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的人一个月工资三千多,也要买车开?

Angel5201

在北京月工资3000多绝对称得上低薪了。不过,拿着这样的薪水开车上下班的人也不在少数。而且吃穿用度,哪一样他也不比月薪上万的人差,我身边就有不少例子。

有次跟Q5女聊天,她说她干这份工作图的就是稳定、清闲。家里不需要她赚钱,相比薪水待遇,家里更希望她顺利结婚生子。父母早已为她准备好两套房产,像汽车这种消费品,跟北京的房子比根本不算啥。

奇骏女的生活也很惬意,每天上班空闲之余就是淘宝,快递员都跟她很熟。她家以前的大院子在五环外某处,随着城市的扩建她就成了拆二代,其他的我不说您也想得到。

所以,一个人买不买车,买什么车,薪水并不是评判标准。而汽车,也不是判断个人财富的依据,您明白么?


法制晚报

身边有几个3000多元工资的同事,用他们的真实案例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看到他们的故事,就能理解为什么月工资3000多的他们都能开着车有的甚至是豪车来上下班,他们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根本都还不够养车的费用,你以为他们都没钱买车开吗,他们的收入多到你只能瞠目结舌。

一、90后前台妹子。

公司的一个前台妹子,每天开着自己的小mini上下班,她说开车是节省了自己的时间,每天到哪里去也方便。

月工资不到3000的她在这里只不过是混个工作而已,副业是自己经营美甲店,下班后就去晃晃店,一个月收入也非常可观,养车开车的费用都是小意思了。

二、80后商场保安。

商场的一个保安,每天站在一个岗位上一站就是一整天,还真就不要看不起他这个我们眼中守门的人,他脱掉工装换上便服,再开上自己的宝马,每天不知道要迷倒多少MM呢。

家里拆迁的10多套房子的他,买个宝马轻而易举,只是文凭有限,又想找个轻松简单的工作才能做保安,3000多元的工资去掉停车费油费养车费全没了,但就是干的开心。

三、70后仓库主管大叔

70后仓库主管大叔,一样的3000多元工资,但是人家不需要养家,老婆工作单位好收入高,但就是很忙,他就图个闲职工作,凭他的3000多的工资肯定养车很难,但是家庭收入高还担心什么呢。

四、60后部门行政大妈。

60后的大妈都快要退休了,家里几台车,每天她都可以换着车开到公司来,3000多的工资当然不够养这些车,但是老公收入高,有什么不能开的呢?

我们以为的只是我们以为的而已,别人的精彩都是不为我们所知的,这年代,靠着固定工资生活的人就只有打工的我们。


春风HR

现在有的人一个月工资三千多,但是也要买车,也不一定都是打肿脸充胖子,这里面不外乎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家庭要接送小孩,买车的话相对比较安全一些。现在很多城市已经禁止使用电动车和摩托车,即使少数三四线城市可以开电动车,但是搭小孩的话,那就不人包铁,开小汽车则是铁包人,相对而言,显得更加安全可靠,特别是遇到下雨天要接送小孩的话就更实用了,加上有了车,平时周末也能到处走走,生活幸福指数更高。

二是因为拍拖或者结婚的需要,现在找对象,去相亲,不管您家底如何,有车有房都是摆在面上的,是实实在在看得到的,不管车是好是坏,至少有就好过没有,不然的话,您都不好意思去相亲,总不可能骑个共享单车或电动车,搭女朋友去逛街吧?



三是跑业务甚至创业,外面做小生意的需要,毕竟您即使在公司遇打工,往往公司也不能派车给您跑业务,这个时候偶尔接个您跟进的客户,公司又没车的话,个人有车始终是方便,还有就是现在很多打工一族外面还有副业,就更加需要有台车了。


四是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讲,买车的用途多多,惟一不足的就是钱紧张,买车要用钱,养车要用钱,但是现在信用贷款真的很方便,有点资产,个人信用没问题的话,买车分期,十万元的车分三年还真的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月供完全供得起。



岭南观察

这样的人活得是相当累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有时候更是悲哀的。

他们之所以这样,主要应该出于以下考虑:

一是讲面子。

如今不少人都是有车有房,显然成为一种标配,特别是结婚的年轻人,已经将这两大件作为必需品。

有的人就认为,买车实不实用、必不必要没有关系,关键是要有,否则怕人家看不起。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如果在外面谈生意、搞应酬,没有车也会让人瞧不起,尤其是车如果太差了,都怕人家看不来。

看来,我们缺的还是自信,所以就想通过这些物质来包装自己。

二是啃老族。

记得有次和一同学聊天,说起他的新车。他说,和现在的年轻人相比,这算个什么?他们单位刚刚进来一个年轻人,工资大概两千多元,可是车子却是二三十万的,就是父母给买的。

所以,你不要看那些工资不高,却有车开的年轻人,他不是自己的钱,啃的是父母的钱,这又算得什么。有的父母甚至不仅给买车,还另外再给生活费,并且远远高过其工资。

我就在想,这样的孩子将来真的能够有所大作为吗?

三是图享受。

现在有些年轻人简直就是患了“懒癌”,什么事情都是习惯了网络,所以就成了宅男。如果要出得门来,就不想走路了,非要有个车来享受一下。

有位专车司机讲过一个故事,说是某年轻人出门买菜,其实也就几百米的路程,她也打了个专车,真是想不明白。

有的年轻人买车竟是为了方便撩妹等。还有的就是为了外出玩耍方便,提早过一过舒适的生活。

四是容易买。

现在买个车真的是太容易了,甚至可以零首付,根本不需要一次性花多少钱。

这完全符合了年轻人的特点与实际情况,也抓住了年轻人的心理。

所以这种分期付款的模式,也正好促成了不少年轻人买车的冲动,更是挖掘了年轻人的消费潜力。


碧翰烽

感觉这要从几方面考虑:

一,两个字:虚荣。五个字:虚荣心使然!

说真的,感觉现在虚荣心问题已经影响了很多人生活。

明明买不起车,可勒紧裤腰带还是要买,本人觉得主要是没车怕人看不起吧。

现在人都有车有房,你没有,不是太没面子了吗?

我认识一个男人,人长得很帅,但就是不正混。就想吃软饭,可吃软饭又怕人说,天天在网上骗,他有车有房有工作,身高1米8什么的,就想找个富婆包养他,可是又怕人看不起他,省吃俭用贷款买个车,油都烧不起,摆在那里,但不管怎么说,人家有车了,车比他爹都宝贵。其实他平时工作生活需要车吗?不需要,就是一个面子问题,怕没车人看不起他。

二,增加借钱或骗人的信用度。

从前有一邻居,家徒四壁,在高彩礼的境况下,谁想人家竟取了一美媳妇,何也?因为人家有一摩托车,时光倒推二三十年前,那时别说摩托车,自行车都很了不起,所以,一辆摩托车“骗”回一媳妇,在十里八村流传了很多年。当然买摩托车钱是借的。

又过几年,人家外出一趟,竟开个小轿车回来,说是做生意做的,其实是借的,他说要开什么什么厂,引得亲戚邻居纷纷借钱与他,不仅又换了个好车(注:旧车还给人家,拿亲戚邻居钱又买了个新的,)亲戚邻居这下都沸腾了,看人家就是有本事,三天两头换车,其实那时镇长书记都没车,人家竟拥有一个,一时在全镇风头无两。

去银行贷款都不用担保,二话不说,成了。何也,就因为当时有辆车。

要不你看现在那些做传销或直销或保险的人,都把自己拾掇得干净利落上档次呢,否则灰头土脸谁信?

增加底气或自信,免得被人欺负。

现在人人有车,你灰头土脸骑个破自行车或电瓶车出去了,看不起你是一方面,欺负你往往也是没商量的。现在你拥有了车,那就不一样了,咋的,哥(姐)也是有车的人了,你想欺负也看看。而想欺负的人心里也不一样了,看来这个人有车,也不好惹,算了吧,咱走吧,不欺负了。

所以为什么月薪三千的人还要买车,以上。


1叶知春语

这事太正常了,有什么不妥吗?我认为无论收入多少,车子该买就得买,理由实在太多了。捋一捋,我觉得最重要有以下三点:



一、汽车时代,正常的家庭支出。

汽车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制造出来,到现在一二百年了,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很多方面已经跟上,甚至超越了世界发达国家居民的生活水平。汽车开进普通百姓家,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看路上车水马龙,很多都是私家车;看街头巷尾,停放的小汽车鳞次栉比,唯独没有你的,你不觉得严重落伍了吗?还有就是随着治理环境污染力度的加大,很多国家已经将汽车,写进了退出市场的时间表。现在还不买汽车,再等几年,或许你想买也买不到,想开还不准开了呢!



二、增加自信,提高幸福指数。

人家办事,车进车出,方便快捷,又潇洒有派。唯独你穷酸寒碜,一身窝囊落败的模样。挤公交,等出租,刮风下雨无处躲。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大包小包东西没法带,既不方便,也没面子,老婆孩子更跟着受罪。这样,你还有什么自信?还能有多少幸福指数?要想提升这些,买车,是最好的选择。别跟我抬杠,不认同本人这个观点的朋友,也不要乱喷。冻死迎风站,还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好汉,也不是没有。



三、价格便宜,多数人都消费得起。

针对自己的财力和承受能力,只要不买档次太高的车,主要代步而已,一般家庭还是能买得起养得起,价格几万十几万的小车的。别说月工资三千多,就是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固定收入,甚至居无定所,一直漂着买车的也大有人在。相对而言,车子比房子便宜多了。不少人宁肯租房住,也要买辆车子开,就是这个原因。为了促销,很多商家经常搞一些优惠活动,甚至零首付,就可以将车子开回家。另外还可以办按揭,办分期,对此,你不心动吗?



买辆车,挺好!


纳履堂主

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隔着门板你不会知道别人过得怎么样。

有些人一个月工资3K,却是拆迁户,家里好几套房子待售或出租,养个二奶都是轻松加愉快,更别说是一辆车了。

而有些人月薪4K,却不敢买车开。我知道那便是题主,酸么,所以才是提出这样的问题

如果只是普通家庭用车代个步,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每年养车无外乎那几项费用:

1.油钱,一年1.5万公里的话8000块钱的样子;

2.保险,新车贵一点,次年打折后也就3-4K;

3.停车费、过路费、保养费,杂七杂八加起来算3000块。

综合算下来每个月开销1200块钱。当然也有人养车1K不到的,也有2K的(如下图),因人而异。

我们常说养车费用不超过工资的1/3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所以月薪3千多,养辆代步车也在比较合理的范围之类。

怕就怕上有老下有小,每月开销基本月光的情况下养一辆车,会大大降低生活的质量。汽车是消耗品,并且会有持续的支出,养车需谨慎,考虑一定要周全

但是,人家啥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人家究竟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养车,还是有车过得更潇洒自如,我们更不得而知。

所以去操人家的心干嘛,跟咱何干啊,还不如努力搬砖,提高自己生活质量。


汽车小喷

别说每月工资3000多元,我身边有一些人每月工资只有1000多元,也都开着好车。而且在广大的农村,也有不少年轻人热衷于买车,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都是“草根影像”亲身经历的事,从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大多数是面子问题在作怪。我老家在农村,平时经常回家看看父母,近几年,我发现农村的小汽车越来越多,很多家庭买起了小轿车,特别在过年的时候,已经很少再有人骑车走亲戚了,仿佛那样做会显得自己混得没出息。

最离奇的一件事发生在我一个堂兄弟的身上。他最近几年过得非常不顺利,被岳父岳母看不起,每次随媳妇回娘家,总要被岳父岳母骂得抬不起头来。今年小伙子发奋图强,干了一个养猪厂,准备发家致富,但是无奈猪肉价格下滑,忙碌了一年又没挣到钱。

虽然我这个兄弟没挣到钱,但是岳父岳母看女婿努力了,也就不再责怪他。快过年时,岳父岳母看到自己的几个侄女婿都有车开着回娘家,感觉自己的女婿没有车开,自己脸上也没有光,就一把拿给了女儿十万元,让他们买个车开开,好为自己挣点面子。女婿没有车开,岳父岳母都没有面子,你说面子问题有多严重。

话说我从农村到城市里上班,每月工资也是3000多元,孬好也得弄个车开开,否则接送小学上学不方便,回老家看望父母也不方便,最关键的是农村老家的人会说:“你咋这么会过呢?”其实他们表达的真正意思是:你这人混得真差劲,连个车也买不起。

我身边有几个同事,有位每月工资只有2000多元,开的是本田汽车;有一个女同事更牛,直接开个沃尔沃高级轿车;还有一个同事工资最低,每月只有1000多元,开的是丰田卡罗拉,唯独我这个农村出身的上班族开了一台国产车。你以为他们是靠工资买车吗,非也,他们这点工资连养车的钱都不够,他们靠的父母的积蓄。他们很多人世代在城里居住,都有门面房和若干套房产,出来上班无非是找个事做而已。即使不上班,他们的日子也会过得比较充裕。

再说一件令我气愤的事:有一次我开车去合肥办事,回来之后开好车的同事问我,你的车能跑到合肥吗?这三百公里的路程,你得跑6个小时吧。靠,你的日系车是车,我这个国产轿车总比电瓶车跑得快吧!


草根影像

我有个远房表弟就是这样的人,我以他为例子来谈谈这个问题吧。

我那个表弟从小不学无术,又被爸妈惯得好吃懒做,如今二十好几了,还没有稳定的工作,要不是父母还养着他,估计他连吃饭都成问题。

但是,就是如此毫无家底没有稳定收入的他,竟然心心念念想买一辆车,而且他的目光远大,10万以内的车还不能入他法眼。

我曾经就这件事问过他:“你想买车,哪来的钱呢?恐怕首付都是个难题吧?”

“我爸妈帮我出点,首付就够了。”

“就算首付解决了,你现在又没有工作,怎么还月供呢?”

“买车了我当然就要出去工作了。”

“为什么你就那么想要一辆车呢?”

“别人都开车,我为什么要走路呢?有车了想去哪儿就能去哪儿,那样的日子没有忧愁。”

我实在无法理解他的思维,他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经济状况,连基本生活都要找父母啃老,还一心想着买车,不说他能不能还上车贷,光是油费他都出不起吧?这真是典型的眼高手低,脱离实际。我想这种人就是娇生惯养不懂得何谓生活,才不切实际地幻想买车。

再说另外一个例子。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公司里有一个普通职员,他每月工资还不到3000,却一直想方设法贷款买车,原因在于他女朋友的父母催着见面,他想到时候能开一辆豪车去见未来老丈人。

我仔细分析了他的情况,他也是那种没什么学历和技术的普通人,只能做一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简单工作,所以他想用一辆豪车来撑起自己的面子,让女朋友父母多少看得起自己。这样的人其实挺可悲的,他们除了用负担不起的物质条件来“打肿脸充胖子”,再没有其他底气来展现自信。

后来,他确实贷款买了一辆车,但他每月还完车贷、除开油费过路费停车费,一个月的工资就所剩无几。有一次,他向我借钱直言不是拿去乱花,而是用做生活费。对于他的行为,我也实在无力吐槽。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当追求符合我们当前经济状况的物质条件,切忌盲目攀比。否则只会产生一堆坏账,最终走向自我覆灭的不归路。

其实,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当前拥有哪些物质条件,而是是否具有创造物质的能力。当你练就一身本事,又何愁不能赚取千金?又何愁得不到别人尊重?有一句话说得好:“当你的能力匹配不上你的野心的时候,就韬光养晦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吧。”


冰焰

其实你并不了解这些人的情况,所以才有此疑问,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表面,就以为看穿了他人。你可以观察一下,这些人无非就以下几种:

1、工作只是打发时间

我身边就有人拿着低工资,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却开着好车,整日还乐呵呵,丝毫看不到有什么压力。跟你一样,我也很纳闷,后来才知道他是拆迁户,工作只是为好不让自己陷入颓废的生活中。你工作是为了每月的工资,别人工作就是为了打发时间,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阶层区别。

2、除了工资,还能另外赚钱

我认识一个朋友,正职工作收入不高,但他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努力赚钱,甚至能超过正职工作收入,买车对他来说只是小事。这类一般人并不清楚他,反而以为他家境优越,其实别人的努力没给你看到而已。

3、啃老一族

我爱人的堂兄,隔三差五换工作,工资自然不会高,但是有车开,有房住,每月光是违章和加油的开销就已经不是工资能满足的。你也许会问那他怎么生活,没钱就找爸妈要啊!他的孩子自己人不管,都是父母管,车子的油钱也是经常找爸妈要,对了他还觉得爸妈不把房子都转给自己而对父母大发雷霆。怪谁呢?当然怪他父母从小溺爱他的后果,不过不用担心,他父亲当年赚了不少钱,所以有啃老的资本!

4、工作需要

有些工作,或许前期是没多少收入,但需要投入时间和成本,比方说把车子当作向用户炫耀的资本,这算是一种投资。当然多多少少有一些虚荣心在里面,不过他们还算是有目标的,知道车子只是工具,是要通过它去赚钱。

闲下之余,他们还会跑跑滴滴之类,赚点油车,不用担心他们养不起车。

5、打肿脸充胖子

这类人才是真让人不明白的,明明没有什么资本,除看着别人有车了,不顾自己的实力,强行借钱买车,害了自己不说,还要连累家人。我认识一个人,就是这种类似,为了买车养车,欠了一屁股债,信用卡天天催还款,最还是老父亲用了养老的钱,帮他还了,最后他也不好意思,把车转手出去,成了别人的笑柄。

人还是要有自知之明,做任何决定一定要量力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