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鑫:我找到了做产品,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至少我认为是有效的

冯鑫:我找到了做产品,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至少我认为是有效的

冯鑫

出生日期:1972年

出生地:山西阳泉

身份:暴风影音董事长兼CEO

毕业院校:合肥工业大学

星座:天蝎座

导语

5月4日,青年节前夕,暴风创始人冯鑫,在北京工业大学开讲,数千名大学生到场。每一个在商业世界里杀伐决断的人,一旦面临学生,就会变得柔软、无私起来,他愿意赤裸裸的把自己经验教育,教给这些孩子们,希望能够帮助到听得进去的人,少走一些弯路。

冯鑫把自己从业以来的25年,分成了四个阶段,通过对这四个阶段的梳理,他得出了一个人的成长之路,必须要过的三关,并留下了通三关的主观攻略,并附赠两个外在攻略。作为听完全场的舵舟,我们认为,这是一场十分诚意的分享,虽然后面带着广告,但这么走心的广告,值得捧场,详情看全文。

全文4918字:

光辉岁月

很多人说我是山西人,其实我出生在辽宁盘锦,长到初二,全家搬到了山西阳泉,后来到合肥念书,1997年到北京来发展。从小到大,大家都会说我很聪明,说久了,我也就信了。 确实有一些事实,证明这个人是真的聪明。

我在辽宁上学的时候,有两件事可以大书特书,一个是小学三年级学演算,我很疑惑,一道题正序做下去三步完成,为什么演算的时候需要五到六步呢?我觉得这个逻辑不通,应该正着走、反着走的路数是一样的,就为这个事儿,我把自己关在家琢磨了两天没出门,后来我终于找到了新的演算方法,正着走和往回走是一样的步骤,后来校方采用了我的发现,用于本市的内部教材;第二个,我整个学生时代,所有的竞赛都不用参加选拔赛,直接送选。

我初二转学到了山西阳泉,马上面临升高中的压力。转学很耽误事儿,口音也是个问题,当时我家里人也不咋关注我的学习,我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了重点班。全班50个人,我是倒数第一名,老师和同学都劝我,跟不上就不要跟,别太辛苦了,确实有客观原因。他们这么一说,倒提醒了我,我让我妈把初中课程的全部教材买了一份,大概学了两到三个月,第一学期,我就考到了第二名,老师很惊呆,同学们也很惊呆。

高考,我考到了合肥工业大学,很多人说合肥工业大学一般啊,建议各位查阅资料,1989年,整个中国的重点高校只有36所,合肥工业大学大概排在第15、16名,我入学那一年的分数只比北大差了十几分,而且这是我高中谈了一年恋爱,耽误了课程之后的情况。

毕业以后,我们那时国家包分配,我上了两个月班就离开了,在社会上混。我经历过的产品,全部都是全国最知名的产品,第一个是喔喔奶糖,第二个是三株口服液,第三个是文曲星电子辞典,第四个是金山,第五个是雅虎,然后创业。

冯鑫:我找到了做产品,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至少我认为是有效的

我在每一家公司,一开始都从大区销售做起的,每一家都做到了top sales,我出来创业,2015年上市,引领了创业板风潮,当时被称为“妖股”,市值很高,现在跌得一塌糊涂,但不好意思,跌的一塌糊涂也有小100亿市值。在我的小学同学,大学同学,甚至于我在的城市,盘锦和阳泉,阳泉出了个李彦宏,所以我当不了第一。在其他地方,我应该都是第一。

可惜,看似觉得不错的岁月,都经不起理性的分析。

我工作的25年

我把我工作的25年,1994年毕业到现在,分成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93到1999年,那几年,我到处找各种各种的机会,喔喔奶糖、三株口服液、文曲星等等,这段经历,长了很多见识,当了很多次top sales,可悲的是,我自认为一事无成。经过这六年,我下了个决心,一定要找个地方认真地做一件事,时间长一点。然后我就加入了金山,虽然收入上,打了对折还不止。

冯鑫:我找到了做产品,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至少我认为是有效的

第二个阶段,是1999年到2005年,金山干了五年,雅虎干了一年,这六年,我爬得非常快,从基础员工,到毒霸事业部负责人。毒霸当时几乎是无人问津的产品,通过两年的努力,我们把它做成了当时的中国软件销售第一。后来跟着周鸿祎做雅虎,软件事业部也是我负责。

这段经历,有什么成果呢?我开始有图谋的在做一些事,有预期,有计划,有过程,中途感觉不对了,还会自己亲自上。可悲之处是很受限,我有我的老板、我的环境,我的眼光,在那个环境下,我的眼光也是受限的。

2005年秋天,我决定要自 己做点事,没有人支持我做,我就决定创业了,同学们,冯鑫的职业生涯已经过去了12年了。

第三个阶段,2005年到2013年创业了。创业过程顺风顺水,跑的很快,我对做成这件事劲头很大,但其实做事的方法和以前差不多,依然是用最少的资源做成最大的事儿。可悲的是,我是个打仗高手,或者叫竞争高手,这种竞争思维使我受限。

那几年,别人可能觉得封信挺成功,但我干了一件,用雷军的说法是注定赢不了的事情。前几天新闻刷屏,我的前领导雷军马上就要上市了,千亿市值在向他召唤。过去我时常跟他请教,他让我明白了,我光知道干,没有抬头看天,后来我就决定抬头看天。

第四个阶段, 2013年到2018年,我二次创业,我学会了终局思考,然后走到今天。

谁也跑不掉的三关

为什么今天会有这样一次演讲,是因为我又完成了自己一次新的进阶。我把过去的25年的经历,做了一下总结,提炼出来了一个“3+2”:3代表着头三关,你一关都逃不过,除非你是天才,或者你踩了狗屎运,或者你父母很厉害,但这个不是我们讨论的范畴;这个2,指不可忽视的两个外因。

第一件事情,什么叫做真正做点事?别人在工作,你也在上班,但有一天你突然醒过来了,你准备真正做点事,你会开始图谋,你会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可能会比较高、比较难。没人让我进金山第一年就当top sales,这意味着我要去做很多工作,比如调查去年的top sales做了多少?是谁干的?他为什么能干成了?我可以出什么样的方案?

基于这个谋略,我当时可忙了,调查完了我要有测试,发现有成有败,把成的反复做,把败的干掉,这一套走下来,其实就剩半年真的去实践了,这一年,从准备到成功不容易。

那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真正开始做事呢?从毕业第一年吗?天才,反正聪明如我就没做到,其实我特别想告诉当年的冯鑫,你可以反应快一点,但是再快,也需要两三才能反应过来吧。

如果第一关不趟过去的话,后面两关无从谈起,你自己都做不成,你怎么可能带领一个团队做成一件事?而且做成一次肯定不够,你至少还要再做一次,证明上次不是偶然。如果你是第五年才开始意识到要真正做点事,然后要重复做两次,七年过去了,就是小十年啊。

第二件事情,从自己做事,到带一群人做一件事。带一群人做事,意味着复杂了,光细化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中间变数更多,A完不成,B完不成,和你要的结果都有关系,重复两次,又是五年过去了。

冯鑫:我找到了做产品,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至少我认为是有效的

第三件事情,有一天假设你要创业了,从你开始孵化,融资、一次、两次、三次……然后有所成就、有所收获、资本变现,到有所结果,有一天或者上市、或者被卖掉了,或者分红,我觉得要十年。

加在一起一算,十年、再加上五年,再加上十年,二十五年就过去了,一个都逃不脱。

过三关的攻略是

冯鑫:我找到了做产品,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至少我认为是有效的

我在公司不会面试应届生,至少工作五到十年以上的,才会到我这里来面试,面试的时候我会问他,第一个问题,你过去做过哪些事?第二个问题,你真正用心做的事是哪件?第三个问题,可能就会让他露馅儿了,真的有很多人就胡答了,我接着问他,那件事,当时你是怎么设定目标的?在过程中,有哪些事情是你感到意外的,无论是惊喜的还是意外的困难,当不能完全如你所期,你是怎么应对的?

最后我要问他,这件事最后你赢了还是输了?很多人的回答都是模棱两可,也没赢,也没输,说实话,当你真的自己图谋过一件事的时候,结果赢了输了,你一定是有答案的,你之所以觉得没有答案,很简单,你并没有用心地做一件事情。

这是我面试常问的问题,说实话能够过了这三关的人寥寥无几,我看到大部分的人只是工作而已,做过而已,有经验而已,但没有心里的图谋,行尸走肉的混日子。

冯鑫:我找到了做产品,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至少我认为是有效的

但他们没有能力真的把一件事做成。

如果你真正做点事的话,你一定会感受到我们小时候听过的阿基米德的故事。

阿基米德是个贵族,国王让他秤个王冠,他一个大数学家想不出来,有一天洗澡的时候看到水溢出来了,突然想明白了,光着身子跑出去了。小时候我们只当故事听,觉得匪夷所思,为啥一个贵族就这么光着身子跑出去,没有羞耻心么?长大后,我们才明白这是真的,因为他脑子里只有一件事,无论他吃饭洗澡都想着这件事,当这件事终于有了答案的时候,自然欣喜若狂,哪还管穿不穿衣服啊。

如果你的心里被一件事装满了,你会和别人不一样,因为你心里有图谋,你一定会有过山车的感觉,今天吓了一跳,明天你的计划又被谁挫败了,今天没有如期做好,但第二天又是好消息,你找到了这种感觉,就是真正在做事了,如果每天四平八稳,在家不想上班,你还没有真正在做事。

我从晃晃悠悠到有一天真正做点事,我用了整整个12年。我希望有机会,冯鑫可以早一点开始,比如第六年就开始,我觉得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我也希望你们能

够少用点时间。

冯鑫:我找到了做产品,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至少我认为是有效的

第二关,你要带一群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你要克服很多东西,第一,如果你私心很重,别人不会跟你,第二,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你必须是唯一一个百分之百信任它会赢的人,你绝对不能唉声叹气,悲观主义。第三,你不能是个利己主义者,要不然别人也不会和你在一起干事情。如果你创业的目标是早点成功,早点买别墅买游艇,你会发现,你手下的一帮人,跟你的愿景是一样的,他也想早点发财,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你们是竞争者,不是合作者。所以,带团队做事不能太利己。

冯鑫:我找到了做产品,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至少我认为是有效的

这时候你还需要有一些能力,你需要有影响力,你需要苦口婆心的去跟别人讲,这个事为什么能成,然后你要控制别人干事,并控制结果。由于很多人在一起做事,变化变得更多了,都不可控了,所以你需要有应变能力,而且你需要有一个好平台、好老板,否则的话,你可能找不到那么大的事让你去做。

第三关,给自己找点事。

冯鑫:我找到了做产品,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至少我认为是有效的

这就是创业了,我其实不太鼓励大家去创业,有一句话,说男人的胸怀是被委屈撑大的,创业就意味着所有的委屈都要考虑,你们可能听到过很多创业者的窘境和困境,我不讲了。

2005年,我决定创业的时候,我想通了四个点,想明白了再创业。第一,一旦创业,一不靠投资人;二不靠朋友;三不靠合伙人和手下,因为靠不住,你必须只靠自己。

第二,只要你心里有担心,比如我和你谈判,谈得好好的,结果下次见面的时候,我总觉得你的眼神对我有点冷淡,你回家后感觉到不安,那我告诉你,他已经不和你玩了。这是墨菲定律,担心的事一定会发生,屡试不爽。

第三,万事皆有解且只有唯一正解,因为我们不上学了,不能那么科学的说一道题有很多解法,你是老板,你只能给唯一的解,否则的话大家无法工作。

第四,千万别想有一天成功了,否则你熬不过去,马云说了,今天很残酷,明天会痛苦,后天会成功,但你活不过明天,所以你需要享受过程,不要去追求结果。

做事的时候,你还需要信仰,你的信仰和别人对你的信仰,你还需要一些社会资源和人脉。

冯鑫:我找到了做产品,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至少我认为是有效的

人生三个阶梯,第一个,如果你真正做点事,还做成了,一次两次,其实你都可以在小范围内吹吹牛逼了,我在同学里边就算一个可以吹牛逼的人;如果你不小心当了一个更高的职位,带一群人做了有更大社会影响力的事情,你都有机会站在大一点的舞台上吹吹牛逼了;当然了,如果有一天你成为了一个社会成功人士,创业成功了,你可以站在几乎所有的舞台上,想吹牛逼就吹牛逼。

我不觉得上面三级都要上,但我觉得至少要上一级,如果一级都没有,那我觉得是在浪费了自己的人生的。

想要做成事儿,不可忽略的两个外因

想要做成事儿,外因很重要。第一个外因是大势,雷军做了金山25年不是很成功,沉默了两三年,有一天决定重新创业,他想明白一件事,你必须顺势而为,并以此来命名了顺为基金,你必须做一个必然会成功的事情。

他讲完以后我才想明白了,虽然我2013年前也很努力,也很勤奋,但这只是我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如果不是改革开放,如果不是人口众多的中国,如果不是IT行业转变为互联网飞黄腾达的速度,我怎么会成功?这就叫做大势所趋,你顺着大势你会成功,你逆势不会成功。

看明白之后,我就决定变,变了以后效果很高。没上市之前,暴风的市值大概10亿美金,上市之后,我做了暴风魔镜VR,暴风TV,暴风体育、暴风金融,一系列项目,每个项目基本都能过2亿美金。换句话说,我没明白之前,这个事儿我要干十年,明白之后,一年可以是以前十倍的效率,去掉人民币贬值,我认为5倍的效率是有的,所以要顺势而为。

冯鑫:我找到了做产品,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至少我认为是有效的

顺势而为的思维,干掉了竞争思维,你知道5年后、10年后一定会发生什么,你向着那个时间点去进军,去建设,而不是看着旁边有个对手,我要比他跑得更快,竞争思维是很辛苦的,这个竞争能力是需要的,但竞争不能成为战略思维,战略思维应该是建设思维。

比如说非典来了,卖口罩,雾霾来了,卖空气净化器是不是顺势而为?不,这叫投机。我知道去年卖空气净化器的,很多都破产了,没想到北京治理雾霾治理得太快了,这不是大势。大势应该是一场巨大的技术裂变,比如区块链、AI技术,可能是一场大的技术裂变。那如何寻找这个思维呢?我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叫“势在人心”。

举个例子,智能手机干掉了键盘手机很多功能,以前很多人吹牛逼,说我可以一边开车,一边盲发短信,盲打电话,如果有女孩被抢劫的话,可以背过手按一个急救电话,今天的触摸屏,这些引以为傲的功能都无法实现了,可今天的人们在意吗?我相信在五年之后,他们连鼠标是什么都不懂,这叫势在人心。

冯鑫:我找到了做产品,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至少我认为是有效的

在人们的心里去找到一个势,并顺势去做一个产品,这是我从2017年开始,要干的事情。

如果有一天你也到了这一步的话,非常恭喜,我花了25年,才终于走到这一步。突然有一天在你的眼里,技术,方法都不重要了,我们找到了做产品,简单直接粗暴的原则,至少我认为是有效的:第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二,我为自己服务,就是为你们服务。

当找到了这种感觉,那这个事情一定是对的,不仅会成功,还会获取人类苦苦追求的一个事儿叫信仰。我经过了20年的努力,才有资格为自己做一款产品,这个产品,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需求:我为自己而做,但这点私心,我敢大声说出来,因为我知道,这个需求也是你们的需求。

冯鑫:我找到了做产品,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至少我认为是有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