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对14万!66天解决战斗,蜀地天险挡不住北宋统一的步伐

陈桥兵变之后,赵匡胤皇袍加身,后周改国号为大宋,自唐朝藩镇割据以来华夏再一次走上了统一的快车道。荆湖之地已然归顺,赵匡胤志得意满的坐在龙椅之上,他鹰鸠般的目光俯瞰着华夏大地,最终……他灼灼的眼神落在了“天府之国”巴蜀!

一、天赐良机

赵匡胤伐蜀之心已是昭然若揭,此时此刻蜀后主孟昶早已经是噤若寒蝉,他无时无刻不在担心着赵匡胤来抢夺自己的江山。

这个时候,后蜀朝野上下有两种意见。一是丞相李昊提出的向宋朝朝贡,以示臣服恭顺之意。不过孟昶还算清醒,他知道这样做没有任何的意义,一点金银钱帛根本不可能打消一个枭雄的野心,反而会激起对方征服的渴望。

另外一方是孟昶的近侍王昭远提出的,蜀有山川之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需固守各处要害之地,宋军自然便无计可趁。孟昶于是采纳了王昭远的建议,开始在蜀中各处关隘要冲加强防御。同时又依照王昭远的建言,派麾下一个叫赵彦韬的将领去北汉送信,与北汉约定南北夹击宋朝。

然而非常不巧,这位赵彦韬出了蜀地之后立刻便叛变投向了宋朝。这下子赵匡胤不仅拿到了孟昶与北汉夹击宋朝的书信,还从赵彦韬口中获的了蜀地的兵力部署。

现在出兵的借口和敌人的兵力布防赵匡胤都有了,那还等什么?出兵!

二、双方战略部署

乾德二年,宋太祖赵匡胤出兵六万讨伐后蜀,其分兵两路分别从北面的汉中和东面的荆州两个方向入川。其中王全斌和崔彦进两人率领3万人由北向南打,刘光义和曹彬两人率3万人由东往西打。

这样的战略部署在于分散后蜀的兵力,让对方左支右绌首尾难以相顾。宋朝只动用了6万兵力,而且整体部署较为简单,实在是因为宋军皆是百战雄狮战斗力极强,而后蜀方面虽然有十多万人马,却已经多年未曾打仗了,兵戈早已懈怠,其整体战斗力反而远不如这6万宋军。

面对来势汹汹的6万宋军,后蜀方面是怎么部署的呢?

孟昶安排王昭远、赵崇韬两个人领兵数万北上,以北面利州、剑门关一线的关隘城池为依托,抵御宋朝的北路人马;东面则是安排高颜俦扼守夔州,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三峡夔门天险,阻挡宋朝的东路军。

实际上后蜀的兵力部署是针对宋朝的两路进攻而被动进行的安排,战术思想是沿袭王昭远依托蜀地山川之险抵抗宋军的思路。

三、北路方面,王昭远入戏最深却败得最快

王昭远领兵自成都出发之后,他把自己的一身行头按照《三国演义》里对诸葛亮的描写打扮了一番,整得自己一副“羽扇纶巾”的模样,还信誓旦旦的说在击败宋军之后,要效仿诸葛武侯搞什么出师北伐,恢复大汉河山。

然而宋军却没有给他留丝毫面子,王全斌和崔彦进两人攻入蜀地之后连战连捷,接连拿下兴州、兴元等地,尤其是攻占兴州之后获得了蜀军粮草近40余万斛,等于是直接解决了后勤补给的问题。

接下来蜀军又是三战三败,蜀地外围堡垒全部丢失,直接退到了剑门关一线。王昭远一看宋军战力如此强悍顿时便害怕了,连剑门关天险都不敢守,安排赵崇韬带千余人防守剑门,自己却想着率领大部队退回成都。

然而王全斌却没给他这个机会,他安排宋军一支小部队迂回到剑门关侧翼,然后前后夹击关隘,很快便破关。接下来宋军一路长驱直入,王昭远和赵崇韬也在逃跑过程中相继被擒。

四、东路方面,水陆结合击破天险

在东路,蜀军依仗着夔门天险,搞了个什么“铁索横江”封锁住了长江江面,防止宋军从水路入侵。陆地上又设置了大大小小百余个城寨,妄图以堡垒战术阻挡宋军前进。

然而宋太祖赵匡胤对于蜀军的战法却早有预料,在刘光义出兵的时候就提前打过招呼:“切勿以舟师争战,当先遣步骑潜击两岸蜀军”。

刘光义于是先从陆上发动攻击,并且趁着夔州守将武守谦擅自出击的机会,一举击破蜀军夺取夔州,蜀军统帅高颜俦兵败自杀。

自此之后,东路宋军一路顺江而上,攻入蜀中腹地。

五、落幕

东路宋军和北路宋军长驱直入,很快便已经迫近成都。孟昶眼见大势已去,不得不开城投降,后蜀自此灭亡。宋朝从出兵自孟昶投降,前后历时不过六十六天。纵观北宋灭蜀整个过程,其胜利来得如此之快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全国统一大势已成。其实北宋已经占据整个北方及荆湖地区,切断了后蜀与南汉等诸侯的联系,其国力已经较之三国时曹魏更强,而后蜀远比三国的蜀汉更弱,所以后蜀的灭亡仅仅只是时间问题。

二是后蜀战略部署失误。抵抗北宋入侵,后蜀分兵迎击,只是单纯的意图依靠山川之险僵化固守,而没有机动兵力协同歼敌,这就使得宋军可以从容进兵逐一击破。他们错误的将自己的两路人马等同于北宋的两路精锐之师和百战之将,这无异于自寻死路。

三是资敌以粮。

宋军进展之所以如此迅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缴获了蜀军大量粮草,从而避免了后勤粮草辎重运输的困难,这样打起仗来全无后顾之忧。当初三国时曹魏屡屡进攻蜀地失败便是因为粮草辎重运输困难,而宋军在开战之初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最后,后蜀的历史在这里已经终结。当然后续还有花蕊夫人与宋太祖的一段风流韵事……不过小编在这里要说的是:蜀地山川之险终究挡不住历史统一的大潮。我们就以花蕊夫人的一首诗来做为结语吧: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