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这些"稀罕物"你多久没吃过啦?70.80看完别叫苦...

咱临沂城市也没多大,我们也都没有老

可是那天在街上看到“糖包”

细思极恐,什么时候这种东西都已经变成稀罕物了

今天就带大家看看临沂特产美食



三角糖包


这种普通简单的味道也在逐渐消失


那时候蒸一次馒头要吃上很长时间

家长会做一些糖包,数量少

那叫一个珍贵

吃中间带糖的部分

你才会知道什么是美味

比现在那些糖精、色素做出来的甜品好太多了


炒面茶


很多人会说,炒面很常见呀

这个“炒面”可不是那个油乎乎的炒面


严格意义上说是“炒面粉”

这也是偶然间听同事议论才想起来的

真的很多年没见过了



就是面粉炒熟,加开水、红糖搅拌

看起来淳朴,味道着实回味无穷



或许以前的面粉纯正

以前的红糖货真价实

就算按原来的方法去做也没有原来的味道了


麦仁酵


很多年轻人估计闻所未闻

这可是70、80、后记忆中的超级美味

没有之一



刚刚收获的新麦去皮蒸熟

拌入甜酒曲,盖上一种草(具体叫什么记不清了)

发酵之后即可食用


酸酸甜甜的,带着淡淡的酒香

有嚼劲、味道很清新

正适合当下季节吃


就类似这种玻璃瓶


酱豆子


不能说灭绝,但是绝对很难见到了

“老干妈”算啥,临沂酱豆才是骨灰级的卷煎饼神器!



每年做酱豆也是大阵仗

买辣椒、西瓜、各种调味料

还要满地找一种草,是发酵酱豆时候的“被子”


戗疙瘩菜


芥菜,临沂人又叫辣疙瘩。别看这只是一道简单的菜品

它可是很多老临沂人冬天家里必备储备的一种菜。

因为能放很久且不会坏,所以很得临沂人的喜爱。



炒蛋白肉


记得很多年前在家里,每到季节,妈妈都会天不亮就去“做蛋白肉”,其实就是拉着自己家种的大豆去街上用机器做。白天要放在家里晒。还有一个即将消失的老技艺就是“打面”,不知道还有微友能记得不?有的也叫“人造肉”



楮树揪


在临沂有一种树叫做楮(chu,读楚音)树,春天树上结角,当地人称之为楮树角(方言读jiu)子,角子开花前可以摘下蒸着吃。这种蒸菜临沂各地喊法不同,不过以“楚葡老揪”的叫法居多。



姐留猴


到了夏天,大排档座满了人。临沂人最爱点的一样菜就是油炸截了猴。吃起来嘎嘣脆,特别的香。价格也不便宜,营养价值也是很高的



蚕蛹子


临沂饭店街边的卤肉摊卖的都有,蚕蛹看起来挺吓人的,但吃起来味道却很香。喜欢吃的人也很多。



地瓜窝窝头


对于70后后来说或许是痛苦的记忆

地瓜稀饭,红薯窝头,离了地瓜不能活


讲究一点的也有那种用地锅煎的

里边有糖心的


这真是只活在记忆里了

这些美食可能是因为”淳朴“

不过这才是属于我们这代临沂人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