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下乡,农民该怎么办?

我儿子是神评

农业除了靠天吃饭之外,还得靠政策来决定发展导向,资本下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确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对于农民来讲,是否选择和资本合作还是在于个人。

虽然国家对于农业的补贴逐年增加,但是数额比较大的补贴多集中在合作社、种植大户等进行规模种植的农业户手中,对于普通的农户来讲,能够领取的农业相关补贴有限,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农户要想补贴拿得多,将土地入股当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许值得一试。

而在将土地流转给下乡资本这一方面,如果自己对于种地的意愿比较强烈,且种植收益还可以,当然是可以自己种的,土地流转主要针对的那些不太想种地的农民,这部分农民可以在将土地流转出去时与流转方商量之后是否可以聘请自己打工,或者去往城镇找其他的工作,地租虽然极有几百块一亩,但重要的是可以不靠种地而活,将双手解放出来做别的事,增加家庭收入。

表面上资本下乡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虽然不能够满足每一个农户,但是却能带动当地的农业经济,从而延伸产业链,与此同时,新的工作机遇也就随之产生,农户自己也要有这一方面的敏感度,比如在物流、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就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填充。

总得来讲,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所能获得的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了更多的选择,不用再守着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打工、创业都将是新的选择。


土地论坛

资本下乡对我们农村和农民来说肯定是一件利好的事,一个地方经济越是活跃资本和技术就会越聚集,随之而来的土地效益就会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对于我们个人来讲,能不能分到这杯羹,能分到多少就要看自己的选择了,今天所有的选择都将成就明天的你。

所谓资本下乡一般都是一些农企带头投资的,最常见的就是“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这里面的第一笔钱就是租金,不过租金主要看地区,偏远的地方就比较少,一般能有个600元/年的租金都算是比较多的了。

除了租金以外就是工作机会,这些农企都会招当地人来种植的,而且会给予技术、种子、农资等等的支持。有这种机会的话个人建议还是要积极争取,这不简单只是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学习技术,为自己将来进一步的发展打好基础。

而且只要肯学习、技术够好,工作岗位有限也不会限制到你,等将来你自己熟悉以后甚至可以自己去包土地来和农企合作,渐渐的自己的路就会越走越清楚了。

就我了解的就有,以前给农企种植慢慢发展成为技术员的;有的是土地流转出去以后,转而去做养殖的;也有的会选择到城市里面去谋一番出路的。但是不管怎么选择,都要从自身条件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选择了、努力了、坚持了,那么在这次农业升级的大潮中自然就会有一条路,一条属于你自己的路。

也祝您未来越走越好,也祝广大的农户们越走越好。

答题助理:话三农 LWA00004


新农大视野

资本下乡,农民该怎么办?

看了题主的描述,觉得有些替农民担忧的感觉。其实农村土地,在个体农民的手上,每年的收益就那么多,纯收入加上国家的补贴,撑死了每年也就1000多块钱每亩。

为何不博一下呢?城市工商业下乡流转农民的承包地,也许会是好事也说不定。再说国家在政策上也是支持城市资本下乡的。让资本下乡,是为了服务三农,为了促进乡村振兴的。

但是城市资本下乡是把双刃剑,利用的好能安农心富农财,用的不好就会伤农害农。前提是一定要保护好农民的权益,坚持农民的承包地经营权不被强占。

城市资本下乡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有承包权的农民可以把承包地的经营权流转给城市工商业人员,这样不但避免了土地闲置还能增加农民收入,农民自己在外出务工的话,在家里的承包地也在给自己创造财富,但不能不警惕资本跑路。

我们知道,资本是有逐利性的,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但是一旦资本在土地上失利就会跑路,扔下烂摊子给农民,有时候连流转金都收不回来。

农民针对资本下乡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么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分红,要么实行流转金预付,总之不能把风险抗在农民自己身上。在签订流转协议上,一定要仔细的规定双方的权益和违约责任。


农民妹子一枝花

一、资本下乡的必然性

国家正逐步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面对农村的人口流出、产业转移,“资本下乡都是必然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农业的规模经营、特色旅游乃至“新农村建设”。现在,种植业、养殖业、农村服务业,到处都能看到下乡资本的身影。互联网+农业使农村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农业物联网、大数据、无土栽培、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商……资本下乡,确实给农村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二、资本下乡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资本下乡还不够规范,某种程度上还是有很大的风险性的。资本确实下乡了,但是资本就是要遵循资本自身的规律,农业投资额大,投资回收期长,并不是一个赚钱迅猛的一个行业。

1、截至去年底,全国农村已有30%的农户流转了承包地,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79亿亩,如此规模的增速,一些资本下乡者为了快速的回笼资金,恶意的改变土地用途,非法大搞房地产开发,留下一批批的“烂尾楼”而不是真正的进行农业发展。



2、一些下乡资本由于缺乏种地的经验,对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抵御能力差,遇到农产品价格下降,收不抵支时,毁约弃耕的现象有时就会出现。

三、如何解决资本下乡出现的问题

1、切实保护农民权益

杜绝企图以“资本下乡”的外来商业势力,搞各种“花样”去削弱农民的权益,要指导农户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并明确土地流转用途、风险保障以及违约责任等事项。鼓励各地建立健全租赁风险保障金制度,防范承包农户权益受损。

2、禁止擅自改变土地用途

禁止下乡的资本擅自改变农业用途、严重破坏或污染租赁农地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土地资源。

乡村振兴战略,既要遵循资本的自身规律也要充分遵循农业农村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结合农村发展实际。

我是“畅谈新三农”,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畅谈新三农

首先来分析资本的优缺点。工商资本拥有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管理等多种优势,进去农业农村毫无疑问能起到很好的带动运用。但同时,工商资本又是趋利性的,是为了利益最大化的,这决定他们有利则进.、无利则退的行为倾向。这几年,也确实发生了一些工商资本下乡流转土地,后来却改变土地用途或者毁约跑路的现象。

但不能因噎废食。没有资本的带动,一个地方很难改变,毕竟很多农村长期积贫积弱,没有投资和新的理念,难以突破现状。而应该主动敞开胸怀,积极主动搞招商引资,但同时要冷静分析,理性选择。要做好几点:一是要选好资本。这个企业主业是干什么的?经济实力和声誉如何?企业来咱们这要干嘛?有可能带来的利弊各有哪些?分析清楚,再作选择。最好企业高层人员有出自本地的,更了解情况,相互也会更好约束自己。二是要签好合同。尤其是涉及流转,流转土地期限、价格、支付方式、用途、风险保障、用后怎么恢复,等等,最好都写清楚,一旦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以用合同来说话。三是要拉好后盾。要把政府部门拉进来,比如审核企业资质、建立风险保障机制等。


农人爱农地

《人民日报》近期刊文指出,民间资本下乡,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的质量、效益、竞争力,完善和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也有助于促进资本、技术、创意、市场、信息等现代要素在农业领域加快融合。但也有一些影响甚至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值得警惕。比如,在有些地方,一些工商资本借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特色小镇的名义,变相地搞房地产开发,原本农民用来发展设施农业的土地里,长出了“大棚房”“大棚别墅”;在有些地方,一些工商资本借发展规模经营之名,大规模租赁兼并农户承包耕地,导致农民失去经营主体地位,挤占农民就业空间。《人民日报》强调,无论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电商,还是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都应把农民纳入产业链条,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收入的机制,稳定农民与各类投资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换言之,就是在资本下乡的过程中,要保障农民的利益。如何更好地保障农民利益呢?关键在制度设计和创新。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团队认为,这主要表现在两个领域:一是适度放开农村宅基地市场,实现城乡土地的“同地同权”,允许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以市场方式出售;二是继续放开农业用地使用权,吸引更多的城市工商资本投入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菊部地区有血959

资本进入农村当然是好事啊!

第一所有农作物都可以更高效了,农民也可以轻松的,小时候上学都是自己一个人去学校的,爸妈每天都5点多起来去山上干活了,要等在太阳出来前把活干好。



第二就是我当心的农民闲下来了,那么农民会干嘛?我说说我自己身边的人吧,每天就是赌博,打牌,喝酒,我大伯就是一个爱喝酒的人,年轻时候从部队退伍回来,后来爱上喝酒一身就完了。我爸就是爱赌博的人,年轻时候赚的钱都赌博输了。



小林服说

资本下乡的话题喊了很久了,可是到现在什么都没见着。我们是不是心操多了?那么即使真的会有资本下乡的那一天,事实上农民也没有什么能做的。除了被动,还是被动。

说这句话是有案例的。就比如一片特殊资源,有人要来购买。他会跟资源的主人,农民们商量吗? 不会!直接由村里就把决定做了,农民们能改变的,无非就多点钱和少点钱而已!

资本家有几个会跟农民合作的?除了利用就是买,而且还都是被动。所以 能期待的,只有卖我们的人,把我们卖个好价钱了!

不要说我悲观,只因有现实做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除了自己,谁也靠不住。


我也在郑州oo

资本下乡,农民要积极参与进去,现在很多企业都有这种扶贫性质的项目,比如我的大型基地,就是一个扶贫性质的项目,公司+合作社+农户+政府扶持,就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没风险,没后顾之忧,当然要看合作的公司规模,越大越好,国企最佳,我的基地合作伙伴就是国企上市公司,哈哈


随缘林发药材科研基地

资下乡就给缺血的农村土地输血好事,但要政府监管好资本,一不能让少数人垄断性的利益勾接伤害大多农民利益,管控好资本欺诈行为,请问有人能否回答一个问题?在大片的农村山区有集体森林,荒山资源,是否也可以利资本合作开发旅游产业,及特色农林种植及各种养殖业的发展呢?求回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