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超行业第一,却是投放明灯,实在骚气

各位下完班都干嘛呢?是回家躺尸,还是为了减肥去健身房呢?现在想减肥的一抓一大把,能坚持锻炼的10个里面能抓出一个就不错了,都是嘴上功夫哈哈哈哈。

而很多减肥的朋友应该都会吃燕麦,甚至把燕麦当主食。因为其易饱腹、易消化,饱含膳食纤维还比较营养。比起天天要去健身房来说,吃燕麦确实比较容易接受多了。


而且现在的人们生活品质提高了,对膳食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早餐从最开始的豆浆油条演变成了各种营养丰富的谷物食品,饱腹和感官享受已经不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了。燕麦作为营养丰富的谷物食品,现已成为最重要的早餐食品之一,在早餐市场的消费需求逐渐提升。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中国即食燕麦的销售量将从2018年的4.1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5.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销售额将从2018年的18.8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6.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中国燕麦消费市场将持续扩大。

数据来源:《2018——2022年中国即食燕麦销售量和销售额增长走势》


不仅如此,现代年轻人因为熬夜、加班、不爱运动等经常出现亚健康问题(最近又出现某30多岁年轻人患上老年痴呆症的新闻了,可怕),于是他们越来越注重养生,通过日常饮食调节健康状况、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已成为国内年轻人的日常模式之一。而谷物食品在膳食平衡中位居主位,因此,燕麦能成为市场新宠是大势所趋。



以前,中国燕麦市场还是以桂林西麦食品为行业一哥,然而长期霸占中国市场第一的它却在2018年被百事旗下的桂格反超。它的销售费用逐年增长,在广告及市场推广方面保持着较高的投入力度,但市场占有率却逐年走低,这跟他不注重研发燕麦食品的多样性是有很大关系的。

桂格燕麦能力压西麦成为行业大佬,当然是有一手的。下面虎叔就带各位来看看桂格历年来在产品研发和广告营销上的成长。

桂格燕麦来自美国,成立公司是在1901年,距离现在也有一个多世纪了。与西麦不同的是,桂格布局了即食冲饮麦片、罐装冲饮麦片、水果冲饮麦片等9个细分市场,且一直以来在口味和颜值上都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更迎合年轻人的喜好风格。


桂格在2001年被百事公司兼并,于是在广告推广上,前期一直走打动消费者的情感路线。

比如2013年为了新品“醇香燕麦”打造的广告片:“一对恋人在一起享受暖暖的燕麦饮,亲密地互动,自然而真实地展现了产品的优点。”广告倾向于向消费者的情感靠拢,增加趣味性的同时,还可以为消费者传递快乐和健康。


再比如2015年最新的电视广告“Off you go”播出,意味着自2014年初就开始播放的旧版广告“Quaker Up”的终结。广告讲述了一个女孩成长为女人的故事,并且展现了她人生中的特别时刻:跑向校车、大学毕业等,当然,桂格产品穿插在其中。其实就是在以往桂格作为能量来源的基础上,冠以“为新一天伊始做好准备”的情感内核,弱化了产品功能,强化了品牌形象。


在2016年,还与Amazon Alexa(即Amazon推出的语音服务系统,Alexa搭载于Amazon的便携智能蓝牙音箱Amazon Econ上)展开合作,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形式更多样的美味食谱,让其与品牌产品之间产生互动,建立情感联结。并且可以看到桂格品牌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向。

同年,

桂格还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在游船上放一张床,工作人员会准备好早餐,有牛奶、鸡蛋,还有水果搭配桂格燕麦,然后邀请路边民众前来体验,旨在为工作奔波而来不及吃早餐的上班党打造一个吃完早餐后还能休息的惬意场景。这波操作只能说增加了桂格与消费者的亲近感。



在选择代言人方面是典型的“谁红找谁”。比如2010年因台剧《命中注定我爱你》而红遍大江南北的台湾演员阮经天;2013年正当红的歌手兼电影演员任贤齐;2016年被内地广为人知的歌手林俊杰和当红小生杨洋;以及今年因热播剧大火的小花杨紫等。



看这2年多时间突飞猛进的关注量,可见桂格的推广逻辑是十分奏效的。

自2018年以来,百事在营养业务上进行了大规模的转变,过去常常将品牌定位于传递快乐,像奇多激浪等也是如此。但自2018年10月起,百事在重新研究消费者的参与模式后,将桂格品牌重新定位于营养和健康,比起之前主推的情感模式,目前更关注产品的功能特性,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功能性营养品牌。


也就是说,桂格会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健康需求的产品,并且以消费者喜欢的方式进行销售,其实就是进驻了主流的电商模式,方便又快捷;其次是基于产品创建各种潮流的话题玩法。

比如桂格向来以冷热谷物和零食产品著称,但在2018年重新设计了旗下所有的产品,去掉人工甜味剂、色素、香精和防腐剂,成功加入冷链产品行列。同时改进了包装设计,传递出更健康的视觉感受。



再比如微博上推出的各种玩法:#有料挑战馆##我的营养有魔力##营养满格,全粒开练#等,贴合目标消费者,由主打年轻人时尚市场的何穗、亲子市场的胡可等明星和KOL进行声量加持,配合线下挑战活动,充分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同时能让消费者切实了解到产品,注重产品营养的传播。



在12月还为新品——抹茶麦果脆联合玛丽黛佳推出圣诞舔脸抹茶妆,收获了大批女性粉丝的追捧。



今年初夏,针对年轻人养生,桂格还推出燕麦饭、滋养燕麦冲饮等。直到8月,针对健身女性,桂格Keep联名,推出了奇亚籽keep礼盒,更是联合了微信头部KOL一条东东和西西等推广此联名礼盒,并且设计出了“全国女子健身图鉴”配合宣传。



本来Keep就在进军轻食市场,它的营销模式已经很被很多自媒体在传播了,桂格燕麦作为轻食搭配健身App,确实能达到双赢的效果。

但虎叔发现,桂格在选号上却有点识人不清。叔把近期推广过桂格产品、Keep礼盒和“全国女子健身图鉴”的这批号都给放上了监测台。号不多,看来桂格是想要小而精的投放。其中,有情感、乐活、时尚、文摘、健康和体娱类账号,结果如下所示。



真实:表示数据异常占比在0%~20%;

存在水分:表示数据异常占比在20%~60%;

存在大量水分:表示数据异常占比在60%~100%。

从推广内容上看,每位KOL都会在文章里放上产品的成分和功效展示,以及口感、颜值等。而且每位的内容都是博主根据自己的定位发布的UGC,还算是各有千秋,并且能够应对不同的粉丝需求。




从选号类型上看,情感类和乐活类大号能放大品牌宣传力度;时尚类公众号是桂格基于产品年轻化趋势进行的投放;体娱和健康类则是本次推广主题所需的垂直类账号。总之,可以看到桂格本次选择的粉丝辐射范围较广,并且它要求KOL在文末放上《全国女子健身图鉴》的阅读全文链接,直接跳转到桂格官方微信的界面。这样既区别于购买链接,又能直观地了解KOL的转化能力。



看官方微信才这点阅读量,想必投放的号里面没少有刷量的。而虎叔的监测结果也显示有66.7%的踩水率。其中Jassica时髦XLinda酱的健康生X叔已经扒过了,那么就来看看剩下两个是怎么刷的吧!


吾里营养X

平均头条阅读:10w+


这位博主的定位称不上是母婴号,但涉及辅食一类。单从简介来看,是一位致力于营养美食推荐和做法分享的博主,因此,桂格选上这位博主进行投放是基于产品特性的,但营养师这么多,怎么就挑了一个这么水的呢?

与诸多母婴类公众号类似,他的数据有60%以上都是水。虎叔监测到他在7月28日晚20:21发布的推文《有了这款夏日冰饮,夏天才叫完整!》,其阅读和在看数据图如下:


这篇在20:21发布的推文,阅读在一开始上涨得很快,却在20多分钟后有断崖式下降,然后在0:00开始,以循序渐进式进行了刷量。

20:42,阅读18463

20:43,阅读19503,涨幅1040

20:44,阅读20549,涨幅1046

20:45,阅读21059,涨幅510

20:46,阅读21094,涨幅35




前面以每分钟1000左右到阅读涨得如此均匀,后边儿就下跌90%以上了?况且,这2w1的阅读一直持续到了0:01,然后就开启了夜刷模式。

0:01,阅读21757

1:03,阅读27906,涨幅6149

2:00,阅读30651,涨幅2745

3:02,阅读33035,涨幅2384

4:04,阅读35346,涨幅2311

5:01,阅读38622,涨幅3276



这边除了一开始的1小时疯涨6000+以外,一直到5:01,涨得也算是均匀。只不过6:13开始5分钟就能涨2000+,甚至越来越高,涨到5000+,是欺负读者早睡咯?



看啊,凶吧,10w+就是这么刷来的,这篇的话真实阅读很可悲啊,1w肯定不到。而在看也是滑稽,两段集中式飞涨,阅读涨了多少,在看就涨多少,敢情这部分的读者最尽心尽力啊。



虎叔看了看这位博主近期接过的广告,量还不少。真的好奇怪这些刷量这么严重的博主都怎么拿到广告的,唉...


黑猫驾X

平均阅读:4w~5w


这位博主是个人类账号,除了在公众号,其在微博@黑猫的X也是知名的运动大V,拥有200多万的粉丝。而且还是北京健身宣传推广大使、2018青岛马拉松梦想大使,看着好像名气很大的亚子。


她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推文不多,主战场还是在微博。系统检测到她在6月21日20:43发布的这篇《黑猫说|这个活泼又可爱的夏天啊》,其阅读和在看增长曲线如下图所示。


在看量前半个小时增长缓慢,之后迅猛增长,1个半小时就能涨700左右,厉害了。阅读量前半个小时很猛,但还没涨到5000就歇菜了。到凌晨1:53,阅读从5000到1.5w只用了1个小时。然后第二天上午10:02,半小时内又涨5000。所以这位博主的日常文真实阅读只有不到5000的水平,都占不到25%。

再来看其微博这篇9月3日12:30发布的伊利欣活

的推广文,转发评论和点赞都比日常微博多很多,所以是粉丝都比较爱看她推广告的意思咯。




这篇的转发页果然十分离谱,从第6页开始就直接空白了,一直到130页。大家可以看看这个转发时间节点,都是集中在某一时段,中间会隔很久,更重要的是从第6页到第130页是16:16到17:33这个时间段,1个小时的数据全不见了,是被微博吃了吗?



点赞页呢也基本都是暂无介绍的“手机用户”,随便一翻就有很多。



下午16:11的这篇日常文刷得更彻底,4000+的赞,从50多个点赞用户开始就“暂无介绍”了,60多个开始更是连头像都还没上传。



更多的虎叔就不截图了,广告主们包括伊利要是想知道可以自己去康康,其转化效果能不能配得上给的广告费,各位就要掂量掂量了。

这么看下来,总归知道这些假博主的转化能力有多差了吧。桂格营销推广的方式是高于行业里其他品牌,但这选博主的眼光确实也该提高提高了。


在快消品迅速迭代的当下,挺考验企业的营销策略和创新能力的。

先前的西麦食品靠“广告战+大单品”策略,使其产品风行大江南北,销售收入占比公司总营收超98%。然而它的产品主要是纯燕麦片和复合燕麦片,两者共计营收就占比公司总营收的98%以上,而且西麦的目标客户群基本以中老年消费人群为中心,产品结构过于老化。由于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少,并且缺少创新,因此很难吸引90后、95后这些新兴消费大军。

就连香飘飘也不例外,它的广告费用支出从2015年起一直超越友商,在砸钱做广告方面可能比西麦还要激进,但问题就出在其大单品经年不变,一旦广告投入停滞,势必影响销售情况。

斑马消费梳理发现,从2014年开始,香飘飘的广告投放从占比营收的6.07%升至2017年的24.83%,2015年的广告费用支出翻了三倍,但是营收却出现了负增长。证明这种“土豪式的烧钱战法”根本维持不了多久。

桂格到目前为止,产品更新快、广告形式也经常创新,完全跟着时代潮流在走。而且从一个又一个的广告和代言中也可以看到,桂格的产品一直在更新形式,从纯燕麦,到即食冲饮麦片、燕麦乳,再到麦果脆,完全冲破了燕麦市场产品单一的缺陷。




除此之外,桂格的价格体系也是基于国内主流消费情况的。其价格分布主要集中在中端市场,而中端市场的销售占有率达到了13.72%。(低端价位:0.5-33.9元;中端价位:33.9-75.36元;中高端价位:75.36-129.0元;高端价位:129.0-3565.0元)

因此快消品行业除了要不断更新产品和创新宣传模式之外,抓对主流消费者也是正事儿。


近期在吾里营养X投放过广告的商家有: 汤臣倍健、美赞臣、王老吉……

近期在黑猫驾X投放过广告的商家有: 华为Watch、海尔、澳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