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藏在坡脚的“国家非遗”饭店,老板帮助过20个被拐孩子找到家

在彩云南的这片高原土地上,一共生活着26个民族,这里是山的故乡,河流的故乡,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有的文化和淳朴风情。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一家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小饭店——大理南涧跳菜(即彝族跳菜),起源于原始母系社会,盛行于唐朝,跳菜是无量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零八年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时的位置是学府路与普吉路交叉口,昆明氧气有限公司、昆明医用氧气厂。


站在坡脚,很容易的就能发现这家店,外墙装扮得别出心裁、春意盎然。


就在“金鼎山北路”的路标旁。


走到跟前来,门前挂满了一排排鲜艳的花花草草,全部是老板自己亲手栽种出来,很是用心。



这家店就叫“小无量”,没有什么华丽的装饰,第一眼就感觉环境特别清幽,氛围比较朴实一些。



走到院子里来,首先眼入眼帘的是一长排的农家腊肉,大块大块的悬挂在铁架上面。



侧眼一看,还有吹肝、腊肠、火腿、排骨等,一股浓浓的农家庭院乡土气息,随风拂面而来。




吹肝,就是用猪肝在空气中自然晾干而得名,中间还夹杂着几大个玉米骨头。



这个纯手工凿制的的大石缸,边缘处已经被岁月磨平了痕迹,里面也长满了一层层淡绿的青苔,起码有好几十年的光阴了。


任何一处都是一幅美妙的画卷,整整是被花草给团团包围住,花草的香味伴随果木的香味,闻起来沁人心脾,走上一圈感觉神清气爽。



藤蔓顺着墙体缠绕盘旋,实在优雅的有些过分,好似现实中的《秘密花园》。


在被绿色环抱住的桌前,坐着木质的大长椅,爷俩点上三五小菜,吃得很温馨惬意,也让人感动满满。


身后是山水的自然旋律,身前是铺着大理白族扎染的清新餐桌,就连喝茶的瓷壶都是一件艺术品。


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曾有一个女孩到这里来吃饭,一见钟情的就喜欢上一个不认识男孩子,羞涩的她没有当面上前表白,过后她后悔莫及,回家了才知错失良机。”老板期盼着缘分能让他们两个再次相遇,于是帮助这个女孩写下了这封长长的表白信。


纯手工编织出来的竹提箩,每一个细节都是手艺人最原始纯真的生活态度。


漂亮独特的民族饰品,一个小小的地方也散发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底蕴。



墙壁上面栩栩如生的人物像,给人一种无比向往的念想。


就连吃饭的瓷碗都是那样的赏心悦目,低调中带着优雅。




几位省级文化传承人,粗犷豪放、刚健有力,声音高亢嘹亮的迎面而来;他们头顶托盘,手里还撑着托盘,在托盘里面装满了菜碗,吹着乐器、跳着舞蹈,在忽高忽低、忽急忽缓的音乐声中,一前一后,一摇一晃;瞬间感觉走进了彝家人的喜宴上,人们载歌载舞,满场的欢声笑语回荡着。



他是南涧跳菜大师,从5岁就开始就开始学习跳菜艺术,每桌至少跳一次,跳了一辈子,爷爷、父亲都是跳菜文化传承人。


最精彩的就是这样的“口功送菜”,相当考验师傅的能力和经验,没有几十年的练习,很难做得如此信手拈来。


唯有美景与美食是不可辜负的,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文化气息,配上一桌民俗文化传承的饭菜,叫人大呼惊艳。


过水鱼,这是她家的镇店之宝,最初是家里面的老人会做,后来经过多次改良而得,桌桌必点,一个月起码要卖上600多条。


食材用的是草鱼,主要靠的是花椒和辣椒,把鱼肉的鲜嫩做到了极致。花椒是老板在一次偶然机会中发现的,精彩绝伦的麻味,万中无一,很多星级大酒店的大厨都来找她学习。



浓郁的汁水,裹着各种调料在一起,香浓顺滑,一点点的浸入到鱼肉内部。



随便夹起一块来,都是入味到极致,鲜嫩中带着十足的麻辣,那种瞬间就能刺激到味蕾的体验,隔着屏幕都像是历历在目一般。



木瓜鸡,用新鲜的木瓜搭配农村土杂鸡熬制出来的,醇香中带着清甜,没有过多的调料添加和修饰,原汁原味。




土鸡肉香而不柴,吃起来相当舒服,还有火腿的沉香紧随其后。


吃这道菜一定要喝汤,所有的营养和精华都融于其中,一层薄薄的鸡油漂浮于面,一口下去,顺着喉咙就温暖的进入肠胃,嘴里还是唇齿留香、酸爽可口,特别开胃。



野米粥,用的是野生米,你可能也是第一次听说吧?里面搭配不同成分的五谷杂粮和养生品,每一种成分都要用秤准确的秤出来;就算是资深吃货和顶级大厨,也很难分辨出到底放了些什么东西熬制出来的。




整体看起来糯软细滑,每一份食材都有它特殊的气质和质感。


舀上一碗,饱满圆润、粘稠缠绵,吃起来清甜、醇香、滑爽。


说起这道“腾飞大馒头”,心里充满感动。这家店的老板是一位长期以来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平凡人”,她是《宝贝回家》志愿者,帮助被拐儿童和走失儿童找到家,她也是《宝贝回家》云南地区的群管,成为志愿者五年来,她成功帮助了20个被拐孩子找到家。这道菜就是一个曾经被拐孩子做出来的,老板收留他在饭店工作,提供一个平台,直到找到他们的亲人,所以菜名就是以这个孩子的名字命名的。他(腾飞)上过央视一台的《等着我》寻找家人,但是门打开的瞬间,他只看到了妹妹,至今志愿者们还在帮助他寻找父母。


老板说道:“我是《宝贝回家》一名普普通通的的志愿者,如果有需要寻亲的人,就到店里去找她就好了”。



馒头里面加了紫薯汁和菠萝汁,看起来松软香甜。


弥渡卷蹄,它并不是猪蹄做出来的,一道有500年历史的菜。查了一下,它的做法实在繁琐复杂,而且至关重要的离不开“弥渡粬米”。看起来色泽红白透明,既有火腿、香肠的特点,又有它独特的味道,是最好的下酒菜。




属于传统的弥渡卷蹄,色香味俱佳,略带酸味,鲜嫩酸香可口。


丽江的红心洋芋,看起来颜色超级清爽,简单少油的炒制出来,闻着都是香喷喷的味道。



比起正常的土豆,香味更加厚重一些,吃起来清脆可口,想不子弟都不行啊。


她家的烤鸭也很不错,现烤现吃,鸭肉吃起来毫无油腻感,外皮焦脆可口、里面的肉质鲜嫩醇香。




各种大理泡酒,橄榄酒、梅子酒、拐枣酒、木瓜酒等等。



来这里吃饭的常客很多,还有些从外地来昆明的人,也会专门赶到他家吃上一顿。这只小狗萌萌的眼神,谁看了都会爱上它吧?



数了一下,饭店有19张桌子,正常的话,人均在50块左右。整体格局清爽简单、富有南涧彝族特色,只要一到饭点,都会显得比较热闹,人们大都会跟随着一起唱唱歌、跳跳舞,气氛特别好。





几位大师整天都很忙,跟随者他们的步伐和旋律,人们会不知不觉的就放开来,整个身体都感觉轻松一些,心情愉悦。




喜欢来这里吃饭,不仅仅是因为环境清幽、菜做的好,更多是感受他们的文化特色,享受跳菜带给我们的快乐,以及饭店背后的公益爱心故事带给我们的感动和真善美。




在哪:昆明五华区金鼎山北路19号(小无量·跳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