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分娩中的“三大難言”問題,寶媽們碰到很尷尬!

準備分娩的時刻,每個女人都會感到無比幸福和驕傲,但同時又會有些不安。不要讓那些難以啟齒的問題再困擾著你了。更多科學、全面的瞭解,才能讓你更加的胸有成竹。

常見的生產手術

一、剔毛

細數分娩中的“三大難言”問題,寶媽們碰到很尷尬!

二、灌腸

灌腸也只是讓靠近直腸部份的宿便先行排掉,以免產婦在生產過程中會沾汙會陰傷口,增加可能感染的機會。生產前的灌腸手術與一般外科手術或是腸胃檢查前,須將整個腸道完全淨空的程度大不相同。此類的灌腸對於產婦不會有不適的感覺。這個步驟也不是絕對需要。

細數分娩中的“三大難言”問題,寶媽們碰到很尷尬!

三、會陰切開

1.胎兒出現窘迫跡象,須要儘快娩出胎兒。

2.產程過長,需以產鉗或是真空吸引方式來協助生產時。

3.有難產狀況,如臀位生產或是肩難產(胎兒肩膀卡住出不來)時。

進行會陰切開時,一般程序都會先打局部麻醉藥劑後再進行。切口可以從會陰後端以直線,或是從會陰中端以斜線方式剪。待胎兒與胎盤完全分娩出來 後,再以外科縫合的方式修補。一般來說,初產婦的會陰部較緊,如果胎頭同時也較大的情況,不進行會陰切開術時,容易使得第2產程(子宮頸全開至胎兒出生) 的時間拉長,有時這樣的狀況對胎兒與母體是一項風險。

細數分娩中的“三大難言”問題,寶媽們碰到很尷尬!

但如果是經產婦或是會陰部本來就較為鬆弛的初產婦,如果遭遇到上述情況的機率也比較小,因此需要做會陰切開的必要性就會大大降低。

另外,有研究顯示,在第2產程期間,在專業助產士的協助下,使用適度的子宮下推技巧,配合會陰按摩,也可以減少會陰切開術的必要性。

胎兒頭圍平均是會陰口的好幾倍,就算不切開會陰,生產時大部分的情形還是會導致會陰裂開,只是裂開的方向沒有一定;會陰切開的目的在有些時候,是可以“導正”傷口裂開的方向,避免傷及肛門括約肌或直腸。

產前先做好醫病溝通

但是對於傷口的大小及日後復原的情形,與相關併發症如:肛門括約肌失調、性交疼痛等等造成的影響,自然裂開與做會陰切開是否有會有所差別,在不同的醫學專業研究當中,所得到的結果其實還未能有一致的結論。

也就是說無法斷定說有做切開術比沒有做的產婦,將來會陰的癒合的情形會比較好,或是日後的後遺症就比較少。也正是因為如此,近來有關是否生產過程中需要實行“例行手術”或步驟的討論相當多,也引發了一些爭論。

生產時尊重專業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