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为何我们买瓦良格号要绕远路回国?美国:谁敢放行,后果自负


现如今我国的海军越来越强了,回首这段走向蓝水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咱们海军在变强的道路上经历了无数坎坷,别的不说,就连我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号,从无到有都花了好长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学会了遗忘,以至于不少人都奇怪于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我们从买到瓦良格号航母,到改出来辽宁号航母,花了那么久的时间?

事实上,这些时间可并不是花费在航母改造工程上,从2005年到2011年,花费在改造上的时间只有六年,更可惜的是,很多时间都花费在瓦良格开往中国的路上了。

拥有一艘航母,可谓是我们国家的百年梦想,早在1928年底,北伐刚刚胜利,时任海军署长的陈绍宽就向国民政府呈文提出要建造航空母舰。但是在军阀混战、外寇入侵的时代中,这个梦想只能隐忍无期。

进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的海军司令员登上了美国的航母后,对它的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初步有了建造航母的打算。但在那个时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不久,国家根本没有足够的财力做支撑。

中国人开始了艰辛的航母发展历程,苦无航母建造经验的我们开始了三次尝试。

第一次,1985年,从澳大利亚人手中买下了退役五年的墨尔本号航母,这艘航母是英国人在二战期间建造的老爷级轻型航母,并无改造价值,我们直接进行了拆解,但是从拆解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基础性的经验。

第二次是明斯克号,1998年,由于受到韩国金融危机的影响,韩国大宇集团把它转卖给了我们,到手的时候基本就是个空壳子,我们把它改造成了主题乐园。

第三次的基辅号与明斯克号一样,也都是苏联解体前后的产物,苏联人早就将航母上的关键设备和系统拆除一空,并无太大的研究价值和改造可能性。

最终也是运气,我们利用和乌克兰的关系和短暂的国际窗口期,以及民间资本的大力协助,终于买回来了这样一艘乌克兰的停建航母——瓦良格号。

购买的过程比较顺畅,1999年7月,拖船牵引着“瓦良格”号缓缓驶离黑海造船厂,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漫长旅程。然而,在路过土耳其海峡的时候却遇上了意外。

美国人教唆土耳其在土耳其海峡务必拦住这艘航母,想要从黑海走到地中海,土耳其海峡是唯一的通路。土耳其人借机向中国索要高额过路费,但是当时的中国确实拿不出那么多钱。就在这时,土耳其人的“世仇”希腊人站出来仗义相助,愿意出钱出人出担保,帮助中国垫付了过路费,我们又答应了土方苛刻的20项附加条件,这才让我们的航母走出了土耳其海峡,这时已经是2001年11月,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多。

然而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罢了。原本我国打算是让瓦良格号航母从苏伊士运河回来。毕竟大家看看地图就知道,从苏伊士运河走的话,绝对是省时省钱还省力的一条路。如果不走这里,直接从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再绕道非洲回国的话,至少要多走出来超过八千公里的航程,非常浪费时间。

但是最终我们仍旧选择绕远走远路。原因仍然跟土耳其海峡差不多,当时的埃及背后,还是美国的身影。只不过和对付土耳其不同,如果说对付土耳其人靠的是忽悠,那对付埃及人,美国人用的就是威胁了。

埃及要是真的帮中国把航母放过去了,美国人就不敢保证下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人会不会跨过西奈半岛,直取埃及腹地了。

一直以来埃及和美国人其实都是非常不对付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美国人支持以色列复国。原本联合国规定的以色列的国土只占巴勒斯坦地区的一半多一点,但是以色列人不满足于这么一小块地盘,他们的梦想是拿下整个"迦南地区",也就是圣经中"神赐予以色列人的土地"。而埃及的西奈半岛北部,也在这片土地之上。

紧接着四次中东战争,埃及人被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各种花式吊打,甚至一度失去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在经过了这四次战争之后,被打的鼻青脸肿的埃及最终认清了现实,不再敢于反抗美国的意见,甚至主动追求与以色列和解,在这种情况下指望埃及人能奋起反抗,拒绝美国,是不现实的。

航母在土耳其被扣了整整两年的我们最终做出决定,坚决不能取道埃及。我们实在是等不起了,不能容许再生变故,而且不仅海军等不了两年了,我们的财政也不允许再花一大笔价钱去支付过路费。

最终我们只能选择绕远路走好望角,虽然也要经过的直布罗陀海峡也是海峡,但是和苏伊士运河与土耳其海峡不同,这里不是属于某个国家的内海,而是一条公海航道。美国人没有能耐在这里阻止中国船只的自由航行。

最终这艘航母一共花了两年半的时间,2002年3月3日,才从乌克兰抵达中国大连,其中被土耳其拦截了两年,在海上航行了半年。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了,中国在这条航母上初试莺啼,完成了改造,也了解了如何建造更加强大的战舰,最终成为了能自建国产航母的一代海军强国。现在的中国船只再在海上航行,没有几个国家敢拦着。就连之前扣押咱们货轮的南亚大国,在看到了我国亚丁湾护航舰队的052D之后,都老老实实地把船给放了。

弱国无外交,只有军事力量强大了,才能让国家立于不败之地,让对方有所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