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吃的天津人与粗粮细作的津菜


作者于2014年拍摄于天津望海楼教堂

守河临海、拱卫京师、清末开埠、鱼龙混杂,这些关键词共同勾勒出天津这座城的特质,而这座城内的人,不是外界认为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以“坚忍低调、乐观豁达”的性情经营着生活,在包容中享受着生活的本味,用“粗粮细作”的手法料理着生活。

天津话语音硬,平卷舌不分,以致很多外地人从言语间揣摩出了天津人的“厉害劲儿”,其实“茶吃后来酽”,久而久之,方能体会天津人的古道热肠。

不懂天津人时,“卫嘴子”代表着“嘴损”和“贪吃”,读懂天津人后,你会理解“卫嘴子”其实是“会说”与“懂吃”。

美食频道不言及“说”,我们今天只谈“吃”。

那么何为“懂吃”呢?

天津人给出了答案:深谙时令、善用物料、粗粮细作、注重调和。

津菜发源于鲁菜,和融汇济南菜、胶东菜和孔府菜的鲁菜一样,天津菜一脉传承地擅烹河海两鲜,同时兼容了公馆菜、斋菜和清真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比起“不时不食”古谚的儒雅,“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是天津人对“深谙时令”——这一饮食规则的最接地气的解读,尤其在“开海后”便能在市场找到答案。

在那个时令,海蟹、皮皮虾、鳎目鱼等这些渤海湾的“尖货”便如约上市,通过擅烹制而登上天津人的餐桌。开海的最初几天,市场上采购渔获的人最多,尝鲜自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此时的渔获,带着新鲜的海水,肉质饱满、口感鲜甜,最大限度保证菜品的品质,让人吃到那个真味。如若被商家养殖了多天再买去烹制,口感定是大打折扣。遵循“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桃半筐”信条的天津人不在乎此时的高价,也就有了“当当吃海货”那句民谚。


天津人挑时令的同时,还要挑原料产地,在乎的是原料的出处和技法的正宗,常听人说这是本地的××(原料),言外之意,外地的××做出来口感自是大相径庭。而传统口味的来源也必须借助传统技法,缺乏了津菜烹饪的“煎炒烹炸、焖熘熬炖、扒烩汆爆”的菜品,对不起,天津人的舌头不认,说“介菜不对路”。正如一次和朋友在南方海滨城市吃饭时,点了一份琵琶虾,朋友一边吃一边遗憾,“可惜了(liǎo)的,挺好的东西,油炸。”转天,特意点了一份清蒸的,结果大哥又道,“也就介意思了,介皮皮虾都长荒了,不如咱们那儿的肉细。”

其实就是一句话:懂吃而挑剔。

强调产地,强调传统,这其实,也是这座城“保守与低调”性格的自然流露。

最后,我们通过老爆三与笃面筋这两道典型的天津菜,聊聊粗粮细作和注重调和。


老爆三的原料很简单,很普通,即动物瘦肉、肾脏和肝脏,其实是宅门里不吃,老百姓解馋的下水类原材料,这类原料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腥膻味重,不好打理。但恰恰是聪明的厨师,运用“剔除”“清洗”“腌渍”等手段,去除了脏器的腥膻味,用油爆的方式复合了肉片、腰花、肝以及蒜的味道,配合着完美的咸鲜口呈献给了食客。久而久之,老爆三收获了巨量拥趸,成为了众多津菜馆的看家菜式。口感盖分两种,一派焦脆,一派软润,略有不同却相得益彰,而众多老爆三的相同之处便是盘内少有余油而不留汤汁。这一点,为上浆、油温、调味等环节均提出了至高的要求。


再来说说笃面筋,很多津味菜馆的菜单上标注为“独面筋”,其实是同一款菜品,写法以讹传讹罢了,笃和独,倒是兼顾了“只有”和“长时间小火煨制”的意思。这也是一道天津本帮菜,因为原料——面筋——出了天津基本上就少见了,它不同于江南塞肉醸烧用的球面筋,它的体积比球面筋大,质感较球面筋软。做笃面筋时多是用手将面筋撕成大块儿,如果您有幸看到边缘整齐的笃面筋,那么恭喜您找到了一家不那么正宗的津菜馆。虽然食材很简单,“油炸后的小麦蛋白质”,但是烹制时仍需用心料理,面筋撕成大块儿后放入沸水煮制,去除表面的多余油脂,然后过凉挤水备用。油锅入底油加入八角——天津叫大料——和葱花炸出味道,然后捞出,放入面筋,烹入酱油,加入食盐和白糖,大火烧开,调入水淀粉勾芡,收汁的同时撒入黄瓜片,淋入明油(花椒油),出锅。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成品配米饭,保准三大碗。后来,有些商家在笃面筋中加入了虾仁或者肉片,口味丰富了,但是笃面筋的根本,没有改变。面筋味寡,加入虾仁或瘦肉,为的是增加菜中的醇厚味,而白糖的加入又为这道咸口儿主打的菜肴增加了鲜度,这就是津菜的调和。

简单的食材,用心的料理,给我们调和出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小确幸,这就是粗粮细作和注重调和的天津菜,和这座城豁达乐观的性格一样,简单中富含了智慧。

智慧,这就是我们深爱这座城的最朴实的原因。

“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得了。””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