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利用土池繁殖小龍蝦

  • 小龍蝦為秋冬季產卵類型,交配季節一般在 7-11 月。交配後,早則1周,長則一個多月產卵。

  • 在自然情況下,親蝦交配後開始掘穴,雌蝦產卵和受精卵(抱卵)孵化的過程,多在洞穴中完成。

  • 在水溫 24-26℃ 條件下,受精卵孵化 14-15 天,破膜成為幼體,但幼體仍然附著在母體腹部,約需 12-15 天可完成幼體發育階段,離開母體的蝦苗長約 1 釐米左右。

  • 小龍蝦的繁殖方式有室內小泥池、室外土池搭建暖棚和土池等。

正確利用土池繁殖小龍蝦

(圖片源自於網絡)

土池繁殖法

  • 蝦池面積 2~4 畝,水深1米左右,池中挖些小溝渠,便於收集蝦苗,四周池埂用塑料薄膜或鈣塑板等搭建防逃牆。

  • 親蝦放養前,蝦池按常規進行清淤、消毒、加水、施基肥和移植水生植物,水深保持1米左右。

  • 每年 7~8 月選擇規格為 30~50 克/尾健康蝦,每畝放養親蝦 20~25 公斤,雌雄比例 3:1。

  • 親蝦放養後,每天投餵一次動物性蛋白含量較高的飼料,如螺蚌肉、魚肉、畜禽內臟等。

  • 9-10 月培肥水質,並及時將繁殖過的親蝦起捕上市。

  • 10~11 月,每月每畝投放發酵過的牛糞或豬糞 100-200 公斤,培育生物餌料。如果生物餌料不足,可適當投餵人工飼料,每天每畝投餵魚糜 200-300 克或蝦類開口飼料 100-200 克,沿池邊定點投餵。

  • 當水溫低於12℃時可不投餵,整個冬季保持水深 60~80 釐米;水溫較低,可促使幼蝦進入洞穴中越冬。到第二年 2、3 月水溫回升後,幼蝦才從洞穴中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