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老上海,盘点几十年上海记忆里的美食

哈喽,大家好,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日新月异、海纳百川。在上海能吃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美食。但是在老上海人心里,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的那些陪伴童年成长的经典美食,是无法替代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网红”了。上海人对糕点的热情更是延续整个生命的过程。每一款糕点都承载着历史,每一个不同名字也蕴含着不同的寓意。

寿桃:

喜欢吃定胜糕的老外婆们,最喜欢也最熟悉的就是“乔家栅”了。同样是 100 多年的老店,乔家栅的寿桃是一绝。因为寓意长寿,所以重阳时节买寿桃的人也相当多。寿桃是捏成桃子的外形,虽然内馅是普通的豆沙馅儿,但口味上和定胜糕是绝对不相同的。

绿豆糕:

上海的绿豆糕始于清朝,以绿豆粉、糯米粉、白糖、植物油柔糅合成糕粉,馅料为玫瑰豆沙,上笼蒸熟即成。老字号当推五芳斋和老大房。吃起来松软细腻,清清爽爽的,有清热解毒,祛暑止渴、利水消肿、明目退翳、美肤养颜的功效。

金团:

金团和双酿团是“团子双杰”,通常“毗邻而居”。金团顾名思义是金黄的外表,金黄的内馅儿。很多人吃了多少年的金团都不知道内馅儿究竟是什么。其实就是你们吃抹茶甜点时,偶尔会撒在上面的一点点的黄豆粉,非常香。而这么香的黄豆粉,在金团薄薄的糯米皮里,装了满满一肚子。这一口咬下去的满足,只有吃过的人才能体会。

马拉糕:

古法制的马拉糕,主要材料是面粉、牛油、鸡蛋、猪油,以及酵母,经过发酵后,再放到蒸笼里蒸熟。经过发酵后的马拉糕呈金黄色,而一般经过大约三天左右的发酵时间,马拉糕就会变成深褐色,这时才放到蒸笼去蒸,才能做出马拉糕那种蓬松的质感。

蜜糕:

蜜糕色如玫瑰,果料香甜,因为颜色喜气又名喜糕,吃一块也是让人身心欢喜。将蜜枣去核,同核桃肉一起切成碎丁,糯米粉、白糖、蜜枣丁、核桃丁、松子仁、瓜子仁、清水拌匀。,在蒸笼内铺上纱布,倒入糕粉,上锅蒸约10分钟至熟蜜糕就做好了!

千层油糕:

扬州传入的名点,所以上海当年是以老半斋和绿杨邨的为佳。千层糕用发酵面、白糖、熟猪油和糖猪油板丁加工制成。呈芙蓉色,半透明,一共有64层,层层糖油相间,其白如雪,揭之千层,绵软甜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