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的情况下,仍存在乡村学校体罚学生现象,对此你怎么看?

都问都答


【这是“惯性”、“侥幸”、“随意性”在挑战“红线”、“底线”、“高压线”!——谁家的孩子愿意让你打?】

一、“三线”。

上级领导三令五申,反复强调,不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触碰了这条“红线”,就要“扣分”,让你的名誉和利益“双降”。这也是一条做教师的“底线”!就是说,教师是施教者,体罚学生不能发生在教师身上,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师德师风也就荡然无存了,完全可以撤职开除。同时,不能体罚学生也是一条“高压线”,沾着就好比碰到高压线。让所有的教师不想做,不敢做,不愿做,要心存敬畏之心,常怀反思之意。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因为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而接受处理的教师已经不在少数。网上和报端经常可以看到。像前一段时间发生的甘肃女童事件,深圳13岁男生跳楼身亡事件,太和电源线抽打学生事件等等,其中的教师纷纷受到处理,无不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二、体罚的意思。

体罚分为肢体体罚和精神体罚及其变相体罚。超过学生的承受能力而使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的行为就是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行为。包括殴打、谩骂学生、措辞激烈地侮辱学生、因学生作业没完成罚学生反复抄写作业、因学生不遵守纪律罚学生长时间站着等等造成学生身体和心理不健康的行为。

三、体罚的作用。

体罚学生真的能起到教育作用吗?

前述三件事中没有一件起了正作用,都是在起反作用。这又使我想起来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我的一个同事董老师,他在初中二年级时一脚踢在一个违反纪律的学生的裆部,当时这个学生就蹲在墙角很长时间才站起来。学生挨了一脚,也没有看到他纪律性好在哪里,相反,这个孩子的成绩却越来越不好,最后二年级没有上完就回家了。那个时候没有人知道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是事情,如果是现在,这一脚可能会踢出大问题。

四、“三性”使然。

这一件件一桩桩的事件,无不都在说明一件事,那就是我们现在的许多老师,心中不自觉地存在着侥幸心理,惯性思维和极大的随意性。

个别教师认为,别人时运差,被发现被处理的都是运气不好的,哪就一定落在自己身上。——侥幸心理多么严重!

“严师出高徒”,不打不骂不处罚怎么能体现老师的“严”?——过时的老办法还想继续使用。惯性思维让人很难刹车!

还有的教师觉得无所谓,随便打两下,也能解解气,还能震慑震慑其他学生。——随意性不能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上!

五、大家说。

大家都来说一说:“我见到老师打我的孩子,会无动于衷吗?这种挑战底线红线高压线的行为,对吗?”


千万不要911


谈到乡村老师体罚学生,我就非常愤怒。当年在老家公立学校上班时看到的那一幕幕违背人性的做法又浮上心头,让我忍不住想说点什么。

虽然教育部三令五申,现在,乡村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依然非常严重。

从小学到高中,老师们都尝到了体罚学生的甜头。如果班级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就把考差的一个个痛打,保管下次的成绩突飞猛进。记得我教初中时,有一个扬州大学毕业的物理老师比较温柔,班级成绩倒数第一,也就是第十四。学校就让她教副科去了,换了一个中专毕业的老师教,一个月以后,这个班的成绩全年级第三,第一第二也是那个中专毕业的老师教的。他确实教得好,还有,他打学生非常狠,我见过一次,劈头盖脸地打,把吃奶的劲都用上了,让人不忍直视。



乡村老师缺少监管,打了学生也没什么事。家长敢怒不敢言,不像城市的家长,老师哪句话说得他们不爱听了,就有可能被捅到教委去,让老师吃不了兜着走。老师当然不会自找麻烦了。

前段时间,亲戚家的孩子被老师打了,而且不止一次,之前打手心、打头都没说什么,现在直接扇耳光。我很愤怒,往县教育局打电话,打了两天都没人接,在网上一查,其他家长也没打通过。于是我往市教育局打电话,倒是打通了,但接电话的人根本不把这当一回事。我本来是反映情况,也不提哪个老师,希望他们制止这种随便体罚学生的现象,因为那所学校老师打学生是家常便饭。没想到接电话的人问我亲戚家的小孩在几年级几班,还问我在哪个城市,我怕泄露出去对孩子不利,没告诉他。因为之前我被骗钱,把商家投诉了,结果工商局的人直接把我的姓名、电话、住址以及投诉信的内容让对方看了,对方直接打电话指名道姓质问我。

亲戚家孩子被打最后以亲戚给打人的老师送礼而告终。

即使老师被投诉了也没有用,即使老师把学生打残,也就让他换个学校就可以了。犯错误的处罚如此之轻,怎能起到敲山镇虎的作用?

人是需要监督的,没有监督,人性的阴暗面暴露无遗。期待农村的家长早日觉醒,不随便找老师麻烦,但也不能让老师骑在头上拉屎拉尿。拉完了还要给他们擦屁股。


笑晨语文


在乡镇学校待过几年,民风朴实,古道热肠。孩子们就像地里的庄稼,肤色黝黑,发型粗狂,沐浴着阳光,也经受着风雨。如果说城里大部分的孩子是很精致的圈养,那么农村的孩子则是标准的散养。

对于那些吃苦力生活的乡下人来说,最不在乎的就是身体上的伤痛,踢几脚打几拳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家常便饭。

我还记得一个孩子,他叫李亚龙,我至今还记得他的名字,还有他细长的身材,黝黑的皮肤,发亮的眼睛,干什么事情都很利落,打扫卫生足可以顶的上一个大人,我想这样的孩子,在农村这片天地上将是一把好手!但学习上经常不完成作业,经常到足可以在我心内引起一场风暴。有一次我结结实实地揍了他一顿,踢他的屁股,打他的后背,然后让他站在门外反省,当我讲完课,出来看他的时候,发现他竟然不见了,这一下无异于晴天霹雳,这到底到哪儿了?于是赶快寻找,马上给她妈妈打电话,他们家就是附近村里的,他妈妈马上赶到,我们围着校园找了几圈,没有找到,他妈妈就哭着给他爸爸打电话,他爸爸是工地的一个包工头,具有强壮的身体和机敏的头脑,不一会儿,就开着面包车风风火火地赶到了,这时,李亚龙也找到了,他跑到了学校附近的小树林里去了,他爸爸见了他,眼睛简直冒出了火:该打,狠狠打,有你这样的吗?你是不是想上工地干两天,走、走,我这就拉着你去!说着就把孩子往扯上拽。李亚龙大哭,说什么也不上车。他爸爸对他说:你以后要好好学,不然我揍死你。从此,李亚龙老实了很多,在我面前很乖巧,每当背过课文以后,他就会跑到我面前,用讨巧的声音说:老师,我背过了。我微笑,他便像得到了奖赏一般!

教师只要不是很过分,为了孩子学习,适当的体罚在农村人来说根本就不当一回事儿!在他们看来,打打更健康!

我记得我在农村教过的一个年级最厉害的学生,高考的时候,在本地最有名的中学里双双取得文理科的第一名。说实话,那两个孩子我都踢过他们的屁股!现在见面,笑声如四月的阳光!

教育离不开惩戒,鼓励和惩戒是教育孩子的一体两面,缺少了惩戒,鼓励表扬也就失去了意义,缺少了鼓励表扬,惩戒也就会变成了虐待。所以,单纯一面是不行的。

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严禁体罚,农村教师仍然存在体罚现象,总的来说,与孩子的成长环境分不开,在一个容忍体罚的环境中,任何的法令和规范,实施起来,都将大打折扣!


寐语小筑


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的情况下,还有没有乡村学校体罚学生现象?有,我见过很多。

为什么这么多老师会体罚孩子?他们难道不知道体罚学生是不对的吗?很显然他们不知道,甚至他们觉得这是对孩子好!体罚学生的一般是老教师,他们做学生时候被打,等他们做了老师后又从打学生一路过来,所以在他们心目中打学生是对学生好,根深蒂固无法改变!

体罚学生的一般是年轻教师,年轻教师刚上班年轻气盛,面对孩子学习上出现问题,往往就会体罚学生。他们同样觉得这样是对学生好,我打了他,他就考好了。更让老师们对体罚学生从心里感觉这是一个好办法!

什么样的老师不体罚学生?不体罚学生的老师都是因为体罚学生被家长杠过的老师,我刚上班的时候的打学生,后来被家长找了后就不在打学生了。

现在有个观点就是打学生的老师都是好老师,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其实这种观点也是不对的。对学生严格要求不一定非要打学生!


跟我学生物


我也是一名教师,我深切地体会到,没有惩戒的教育,是纸上谈兵。玉不琢不成器,树不修不成才,人不管不知义。每天一味地表扬,夸赞,学生真的会不知天高地厚,无法无天,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即使你三令五申告诉他那时错的,他都想亲自试试。不予惩戒,何来知错。正如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法度,大路上没有了交规,家庭里没有了尊长。国将不国,路将不路,家将不家。没有哪个老师愿意无端的惩戒学子,就像哪个父母愿意天天与孩子生气。惩戒学子都是一片好心,拿别人的孩子当亲子教。恨铁不成钢哪!当然惩戒的过程中,难免有个别老师失当,失礼。但大众不能因为微不足道的个例来否定所有老师的一片赤心。让所有老师放下戒尺,苟延从教。教师没有了威严,教育的出路又在哪里?我特别感谢我小时候遇到的的那几位手拿戒尺,面露凶光的严师,是他们让我懂得什么是敬畏与感恩。


用户6989377681760


现在乡村教师慢慢学精了,才不打你呢,只管口头教育,听不听由你,你又不是我孩子,我犯得着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吗?教不了告诉你家长。不过,大家有没有觉得老师在自保的前提下进行教育,有点不负责任的嫌疑?再想想,社会上有多少成年人违法乱纪,违反公德,用法律制裁的办法也不一定奏效,何况自制力差的未成年人?我违纪怎么了?我不爱学习怎么了?我是学生,你能把我怎么的?敢动我一下试试!亲爱的你,你说怎么教。教不好,进入社会很可能就危害社会了。教育啊,让人头疼啊。各位,理解教师的难处了吗?还在天天指责老师吗?他们也想尽力教好孩子,但老师不是神仙啊。


千鹤岛


面对题主所提的问题,我是不请自来,下面我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如果你没有在农村呆过,就不要用质疑的目光看农村教育,相比城市的学校教育,农村教育更为艰难,且不说教育质量如何,单就农村孩子家庭教育就非常落后,很多家长大都不知道有家庭教育存在,又加之文化水平低,无法辅导孩子学习,这就使农村孩子在学业能力和被管理方面严重缺乏。

农村学校体罚学生是不得已之举,哪位老师也不愿意那样去做。

我从小在农村生活,也是一步步从农村小学和初中走出来,直到上高中时到县城里。在小学和初中时,也是玩心特别重,没少挨老师揍。当时都习以为常了,因为父母告诉老师,如果孩子在学校里调皮捣蛋,狠点揍。呵呵,结果我就这样一路被打过来了。多年后大学毕业回乡看望部分老师,聊到这事时,老师讲,城里人的文明管理方式没办法用在农村,不看看人的素质。我们也不愿意打孩子,打了也心疼,可是不用强力手段孩子们管不了啊。

不要把体罚或惩罚当成是罪不可赦,还是要理性看待农村教师的惩戒权。

现在农村很多教师也不敢体罚学生了,原因是现在年轻父母护犊子心切,不像我们那一代人的父母,那是真明事理,真愿意将惩戒权交给老师。就如有一次,夏天中午我们偷跑去河里洗澡,被老师逮住后,柳条教鞭抽后背,一道道血印子。就那样我们的父母也不会责怪老师,因为啥?因为夏天我们那里易发洪水,一道川上百公里,我们在中段,川头下暴雨,我们那里还是晴天,洪水下来非出人命不可。可是现在的家长呢?会想到老师责罚学生是为救学生命吗?

管教离不开惩戒,否则,教师的教学管理秩序非乱不可,且严重影响整体学业成绩。

有一次,我和老家的一位快退休的老教师聊天,他就讲,现在年轻教师真不敢惩罚学生,一手指头不敢动,生怕家长来找麻烦。但是我们这些老教师敢,因为这些年轻父母都是我们当年的学生,他们的父母怎么授权给我们教育孩子的?但是我们也管不动喽,没有那份精力了。听着这位老教师的话,我内心特别酸楚。原来农村家长文化素质就低,再加上溺爱孩子不明事理,难怪现在农村教育一代不如一代。

结束语:教育绝不能一刀切,要因时因地而制宜。否则,站在城市教育的角度看农村教育,你永远都是雾里看花,你看得清楚吗?你有切肤之痛吗?对于农村家长来说,还是应该重视教育,让孩子多读书,才能让孩子走的更远,飞的更高。


寒石冷月


首先,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对题主所说的在乡村学校体罚现象仍然存在,这样的说法不正确。体罚现象,不管是在乡村还是城市,都或多或少存在,没有地域之分。



下来我说说,体罚现象为何屡禁不止呢?

1、个别老师存在师德缺失。

有部分同行总认为学生不打不成器。还有传统的棍棒教育等等一系列思想的影响。只有通过,鞭打才能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2、老师自身压力大。

我们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往往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衡量一位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学校的教学质量高低。教师的绩效工资分配等等,都与学生的成绩有关。促使老师无限的向学生要成绩,想方设法提高分数。而忽视了学生个体性差异。只要学生成绩不如别的班级,那么老师工作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老师在恨铁不成钢的时候,往往会举起自己的拳头。



3、个别学生调皮捣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碰到一些熊孩子。你给他讲道理可能无济于事,一错再错,屡错不改。老师为了树立自己的师道尊严,清理这些害群之马,不得已而为之,对他们大打出手, 杀一儆百。


作为一名老师,我想告诫的同行们:面对学生的错误,需要耐心解释,循循善诱,绝对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更不能伤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这样的后果,给自己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严重者可能会被开除公职。



我是汇智坊, 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

你的留言,我的10万十!


汇智坊


小便,乡村教师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的基础坚实力量,数量庞大,体罚学生,你调查了吗?证据呢?你凭什么说出这样的话?不要总带有色眼镜以砖家的高度来侮辱乡村教师!手指尚有长短,几千万的教师免不了极端教师体罚学生的个例,但请相信绝大多是好的,请问有几个教师是真心要打你孩子的?与你何冤何仇?不要以偏概全,这样的文章编者及偏激者爽快,不明真相的人爽快,但是你却已经深深伤害为了你的孩子默默奉献,默默付出的绝大多数乡村教师!请别再拿教师说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教育也一样,不是你等几个喷子说了算!


城市浮华571


教无定法。霍樊征老师从来没有在学生面前发过火,但她教出的学生成绩很好。魏书生说:教师在学生面前发火是教师无能的表现。在这些特级教师的眼里,老师是不应该在学生面前动怒的,更不要说是体罚了。但这种做法只适合于极少部分的老师,对于绝大多数老师是不适合这种教法的。体罚在课堂上或是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无庸置疑的。连某名校长都要说:没有惩戒措施的思想教育是苍白无力的。上海某名校长就这样处理过一个学生:该生不服管教,校方通知学生把家长一同叫到学校,学生父母都来了,该生和父母一起都在校长室按受教育,该生在校长室翘起二郎腿,并把脚放到校长的办公桌面上,校长气不过,转身一个扳手把该生放倒在地板上,这样该生才有所收敛。这样的做法符合教育法规吗?当然不符,这校长的做法有点像″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是吗?

问题是这种惩戒手段既会加大师生矛盾,又会引发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矛盾,更会引起弑师事件的发生,并不是每个老师都会选择的,会选择的,说明教师已显得非常无奈而不得已才会这样做。

教师的处境有点像一首古诗所说: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