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究竟有多强大?表面数据可碾压秦汉、隋唐、宋明

八大统一王朝中,最不受人待见的估计就是大清了,专制、独裁、腐朽、没落、愚昧、保守,这些都是人们印象中的清朝。不过,作为最后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帝国,清朝也曾有强大之时,如后世学者眼中之“康乾盛世”。

法国传教士在《耶稣会旅行记》中说到:“中国是世界上资源最富饶、经济最富裕的国家,中国皇帝之崇高、官员之福利超出世界上的一切国家。”

户部侍郎于敏中则更是不遗余力地赞美:“觐光扬烈,继祖宗未经之宏规;轹古凌今,觐史册罕逢之盛世。”

那么,清朝究竟有多强大呢?若是光看表面数据,大清可以碾压秦汉、隋唐、宋明,是绝对的一哥。

古代中国,评价一个王朝是否强大,主要指标有:人口规模、军事征讨、疆域面积等三方面。

第一、人口规模(有户籍才算)

秦汉:经过春秋战国大混战,秦始皇立国时总人口2000万左右,到西汉初年为1400万左右,极盛时期的汉朝接近6000万。

隋唐:据《隋书· 地理志》记载:隋炀帝大业5年(609年),全国总人口为46,019,956人。《通典·食货七》记载:唐朝武德年间(李渊年号),全国户籍200万,按五口之家计算,估计有一千多万人;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年号),也就是盛唐时,人口为52,919,309人,接近六千万。

宋明:按照《元丰九域制》记载:宋朝时期全国有16569874户,若是按五口之家计算,接近一个亿。按《明会典》记载:洪武26年(1393年)全国人口60545812人,后期因高产作物引进,总数一亿左右。

清朝:得益于高产作物引进,以及“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清朝人口最多时达到4亿,比秦汉、隋唐、宋明极盛时期的人口总和还多。

在古代中国,人口是国家发展农业的保障,也是赋税征收、徭役征发之依据,就此而言,大清比秦汉、隋唐、宋明更有优势。

第二、军事征讨(盛世时期算)

秦汉:主要是征讨匈奴,但依然没有解决问题,刘邦还曾被围困在白登山,差点成了俘虏。卫青、霍去病、窦固、窦宪、班超等名将常常击败匈奴,但边患依旧存在,最终在晋朝出现了“五胡乱华”,第一个进入中原的就是匈奴。

隋唐:主要对手是突厥、吐谷浑、高丽、吐蕃这四大强邻,隋炀帝三次征讨高丽惨败而归;唐太宗李世民也捞不到好处,劳师糜饷,成效不大。对于突厥,唐朝是先妥协,后将其消灭。对于吐蕃,大军曾攻破长安城,后来双方结盟。至于西边的吐谷浑,几次大战后,将其消灭。

宋明:宋朝不多说,军事上几乎没啥可圈可点,对辽、西夏、金、蒙古均用钱去求得和平,最后被游牧民族灭了。明朝则很厉害,不服就开打,前期经常追着蒙古铁骑吊打,后期还能击败欧洲列强。不过,边患问题没解决,后来陷入两面作战之不利局面,最终被农民军推翻。

清朝:凭借20万八旗劲旅就能统一全国,其军队前期战斗力很不错。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屡次对西北用兵,最终平定准噶尔之乱。此外,还平定吴三桂等“三藩之乱”,两次反击雅克萨抗击沙俄,出兵廓尔喀吊打最强雇佣兵,等等。

就军事征讨之规模而言,清朝比不上秦汉、隋唐、明朝,但清朝几乎可以解决边患问题(传统边患),这是秦汉、隋唐、宋明都做不到的。

第三、疆域面积(极盛时期,及其实际控制)

秦汉:秦始皇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设有48郡,一千余县,总面积约为360万平方公里。汉朝极盛时期,包括西域都护,东北部分,估计1040万平方公里,常年实际控制约为610万平方公里。

隋唐:唐朝在继承隋朝疆域之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包括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以及拥戴唐朝统治之渤海地区,估计1237万平方公里。若是常年实际控制面积应该是900万平方公里。

宋明:严格意义上去说,宋朝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帝国,实际控制面积很少,巅峰时刻也就460万平方公里。元朝两千多万平方公里国土,明朝并未继承下来,巅峰时期估计有997万平方公里,当然其中还包括东北的奴儿干都司。

清朝:在八大统一王朝中,清朝疆域面积是1316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元朝。在其统治期间,西藏、新疆、蒙古、台湾、东北等基本都设立行政机构管理,比较严格地控制。

就疆域面积而言,极盛时期的大清比唐朝、明朝多一点,但清朝却是实际能够控制得了,不像隋唐、宋明那样搞“羁縻制度”、“土司制度”,实行间接管理。今天,中国疆域的基本形态正是大清所奠定,这一点应该没有异议。

综合人口数量、军事征讨、疆域面积等这三大“强国”指标,清朝远胜于秦汉、隋唐、宋明。尤其是人口,在古代中国绝对是评价王朝实力的最重要标准,连官员考核都要看本年度辖区内人口增长情况。道理很简单,古代中国,农业乃是立国之本,而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又离不开人员的投入。

所以,表面上看清朝要远强于秦汉、隋唐、宋明,但这只是表面而已并不是实际情况。秦汉、隋唐、明朝立国时,均为世界最强,碾压罗马帝国、贵霜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举个例子,蹶子帖木耳曾差点灭了西亚霸主奥斯曼土耳其,还将其帝国一分为四,但是帖木耳却向大明称臣。后来,帖木耳很不开心,于是决定东征大明,可惜中途病逝。为此,其宰相说:“没有遇到永乐大帝是他最大的幸运”,也就是说若是真的与大明交锋,帖木耳一世英名就完了。

清朝立国时,西方已经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清朝极盛之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而大清却固守农耕之本。为此,大清跟不上时代潮流,其表面强大掩盖不了内部衰败之事实,这在鸦片战争中暴露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