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除皇帝外,什么职位权力最大?此人就是,袁世凯评价说:胡闹

在大清历史上,除了皇帝之外,还有一个最有权势的职位存在,这就是摄政王。甚至可以说,大清的摄政王,手中的权力甚至大过皇帝,因为既然有摄政王的存在,是因为皇帝不能很好地处理国政,一切由摄政王代为处置。

大清的第一个摄政王是多尔衮。在历史上,多尔衮鼎鼎大名,这位皇太极的胞弟,不仅战功显赫,而且在皇太极去世后,最有可能继承皇帝的职位,那时小小年纪的顺治和寡居的孝庄,在多尔衮眼里并没有多大的阻力,当皇帝只是他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而已。

最终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多尔衮还是屈居了“摄政王”这一职位。有他在的时候,顺治一直生活在多尔衮的阴影下,惶惶不可终日。因此多尔衮一去世,他就给多尔衮按上了诸多罪名,也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大清开国时有多尔衮这个摄政王,在大清快要亡国时,还有一个摄政王,这就是载沣。载沣的哥哥是光绪皇帝,在同治皇帝驾崩后,光绪承继咸丰,以“儿子”的身份登上了皇帝的位置。

而在光绪驾崩后,新上来的宣统皇帝溥仪,是载沣的儿子。这样一来,载沣的身份就有些与众不同了,哥哥是光绪皇帝,儿子是宣统皇帝,而他最终获得了一个摄政王的身份。虽然位高权重,但此时的大清早已是风雨飘摇了。

载沣在刚刚获得了摄政王的身份后,就想杀掉袁世凯,这也是他哥哥光绪最大的遗愿。想当年戊戌变法时,势单力孤的光绪想拉拢袁世凯对付慈禧,谁知被袁世凯给出卖了,以至于失去了权力的光绪,被慈禧囚禁在了瀛台,最终含恨而死。

但载沣将想法和张之洞商量时,张之洞不同意。一是光绪、慈禧刚死,不宜杀戮大臣。二是这时的袁世凯羽翼已丰,手下北洋新军实力雄厚,没把握的事情尽量不要做。载沣听从了张之洞的建议,只是将袁世凯给革职了。

然而等到武昌起义爆发后,面对汹涌澎湃的革命形势,载沣不得不重新启用袁世凯,因为北洋新军只有袁世凯才指挥得动。但这次重新上台的袁世凯,却早已今非昔比,他在逼退了溥仪后,自己一屁股坐上了大总统的宝座。

从摄政王回归到平民,载沣并没有什么舍不得,反而认为浑身轻松,还自嘲地说:“这下总没事了,可以回家抱孩子了。”后来袁世凯嫌弃大总统不过瘾,想要登基称帝,载沣听了之后轻描淡写地说了两个字:“胡闹!”

胡闹的袁世凯仅仅当了八十三天洪宪皇帝便一命呜呼了。其后张勋复辟、溥仪成了伪满洲国,载沣一概不参与,这份淡定确实很难得,能够拿得起、放得下,不随波逐流,也使得载沣落了一个好名声,最后也得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