,……

日本茶道我们多少了解一点。循规蹈矩、彬彬有礼。英国下午茶,悠闲自得,品味不凡。俄罗斯人喝茶,满心欢喜,神采奕奕。美国人喝茶形式一直在变,年轻人爱上了茶的健康,大机构(如星巴克)开始琢磨将茶变成新的盈利利器。

中国人如何喝茶?我发现最近看的格非小说《隐身衣》真正击中了要害。中国人喝茶分富人喝茶与穷人喝茶两种方式。一种很贵一种很便宜?没那么简单。

在富人家里,上门安装音响的师傅是这样“被喝茶”的:

男主人正坐在光线黯淡的餐厅里,与一位朋友喝茶聊天。我抱着那台沉重的KT88,经过他身边的时候,他并未中止与朋友的谈话,只是严肃地冲我微微颔首而已。

女主人还算热情,她问我是愿意喝茶还是咖啡。我说随便,她就果然随便了起来。稍后端来的,竟然是一杯橙汁。我在摆弄机器的时候,她就趴在长沙发的靠背上,一动不动地看着。

穷人喝茶是这样的:

小桌上摆着一套功夫茶的茶具。小巧精致的紫砂壶,外加四只小瓷杯。美珠说,这套茶具,是她刚结婚时和丈夫去苏州度蜜月,路过宜兴时买的。这么多年来,一直没舍得用过。她说完这句话,脸莫名其妙地涨红了,大概心里有点后悔。在这个场合,似乎不该提起以前的丈夫。我喝了两口茶,又苦又涩,茉莉花还有股子哈喇味。我本想提醒她,如果是泡一般性的花茶的话,用不着这么好的功夫茶具。咱是穷人,并不丢脸,模仿富人的做派,才会丢脸呢。

其他的喝茶方式有没有?有。也就是按照正确方式喝茶,这样的人正逐渐多起来了。


神州袖手人

什么是茶道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例如,《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尽管“茶道”这个词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华辞典》、《辞海》、《词源》等工具书中均无此词条。那么,什么是茶道呢?

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庄晚芳先生还归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他解释说:“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

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是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陈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论可简称为:“七艺一心”。

周作人先生则说得比较随意,他对茶道的理解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在各个茶人的心中对茶道自有不同的美妙感受。


萃辰天心书院

当今中国最可悲的文化缺失,各项数据表明中国茶文化离复苏还很远

茶到传媒 2017-12-18 11:15:38

中国是茶叶生产大国,但是茶叶消费却低的可怜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014年的一项数据显示,世界人口总数77亿,世界上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3个,地区为31个。全球有160多个国家与地区近30亿人喜欢饮茶,也就是说每四个国家和地区中就有2个国家和地区喜欢喝茶。每五个人里面就有2个人喝茶。作为种植茶叶的和饮茶文化起源的中国,在2015年茶叶的总产量为198万吨,茶叶的产量为世界第一,占全球茶叶产量的39.4%。虽然产量大,但是茶叶的消费量却不是最多的,全球茶叶消费量最大的是英国。虽然中国人口多,但是消费的茶叶量却不如英国,中国人均喝茶仅为566g。

日本把中国的茶文化推向世界

由于中国历史上存在一段特殊的时期,造成中国茶文化出现了断层,反而受中国文化熏陶的东亚日本和韩国却很好的继承了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其中日本的禅茶和韩国的君子茶礼备受世界饮茶爱好者的推崇,而中国从唐宋时期开始的茶道文化却逐步的衰退,这也造成了我国茶叶消费群体对饮茶文化的排斥。

现代的年轻人宁愿花39元买一杯星巴克咖啡也不愿意花39元买半斤的茶叶喝

网友对文玩和互联网科技板块的文章要比茶文化板块的文章更感兴趣

让消费者觉得害怕的舆论

看到普洱茶被炒出天价,同样的湖南黑茶靠着宣传就开始市场传销

黑茶(dark tea),是我国传统茶叶中非常古老的一种茶叶,是利用菌发酵的方式制成的一种茶叶,属后发酵茶,最初出现在西汉,源于长沙黑茶起源:渠江皇家薄片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笥茶”——渠江皇家薄片,已有2300年历史,是安化黑茶起源。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黑茶采用的原料较粗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为湖南黑茶(茯茶)、四川藏茶(边茶)、云南黑茶(普洱茶)、广西六堡茶、湖北老黑茶及陕西黑茶(茯茶)、安徽古黟黑茶。黑茶的制备原料是价格非常低的粗叶老茶叶,经过普洱茶的带动,整体价格都飞上天了,甚至不良黑茶企业打着“喝出健康,喝出财富”的幌子,从事非法的黑茶传销活动。

贵就贵在1斤芽茶要60000-80000个芽头

当然很多消费者们都奇怪为什么有些茶叶的价格会非常的高,那是因为现在采茶人工的工资的提升,特别是清明前的茶叶头是茶叶当中价格最高的,很多人不理解茶叶为什么贵,但是你知道采一斤茶需要花多久的时间吗?一斤茶叶有多少芽头吗?一斤茶叶的芽头大约有60000—80000个,每一个芽头都是用手去慢慢的采摘,这就是茶叶为什么贵的原因。

活了103岁的中国茶界泰斗张天福老先生

适当的喝茶有助于提高人体寿命,很多百岁老人长寿的秘诀就是喝茶,中国医学院曾经做了一份百岁老人的调查,发现超过4成的百岁老人都很喜欢喝茶,并且每天都喝茶,喝茶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长寿机构将那些长期喝茶的百岁老人称为“茶寿”。

人在草木间,茶叶有对人体有益的天然组份

有实验数据显示茶叶的抗氧化性非常高,一杯茶相当于12瓶的白葡萄酒,喝茶对肌肤有好处,是因为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实验证明:一杯3000ml的茶=2个苹果=1杯橙汁=1斤新鲜蔬菜=半碗米饭。这就是为什么喝茶的人病较少,而身体健康。广东省是消费茶叶最多的省份,人均消费茶叶可达1000克,华南农业大学的茶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黄亚辉介绍广东是中国最大的茶叶消费市场。因为广东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天气炎热,而喝茶可以生津止渴、清热解毒。

中国长达3000年的茶文化历史被不产茶的英国茶品牌打败,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但是中国的茶品牌却不如英国,英国国民茶品牌每年有230亿人民币的年产值,几乎相当于我国整个茶产业(7万家茶厂)全年产值的76%。

最后给黑茶兄一个申辩的机会

2017年是黑茶比价黑暗的一年,黑茶兄的脸被气的更黑了,方舟子的普洱茶致癌的骇人舆论还没消散,各地的黑茶传销活动经历2010国家工商局监管和打击后,最近又开始在全国各地的死灰复燃,为了中国茶文化的更好发展,黑茶兄在这里恳求这些茶商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从而断送掉今后的市场,中国传统茶饮文化源自民间,这种炒作只能让大众远离饮茶文化,对于刚刚复苏的茶文化来说,无疑是一剂致命的毒药!

茶到传媒,在互联网板块偏离的茶文化艺术自媒体,欢迎大家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