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劇《知否》堪比紅樓夢,宋朝點茶方法你get到了嗎?

知否知否

胡夏/鬱可唯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電視劇原聲帶

前段時間以宋朝為背景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熱播,劇中一句“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宜累家”的臺詞,將宋代文人雅緻的“四藝”展現的淋漓盡致。

特別是宋代的點茶

方式,通過劇中人的演繹讓觀眾深刻認識到了幾千年前的茶文化,掀起了一股學習宋代點茶的熱潮。

那麼,宋代的點茶究竟是什麼做的呢?點茶在宋代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現在,跟著我們的介紹一起來了解下吧!

何謂點茶?

所謂點茶,指將茶餅經炙烤、碾磨成末後,投入茶盞調膏

,然後以沸湯點注的一種茶品衝淪方法。

點茶的意趣,在於一個“點”字。茶藝師先用瓶煎水,並將研細茶末放入茶盞,陸續注入沸水,將茶末調成濃膏狀,而後執壺往茶盞有節奏地點水,而且落水點要準,不能破壞茶麵。與此同時,點茶人還要用另一隻手執茶筅,旋轉打擊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稱之為“運筅(xiǎn)”或“擊拂”。

點茶需要哪些工具?

點茶,常在鬥茶時進行,它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進行,也可以獨個自煎(水)、自點(茶)、自品。宋徽宗曾有詩云:“上春精擇建溪芽,攜向雲窗力鬥茶。點處未榮分品格,捧甌相近比瓊花。”可見點茶在宋代的興盛與普及。

宋代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將鬥茶作為主要的生活娛樂方式。宋人鬥茶以在茶末中注入開水,擊拂之後產生的泡沫在茶盞內壁貼附的時間為勝負依據,時間越長,水痕出現越晚者獲勝。鬥茶標準形式的形成,影響了宋人點茶、鬥茶的引用茶具。

由於宋代茶色較白,所以要想顯示茶色,就需要反差色來襯托,一般而言,福建建陽的建窯出產的黑釉建盞是宋代點茶、鬥茶的必備器具。

點茶的茶具很多,風爐、湯瓶、茶碾、茶磨、茶羅、茶匙、茶筅等器具都屬於點茶所需工具。最廣為人知的完整點茶器具,就是南宋審安老人的《茶具圖贊》中所說的“十二先生“。即:

01

石轉運——即茶磨,用以將出碾的茶末磨成粉

02

韋鴻臚——即茶焙籠,用以烘焙茶餅

03

金法曹——即茶碾,用以將搗碎的茶碾成末

04

木待制——即茶搥,用以搗碎茶餅

05

宗從事——即茶刷,用以掃集茶碾、茶磨中的殘茶

06

胡員外——即茶瓢,舀水器

07

湯提點——即湯瓶,煮水注湯用器

08

竺副帥——即茶筅,用以點茶擊拂

09

漆雕秘閣——即盞託,用以承載茶盞

10

陶寶文——即茶盞,用以點茶喝茶

11

羅樞密——即茶羅,用以篩分茶粉

12

司職方——即茶巾,用以清潔茶具

如何點茶?

宋代的點茶,簡單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步:

1 備水:陸羽的《茶經》中說過: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意思就是說用山泉水最佳。但現代人儲備山泉水很難,所以這裡推薦使用天然的礦泉水或是純淨水,不推薦使用礦物質水。

煮水的原則是:以魚目、蟹眼連繹迸躍的二沸水為度。具體來說就是,當水面出現魚眼大小、蟹眼大小的沸泡時,就可停止加熱了。待三沸後,水就偏老了。泡茶時,取二沸的水,置邊上,等到水沒有沸騰的聲音,就可以用了。

2 炙茶:將保存的茶餅取出,放在微火上稍作炙烤,去除水份。

3 碎茶:將茶餅用乾淨的紙密密包裹起來,放在木質茶臼裡搗碎。

4 碾茶:將搗碎的碎茶放入茶碾,碾茶要迅速,不能長時間碾茶,否則有損茶末的新鮮度。如果不是當年的新鮮茶餅,最好將茶烘烤後再碾,以激發陳茶封存過久的香氣。在碾茶中將茶碾成粉末為最好。

5 羅茶:磨好的茶粉放入羅絹做的篩網中,細篩幾遍到“絕細”。

6 置盒:將篩好的茶末置入盒中保存。

7 入盞:將已經燒至第二沸的清潔流動的活水沖滌茶盞,趁著茶盞還有溫度,撥入茶粉。

8 注湯:用執壺注入少量的水,先將茶粉調成均勻的茶膏(調膏)。

9 擊拂:一邊注水,一邊用茶筅擊拂茶湯,使茶末上浮,形成粥面。然後,一盞茶便點好了。

10 分茶:點茶完後,要將茶湯分盛入盞,供人飲用,一勺一盞,而且每盞茶湯的沫餑要均勻

總體而言,宋代的點茶是藝術性和技巧性兼具的一門做茶技藝,體現了宋代茶文化的發展歷程,也體現了宋朝人對點茶的喜愛和傳承。除了宋代點茶,你們還對其他朝代的哪些茶藝感興趣呢?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