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观宝宝大便,探知宝宝的健康情况?

鸢_戾天

大便是可以反应出一个人的身体状态的,对于大人来说如此,对于宝宝来说也是一样。很多家长疏忽了观察宝宝的大便,其实宝宝的大便中居然隐藏了这么多秘密。让我分享如何观察宝宝大便从而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吧。

以下是宝宝身体正常时候的大便

1.观察宝宝大便的颜色

母乳喂养,金黄色,深黄色,偶尔会有绿色橘色,这不是很重要。

奶粉喂养 ,黄褐色,

添加辅食后,深黄色,绿色,金黄色,取决于宝宝进餐的食物种类


2.观察宝宝大便的形态

母乳喂养, 稀得,有时候有奶瓣,这是正常状况,因为母乳未完全消化。

奶粉喂养, 糊状

添加辅食后,可能稀的,糊状,这都是正常状态


3.观察宝宝大便的次数


新生儿大便一般每天2-6次,如果多余或者少于这个频率,只要宝宝其他状态正常,也不要担心。

等宝宝到了三个月以上,每天可能一次到两次,也有可能两天一次。

有几点需要提醒大家,

1.很多宝宝拉绿色的大便,这是由于奶粉或者米粉中,有铁的成分,正常,不必担心。

2.便秘,便秘并不是拉的频率少,而且有大便,干,硬从而导致排泄困难。可以食用一些益生菌来调节,或者推拿。

3.如果宝宝大便不正常,要首先从饮食,包括妈妈的饮食去调节,不能吃生冷辛辣食品。宝宝也不能受凉。

4.如果宝宝大便有血,是一定要去看医生的。

希望我认真的每字每句和用心回答会对您有帮助。

我是J妈,硕士,翻译+教育行业十多年的经验,现专心在头条码字,每天更文,专注于育儿经验和宝妈自我提升以及时间管理,分享我的所学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标点,全部是我一个一个敲打出来。

关注我的朋友,会在五月免费得到我录制的美国家庭万用亲子英文视频课程,同时组建学习打卡团,让我们共同前行。

文内如果有错别字,请见谅。

谢谢!


J妈学堂

0-1岁宝宝大便呈糊状或坨均属正常。对于0-1岁宝宝而言,其主要食物都是流质和半流质的,这一阶段的大部分宝宝的便便都呈糊状(0-6个月)或坨状(6-12个月)。因为宝宝的大便性状跟她的辅食添加情况息息相关。

若宝宝大便中有泡沫,预示哺乳期的妈妈可能吃了高糖、高淀粉的食物。此时只需调整妈妈的食物即可,不需给宝宝吃药。

若检查宝宝大便,结果显示便中有“脂肪球”。这可能是由于哺乳期的妈妈吃了过于油腻的东西造成的。此时在注意妈妈饮食调理的同时,还可以给宝宝配合上益生菌共同调理宝宝的肠胃,增强宝宝对脂肪的消化能力。

参考文献:

1、http://mp.weixin.qq.com/s/toSjj4Wz8P7g6SMEBrE-PA


玩出好身材

题主您好!


吃喝拉撒睡,小宝贝出生后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此了,对于新爸爸妈妈来说,如果有一样出现问题都会让人头疼不已。

不同时期,宝宝排便次数、气味、形状、颜色均有差异

新生儿时期的便便:刚出生的宝宝,在出生后6~12小时会拉出墨绿色的胎便。胎便通常没有臭味、状态粘稠、颜色接近墨绿色。主要是由胎内吞入的羊水和胎儿脱落的分泌物等组成。

胎便一般会在3~4天内排完。待胎便排净后,向正常大便过渡时宝宝的大便呈黄绿色。

母乳喂养时的便便:大便呈膏状,大都为黄色或金黄色,偶尔呈淡绿色,均匀一致,可见有奶瓣,无明显气味或略有酸味。不过,妈妈要是吃了某些食物后,宝宝的便便颜色也会变成褐色或绿色。

提示: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较多,通常新生儿时期会出现2~5次,甚至一天排便7、8次都有,这叫生理性腹泻,属于正常现象,等宝宝长到一定月龄的时候这种情况就会减少。

只要宝宝精神状态好,吃奶量正常,体重增长正常。排便不困难、腹痛、胀气,父母不必担心,随着宝宝的增长,排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宝宝一天排便1~3次。

奶粉喂养时的便便:大都为淡黄色或黄色,可见到奶瓣,无明显气味或略有臭味。大便比母乳喂养要干燥,质地较硬,基本成形。但相对成人来说要软。大便次数比母乳喂养要少,一般在1~4次。

提示:因为配方奶粉中的含铁量都很高,大便会出现黄中带绿或青绿色,这是正常想象。并不是肠胃不适或是受到惊吓。

吃辅食时的便便:通常在6个月就开始添加辅食,随着辅食数量和种类的增多,大便逐渐成形,大都为黄色或褐色,会出现某种食物(胡萝卜、南瓜)的颜色,也会出现食物未被消化的颗粒,有臭味。

辅食添加后宝宝大便不规律,也有可能是一天一次,也有可能2~3天一次或1天3~4次。

如果宝宝吃的水果、蔬菜较多,大便就会比较松软,如果吃的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较多,大便就会比较细密,比较臭。

提示:添加辅食后,便便会根据食物的颜色而发生改变。比如吃蔬菜便便就会呈绿色,比如吃胡萝卜便便就会呈胡萝卜色。不过米粉不会影响便便的颜色。

那些便便需要妈妈注意呢

1、蛋花汤样,黄色、水分多,粪质少,每天大便5~10次,含有未消化的奶块。4个月内宝宝的粪便水分本来就比较多,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好,体重增长正常,那就没问题,如果添加辅食后突然变成蛋花汤,那就要及时就医。

3、油性大便,粪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像油一样发亮,在尿布或盆中如油珠可滑动。这表示脂肪过多,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宝宝,需要适当增加糖分或暂时改服低脂奶等。

4、水便分离,粪便中水分增多,呈汤样,水和粪便分离,而且排便次数和数量有所增多。这是病态的表现,多见于肠炎、秋季腹泻等疾病,应该立刻带宝宝就医,并注意餐具的消毒。

送便便化验的正确方法

2、不能将有粪便的纸尿裤或卫生纸送去化验,应取出来置于保鲜盒或是塑料小盒内。


多米好可爱

观察宝宝的💩便便,确实可以知道宝宝的健康状况哦。正常粑粑💩1、喝母乳的宝宝。母乳宝宝一天便便次数挺多的,多达10次哦~正常情况拉出来的便便呢是金黄色的软便便,像面糊一样糊糊的,有点稀,有点发酸但不臭。(有没有人跟我一样觉得其实挺香的...😁😁)2、喝奶粉的宝宝。奶粉宝宝的💩便便次数比母乳宝宝就比较少了,粑粑呢看起来会干一点,糙且硬一点。正常也是金黄色或者土黄色,如果带些青色也正常哦,味道有点酸臭味。


农村新妇女


育儿妈宝

对于还不会说话或者还不能很好表达的小宝宝来说,通过大便可以很直观的了解到宝宝的健康情况。通常从大便的次数、形状和颜色去判断!

通过大便的次数判断宝宝健康情况。

对于新生儿来说,一天2-8次,都算正常。如果宝宝每天大便次数太少,可能宝宝吃不饱。如果连续几天都次数太少,并且伴有呕吐或其他异常症状,爸妈应及时带宝宝检查,有可能消化系统异常。

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

爸妈要区别开宝宝“攒肚”和便秘。

2个月以后的宝宝可能出现连续几天甚至十几天都没有大便的情况,只要宝宝吃睡正常,精神正常,爸妈就不必担心,这是正常的“攒肚”现象。其实就是随着宝宝的消化系统的完善,宝宝吃进去的东西基本都能消化吸收,肚里没有很多“存货”来引起排便反射。

如果宝宝连续几天没有大便,但宝宝有要拉的表现,同时睡觉不踏实,有些还有腹痛的症状,这种就是便秘,爸妈应该尽早帮宝宝排便。

通过大便的形状和颜色判断宝宝健康情况。

正常大便的颜色和形状,母乳喂养的宝宝通常呈金黄色,软膏样,带有酸味没有泡沫。吃奶粉的宝宝大便通常呈淡黄色或土黄色,比较干燥、粗糙,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

如果有以下这几种大便情况,表示宝宝有消化不好或者其他异常,爸妈要注意:

1、大便量少,次数多,呈绿色粘液状。

这种大便通常称为“饥饿性大便”,是由于喂养不足引起的,只要给予宝宝足量喂养后,大便就可以转为正常。

2、大便中带泡沫,颜色深,有明显酸味。

这可能是由于宝宝摄入过多的淀粉类食物,如米糊等,对食物中的糖类不消化引起的。如果可以排除宝宝肠道感染,那么妈妈应该给宝宝调整一下饮食结构。

3、大便稀,呈蛋花样,排便次数多。

4、大便恶臭,有臭鸡蛋味。

这是宝宝蛋白质摄入过量或蛋白质消化不良。奶粉喂养可以适当降低浓度,增加喂养间隔时间。如已添加辅食,可以暂停辅食,观察两天,大便恢复正常以后,再逐量添加。

5、血便。

总之,在宝宝还没学会说话或还不能很好的表述的时候,通过大便了解宝宝的健康情况,是很直观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我是多宝妈,国家健康管理师。专注健康育儿、实用育儿知识分享。欢迎关注、点赞、分享!

带娃的那些事

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家里的孩子别人也没有带过,都是我和老婆带的,我还真的对宝宝的大便非常重视,我就用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一下:



首先,我的宝宝是母乳宝宝,除了刚出生的三天大便呈绿色,其他基本都是黄褐色,奶粉宝宝喂食奶粉后大便里可能会有奶瓣,这都是正常的。通过宝宝的大便可以知道宝宝的消化吸收状况,宝宝不会说话,你只有细心的观察他身上的一切,才能了解他的健康状况。


其次,宝宝吃了什么也可以从大便里观察消化情况,不管是喂辅食的阶段还是正常吃饭后,都要从饮食上保证食物多样而不单一,少吃不是自然的食物特别是含有添加剂或油腻的尽量不吃。这样宝宝每天的大便也差别不大。如果大便干燥就给他补充水份,如果偶尔拉稀,就要看看他是不是着凉了。宝宝的大便气味通常也是一致的,如果哪天气味变了,那就要注意了。大便里没有消化掉的食物,就可以先不给他吃这种食物,当然,像火龙果的籽他肯定消化不了,但是火龙果还是可以吃的。


我自己是每天都会看宝宝拉臭,他如果身体有恙,他肯定无法准确的表达,这就需要做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呵护了。


兰亭才子

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的,并且是成型的但是会比较软,出去这个大部分都是不正常的。

大便绿色或者卡其色代表消化不良或者上火了,如果宝妈是母乳喂养那么就应该是宝妈吃的太油了,如果宝妈是喂奶粉的可能是宝宝最后喝着喝着奶粉凉了造成的。

可以给宝宝揉揉肚子或者喝一点清火宝,吃点益生菌调养一下。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