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史記,讓孩子瞭解一下我們原汁原味的祖先

少年讀史,頤養浩然正氣!

歷史

一個人的見聞,決定他的視野;一個人的心胸,決定他的作為;這也就是我們堅持現代兒童要讀歷史的原因;孩子越早接觸到鮮活的歷史,對他一生的影響就越深遠。

品讀史記,讓孩子瞭解一下我們原汁原味的祖先

《左傳》有“昭公十九年矣,猶有童心”的說法。《史記》沿襲了這一記載。《魯周公世家》載:“昭公年十九,猶有童心。”也可以說這是較早使用“童心”這一詞語的文獻。不過,《左傳》以批評的口氣言“童心”,《史記》卻沒有明顯的否定性傾向。裴駰《史記集解》引東漢學者服虔對“有童心”的解釋,是“言無成人之志,而有童子之心”。現在我們回顧歷史,似乎“有童子之心”恰是許多有文化貢獻的人們共同的值得肯定的資質。閱讀《史記》這部中國史學童蒙時期的傑作,是可以通過其氣質與筆法的樸實、清純、天真,親切體味著家的“童心”的。

司馬遷與《史記》研究的名家李長之在《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一書中,對司馬遷於他所處時代的另一代表性人物漢武帝進行過比較。他注意到這兩位歷史名人有共同之處:“漢武帝之求才若渴,欣賞奇才,司馬遷便發揮在文字上。漢武帝之有時而幼稚,可笑,天真,不實際,好奇,好玩,好幻想,司馬遷也以同樣的內心生活而組織成了他的書。

”所謂“幼稚”“天真”“好奇”“好幻想”,正是“童子之心”的表現。

這部飽含“童心”的史家著作,在今天,又會給我們的青少年們帶來怎樣的“童子之心”呢?

品讀史記,讓孩子瞭解一下我們原汁原味的祖先

讓孩子受益匪淺的國學經典

若干年後,當孩子第一次接過中學的考卷,會覺得無比熟悉。原來很多語文閱讀題、歷史的材料解析題,都出自小時候讀過的《史記》。

還有在寫作課上,別人都抓耳撓腮,而懂歷史的孩子靈感卻源源不斷,素材信手拈來。

《史記》是文學的鉅作,更是史學的大成。所以在孩子6到14歲,從小學到初中,它幾乎覆蓋了所有的文史科目,成為他們文化教育最離不開的土壤。

像小學課文《將相和》《西門豹》;初中學的《鴻門宴》《陳涉世家》;高中的《報任安書》;更有歷史課上的政治史、文化史……

難怪很多老師說,學生越早接觸《史記》,就能越早獲得學好文科的金鑰匙。

但是,很多家長會說,《史記》固然好,但太難了,孩子們能看懂嗎?

品讀史記,讓孩子瞭解一下我們原汁原味的祖先

確實!

《史記》原著全書共130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部頭太大,孩子沒時間讀?

人物繁雜,篩選起來有困難?

經典文言文,孩子讀起來有障礙?

不用擔心!

一套《少年品讀史記》這些問題全搞定!妥妥滴!

品讀史記,讓孩子瞭解一下我們原汁原味的祖先

《少年品讀史記》這一套書是專門為青少年編寫,取材史書和歷史文獻所講述的正史故事,內容貼近歷史事實,更能彰顯人物的本來面貌。

全書一共五本,分別為士人的絕唱、天子與諸侯、國亂思良將、謀國與安邦、聖賢的足跡。用兒童的語言、現代的視角,講述了一個個有溫度的故事。

這種溫度體現在《少年品讀史記》裡有一種貫穿始終的“文心”,就是再現司馬遷在《史記》裡所展現的道義和正氣、史識與情懷。

《少年品讀史記》全5冊

原價:99元/套 優惠價:49.9元/套

本套書以簡潔流暢、質樸平實的文字,使青少年仿若身在其中,在每一個時刻都進行思辨。其中難字都標有拼音,稱得上是無障礙讀物。

越早讓孩子接觸歷史,對他們成長的影響就越深遠,就越能夯實他們一生成長的基石。

教育部早就頒佈了“孩子課外閱讀量起碼要達到50萬字以上”的規定,所以每天一個人物的閱讀,孩子得到的遠遠比你想象的要多。

《少年品讀史記》

品讀史記,讓孩子瞭解一下我們原汁原味的祖先

2017新版少年品讀史記(套裝全5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