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知識探祕:新白毫銀針喝了會口乾,這是什麼情況?

昨天跟一個朋友聊了非常非常久。

是一個新朋友。據說喝了十年的白茶。

當然,後來才知道,是從十年前開始接觸白茶,不過這些年並沒有“潔身自好”非白茶不喝,而是各種茶都在喝。

他喜歡喝白毫銀針,目前在喝的是一家老牌大品牌的銀針和一家新品牌的銀針。

他問了村姑陳一個問題,為什麼他喝了某些批次的白毫銀針,會覺得口乾?

這個問題在他喝過的所有品牌的白毫銀針上都不同程度發生過,因此而困擾了他許多年。這次遇到了村姑陳這把萬能鑰匙,自然把埋藏了多年的疑惑,一股腦兒地拋了出來。

然而,這個問題,村姑陳還是第一次碰到。

於是,循循善誘地開始提問,希望能多得到一些素材,才能下結論。

村姑陳:您是這麼多年一直在喝白茶,從沒有喝過其它茶嗎?(希望從這裡瞭解到茶友的喝茶習慣和對白茶的認識程度)

茶友:沒有,各種茶都有喝,全家人都在喝茶。

村姑陳:那您是一直在喝這個大品牌的白茶嗎?

茶友:不是,這兩三年才開始買他家的,還買了另一家新品牌的。而且這家新品牌的部分茶,比老牌大品牌的還好。

(為了不必要的麻煩,這兩品牌的名字姑且省略——村姑陳注)

看來,這位茶友沒有持續性地喝白茶,也沒有持續性地喝某一個牌子的白茶。

茶友所購買的這兩個品牌,一個是老牌的大品牌,產區不錯,海拔也不錯。一個是新起的品牌,產區比較普通,海拔低。

如果口味能在不錯的產區和普通的產區之間遊離,甚至有時候覺得低海拔產區的茶更好,說明這位茶友對白茶的品質不是太挑剔,對高海拔產區的白茶的感受,還不深刻。

有了這些資料做鋪墊,這位茶友的喝茶段位,基本上了解了。

於是接著問更深層次的問題。

村姑陳:您覺得銀針喝了幹,是喝的時候覺得幹,還是喝完之後覺得幹呢?

(這個感受很重要,喝的時候覺得幹,可能是銀針湯水內質不夠豐富,或者品質不行導致直接有刮舌感。而喝之後覺得幹,因素則會更多一些。)

茶友:是後期,喝完後覺得幹。

村姑陳:那您是喝了哪款銀針、或者哪個品牌的銀針覺得幹呢?比如頭採銀針、中期銀針......

茶友:呵呵,茶商都不跟顧客說這些具體的東西。

看來茶友不清楚他喝的銀針的產地和採摘時間,嗯,他遇到的茶商和村姑陳不一樣,村姑陳每一款茶都有清晰的時間,讓顧客一目瞭然,心裡有底。

眼見著,問題進入死衚衕。

不知道喝的是哪款銀針,也不知道喝的是哪個產區的銀針,沒有這個輔助信息,該如何判斷他喝了銀針感覺幹,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然而,一切在這裡戛然而止。

正當村姑陳準備重起另一條思路的時候,茶友發過了來了一條新的信息。

茶友:我喝了**老牌大品牌家的2017年4月的銀針,感覺就特別好,不覺得幹。但其它的茶都很乾。

咦,2017年4月,應該不產銀針了呀,2017年春茶季是3月23、24號開始大面積採摘高山茶,到了4月4號清明節,就採牡丹了。

如果是4月的銀針,那應該就是清明前採下來的,是白毫銀針的尾季,算是尾針了。

這個信息特別重要,尾針喝了感覺不幹,而除了尾針之外的,感覺都很乾。

再加上前面茶友反應的另外一個信息:他覺得那家低海拔品牌的茶比中海拔品牌的茶好喝。

兩個信息合一塊,結論大致已經呼之欲出了。

正要向茶友宣佈我的答案的時候,茶友又發聲了。

他先曬了一張顏色有點偏黑的白毫銀針的圖片。

茶友:我喝這個茶也不覺得幹,這是我朋友藏了五年的白毫銀針,出產年份是2012年。

我細細地看了看那張銀針的圖片,除開顏色偏黑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部分銀針的表面,白毫掉落得比較厲害。

有的銀針的局部,甚至有點像人類頭頂的地中海——禿得幾乎要露底了。

感謝這最後的一個證據,終於,三大信息,合成了最終的證據鏈條。

結論已經出來了:

這位茶友對白毫比較敏感,所以,白毫過多的茶湯,他喝過之後,由於大量白毫會附著在舌面上,故而會感覺比較幹。

村姑陳的推理過程很簡單,是從他喜歡喝的幾種茶裡面,得到的信息。

這位茶友喝了不覺得口乾的白毫銀針,有三款:

平地的白毫銀針。尾針。老銀針。

這三款銀針,都有個共同的特點,白毫比較稀少,比較細軟。

平地的銀針和尾針,白毫是較稀少的,也不夠粗壯,喝下去之後,舌面上殘留的白毫不多,所以茶友不會覺得幹。

老銀針,無論存放得好與不好,銀針已經陳化了幾年,白毫變細變軟變服帖,也有少量自然掉落,肯定不如新銀針的白毫來得那麼厚,那麼多,那麼粗。

喝完之後,就算有殘留在舌面上,也是細細的軟軟的,不像新銀針那樣,會令舌面敏感的人,有發乾的感覺。

綜上所述,答案就是,這位茶友的銀針發乾症,是由於白毫太多,舌面敏感而造成的。

如果要改善這種不適的症狀,也很簡單。

1.多喝膠質豐富的高山茶,白毫被膠質裹挾,順喉而下,不會大量散落在舌面上,造成乾燥感。

2.多喝的平地茶或者尾針,它們白毫較少,不致於嚥下後還有大量白留存於舌面。

3.多喝老銀針,老針的白毫經過陳化,變得軟細,像嬰兒的頭髮,就算留在舌面,也不會給舌部敏感的人造成太大的不適感。

芸芸眾生,千人千面,各人有各人的味覺。

正如今天還有朋友反應,荒野冬片味道淡,不如壽眉好喝。

在茶葉的百花園裡,必然是萬紫千紅,各花各入眼。每個人有自己喜歡的味道。

其實無所謂絕對的好茶或者劣茶,只有你自己真正喝懂了,喜歡它,它才算是好茶。

正如梅芳姑又美貌又聰明能詩善賦武功高強還廚藝高超,卻得不到石清的心,反倒是什麼都不會,笨笨的閔柔,成了石清的愛妻。

自己喜歡的,才是好物。

喝了銀針和牡丹王覺得口乾,那改喝白牡丹或者春壽眉吧。

也許退一步,更加海闊天空。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