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还记得小时候,奶奶家的钵钵菜吗?

一首“不愿朝中为附马,只要炖钵炉子咕咕嘎”形象而生动的描述了常德人为何对钵子菜如此之痴迷!常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湿、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常德地处湘北,北方是辽阔的江汉平原,对于北方南下的寒流毫无屏障,可长驱直入,冬春寒冷潮湿,滴水成冰;而又地处洞庭湖区,地势低洼,夏秋湿热,炎热时达38摄氏度以上。钵子菜正好能驱寒去湿,增进食欲,这种古老的烹食方式,是一种多汤菜肴,主料酥烂、鲜嫩,能够较好地保持菜肴的色、香、味,汁浓味鲜。

由于古代常德地区相对闭塞,以及常德的气候环境影响,使得被一些著名学者认为已经消失的古代百菜之王“葵菜”(即冬苋菜),还在常德种植;以及在中原地区已经消亡的古代普遍流行的“鲊”(即斋菜)这种烹调方法,常德还在使用。这就不难理解,常德钵子菜这种古老鼎食文化的遗风,与土著文化相融合发展形成的饮食方式,还能得以长期地流传下来。

“钵子菜”又称“炖钵炉子菜”、“炖钵菜”、 “火锅”,它和北方的涮锅、四川火锅、 锅同出一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用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物

这种烹调方法在陶器发明的新石器时期就早已出现,直到青铜时代,那时的炊器就是“鼎”,《韩诗外 》中记叙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击钟列鼎”而食,即众人围在鼎的四周,将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这就是古代先民“烹于斯、食于斯”炊、食合一的鼎食文化的特征。

陶器发明的初期,对食物热的炊器往往也是人们的食具,这种状况延续了很长时间,虽然后来炊、食器的功能慢慢分开,但有的还一直保留着二者皆备的功能,比如汉代出现的“五熟釜”就是现代多味火锅的鼻袒,还有“焖钵”,南北朝时称“缹”(fou),既是制作火工菜,上火炖、焖的炊具,又是可以下衬底盘上桌直接供食,保温性能较好的餐具,也就相当于现代“ 锅菜”、“煲仔菜”。而常德钵子菜是将事先初步烹制好的原料,用陶制的炖钵、 锅或金属小锅盛装,随小火炉上桌,由食者边煮边吃,这种方式更 完好地保留着古代先民“鼎食文化”的古朴遗风。

常德人素来喜爱热食,有"一滚当三鲜"之说、,从味觉的最佳温度是70摄氏度左右这点来看,钵子菜满足了人们的品味要求,制作的原料都取材于本地所产的水鲜、畜禽、时蔬等,原料广泛且易获得。所以常德无论城乡百姓家中都会做,来了客人都要炖几个钵,否则不成敬意,三朋四友小聚,不炖几个钵不显气氛之热烈。冬季炉火熊熊,钵内热气翻腾、香气四溢,驱尽了严冬的寒气。就是在烈日炎炎的盛夏,常德人的甑钵炉子照样炖得热气腾腾,食者大汗一出,酣畅淋漓,胃口大开,所以常德人乐此不疲,如痴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