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如果清朝死不投降,终局会变成什么样?

清政府死不投降,抵抗到底?结局会变成什么样?结果对于清政府来说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因为结局显而易见,拖得时间越久,被推翻的可能性就越大。地方本来已经在财政、军事上已经做大,威胁清政府的统治,提前5年搞”东南互保“并非没有可能,虽然日军缺乏打破东南互保的能力。北方被追的像傻狍子一样的慈禧太后地位极可能不保,被迫向光绪交出政权,还得看日本人的脸色,搞不好日本人推出汉族候选人,保不齐就是东南联盟推出的那一位,那可真是清政府完全不可承受之重了。

其次日本会进攻北京和沈阳。日本间谍疯狂煽动民族矛盾开始酝酿。清朝皇室仓皇出逃西安。日本本意,只是逼和。日本并不愿推翻清朝统治。但是,玩脱了。先前煽动矛盾,如今势已燎原。舆论已如火药,深埋地下,一点即爆。北京的沦陷,象征着清朝的统治崩溃。汉地十八省群起反之。这个过程将会很快,快的超出列强理解范围。清朝统治崩溃。各地满城,皆遭屠戮,一如扬州十日。

爱新觉罗们想要回到东北,已不可得,因为东北已经处于俄国和日本威胁之下。最终埋骨关内。日本无法获得巨额赔款。下令劫掠北京财富,弥补军费。并占领辽东。但国内物资耗尽,短时间内无法回本,米骚动此起彼伏。日本不得不结束战争,主力撤回国内。列强蠢蠢欲动。西欧列强本意日本攻克北京之后即可逼和,但没想到满汉矛盾之深,清王朝迅速瓦解而来不及干涉。遂转变方针,意欲从中国获得更大利益。俄国进攻东三省,新疆,外蒙,与日本对峙。德国,英国,法国意欲瓜分中国。奥匈,荷兰,意大利,美国也想分一碗羹。

国内各省纷纷脱离清王朝“独立”。起初非常散漫。随着列强对中国的瓜分,中外矛盾成为主流。各省公推一领袖,或袁世凯,或张之洞,或李鸿章。民间义和团风起云涌。外国侨民,传教士频频遇害。各省督军皆以“救国”为大义名分,要求领袖对外强硬。列强组建联军干涉。国内各省联合军与之交战,虽有杀伤,但终不敌。联军占领北京。但各省联合政府拒绝妥协。只因此时各省各军,联合政府之执政合法性,皆在于“救国”。

倘若对外妥协,则唯有下台,有他人代之。列强联军亦付出一定伤亡。只因各地民军不断袭扰。各省联合政府又不予妥协。遂转变方针。扶持一能代表西方利益的军阀为中央政府,重建秩序。或为袁世凯,或为李鸿章。随后中央政府以承认之前的不平等条约,维护西方利益为条件。以较小损失换取列强撤军。但中央政府不能服众,南方军阀指责其卖国。民国乱世提前到来。从历史长河来看小也是希望清政府死不投降,抵抗到底,这样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会加快一大步。不知道各位网友怎么看,可以在下方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