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產後42天除了少幹活,這10個重點要謹記,恢復快不病根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媽媽在經歷生產之後明顯感覺到身材走形,氣色也不似當年少女模樣了。同時由於哺育寶寶需要充足的營養和奶水,孕婦往往在剛剛生產後就大吃大喝,各種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給產婦生產後本就臃腫的體型以“毀滅性的打擊”。其實不用太擔心。坐月子對於女性而言,是改善體質的大好時機。為了生寶寶我們女性的身體機能平衡都被打破,產後身體又在自動地不斷尋找新的平衡點,因此,月子期可以說是一個女人調理體質的最佳時期。產後時期,媽媽的身體就好像一個打開的大門,可以把懷孕時積累的多餘的積水和毒素排出體外,如果產婦的月子坐得好,讓身體尋找到一個新的更高的平衡點,產婦就有可能比懷孕前更健康、更美麗哦。抓住黃金期,科學坐月子。

分娩:產後42天除了少幹活,這10個重點要謹記,恢復快不病根


一、重視產後盆底肌

初為人母的很多媽媽們都有個難言之隱,發現自己每次一打噴嚏,下體就會有尿液溢出,讓人十分不爽。原本以為只要選擇剖宮產就會減少發生盆底肌肉鬆弛,產後就忽視了對盆底肌肉的康復訓練,卻沒想到自己這麼快就中招了。

是不是隻有經過順產的媽咪才需要做產後盆底肌肉康復訓練,而剖宮產的媽咪則可以高枕無憂?造成盆底功能障礙的原因,除了分娩,是否還有其他原因呢?

分娩:產後42天除了少幹活,這10個重點要謹記,恢復快不病根


只有順產才傷盆底肌肉是誤解

順產是造成女性盆底肌肉鬆弛的主要原因,胎兒經過陰道分娩出,一般出生的嬰兒頭部的直徑約有9-10釐米,即分娩時陰道要擴張到9-10釐米(正常陰道直徑為2.5釐米),經過出生孩子的擠壓,陰道擴張明顯,盆底肌肉受到徹底破壞,彈性明顯下降。對於這一點大家很容易理解,但因此就單純地認為只有順產才會造成盆底功能障礙的觀點是錯誤的。

咳嗽、打噴嚏、漏尿其實都是腹壓增加引起的,其中漏尿在醫學上也叫做壓力性尿失禁。咳嗽漏尿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現象,是由妊娠、還有由腹壓增加而引起的慢性便秘、慢性咳嗽、打噴嚏都會引起盆底肌肉吊力不足,彈性下降,從而使得網內的器官無法恢復正常的位置。當腹壓增加的時候,裡面的吊網就不能維持這些盆腔器,所以就會有尿液不自覺地從尿道流出。

二、及時排尿、排除惡露

分娩:產後42天除了少幹活,這10個重點要謹記,恢復快不病根



新媽媽們在產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及時的排尿。若不幸的發生尿瀦留的症狀,那膨脹的膀胱很有可能會影響子宮的收縮,非常不利於產後的恢復。在產後,新媽媽們不能因為覺得麻煩而憋尿,有尿就及時的排出,特別是產後的四至六個小時時,適當的食用粗纖維的食物,促進體內腸胃蠕動。

另外,新媽媽在產後會排出類似月經樣的液體和分泌物,這便是俗稱的“惡露”。惡露其實就是子宮內存有的蛻膜、胎盤剝離創面的血液等形成的,它和正常的血一樣,所以流得越少越好。一般在產後頭3天排出量較大(純血色),約一週後,基本不含血液,呈白色或黃白色,大約在產後2至3周時排淨,惡露排出情況標誌著子宮恢復情況及有無異常。 由於產後的兩三週內惡露的排出情況較多,所以需要常換洗內衣褲、衛生巾,注意個人衛生,防止細菌滋生。如果惡露較多,也可以服用益母草膏。如果惡露中有血塊或血量較多,或有異味,都表明子宮恢復情況不良,可能有感染,應及早看醫生。

三、子宮恢復

分娩後,原本被撐大了快20倍的子宮,將經歷一個恢復期。想要子宮恢復得又快又好,需要新媽媽自己做點事兒。

分娩:產後42天除了少幹活,這10個重點要謹記,恢復快不病根



1.及時排尿

產後,常常會囑咐新媽媽要儘早排尿,一般在產後4小時小便。因為在分娩過程中,膀胱受壓、黏膜充血、肌肉張力降低、會陰傷口疼痛、不習慣於臥床姿勢排尿等原因,都容易發生尿瀦留,使膀胱脹大,妨礙子宮收縮而引起產後出血或膀胱炎。

2.哺乳刺激

刺激乳頭能幫助子宮收縮。因此,不妨在產後讓寶寶儘早吃母乳,只要寶寶一吸吮,子宮就會收縮,寶寶頻繁地吸吮,頻繁地產生這種反射刺激,會使子宮的恢復加快。沒有餵奶的新媽媽,也可以採取按摩乳房或是熱敷乳房的方式,刺激乳頭。

3.分娩後別“賴床”

老人都講究分娩後要臥床,怕受涼。不過,產後6-8小時,新媽媽在疲勞消除後最好別“賴床”,第二天儘量下床活動,這樣有利於生理機能和體力的恢復,幫助子宮復原和惡露的排出。

時刻注意個人衛生

1.每天要用溫開水沖洗外陰。產後1周後,可以用溫開水坐浴,坐浴的盆要專用。如能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高錳酸鉀1克配以5000奄升溫開水)坐浴則更好。每天1-2次,每次15分鐘。

2.經常洗澡、洗頭、洗腳、保持體膚清潔。

產後兩三天就可以洗溫熱水澡,有條件的可洗淋浴,絕不可用盆浴,避免汙水進入陰道感染致病。冬天如室溫不夠,隔兩三天可用溫熱水擦一次身,夏天則每天要洗。每次洗澡後,要更換內衣內褲。頭髮要常洗,保護頭髮清潔,梳頭髮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頭髮長得更好。

3.每天,保持口腔衛生。

口腔是消化道的大門口,為防止“病從口入”,口腔衛生十分重要。尤其是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吃的東西多,又吃得好,如果不刷牙漱口,口腔內留有食物碎渣,容易使細菌繁殖,不但會引起口腔疾病,而且對全身健康也有影響。為了保持口腔清潔衛生,每天早晚都要刷一次牙,每次飯後都要用清水漱口。如果能做到每天早、午、晚都刷牙,就更好了。

四、一定不能碰涼水

首先產後媽媽產後氣血虛弱,免疫力較低接觸冷水容易感染風寒,產後媽媽產後百脈空虛,風寒容易通過關節、皮膚,囤積在體內,釀成日後頭痛、關節痠痛的毛病;甚至造成感冒,對後期的進補、護理和身體恢復形成不好的影響。其次,早期生活條件惡劣,生活用水多為井水、河水,可能有細菌、寄生蟲,產後媽媽免疫力差,更易受細菌和寄生蟲的侵害,感染疾病。

分娩:產後42天除了少幹活,這10個重點要謹記,恢復快不病根



另外,臨床上曾經發現,少數女人的體質一碰到冷水,身體受到刺激以後,惡露的排除會難以乾淨。也有學者認為,可能是因為過去醫藥比較不發達、營養缺乏、生活照顧不容易,導致產後媽媽抵抗力較弱,然後坐月子期間容易感染疾病,或使感染加重、生產後的傷害難以恢復等。

五、母乳餵養,初乳不要浪費

有些愛美的女性在生產後,擔心哺乳會使乳房下垂,還擔心為了哺乳攝入營養過多而使身體發胖,而且配方奶宣稱與母乳的營養成分所差無幾,甚至比母乳還好,這些愛美的新媽媽就不給孩子哺乳,試圖用配方奶代替母乳。眾所周知,母乳除了能夠降低新生兒的患病率、死亡率外,還經濟、方便、省時、省力,母乳是任何食品都無法取代的。具體有以下幾點:

分娩:產後42天除了少幹活,這10個重點要謹記,恢復快不病根



(1)母乳餵養可促進嬰兒智力發育。母乳中的營養成分,如氨基脂肪酸、無機鹽、膽固醇、牛硫磺等都是大腦發育必需的物質,是牛奶和奶粉無法取代的。此外,媽媽在哺乳的過程中與寶寶的對視、交談、皮膚的接觸等均對嬰兒的視聽、觸、味等感覺器官產生良好的刺激,這些是促進嬰兒大腦發育的最好方式。經臨床研究證明,母乳餵養嬰兒的智商比人工餵養的高。

(2)促進母子感情的交流。母乳餵養的過程是母子接觸最深的過程,嬰兒在媽媽懷抱中滿足飢餓感的同時獲得了安全感,得到了精神安慰。

(3)母乳中含有特殊的脂肪酶,易於寶寶消化。而且還含有適合嬰兒需要的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等在嬰兒腸胃中所形成的凝塊較小,比較易於消化吸收。乳汁中豐富的脂肪酶和抗體,不僅能夠幫助寶寶消化,而且能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4)母乳餵養方便,而且溫度適宜、清潔無菌,汙染的機會比較少,並且經濟實惠。

(5)新生兒吮吸乳頭,能促進新媽媽產後的子宮收縮和復位,以防產後出血過多,減少產褥感染的危險。而且母乳餵養還能夠提高母體代謝功能,消耗儲存在體內的脂肪,有利於產後恢復體形。

六、預防傷口感染

新媽媽腹部切口周圍皮膚可能會有麻木感,傷口疼痛。剖宮產的傷口約在下腹10cm左右,癒合約需1周。住院期間醫生會每天都來了解情況,看新媽媽的恢復情況,檢查傷口癒合的情況,新媽媽在咳嗽、噁心、嘔吐時,務必壓住傷口兩側,防止動作過大導致傷口縫線斷開;

剖宮產傷口的照顧必須遵循兩個原則:

分娩:產後42天除了少幹活,這10個重點要謹記,恢復快不病根



1是保持乾爽;

2是在手術隔天視情況換藥,但是不必天天換,醫生會根據傷口的情況決定。

回到家傷口需注意;術後回家後每天要查看腹部切口,同時要堅持對傷口進行消毒。 術後兩週內要注意避免腹部切口沾溼,不可洗浴,可用溼毛巾擦浴,出院時會在刀口處貼一個透氣膠帶,一週後即可去掉。為了儘量避免疤痕產生,建議產婦可每天用手指頭輕輕按摩傷口,三到五分鐘即可。

鴿子肉很利於促進傷口恢復,產後媽咪若是進補不妨選擇高蛋白低脂肪的鴿子肉,剖腹產後要多吃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品,可以有效修復受損皮膚

七、產後飲食遵循6大原則

分娩:產後42天除了少幹活,這10個重點要謹記,恢復快不病根



1、女性產後多虛多瘀,所以應該禁食生冷、寒涼的食物。產後失血傷津,多陰虛內熱,故蔥、姜、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熱的食物應忌食。如果進食辛辣的食物,不僅容易引起便秘、痔瘡等,還可能通過乳汁影響嬰兒的腸胃功能。

2、產後不宜大補,尤其是產後的一兩個周,滋補過量的產婦易患肥胖症,從而引發多種疾病。產婦肥胖還可以造成乳汁中脂肪含量增多,最終導致嬰兒的肥胖或腹瀉。

3、蔬菜、水果不可少。對於蔬菜和水果,有些人說二者“水氣大”,吃了會傷身體,殊不知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僅可以補充肉、蛋類所缺乏的維生素C和纖維素,還可以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及排便,防止產後便秘的發生。為了消化更容易,產後的第一週可以用蔬菜熬粥、水果榨汁。

4、如果沒有不適,產後最好不要擅自藥補,如缺奶可用王不留、通草、豬蹄、桔梗等通經下乳;產後腹痛、便秘可酌加當歸、桃仁、核桃仁、黃酒以活血化瘀,潤腸通便。

5、懷孕的時候很多人都忽視了一個威脅孩子健康甚至生命的殺手———低熱。孕期持續性的低熱是比較普遍的現象,體溫也就比正常體溫高一點兒左右,粗心的人可能根本感覺不到,有些人發現了,也往往以為是保暖或者進補的原因,以為是正常的。

其實,低熱對胎兒的發育非常不利,是胎兒腦和神經系統病變的重要原因。低熱的溫度不會太高,一般不超過38℃;伴有面部潮紅,手心發燙。這些症狀,往往早上就好了,到了下午和晚上又開始出現。如果低熱,只持續一兩天,可能是胎兒發育帶來的身體上的輕微變化,可以不去理會,如果是持續低熱,就要引起重視了。

6、如果你最近吃保健品或者補品比較多,就應該暫時停止進補,檢查一下補品中是不是助陽的成分較多,這類補品不適合孕婦。再就是不是雞鴨魚肉吃得太多了,飲食過於肥甘厚味。飲食上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肉類少吃一點,補充營養的話可以吃一點魚。

八、忌忽視收攏腹部

分娩:產後42天除了少幹活,這10個重點要謹記,恢復快不病根

九、坐月子哭泣危害大

很多媽媽在生孩子前,都會被告知,坐月子可不能哭,這樣會落下月子病,以後老了容易眼睛疼,還容易眼乾流淚,這是一輩子的事,可不能動不動就哭。

可是生了孩子後,卻有很多媽媽在網上吐槽,有的媽媽幾乎是天天哭,原因是什麼呢?一方面是因為新生命的誕生,忙的措手不及,再加上產後有點抑鬱,稍有不順就有想哭的衝動。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老公不體諒,動不動就拿“女人都要生孩子”來說事,對老婆的辛苦視而不見,跟生娃前一樣該玩就玩,該睡就睡,讓老婆感覺不如意。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婆媳矛盾了,伺候月子是最考驗婆媳關係的時刻,很多不同的理念碰撞,就會產生矛盾,寶媽忍不住就會偷偷掉眼淚了。

坐月子期間,無論是剖腹產還是順產,流眼淚都能帶來巨大的危害,媽媽們要重視

分娩:產後42天除了少幹活,這10個重點要謹記,恢復快不病根



坐月子哭泣容易造成回奶

母乳餵養的媽媽,乳汁的分泌和身體的恢復都跟媽媽的心情有很大的關係,媽媽保持心情舒暢,身體血液循環也會相對通暢,哭泣很容易造成心情失落,一時半會不會得到緩解,這樣就會影響乳汁的分泌,還有的會造成回奶,寶寶就很容易吃不飽,繼而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

坐月子哭泣對眼睛危害大

坐月子期間,媽媽的身體都比較虛弱,尤其是氣血方面,還需要靜養和補充營養等,坐月子期間哭泣,會造成眼部疲勞,情緒上也會自怨自艾,這樣很容易造成肝氣鬱結,在中醫上,肝開巧於目,肝血不足的人,視力就會減弱,出現眼睛紅腫、乾澀的現象,如果不好好保養,對以後會有巨大的危害,例如過早的老花眼、迎風流淚、青光眼等。

坐月子哭泣影響身體恢復

有句話叫“鬱鬱而終”,就說一個人總是鬱鬱寡歡的話,身體就會慢慢變弱,就像林黛玉一樣,天天病病殃殃的,由此可見,坐月子是一個人恢復元氣的時刻,也是一個人最虛弱的時候,如果這時候心情鬱鬱寡歡,就會大大影響身體的恢復,情緒控制不好,也很容易造成產後抑鬱症的產生,抱著孩子跳樓的寶媽,因為一句話就會爆發,月子裡也肯定沒有好情緒

十、過渡操勞

產後,媽媽都身體是處於大傷元氣的階段,這個時候千萬不能帶著疲倦的身子,勉強的照顧寶寶,不能說是因為要照顧寶寶所以失去了睡覺的時間,睡眠不好很容易導致眼部流失膠原蛋白,從而出現各種黑眼圈,眼紋,眼袋,到那時候就後悔莫及了。

因為沒有充足的睡眠,臉色也會變得暗沉無光,身體也開始出現內分泌失調,嚴重性極大,以後想補回來都很難。

建議產後這段時間讓婆婆,老公多多幫忙,避免自己太過於操心疲倦,造成無可往回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