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杨浦的“老字号”,是否也有你的童年回忆?

提到阿拉杨浦的“老字号”

一定会想起这些熟悉的名字

泰晤士、一心斋

小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

现在我带着孩子去

怀念,是最珍贵的“味道”

坐落于杨浦区控江路的

泰晤士西餐社

欧式建筑风格的红砖房

见证了杨浦30年来的变迁与发展

红烩蜗牛、忌司烙面、幸福“三件套”

作为入店必点的招牌菜

味道几十年如一日

红烩蜗牛

这道经典法式菜,制作工艺复杂,泰晤士刚开业时,红烩蜗牛就凭着正宗的法式味道,获得了上海西餐比赛的大奖。蜗牛个头大,肉质嫩滑,黄油入味,让人回味无穷。

忌司烙面

金黄的芝士之下藏着面条,用叉子轻轻挑开一角,浓郁的香气混合着热气扑鼻而来。加入一点金枪鱼,让面条更添了一分鲜美。这是泰晤士的名菜之一,也是芝士控的最爱。

幸福“三件套”

由土豆沙拉、炸猪排和罗宋汤组成,是童年最幸福的回忆。土豆色拉清甜可口,炸猪排酥脆紧实,罗宋汤香浓酸甜,如今这样朴素又美味的菜品在其他西餐馆已经很难再找到了。

在西点外卖处,各色蛋糕和面包琳琅满目。其中颜值与味道并存的,非拿破仑蛋糕莫属了。

层层叠叠的酥皮叠成四四方方一大块,表面盖着猕猴桃、黄桃、菠萝、草莓等水果,色彩斑斓。每层酥皮之间夹着甜而不腻的鲜奶油。小心地切下一块,送进口中,酥皮和奶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说起清真菜,就不得不提平凉路上的一心斋了。4块钱一个的牛肉煎包看似普普通通,其制作工艺竟然是上海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牛肉煎包

面粉要用鲜酵母前夜发酵,牛肉要符合伊斯兰习俗宰杀的黄牛腿肉,要用刀剁成肉糜,同时加入特制配方的作料拌匀......不但用料考究,而且包、煎的过程考验手头的技术。油温适度后入锅,匀火煎制,先移动后翻身,至包底成金黄色,微火闷熟起锅。

三黄鸡

一心斋“三黄鸡”的原材也很讲究,用料以伊斯兰教饮食习俗为基础。制作过程有严格的制作规范,从清洗到下锅的水温,再到起锅入冷水的时间,都有讲究。

这些“老字号”你都去过吗?

它们和你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

摄影:方心

实习生: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