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津味的酒文化,可以“嚼”的纯粮酒

非遗,传承传统文化

南开区拥有众多

独具津门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

我们就来带您领略南开非遗的魅力



中国白酒的制造有上千年的历史

由此衍生出了中国酒文化

从神话传说到诗歌作品

无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酒的酿造工艺

也成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匠人们的手中世代传承


大津酒传统酿造技艺



九河下梢的天津卫

历史上也是众多手艺人的聚集地

“永丰玉”酒厂始于1854年

民国四年时,黄筱炜接手了“永丰玉”酒厂

设计了酒厂的印章

并注册了带有双鹿图案的“永丰玉”商标

1956年公私合营后

酒厂并入中国粮食食品公司



1998年

第三代传人在牡丹江

创建了带有“津誉”韵味的“大津清酒厂”

寓意为天津的“永丰玉”

2008年

第四代传人接过“大津”注册商标及酿酒技艺

并回津正式开发“大津”系列产品



大津酒以晋中平原“一把抓高粱”为原料

使用大麦、豌豆制成的“青曲”为糖化发酵剂

所用原料和辅料分别用常压蒸汽清蒸

以陶缸作发酵容器进行发酵

陶缸埋入地下,缸顶用石板盖紧

用清蒸后的小米壳封口,再加上稻壳保温

发酵28天后,把成熟酒醅挖出

加入原料量22-25%的辅料,拌匀装甑蒸馏

由此制作而成


如今大津酒的口味已多达60余种

适合各类群体

被广大消费者称为可以“嚼”的纯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