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攻击舰在性能和设计定位方面,和轻型航母有何区别?

梦幻之星V


在现在的国家发展状况中,大家应该也是发现,很多的国家已经在军事上面,做到了非常的发展,很多人国家发展军事力量,在各个方面,如今两栖攻击舰的发展是很多法甲比较重视的,并且都在努力实现更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军事大国。

什么是两栖攻击舰

两栖攻击舰 (Amphibious assault ship),或也称为两栖突击舰:它的两栖就是能够搭载飞机和运输坦克、登陆部队等陆战力量,所以它的内部设计异于航母,很多空间用于装备登陆力量。它是一种用来在敌方沿海地区进行两栖作战时,在战线后方提供空中与水面支援的军舰,可以提供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在海军的地位仅次于航空母舰。

(“堪培拉”号两栖攻击舰内部示意图。)

这种军舰由直升机航空母舰发展而来,但是大部分也结合了船坞登陆舰的坞舱(Well deck)设计,可装载登陆艇。且相较于多数航空母舰,不少两栖攻击舰可拥有更密集的自身防护武器,不一定需要护卫舰队保护。由于两栖攻击舰是现代军舰中大小与排水量仅次于超级航母的类别,因此对于未拥有超级航母的国家,或是在没有配置航空母舰的舰队中,两栖攻击舰往往会成为舰队旗舰。而美国也正在研究鱼鹰的预警机与加油机型号与垂直起降战斗机在两栖攻击舰上配合使用。

(鱼鹰在两栖攻击舰上)

有四大级别,分别比航母的排水量低个级别。小型的如韩国的“独岛”号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近2万吨。大型的如美国LHA(R)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5万吨,接近中型航母 。

(韩国的“独岛”号两栖攻击舰)

2019年9月25日上午,中国海军首艘两栖攻击舰下水仪式在上海举行,该舰排水量为2万吨级。

(中国海军首艘两栖攻击舰下水)

两栖攻击舰有很多地方和航母不一样。

首先,两栖攻击舰的作用和船坞登陆舰相仿,一般只用于两栖作战,主要用来运送登陆部队,还可以运载战车、火炮等重型登陆武器,甲板上停放的作战飞机,一般都是直升机。而航母的作用则是用来夺取制空权,通过舰载机打掉敌人的空中力量,为后续部队的进攻做铺垫。

(两栖攻击舰的战车)

其次,我们都知道,航母作为舰载机的起降平台,上层建筑需要尽可能的简洁,因此只携带少量的自卫武器。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为了保证航母的安全,必须为其配备一个庞大的航母编队,航母的安全完全倚仗编队里的战舰。两栖攻击舰,只搭载少量直升机,空余的地方很多,因此可以搭载更多的武器装备,一般可以独立执行任务,而不需要其它战舰的保护。

(独岛号LPX级两栖登陆舰的近防火力)(韩国独岛号两栖登陆舰在发射导弹)

(韩国独岛号两栖登陆舰的雷达天线)

最后,两栖攻击舰虽然也有直通式甲板和跑道,但是它的跑道长度较短,也没有阻拦索等设备。

(法国戴高乐航母阻拦索)

而且甲板强度远没有航母的甲板强度高。一般只能搭载直升机,而不能搭载滑跃起飞的战机。现今,只有美国为自己的两栖攻击舰配备了F-35B战机,使其也具备了起飞战斗机的能力。不过,这样的两栖攻击舰也不能算作航母,只能算是准航母。因为设计之初,两栖攻击舰就不是作为航母使用的,所以能搭载的战机有限。

(美国为自己的两栖攻击舰配备了F-35B战机)

因为只能搭载垂直起降战机,所以两栖攻击舰的作战能力与航母相比,其实很弱。因为不管是早些年的鹞式战机还是如今的F-35B,为了实现垂直起降能力,必须牺牲掉一些东西,比如载弹量和载油量。垂直起降战机的作战半径有限,而且只能携带一些轻型武器,挂个中距空空导弹,很可能就趴在甲板上起不来了。而航母上的舰载机,可以采用滑跃起飞或者弹射起飞的方式,战机的性能受到的影响不大。所以就综合实力而言,两栖攻击舰和航母根本没有可比性。


(阵风战斗机降落在法国戴高乐航母)


铁杆军迷


日本“出云”号直升机驱逐舰,2017年兴冲冲开去新加坡参加观舰式,到访者属它块头最大,似乎羊群里钻出一头骆驼来。满载排水量2.7万吨,超过了到访的泰国1.1万吨的“差克里·纳吕贝特”号。不过,泰国航母看着是小,却是正正经经的航母,以海上制空而设计。“出云”出生,有点偷偷摸摸,以直升机驱逐舰为名,开始显得有点不伦不类,今天已正式走向前台,完成了改造,最多可搭载10架F-35B,也具有不小的制空能力。航母与两栖攻击舰的区别,是否设有投送人员和装备上陆的坞舱,就是区别它们的典型标准。不过也越来越没有那么严格。

泰国的想法

1989年发生风灾,因在海上,军队没有立体救援能力,大为不利,于是产生了打造一艘两栖舰的想法。找到西班牙,给他拿出了三种方案,报价都是4亿美金,泰国思谋再三,还是选择了航母。从一开始,即按挺正经的航母设计,不过兼作立体救援。韩国设计了“独岛”级,本来正经的一艘两栖攻击舰,现在看到日本有了2艘“出云”级,也想按航母改造,正式购买了美制F-35B,两栖舰正式改为多功能用途舰,可以适应多种任务需要。再比如意大利新近发展的“底里雅斯特”号,满载满水量3.3万吨,有用作航母的考虑,也设有坞舱,以投送作战队员和两栖装备,一鱼两吃,既经济又实惠,满足了不少世上不少军队的胃口,也就这类舰外销很火,现在有10个国家20多艘,而拥有航母者则少而又少。

未来的趋势

两栖攻击舰,美国发展最早,经过4型两栖攻击舰发展,最新“美国”级排水量达到了5万吨。从一开始,即有当做航母使用的考虑,因此严格按照军用标准来打造,采购价格从而一涨再涨,最新“美国”号,裸舰就是30亿美元。而2.1万吨的法国“西北风”不过4.5亿美金。便宜的原因,除美国而外,全部按照民用标准建造,花费不高用得起,用起来看似也蛮好。美国不然,作为霸权国家,战争不断,其两栖攻击舰也最大最强,搭载的装备最全,不缺作战要素。美国定位不同,性能上与他国相比,也要高出很多。


魂舞大漠


区别在于两栖攻击舰(LHA)主要是用于登陆作战。为此,现代LHA要考虑设置坞舱以容纳登陆艇,而轻型航空母舰一般是不考虑这一点的。所以目前各国建造的LHA可以代替轻型航母,但反过来却不行。

以意大利刚下水的“的里雅斯特”号为例:“的里雅斯特”号标准排水量2.5万吨,满载排水量3.3万吨,全长244米、水线长230米、最大宽度36米,设置有9个直升机起降点,可搭载12架中型直升机或4架中型直升机与6架STOVL战斗机的组合。在两栖作战方面,“的里雅斯特”号设有50米×15米的坞舱,能够容纳两艘大型气垫登陆艇或四艘机械化登陆艇。还拥有面积1200平方米的车库,可搭载60吨级的履带式车辆。

“的里雅斯特”号将替代意大利海军的第一艘航母“加里波第”号。“加里波第”舰于1985年服役,标准排水量约10000吨,满载约13000吨,其标准载机方式是8架AV-8B和8架“海王”,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只载16架AV-8B或18架“海王”,但该舰不具备两栖作战能力。

意大利海军在“加里波第”号之后还于21世纪初建造了一艘“加富尔”号航空母舰,该舰满载排水量2.71万吨,舰长244m,舷宽39米,吃水8.7米。最显著的特征是其高作战灵活性。可以执行航母的所有功能,还可以为军用或民用运输有轮车辆和履带式车辆。舰载飞机8架AV-8B/F-35联合战斗攻击机、12架EH-101直升机。机库长134米长,宽21米,大约2500平方米。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被用于轮式车辆或履带车辆的运载。通过空运来运输突击队成员,部队和空中作战根据可载舱容的总体使用情况进行部署。可搭载100辆轻型车辆或50辆中型车辆或24辆重型车辆(60吨主战坦克)。该舰在船艉和舷侧有2个60吨滚装的跳板,可进行快速装卸。可见,“加富尔”舰也有较强的两栖作战能力,但是没有“的里雅斯特”舰的坞舱,无法搭载气垫登陆艇。

总之,可以看出,现代两栖攻击舰由于航空能力的强化,而原有的两栖登陆能力却没有丧失,所以正在逐渐挤占传统轻型航空母舰的空间。


asiavikin


你好,我是冬雨AK,我来回答,轻型航母和两栖攻击舰在排水量和外观方面确实很像,最大排水量都在4万吨左右,都是宽阔的平直甲板!而且两者的有一些作战功能是相通的,但由于设计和性能方面的差异,是不可以角色互换的。

首先是性能方面的差异

航空母舰是搭载固定翼舰载机,与敌人进行空战,夺取制空权的,再有就是对地面目标发动空中打击。其战斗力体现在舰载机的数量和性能上,所以,航母会尽可能多的搭载固定翼的舰载机。

两栖攻击舰,是用来在敌近海地区,把地面作战力量投送到海滩或内陆,进行抢滩登陆地面作战的,所以,两栖攻击舰硕大的货舱内会搭载大量的作战人员和作战装备,例如气垫船登陆艇 水路坦克 两栖战车等,虽然也会搭载战机,但多为运输直升机 武装直升机和垂直起降战机,空战能力较弱,只能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掩护。

设计方面的差异

航空母舰,所搭载的一般为短距/垂直起降固定翼战机,所以甲板的设计都时围绕舰载机的起降而展开的,例如有一些航母设有滑跃起飞甲板(英国无敌级),一些轻型航母设有弹射器(巴西圣保罗号)。同时为了携带尽可能多的舰载机,设有专门的机库和升降机。

两栖攻击舰,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航母特征,平直甲板可以起降短距/垂直起降固定翼战机和运输直升机,用于立体两栖登陆作战的兵力投送和近距火力支援,所以,在内部结构上,除了机库和升降机之外,还有投放气垫登陆艇或两栖装甲车辆的船坞!

总之,可以把两栖攻击舰看做是轻型航母和船坞登陆舰的结合体,虽然有一些共通的地方,但其设计思想 作战方式等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在现代远洋海军的序列里,二者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都是不可或缺的


冬雨AK


基本上是完全不一样,既然叫两栖攻击舰了,那肯定和航母不一样了。两栖攻击舰和航母有些重叠,但是还是不一样。

航母其实算是个大型的移动的海上机场,利用编队,夺取特定区域的制海权和制空权,然后对地进行打击。航母搭载的都是固定翼舰载机,打击半径要远比两栖攻击舰要大的多。航母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军事基地,搬到对方家门口,几百公里的地方,从这个所谓的基地起飞舰载机,然后开始打击。

而两栖攻击舰不同了,两栖攻击舰其实是直升机航母发展而来,有一部分航母的特点,它有飞行甲板,可以起降战斗机,但是它却是一个两栖打击平台。它的名字其实就代表了它的功能,注意,是两栖--攻击舰,你要分开读。两栖攻击舰,其实是一个两栖作战的通用舰艇,它有坞舱,可以搭载登陆艇。

而两栖攻击舰上面的飞机和航母也不一样,它的垂直起降、短距起降战机主要用途是用于空中压制,而不是像航母舰载机那样,去夺取制空权和对地打击。两栖攻击舰上的舰载机,更多的是执行一个掩护方面的任务,掩护登陆用的。两栖攻击舰的作用位置,其实就是压着对方海岸线,然后把登陆艇放下,飞机起飞。

两栖攻击舰的作用呢,和航母有一部分重叠,但是两栖攻击舰做不了航母的事,航母也干不了两栖攻击舰的活,他毕竟还不是个全能型的,里面既可以装个坞舱,又能搭载更多的舰载机。


军武文斋


两者的任务不一样,所以在内部设计不一样所以是不能进行角色互换的,但是由于在外形设计上两者都拥有全通的甲板,所以会有一些共性,比如双方的直升机都可以互相降落,而航母搭载的固定翼舰载机则不能在两栖攻击舰上降落。其实两栖攻击舰就是个升级版的两栖船坞登陆舰,从两栖船坞登陆舰的从海平面向海滩推进的平面攻击拓展为既可以进行平面攻击,也可以通过飞机进行空中立体突击。所以用两栖船坞登陆舰的名字命名的话很多人估计就不会认为它可以和航母进行角色互换了。





从字面意思上来说,航母是作为夺取制空权而诞生的,所以航母主要任务是进行空中打击、巡逻任务,而两栖船坞登陆舰/攻击舰是进行夺岛登陆作战的,航母拼的是高性能战机和精英飞行员,而两栖登陆战拼的是海军陆战队这种量大、便宜的四等人(特指美国啊)。所以简单来说航母就是一个移动的机场;而两栖船坞登陆舰/攻击舰就是海上移动的货船,最主要的是船坞里以及甲板上的登陆装备。航母先夺取制空、海权,两栖船坞登陆/攻击舰攻城拔寨完全夺取制海权。




而现在的两栖攻击舰更像是二战时期的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的结合。像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在攻击前夜进行大规模伞降,夺取敌人后方重要的桥梁交通点、发电站等重要目标,为后续海军陆战队的平推攻击做好准备。而现在两栖攻击舰上的做的事就是以前空降兵干的活,只不过他们不在属于空军编制,而是归属海军或者海军陆战队的编制。而航母的舰载机既不能在两栖攻击舰上起飞也不能降落(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不算,正经人家的海军舰载航空兵谁会装备这玩意),两者能互相起降的只有直上直下的直升机,而航母又不能大量搭载海军陆战队,所以航母就算想进行两栖登陆任务也几乎不可能。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轻型航母,是相对于中型和重型航母而言的,尽管在长度、吨位和舰载机携带量上,无法和中型和重型航母相比拟,但毕竟还是一艘航母,具备航母最起码的功能,即携带舰载机执行制海制空甚至遂行对岸打击能力。

只是轻型航母,不具备弹射起飞的能力,由于排水量小顶多2万余吨,一般都携带具备垂直起飞、短距滑行的舰载机,目前最小的轻型航母是泰国的加克里· 纳吕贝特号,排水量仅1.1万吨,吨位与韩国海军世宗大王级驱逐舰相当。

对于军工体系欠发达的国家来说,不需要复杂的弹射器与拦阻装置、使用和维护较简洁的轻型航母,是其海军较好的选择,能降低后勤保障和人员素质的要求,一般实力的国家也有条件装备。

两栖攻击舰,其实,就是登陆舰中体形较大,能携带大量武装和运输直升机,也有坞舱能装载数艘登陆艇,以及两栖战车和越野车包括数百名全副武装登陆作战人员的水面舰艇,目前最大的两栖攻击舰正常排水量有4万吨,是仅次于航母的最大水面作战舰艇。

此型舰由直升机母舰拓展而来,拥有宽敞的飞行甲板和数个直升机起降点,武装直升机能对登陆的两栖人员进行火力掩护,运输直升机则能实施机降、伞降和绳降,加上两栖战车和越野车等,能遂行立体登陆抢滩作战,火力输送、兵力投送等能力,远在坦克登陆舰之上。

因此,轻型航母和两栖攻击舰,在研发设计初期的定位就是不一样的,一个是以舰载机航空作战夺取制空和制海权为主,一个是实施大规模的立体登陆抢滩作战。

但一旦象F-35B这般具备垂直起飞、短距滑行能力的隐形舰载机部署到两栖攻击舰上,则两栖攻击舰就具备了轻型航母的作战性能,如果是艘排水量4万吨级的两栖攻击舰,就摇身一变成了事实上的中型航母。

轻型航母却不具备携带登陆艇实施两栖登陆作战的能力,但轻型航母上部署的武装和运输直升机在两栖作战中,也能发挥一定的火力掩护,机降、伞降和绳降能力,将两栖作战人员输送上岸。


国平军史


我们的075型两栖攻击舰下水了,吨位比一些国家的航母还要大。很多人将两栖攻击舰和航母分不清,原因在于他们长的确实很像,而且都能搭载很多飞机,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两栖攻击舰和航母的差别和各自用途。


两栖攻击舰:航母和登陆舰的结合体

两栖攻击舰主攻两栖登陆作战,投送作战部队,他搭载的舰载机以直升机为主,通过直升机来快速投送兵力,同时它还有很强的内部装载能力,这个效率要比以往的登陆方式快的多,他就是一个航母和两栖船坞登陆舰的结合体,或者是低配版航母,在制空制海作战战方面还得靠航母,毕竟,直升机和少数垂直起降战机打击力度有限。

航母:飞机的投射平台

再做一个形象的比方,两栖攻击舰就像是陆军的步兵战车,运输兵力和装备,航母就像是坦克,专门啃硬骨头,舰载机是它的主要武器,没有了舰载机,航母也就没什么战斗力了,航母上的飞机跟两栖舰有很大区别,主要是固定翼飞机,制空作战能力更强,而且飞机功能非常齐全,战斗机,预警机,直升机,电子战飞机,反潜机等等,强调的是直接进攻能力。



二者可以互换角色

由于都是飞机的运送平台,两者的部分功能重叠,必要的时候可以角色互换,航母搭载直升机可以空投大量的作战部队,部分两栖攻击舰也可以搭载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执行打击任务。


止水兴波


大家好!我是小柳聊聊兵,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两栖攻击舰与轻型航母有不同之处,也有功能重叠的部分;

一. 主要功能区别

(1). 两栖攻击舰的主要作战任务是 : 垮滩头垂直登陆;依靠其搭载的各型舰载直升机 或短距起降战机 ,还可以由泛水坞舱 携带两栖登陆装备,和海军陆战队,来达成登陆作战的目标;



(2). 而轻型航母则不带坞舱,其主要攻击武器是固定翼战机或直升机,如 英国无敌级轻型航母,所搭载的是鹞式短距垂直起降战机和海王直升机,其 主要作战任务是 : 夺取制空权、制海权,以及反潜等任务;


二. 功能重叠

由于轻型航母的甲板长度有限,所以,只能搭载短距起降战机,和直升机这类机型,而这类舰载机,两栖攻击舰攻击舰同样也能搭载;现在的两栖攻击舰在往通用化方向发展,不仅能代替船坞登陆舰的全部功能,很多时后,两栖攻击舰也能带替部分航母的作用;


例如 : 美国的“黄蜂”级,通用型两栖攻击舰,其 满载排水量超过4万吨,在搭载28架F-35/B战机的同时,还能搭载,12架鱼鹰倾转旋翼运输机和直升机;中间车辆舱可装载水陆也可以搭载,由于现在的两栖坦克、两栖运兵车200余辆;



下层泛水坞舱,还能搭载12 艘LCM机械化登陆艇,或3艘LCAC气垫登陆艇;其综合作战能力甚至超过了一艘中大型航母;完全替代了一艘大型船坞登陆舰的所有能力,还代替了部分航母的功能;




因为两栖攻击舰的通用化发展,轻型航母也在慢慢的退出历史舞台,像意大利这样本来就有轻型航母的国家,也不再去继续建造轻型航母,转而去建造通用型两栖攻击舰。未来,两栖攻击舰的大型化、通用化是发展方向。


小柳聊聊兵


两栖攻击舰和轻型航母算是师出同门吧,只不过是两个独立的分支而已,两者的角色互换有一定可行性但是并不能得能够等同看待。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设计定位上的差异,因此也导致两种武器装备不具有共通性。众所周知,两栖攻击舰的主要职能是指向两栖作战任务,轻型航母则更侧重于制空、制海作战。

在构型设计上,轻型航母主要以搭载短距/垂直起降固定翼战机和直升机为主,其内部构造围绕着舰载机而展开;两栖攻击舰的范畴更为广阔一些,其配有直通式甲板,具有一定的航母特征,可以起降短距/垂直起降固定翼战机,如美国的F-35B、AV-8海鹞式战机;也可搭载各类剪子啊武装、运输直升机,用于立体两栖登陆作战的兵力投送或者近距火力支援,当前除美国之外,世界各国多倾向于后者。

在内部构造中,除了必不可少的机库和升降机之外,两栖攻击舰最大的特点是还设计了用于投放气垫登陆艇或两栖装甲车辆的船坞和机库,还尽可能的考虑陆战兵力的运载设计;概括起来将就是,两栖攻击舰不仅仅能起降固定翼或者直升机,还可搭载陆战兵力和相应的两栖作战车辆和投送工具,显然轻型航母并不具备这种兵力投送能力。

这就是两者根据用途而带来的不同设计,任务侧重点不同,其配置自然也不同,两者仅是形似而神不似。

两者在作战使用上有一定的共通性,诸如反潜作战,轻型航母很大程度上设计考量为护航或者执行远海反潜任务,两栖攻击舰同样具备执行类似的能力。这里的反潜主要指的是航空反潜,两种武器都是通过搭载各类舰载反潜直升机来实现搜潜、攻潜任务,并能充当指挥舰,将舰艇编队反潜力量进行统一整合,从而合理、科学调配兵力进行反潜作战。

从武器装备发展角度来看,航母的门槛似乎要高一些,回看国际发展经验,许多新起之秀大都采用两栖攻击舰到航母的发展路子,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日本和韩国;受到国力和发展技术条件限制,日本和韩国相继在本世纪初期建造了两栖攻击舰,日本通过不断放大舰艇吨位并在称呼上冠以“直升机驱逐舰或护卫舰”打擦边球的方式推进,直至22DDH实现搭载F-35B战机,成为名副其实的轻型航母,韩国也在今年宣布建造轻型航母的计划。

日本满排接近3万吨的22DDH在设计上还是很有特点的,其在设计之初就是按照航母定位而设计的,取消了原来两栖攻击舰特有的船坞,升降机的位置和尺寸也相应作了改动,其甲板只要进行相应的改装,即可实现起降F-35B垂直/短距起降舰载机的能力。这一改动细节,就充分说明了两栖攻击舰和轻型航母之间的区别之所在。

从本质上讲,两栖攻击舰和轻型航母有一定设计共通性但很难实现角色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