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佳:我要开一家龙虾馆,让全中国的虾店俯首称臣

糨糊有话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让千千万万的人隔离在家。足不出户一个月,天天在家吃腻了简易是饭菜和泡面后,我无比想念火锅、烧烤和最爱的小龙虾。想到小龙虾,不由得想到了“治愈系男神”张嘉佳,因为在张嘉佳的理念里,不想当厨子的导演绝对不是一个好作家。



张嘉佳,80后草根作家,被读者评为“治愈系男神”,他的由33篇平凡人生活情感故事结集而成的书籍《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上市后连续两周位居当当网、亚马逊网和京东网的图书总榜冠军位置,上架6个月销售就超过200万册,并入选“第五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类十大好书”。不仅如此,他还牵手王家卫和梁朝伟,成为了电影《摆渡人》的编剧和导演。正当我们惊叹这个男人竟能够屡屡攀登事业高峰时,他又宣布要在南京开一家全国性的小龙虾外卖店,作家、编剧、导演、美食家、生活家,张嘉佳把这些集于一身,玩得既风生水起又特立独行。


文艺青年要当作家

1980年6月22日,张嘉佳出生在江苏南通市姜灶乡的一个普通家庭。唯一不同的是,他的父母都特别爱看书,所以从两三岁起,张嘉佳的母亲就会扔本书他自己玩。耳濡目染下,他爱上了阅读,不管什么书他都可以看得津津有味。他家里有个小院子,常常是一家三口,一人捧着一本书,沉浸在各自的世界里。

上小学后,张嘉佳认识的字多了,阅读量也更大了,甚至还写起了章回小说。虽然很多小说都没有结局,但这并不妨碍他屡屡在各种作文比赛中名列榜首。但由于严重的偏科,他除了语文其他各科的分数都几乎只有个位数,为此妈妈很是苦恼。

为了挽救儿子的成绩,张嘉佳的妈妈拜托所有任课老师对他严加看守,甚至把他安排在讲台的旁边独坐。可是英语老师却无比感慨地对张嘉佳的妈妈说:“我从没见过一个上初三的学生连26个英文字母都还认不全的,张嘉佳总算是让我见识了。”而语文老师却惊叹的称赞他的文章“文字如流水一般,标点与修辞叫人惊讶,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从此,所有的老师开始因材施教,利用张嘉佳喜欢武侠的特点,给他灌输学习内容。没想到中考时,张嘉佳的语文在全县考了第一名,因此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

也许是高中时的竞争压力大,也许是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三年来,他从一个超级学渣逆袭成了老师同学眼中的学霸。可第一次高考时,他的化学因为答题卡没填准考证号成绩为零,总分只能上个二本。张嘉佳不乐意,宁愿复读也要上一所名牌大学。第二年高考,他果然不负众望,考上了南京大学信息工程系。

在南大,张嘉佳被称为“第一才子”,他自创社团,排演话剧,成了不折不扣的“风云人物”。可是到毕业的时候,他却连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都没过,甚至最后连学士学位也没拿到。他认为只要凭借自己一支笔,就可以走遍千山万水。所以大学期间,他拼命的写作,四处投稿,甚至在南京、上海、北京的一些电视栏目里做兼职。

2003年,张嘉佳大学毕业,应聘去了当地的电视台做电视编导,参与了多档节目的制作。可是,他不止一次地跟好友说:我要当作家。为了实现自己的作家梦,他在当年没有没有豆瓣,没有微博,更没有微信的时代,天天泡西祠和天涯,在网络里抒发自己的各种情怀,被评为西祠胡同“十大人气写手之一。当年张嘉佳可是帅哥一枚,但看脸这件事还要再等十年才能流行起来。不过,每个认识他的人都预言他将来要大红大紫,但他却肆无忌惮地挥霍着天赋,营造一种放荡不羁。

其实,作为电视编导,张嘉佳做的很称职,南京当时几档著名的综艺节目他都参与了制作。可仅仅工作了一年,张嘉佳就迫不及待地想走出去看看更大更广阔的世界。在好友蒋政文的推荐下,他来到上海,当了一家杂志的主笔。可没多久,个性直率的他就和那家杂志的销售总监干了一架,随即又回到了南京。此后的日子,他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文学创作里。

经过一年的潜心创作,张嘉佳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几乎成了英雄》,首印销量就达到10万册。两年后,他又在天涯上发表小说《小夫妻天天恶战》,得到网友的大力追捧。他逐渐成为了网络上的红人,文学圈里的名人。正当所有人都认为他会再接再厉写上几本小说时,他却跑去当了编剧,2011年,他终于凭借《刀见笑》获得第48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同年3月出版了小说《刀见笑》。

当导演乌尔善鼓励他来年再战时,他却再次回归到文学梦,从工作出发2013年7月起,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睡前小故事系列,没想到这一系列平凡人的生活情感故事,打动了亿万网友,这些微博被转发超过200万次,阅读超4亿人次。许多粉丝都强烈要求他将这些充满感动和正能量的故事整理出版,于是2013年11月,《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正式出版,不仅大卖,还被评为“微博上最会讲故事的人”、“治愈系男神”。

从作家到“小龙虾男神”

成名后的张嘉佳逐渐成了媒体所关注的焦点人物,可他的生活却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该干什么还是一如既往的干什么。他不在乎什么所谓的生活品质,衣服不讲品牌,舒适就好,不喜欢买车买房,不讲奢侈品。出门坐地铁,快捷又环保。当别人问他为何还过得这么简朴时,他却笑着说,我也曾睡过天桥和马路,甚至荒郊野外,该吃的苦我都吃过,如今,我只想过得随意。

张嘉佳有个忠诚的小伙伴叫梅茜,它虽没有高贵的出生,可张嘉佳却对他宠爱有加。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把梅茜带在身边,看更多风景,吃更多美味。不仅如此,他还专门为梅茜出了本书《让我留在你身边》,用小狗梅茜的口吻,写狗子眼中的人间,故事真挚温情,充满感动。

张嘉佳还特别喜欢旅行,有人说这是文艺青年的共病。可张嘉佳却说,旅行对许多人来讲确实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你现在要离婚了,明天要下岗了,或者这个方案写不出来,你出去溜达一圈,回来后这些问题依然存在,但它的意义在于什么?其实,这么一圈溜达下来之后,你会发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会不一样了,以前觉得重要的事情可能你会觉得没那么重要了,以前觉得不重要的事情,丢失的东西,可能一回来你就觉得自己必须捡起来,你心里放的那么多东西,在整个旅行过程中是有一个筛选的。

在云南,张嘉佳和朋友开了家酒吧,名字叫“梅茜的小店”。开始只想把这个店打造成“深夜食堂”,可随着张嘉佳的出名,梅茜的小店就成了许多文艺青年们好奇和向往的地方。陌生的人们走进店里,或是工作,或是聊天,或是看书,或是发呆……店主和店员并不是过分的热情围在客人身边,甚至有时候店主犯懒时,客人都是自己去厨房倒水、调酒、做菜。而这家店里最出名的是有一张“真心话”沙发,只要有客人坐上这张沙发,喝上一杯酒,心里那些能说的或不能说的秘密都会喷涌而出。相对于招待客人吃喝,店主的更倾向于陪客人聊人生谈理想,甚至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张嘉佳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其中最爱非小龙虾莫属。他曾经发誓要吃遍南京各个角落里的小龙虾,历经多年时间,他真的说道做到。专门写了《决战小龙虾地图》,将吃过的南京小龙虾馆一一点评,从而被广大吃货们尊称为“小龙虾男神”。


不仅如此,他还喜欢自己做小龙虾,各种口味的他都一一琢磨尝试,久而久之,他的手艺越练越好。据说,文笔好的男人做饭一定不会差。因为这两种技能,都需要细腻的洞察和缠绵的柔情。与张嘉佳熟悉的人都知道,当年大家都还初混文学圈的时候,每逢谈完文学后都会兴致勃勃地跟着张嘉佳一起去吃小龙虾,有时候张嘉佳高兴还会自己露两手。而他家厨房里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兄弟,给我留点行不!”

难怪媒体把会玩会吃会生活的张嘉佳誉为最懂生活的生活家,可张嘉佳自己却不这样认为,他说:“对所有的吃喝玩乐,我都会问自己,这个东西你想试一下吗?然后我心里会有个小人点头,好啊好啊好啊,然后就去做。所以,我不算美食家,我只是吃货,我也不是旅行家,我只是玩客,我只想把生命的领域扯得大一些,然后才会有筛选的自由。”

活得舒心才是生活

2014年7月,张嘉佳接受孟非的邀请,担任《非诚勿扰》的点评嘉宾,从一个幕后的创作者走到了亿万观众的面前。

当人们还在质疑他的应变能力时,却发现他的点评独到精辟,颇具张氏特色。他不同于首任的犀利,也不同于前任的幽默,他时常会有一些“惊妙之语”。有位叫刘可亮的嘉宾在生活中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于他以近乎死皮赖脸的另类执着追求女朋友五年都没有成功,张嘉佳没有猛批,只说了一句“不再寂寞中恋爱,就在寂寞中变态”,不仅点醒梦中人也说出观众的心里话。他就这样用细腻温柔而并不尖锐的语言,戳中每一个观众与读者的内心。

年轻时为了梦想天南地北的打拼,很多时候会忽视身边的亲人。在张嘉佳32岁的时候,父亲突然因心脏病动手术。在送入手术室的时候,母亲在一旁默默流泪,而父亲却对着他微笑着挥了挥手说:再见。那一刻,张嘉佳万箭穿心,他第一次感到在生死面前,人是那么的脆弱。

从此,他更加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亲人和朋友,珍惜每一天的时光。他要让自己每天都过得舒心而快乐,哪怕只是遛遛狗,写写字,也要让自己快乐无比。

2014年12月底,中国作家富豪榜揭幕,张嘉佳以1950万元版税成为作家首富。一个帅气多金又懂得生活的男人,无疑会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可是张嘉佳好像不以为然,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玩”得不亦乐乎。

2015年1月,张嘉佳的作品被王家卫看中,拉他加盟《摆渡人》剧组和梁朝伟合作,不仅仅是编剧还要做导演。这又引起了媒体的大哗,都想看看这个“暖男作家”到底什么不能干。

但张嘉佳其实心里很清楚,就像对吃喝玩乐一样,他只是想看到更大的世界,这样他才觉得认识的自我才越完整。

当了作家,客串了嘉宾点评,甚至还当了导演,可是他始终还有个梦想没有实现,那就是开龙虾店。张嘉佳有个很要好的哥们叫蒋政文,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张嘉佳20岁,蒋政文23岁,都是文艺青年。蒋政文每次来南京,张嘉佳都会下厨做自己独门秘制小龙虾,蒋政文是吃得欲罢不能,张嘉佳看着蒋正文贪得无厌的吃相总会豪情万丈地说:“我要开一家龙虾馆,让全中国的虾店俯首称臣。”


十多年过去了,蒋政文北漂创业,张嘉佳登上中国作家榜榜首,红到令人发指。2014年冬天,这对好友约在工体边的烧虾师见面,那天张嘉佳突然说:“我们,开个龙虾馆吧。”终于,张嘉佳把吃货的梦想再次提上了日程。

之后,他们全国唯一实体小龙虾馆“卷福”在南京开业。据张嘉佳介绍,他准备按照二十四节气来制定不同的龙虾口味。初期,店里只有“惊蛰”“立夏”“春分”三种口味。“惊蛰,就是他独家秘制的那种口味;立夏,则是他跟一位四川师傅要来的很棒的麻辣味;春分,是清水龙虾,作料少味道纯,也是他和蒋政文花了很大力气尝试出来的。

在《摆渡人》的启动仪式上,张嘉佳还不忘宣传自己的龙虾店,甚至大言不惭地说出:“不想卖龙虾的导演不是好作家。”

张嘉佳,就这样游走在各个领域,既特立独行又风生水起。他忠于自己的内心,忠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活得潇洒随性。朋友们都困惑,为什么每件事做到快接近巅峰的时候,就哗啦啦自己撤退玩儿去了。张嘉佳自己反而看得云淡风轻:“人生很短,我想多接触一些,多看看这个巨大的世界。”世界越广阔,越让他兴致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