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政和白茶採摘的二三事

白茶春茶的採摘時間因地區、茶樹品種以及製茶品類等級而不同。從區域來看,由於政和縣整體海拔較高,境內大多地區海拔在800米以上,春寒延續較長,因此開採時間相對福鼎較晚;局部來看,海拔高的茶山比海拔低的茶山開採時間要晚。在品種上,福雲6號採摘最早,其次是福安大白、政和大白,水仙最晚;銀針、牡丹王等嫩度高的採摘時間最早,其次是白牡丹、貢眉。白茶鮮葉採摘標準按照白茶的等級來劃分,白毫銀針採肥壯單芽,白牡丹採一芽一二葉,貢眉採菜茶群體種的一芽二三葉,壽眉採用一芽二三葉與駐芽的二三葉嫩梢或“抽針”後的嫩梢製成。

關於政和白茶採摘的二三事

採摘應遵循的原則

(1)適時採摘

幼齡茶樹開採期:幼樹開採依茶樹栽種的時間和茶樹的生長情況而定。一般在種植後經定剪和培育三四年後,灌木茶樹高達60~70釐米,半喬木型達70~80釐米,即可開採。

每個茶季開採期:掌握“前期適當早,中期剛剛好,後期不粗老”的原則。當春茶新梢一芽二葉達到20%左右,即可開採;當夏、秋兩季茶樹頂梢茶葉達到採摘標準時,可開採。

關於政和白茶採摘的二三事

(2)分批勤採

根據新梢生長速度和花色品種對原料要求分批採摘。春茶3~5天、夏茶和秋茶前期5~7天,秋茶後期8~10天採摘一批次,每輪採收4~6批次。

(3)合理留養

幼齡茶樹及臺刈、重剪後的茶樹,應以“以養為主、以採為輔”為原則,即採高留低,採頂留側,採大留小,採密留疏,採面留裡,剪口以下不採。青壯年茶樹前期貫徹“養採並重,採中有養,採養結合”,在進一步培養矮、壯、密、寬的樹型後,可實行“以採為主、以養為輔、採養結合”,以保持其旺盛生長力,延長穩產年限。衰老茶樹,實行“留魚葉”採法,樹勢較衰老的可實行採一季,集中留養夏茶或秋茶。

關於政和白茶採摘的二三事

Tips:

關於白茶的採摘原則,民間流傳著一段“十不採”諺語:雨天不採,露水未乾不採,細瘦芽不採,紫色芽頭不採,風傷芽不採,人為損傷芽不採,蟲傷芽不採,開心芽不採,空心芽不採,病態芽不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