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佗歸順漢朝與秦始皇無關,南越國曆經九十三年最終亡國於大漢。

不知何時起,網上瘋傳著這樣一段話。

有人說漢高祖劉邦給南越王趙佗的詔書,讓趙佗自立為王,然後趙佗執意歸順。

然後趙佗歸順漢朝時,說自己有雄兵百萬,一點都不害怕漢朝,之所以歸順漢朝,是因為趙佗不敢違背一位老人的囑託,這位老人曾經重用了自己,而這位老人正是秦始皇。

這段話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但小編只想說,這段話是假的。

秦始皇平定嶺南地區時,屠睢、任囂為主將,趙佗只是副將。



秦始皇在吞併六國後,開始著手平定嶺南地區。

最初,秦始皇命國尉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率五十萬大軍,兵分五路,進攻鐔城、九嶷、番禺、南野、餘干五地。

當地人自然不會束手就擒,他們逃到叢林中,寧願與毒蟲野獸為伍,也不願做秦軍的俘虜。

而秦軍雖然驍勇善戰,但因為水土不服以及後勤補給不方便,再加上對嶺南一帶地形地勢並不瞭解。

終於秦軍途經西江畔的三羅地域時,被當地人伏擊,秦軍死傷無數,主將屠睢也中毒箭身亡。

秦始皇又命任囂為主將、趙佗為副將,再次率軍平定嶺南,但這一次秦軍人數不詳。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公元前214年,嶺南地區統一,任囂被任命為南海郡尉,節制嶺南南海、象郡、桂林三郡,而趙佗則被任命為南海郡治下的龍川縣令。

趙佗兩度隨秦軍入嶺南,都只不過是副將身份,平定嶺南後也不過是龍川縣令,何來重用之說,又怎麼會對秦始皇感恩涕零呢?

而秦軍雖平定嶺南,卻曾遭重創,即便是全軍安然無恙,又哪裡有百萬之眾呢?

趙佗受秦始皇之命,不準秦軍返京勤王?



公元前209年,農民起義爆發,南海郡任囂想要響應起義大軍,但因為染病在身,不能實施。

任囂召見了趙佗,對趙佗說,“秦朝暴虐無道,天下百姓受苦受難。而南海郡地處偏遠,又加上有險關峻嶺相距,你可以在這裡自立一國”。

任囂死後,趙佗向嶺南各地發佈了防守指令,並將秦朝派來的官吏盡數殺害,全部換成了自己的親信。

等到公元前203年,趙佗吞併了桂林郡、象郡,建立南越國。

許多人說,秦朝滅亡之際,秦軍主力奉秦始皇之命按兵不動,使得義軍輕易推翻秦朝。

秦始皇的夢想是一世、二世,乃至萬世,又怎麼會讓秦軍坐視不理秦朝的覆滅呢?秦始皇東巡除了尋訪長生之術,其實也是為了監察各地是否有叛逆之心,既然能放任秦朝滅亡,又何必多此一舉呢?秦始皇曾收繳天底下的兵器,聚集在咸陽,鑄造成十二個銅人,為的正是防止百姓反抗。

而趙佗的種種行徑,殺秦吏、絕秦道,自立為國,難怪也是秦始皇的授命?

趙佗不過是秦始皇之名,使自己師出有名。畢竟中原義軍中,項羽等人擁戴楚王后人為義帝,義軍諸侯中也有六國王族後裔。

漢朝初期確實沒有能力武力解放嶺南地區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建立西漢政權。但多年征戰,漢朝國力積弱。

而且劉邦又開始剷除異姓諸侯,甚至因為平定韓王信,被匈奴困在白登。

而南越國地處偏遠,未曾遭受戰火侵襲,又在趙佗的治理下變得富庶。

因此,劉邦決定用和平政策解決嶺南地區分裂割據的狀態。

公元前196年,劉邦命大夫陸賈出使南越王,勸說南越王歸漢。

陸賈來到南越國,威恩並施,向趙佗陳述了歸順漢朝的種種利弊。

漢帝讓我授王印給你,你需要向漢帝稱臣,依舊是南越王。你的宗親都在漢朝,如果你執意想用南越國來對抗漢帝,那麼我們一定會先毀掉你祖上的墳墓,殺光你的宗親。漢帝一定派精兵良將來討伐南越國,到時候南越國岌岌可危。

趙佗雖然倨傲,但覺得陸賈的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的,於是向漢帝稱臣,南越國也就成為漢朝的藩屬國。

關於網上瘋傳的那段話,有這樣的描述,劉邦讓趙佗自立為王,趙佗拒絕了,執意歸順漢朝。

趙佗在劉邦稱帝前就已經是南越王,又何須劉邦來讓他自立為王?

漢文帝與南越國重歸於好。



趙佗雖向漢朝稱臣,但並不像網上所說的,將南越國併入漢朝疆域。

南越國一直還是保持著越人治越,只是與漢朝、通使、通商,依然屬於趙佗的自由國度。

等到漢高祖劉邦去世,呂后臨朝,開始與南越國交惡。

南越國從漢朝脫離,趙佗自立為帝,稱為南越武帝。

到了漢文帝繼位,漢文帝主動修繕了趙佗家祖墳,並對趙佗的兄弟加官進爵。

漢文帝派出曾經說服趙佗的陸賈,再次前往南越國,希望能與趙佗重歸於好。

漢文帝除了認可南越國由趙佗治理外,恢復與南越國通使,通商。而趙佗也再次向漢朝稱臣。

趙佗始終沒有將嶺南真正交給漢朝,更不用提受什麼秦始皇之囑託。

趙佗去世,南越王室衰敗。



公元前137年,趙佗去世,由他的孫子趙胡繼位。

趙佗生前,平定百越之地,疆域數千萬裡,帶甲軍士百萬之眾,周邊夜郎、閩越等國沒有不臣服南越國的。

而趙佗死後,周邊國家開始蠢蠢欲動。

公元前135年,閩越國向南越國發難,南越王趙胡向漢武帝求助,漢武帝派王恢、韓安國兩位將軍討伐閩越國。

誰知,漢軍還沒有翻過南嶺,閩越國內亂,閩越王的弟弟殺死了閩越王,並向漢朝投降稱臣。

趙胡本應該前往漢朝京城向漢武帝道謝,卻因為擔心被扣留回不到南越國而沒有前往,違背了做臣子的禮儀。

公元前122年,趙胡病重去世,兒子趙嬰齊繼承王位。

趙嬰齊儼然是一個暴君,喜歡肆意殺人。南越王室逐漸失去民心。

南越國內亂,歷經九十三年滅亡。



趙嬰齊在成為南越王之前,曾留在漢朝京城做宿衛。他娶了樛家的女兒為妻,生下了兒子趙興。

趙嬰齊成為南越王后,冊封樛家女兒為皇后,兒子趙興為太子。

但趙嬰齊曾與一南越女子生下一個兒子,名叫趙建德,趙建德年長於趙興,這便為南越內亂埋下了禍根。

公元前115年,趙嬰齊病重去世,趙興繼承王位,樛氏則成為太后。

因為樛氏是漢人的緣故,因此極力勸說趙興和群臣歸屬漢朝。

趙興不僅撤銷南越與漢朝邊界的要塞防衛,更是讓漢朝擁有對南越國高級官員直接任免的權利。

這一做法嚴重危害了以南越國丞相呂嘉為首的反對派的利益。

公元前112年,呂嘉發動叛亂,殺死了趙興和太后樛氏,擁立趙建德為南越王。

同時,呂嘉命南越人將漢將韓千秋軍隊全部消滅,然後嚴加防守各個要塞。

漢武帝得知後,十分震怒。

同年秋,漢武帝調遣十萬漢軍,討伐南越。

南越國確實不好對付,戰爭十分慘烈,足足持續了一年。直到公元前111年冬,漢軍攻破了番禺,擒獲了趙建德和呂嘉。

得知趙建德和呂嘉被擒的消息,南越國治下的郡縣紛紛向漢軍投降,南越國終於被平定。

這個由趙佗建立、歷經九十三年、五代南越王的南越國被漢武帝消滅。


趙佗自建南越國以來,從未想過要真正將南越國併入漢朝,最後因為子孫無能被漢武帝平定,又怎麼能說是趙佗將嶺南拱手讓給漢朝呢?

不過,趙佗確實為嶺南地區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發展農業經濟、促進文明發展,堪稱是“開發嶺南第一人”。

參考文獻:

《淮南子·人閒訓》

《史記·南越列傳》

《南越志》

《百越先賢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