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幾十萬軍隊,為什麼在李自成圍困北京時,無人前來救援?

相傳,崇禎在李自成圍城之時,曾派太監王承恩支承天門外找當時著名拆字先生張乘槎給國事拆字算命。那位張先生問為何事要折何字,王承恩便將皇上告訴他的“友”字報上,同時交待是為國事而來。一見“友”字,張先生立折釋道:“不妙!這明明是”反“字出了頭。“王承恩希望能折出一個令人鼓舞的結果來,幫靈機一動,當即換上了一個有無的”有“字,讓張先生再折一次。誰知這位張先生不加思索地說道:”益發不妙,此字拆開是大字缺了左邊,明字又缺了左邊,豈不是大明失了半邊天下嗎?“王承恩驚惶失措,急忙又改口說:”不是朋友的友,也不是有無的有,而是酉時的“酉”。張先生又直言道:“那就更糟了,”酉“字加上頭尾是個”尊“字,尊者,謂皇上尊也,現在將它斬頭撤腳,如何得了。王承恩聽了不敢言語,趕緊回宮稟報去了。

明朝有幾十萬軍隊,為什麼在李自成圍困北京時,無人前來救援?

崇禎十七年正月,春節剛過,可北京城裡並沒有多少節日歡樂的氣氛,空氣中充滿著緊張與恐懼,李自成已在西安建國稱帝,並於正月初九通牒明朝兵部,宣稱”三月十日至“。氣的崇禎下令殺了農民軍派來送通牒的人,這時崇禎還不大相信大難真能臨頭。他詢問文武大臣,誰能替他出徵絞滅農民軍。內閣大臣李建泰馬上表態願意出征,並且當場表示願以家財資軍,還提出了全套的征戰計劃。這讓連日憤憊不食的崇禎非常高興,馬上決定讓李建泰督師出征,並加封李建泰為兵部尚書。

正月二十六,在正陽門舉行了盛大的出師儀式,命人給李建泰披上宮錦,戴上珍貴的紅贊花,崇禎把尚方寶劍賜於他,讓他臨事決斷,便宜行事,又把自己手書的“代朕親征”的敕諭賞賜給於他。李建泰叩謝完皇上,領著十萬士卒浩浩蕩蕩的出發了。崇禎憑欄目送,滿心期待,一直等到李建泰的人影消失才回宮。

明朝有幾十萬軍隊,為什麼在李自成圍困北京時,無人前來救援?

李建泰一出京城不久,便接到了李自成攻佔山西,他的家鄉曲沃也已陷落,家產盡被抄沒,頓時嚇的大驚失色,臨行時的豪言壯語這時都扔到九霄雲外了,本該疾速西進的軍隊,這時跟著他調轉馬頭,以每天三十里的速度,緩緩的向畿南開拔,剛到涿州,已經跑了三千多人。沒過幾天,心裡還跟熱火盆似的崇禎就被迎頭澆了一瓢冷水,他接到報告,說李建泰以“為國捐軀”了,崇禎還好一陣傷心,其實李建泰根本就沒死,三月五日他在真定被打敗,逃往保定避難,三月十三日,大順軍劉芳亮部攻打保定,他立馬投降,當上了大順軍的丞相,後來大順軍失敗,他又投奔清廷當了大學士,李建泰骨子裡是個貪生怕死的庸才,他請求率師出征,是為了帶出一批人馬回老家去捍衛他家的財產,如果有變,他既可以擁兵自重,又可以率部投降新主子從而撈取新的政治資本,這就是崇禎親手導演的“代帝親征”的鬧劇。

明朝有幾十萬軍隊,為什麼在李自成圍困北京時,無人前來救援?

崇禎何嘗不知李建泰並無馭將之才,但他看中了李建泰的萬貫家財,企圖靠李建泰“以家財餉軍,不煩官帑”,這樣的話,朝廷不就無需軍餉,而又能坐享征剿之利。

很快,崇禎又把抵抗大順軍的希望寄託在勤王之師的身上,崇禎意識到真正可以用來抗擊農民軍的部隊僅剩下駐守寧遠阻擋滿清的吳三桂部,因而決定放棄寧遠,退守山海關,抽調精兵來抵抗農民軍。但這種得不償失的舉措遭到了滿朝大臣的抗議,內閣首輔陳演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以“一寸山河一寸金”的理由,堅決反對放棄寧遠,面對這種情況,百般無奈,崇禎只好調吳三桂之父寧遠總兵吳襄入京擔任中軍都督府提督,好同他商量調兵之事。

崇禎在宮中召見吳襄,問他寧遠守軍有多少人?

吳襄:名冊上有八萬,其實就三萬人。

崇禎:若調寧遠兵進關,需要軍餉多少?

吳襄:至少百萬。

崇禎:為何這麼多?

吳襄:軍隊三萬,但關外百姓尚有六百萬,不能扔下,也要一同入關,以此而論,百萬也未必夠

崇禎點點頭:你說的是,但內庫只有七萬兩,把其它的金銀東西都湊上,也就二三十萬兩。

召對結束,調寧遠兵終因百萬軍餉無從著落而暫停。

三月初六,事態以異常嚴重了。崇禎命遼東總兵吳三桂、薊遼總督王永吉、薊鎮總兵唐通、山東總兵劉澤清、率部勤王,但吳三桂遠在寧遠,入關進京不知何日能到,劉澤清謊稱自己負傷不能行動,縱兵搶掠臨清後向南逃跑;只有唐通領著八千士卒到達北京,崇禎命人賞士卒每人五錢,賞唐通白銀四十兩,同時派太監杜之秋監視唐通,氣得唐通破口大罵,一怒之下,率部向居庸關而去,等大順軍一到,便率部投降了。最後剩下吳三桂這一路救兵正跋涉於勤王的路上,三月十六日進山海關,三月二十日趕到北京,但北京在三月十八日以徹底淪陷。吳三桂又退回山海關,後降滿清,引清兵入關。

明朝有幾十萬軍隊,為什麼在李自成圍困北京時,無人前來救援?

崇禎臨死,還大罵:我非亡國之君,皆大臣誤我。客觀原因,大臣貪生怕死,但主觀原因還是他自己憂柔寡斷,決策失誤,只可惜,這一點崇禎至死也沒明白這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