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中国八大菜系之徽菜

徽菜菜系又称"徽帮"、"徽州风味",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徽菜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徽州府(现黄山市,江西省婺源县,以及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组成),徽菜是古徽州的地方特色,其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赋予徽菜独有的味道,由于明清徽商的崛起,这种地方风味逐渐进入市肆,流传于苏、浙、赣、闽、沪、鄂以至长江中、下游区域,具有广泛的影响,明清时期一度居于八大菜系之首。根据2009年出版的中国徽菜标准,正式确定徽菜为皖南菜、皖江菜、合肥菜、淮南菜、皖北菜五大风味,沿江菜、沿淮菜、皖南菜的总称。

徽州古城

徽菜的主要特点: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

下面就来看看徽菜的十大代表名菜

臭鳜鱼


臭鳜鱼又称臭桂鱼、桶鲜鱼、桶鱼,腌鲜鱼,是一道传统名菜,徽菜的代表之一,在安徽徽州地区(徽州即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所谓腌鲜,在徽州本地土话中有臭的意思。这“风味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肉质鲜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俗名臭鳜鱼。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

火腿炖甲鱼


火腿炖甲鱼是徽菜经典代表菜之一,主要原料是甲鱼、火腿,口味是鲜香,工艺是炖。甲鱼有较好的净血作用,常食者可降低血胆固醇,因而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有益;甲鱼还能“补劳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对肺结核、贫血、体质虚弱等多种病患亦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符离集烧鸡


符离集烧鸡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的特色传统名菜,因原产于符离镇而得名。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也是中华历史名肴,和德州扒鸡、河南道口烧鸡、锦州沟帮子熏鸡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鸡”。正宗的符离集烧鸡色佳味美,香气扑鼻,肉白嫩,肥而不腻,肉烂脱骨,嚼骨而有余香。

蜂窝豆腐


以豆腐、鸡蛋黄糕、 肥膘肉和猪腰子为食材制成的一道美食。

无为板鸭


无为板鸭又称无为熏鸭,早在清代道光年间就闻名于世,距今已近200年历史。板鸭是无为的名片,在无为,做板鸭的不计其数,出名的大多在城里,城南马家、城东燕家,可谓妇孺皆知的老字号,卤水配料和熏烤火候,都是祖上秘传,从不示人。无为板鸭的名声一年年叫响,已被列入《中国名菜谱》。

问政山笋:


是安徽省徽州地区传统名菜,用歙县问政山所出产的竹笋炖烧而成。传统烧法中,一般都用腊肉和竹笋一起炖烧,故又称为腊香问政笋;后来该菜因加上香肠、香菇等增香,故称为两香问政山笋。问政山笋箨红肉白,质嫩味鲜,加之在烹饪过程中加佐料提味,成菜后,脆嫩可口,笋味微甜,如同鲜笋一样,吊人胃口。

雪冬山鸡:


是安徽省特色传统名菜,属于徽菜系。以肥膘肉为制作主料,雪冬山鸡的烹饪技巧以炖菜为主,口味属于咸鲜味。山鸡一名雉,俗呼野鸡,安徽冬季山鸡最多。广德县横山山鸡,头有双冠和两个小肉包,肉质厚嫩而有异香。以横山山鸡烹制的此菜,嚼之无渣,醇香诱人。配以雪菜、冬笋同烧,可谓三冬密友,锦上添花,是传统的时令名肴。

清蒸石鸡


是安徽徽州传统名菜,此菜汤清香郁,肉细嫩柔滑,原味鲜醇,素以珍品著称。石鸡是栖息在山涧石缝中的一种蛙类动物,乃黄山特产。以休宁县大阜瀛所产最为著名。黄山石鸡每只重五两左右,腹乳白,背黑有条纹,肉质细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并且具有清火、明目、滋补身体的功能,是山珍上品。

鱼咬羊


鱼咬羊是安徽萧县地区特色传统名菜,是将羊肉装入鱼肚子而后封口烹制而成。孔子周游列国时,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到处碰壁,甚至弄到断粮的处境。他的学生讨来一小块羊肉和几条小鱼,因饥饿难忍,只好应急将羊肉和小鱼同煮。出乎预料,羊肉烩鱼汤,十分鲜美。传说圣人创造“鲜”字,由‘鱼”“羊”二字配合,由鱼和羊合烹的“鱼咬羊”又称“鲜炖鲜”,也流传至今。 2017年2月,萧县鱼咬羊获得游安徽旅游不得不吃的特色皖菜荣誉。

胡氏一品锅

胡适任北大校长时,用“一品锅”招待绩溪的女婿梁实秋先生,梁实秋先生品尝了“一品锅”之后,对此菜大加称赞,曾撰文做了详尽描述:“一只大铁锅,口径差不多二尺,热腾腾地端上来,里面还在滚沸,一层鸡、一层鸭、一层肉、一层油豆腐,点缀着一些蛋饺,紧底下是萝卜、青菜,味道好极”。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