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从今天起,我们分餐吧

  分餐,其实并不会分爱,而是用一种更健康、更文明的方式去爱!

  疫情期间,公筷、公勺、分餐,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提起分餐,很多人认为它是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其实不然,分餐是古已有之的中华饮食文化。不少流传千载的文献和画作都对我国古代“分餐制”有详细生动的描述。从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就可以看出,画中一人一桌,桌上食物也是一人一份。严格的说,早在周秦汉晋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实行分餐制了,直到唐宋时期,随着高桌大椅的普及和社交宴饮越来越普遍,合餐制才逐渐成为主流。

  在很多人看来,分餐似乎少了几分亲朋好友在一起聚餐的热闹感觉,但实际上,很多家庭聚集性感染的发生,正是与共餐密不可分。在过去的隔离日里,疫情进入本地人传人阶段,大多数确诊病患通过多人聚餐、参加酒宴感染。其中被网民称为“晋江毒王”的患者在年前的宗亲聚餐中以一人之力导致近4000人进入隔离观察,更是一家人确诊,不得不说是悲剧。

  疫情,让我们再一次意识到了“分餐制”的重要性。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山东再次把“分餐制”推到了大众视野,山东省商务厅提出、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紧急下达了《餐饮业分餐制设计实施指南》。山东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实施标准,既是提升健康饮食安全水平的举措,也是餐饮文明的体现。

  在烟台,随着疫情形向好,曾经烟火气十足的餐饮机构也逐步复苏。除了常规的消毒、测温外,分餐,成为各餐饮机构的不二选择。

  全面倡议使用公筷制。每个餐桌上配备公筷、公勺,公筷公勺要区别于就餐者的餐具。做到上桌的每道菜、点、汤都要配备分餐餐具。

  自助区准备一次性手套,方便客人取餐。

  隔座就餐。客人到店后,由工作人员安排座位。自助点餐的客人,酒店同步采用间隔1米的就餐制,每桌设置4人的间隔。包间中设置安全用餐人数,保持距离为1米以上。

  分餐上菜。所有食品均保证高温蒸熟,在装盘上做分位处理,保证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