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小家電賺3到5成,年輕創業者照樣能幹過上市公司


“風口之下,每一個小家電細分品類都是新興品牌的一次逆襲機會。”


遠離家鄉,在大城市工作,一個人居住。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年輕人不在少數。

蔡梓彬和尤紹鋒便是其中之一。前幾年,他們回到了各自的家鄉創業。巧的是,這兩位年輕創業者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創意小家電領域,瞄準了大城市“空巢青年”的錢包。

數據顯示,中國成年單身人口超過2.6億,佔全國人口的19%,相當於英、法、德三國人口的總和。其中,獨居成年人口大於7700萬,主要為Z世代。

不可否認的是,在80後佔主導的消費市場中,90後年輕人正在崛起,甚至會在未來5~10年逐漸上升為中產消費的中堅力量。

然而,市面上大部分廚電產品都只適用於家庭場景。尤紹鋒告訴零售君:“市場上的家電品牌有很多,但沒有真正為青年人打造的廚電品牌。

2015年底,北漂的蔡梓彬回到廣東潮州創立了“小宇青年廚電”。3年後,深漂的尤紹鋒回到廈門,創立了“適盒”。

這兩家新創小家電企業,都靠著在淘寶眾籌上募集的資金,推出了自己的小家電“處女作”。

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新冠疫情竟然使小家電成為了為數不多的受益行業。


“小”家電,“大”空間

華西證券的報告指出,我國小家電保有水平偏低,滲透率提升空間大。由於消費者對家電功能需求的差異化、精細化,催生出眾多品類細分市場,小家電單個品類的市場規模仍然較小,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在這個行業裡,不缺實力雄厚的競爭者。美的、九陽、蘇泊爾三大巨頭佔據了半壁江山,“小家電第一股”小熊電器正在迎頭趕上,松下、摩飛等國外品牌也虎視眈眈……

對於小家電新創企業而言,發掘用戶在廚房場景中未被滿足的痛點,推出爆款產品似乎是唯一出路。所幸的是,疫情的爆發,將消費者的烹飪熱情激發到了極致。

疫情逼著“中華小當家”們宅在家鑽研美食。誰要是沒幾件稱手的“傢伙”,都不好意思在朋友圈秀廚藝。

於是,小家電市場上出現了各種“新面孔”:電動打蛋機、旋風鍋、烤麵包機、牛排機、壓烤三明治機……

“適盒”三明治早餐機,圖源淘寶

疫情期間,傳統大電器行業陷入低迷,小家電品類的銷售卻逆勢增長。

淘寶數據顯示,一款空氣炸鍋月銷3.3萬件,一款破壁機月銷超2萬件,一款多功能料理鍋月銷超1萬件;京東平臺上,2月至3月中下旬,電火鍋成交額同比增長140%;據蘇寧的統計數據,2月份,空氣炸鍋和電烤箱的銷售分別增長831%和199%。

小家電行業迎來了風口。新創企業能否抓住機會,抵擋住老牌成熟家電企業的進攻,實現逆襲?


推出新品,唯快不破

小家電行業技術門檻低,新產品上市後,馬上就會被拷貝,這成了小家電行業的“阿喀琉斯之踵”。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快”。

一定要不斷推陳出新,小家電的窗口期是6個月,最晚6個月一定要推出一款足夠有競爭力的新品。” 尤紹鋒告訴零售君。

在產品持續迭代的過程中,會為品牌積累一批忠實用戶,帶來較高的用戶留存率。相關數據表明,留存率每提高5%,銷售額能相應提高25%。

除了“快”,找準產品品類和創新方向同樣重要。

尤紹鋒的“適盒”專注在便當盒品類,推出不同功能、不同定位的便當盒產品。“不要小看便當盒,只要我們的研究夠專注,就會發現它有很多空間可以去發揮。”

而“小宇青年”選擇的新品品類則是能夠製作各類小吃的廚具。經過幾年的發展,“小宇青年”的產品品類已經從電飯煲,擴展到烤箱、三明治早餐機、電陶瓷爐、養生壺等。

用戶最先接觸烹飪,往往都是從煮飯開始,慢慢地會嘗試做一些其他的料理,比如燉湯、蛋糕等茶點。

蔡梓彬告訴零售君:“我們整個產品思路就是先做入門級的產品,然後越來越細化地做一些料理小工具。”

不僅如此,在蔡梓彬看來,對於年輕人,廚房小家電更像是他們手中的玩具,製作各類甜點、湯羹、菜餚,重在過程中的趣味和分享的快樂,溫飽問題幾乎不在年輕人的考慮範疇內

“小宇青年”三明治早餐機,圖源淘寶

疫情催生了用戶對新品類的需求,小家電創新品牌又開始行動起來了。

羅盛諮詢執行董事梁渢指出,品牌都想著要借爆款“快贏”,但不能過度,應基於用戶群體,利用數據引領爆款。為了爆款而爆款,很有可能會因此產生無意義的浪費。


如何創造一席之地?

中國是小家電的製造大國,在浙江、廣東、福建一帶,做家電2B代工業務的製造工廠有不少。

例如,佛山順德被稱為“中國家電之都”,美的、格蘭仕、東菱、摩飛等國內外品牌都在這裡生產。

傳統家電企業不僅具有供應鏈優勢,更積累了大量數據。小家電新創企業要想在市場中分得一杯羹,闖出一片天地,必然要藉助互聯網的力量,制定產品和營銷策略。

1. 找準消費者能接受的價格區間。

定價是產品規劃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研發端必須先了解了定價,才能控制產品的設計成本。

以疫情期間大賣的三明治機為例。零售君在手淘搜索後發現,三明治機的價格從八九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如何確定自家產品的價格呢?“小宇青年”是這樣做的。

首先,確定產品的目標消費受眾是年輕人;通過進一步的數據分析,發現年輕消費群體最能接受的價格區間是在100元左右。

為了凸顯競爭力,“小宇青年”在三明治機多增加了幾個功能,並多配了兩個烤盤。雖然會提升製造成本,但是蔡梓彬表示,產品利潤率基本上都能維持在30%~50%。

根據定價倒推做產品,是不少小家電新創企業研發新品的基礎。尤紹鋒表示,“適盒”也是從現有市場裡找定價,“市場空間決定了最終定價。”

2. 通過社群運營,瞭解用戶需求,這一招比數據分析還好用。

社群運營這種形式,不僅能讓社群內的成員實現資源互換和共享,也能讓企業傾聽到用戶的聲音,從中汲取靈感,不斷創新升級。

“適盒”建立了自己的用戶群,定期推活動,例如便當打卡等,疫情期間還推出了便當自救計劃,向群裡的用戶推薦能夠使用便當盒製作飯菜的菜譜。此外,通過運營微信公眾號,“小宇青年”和“適盒”已經分別積累了5萬和3萬用戶。

儘管聚焦的品類不同,這兩家新創企業都認為,關注特定用戶的實際需求比關注數據更重要。年輕人群體有一些共同的特性,而這些特性通過數據是看不出來的。

“我們與粉絲保持聯繫,他們經常給我們一些回饋,很多新品都是粉絲和用戶讓我們去做的。”蔡梓彬指出。

3. 廚房即秀場,烹飪即社交,通過社交媒體實現二次傳播。

年輕人做完美食之後,大多渴望在社交網絡上進行分享,這正是小家電產品在朋友圈的最佳出鏡時間——這種“買家秀”,對小家電新創企業來說是二次廣告的時機。

“用戶買了個電水壺,如果這個水壺顏值高,他或許會拍一張照片發朋友圈,但絕不會拍第二次,因為燒出來的水不會變,水壺的模樣更不會變。但如果用戶用料理鍋做飯,只要他做的飯菜不一樣,而他又願意秀,那每次做完了都可以發朋友圈。這可以節省我們很多傳播成本。”尤紹鋒洋洋得意地提著自家的多功能料理鍋說,“就是因為這樣,我們在設計上花了很多精力,產品使用起來很方便,也很好看,用戶就願意做傳播。”


日本社會學家三浦展曾指出,處於第三消費時代(1975~2004年)的日本,消費單位經由家庭轉向了個人,由一家一臺變成一人一臺,居民消費追究個性化。

如今,中國正走向第三消費時代,這從破壁機、烤箱、電飯煲等越來越迷你的小家電就可見一斑。

浙商證券研報分析認為,在新生代、單身經濟、懶人經濟、母嬰以及老齡化等多元素驅動下,小家電市場細分愈發明顯,產品矩陣呈現多元化、長尾化的特徵。

下一個小家電爆品將會是什麼樣子?風口之下,每一個小家電細分品類或許都會是新興品牌的一次逆襲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