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那些说炸酱面不好吃的人,你准备好跟他们打架了吗?

提到北京炸酱面,这碗看似很简单的面条占据了绝大多数老北京人心中的C位。而很多来北京旅游观光的外地朋友,不少在吃过炸酱面后都大呼上当,有人说太咸,有人说太腻。

但对于打小儿吃它长大的北京人只能默默翻个白眼,然后淡然的说一句:不可能!在他们心中,如果炸酱面不好吃,那世界上就没有好吃的东西了。

图by卉橦

01

从提出问题的人身上找原因,八成是因为没有迟到正宗的炸酱面。

在北京遍地都是炸酱面馆,“正宗老字号”这五个字出镜率高到让人诧异,可是这味道···。熬了没多久的黄酱外加一碗浆糊一样的面条,再撒上比面还多的菜,贴上大几十块钱的标签就敢说是“老北京炸酱面”,周周除了笑而不语就是笑而不语···

光听着就牙碜,能好吃才怪了吧!管这些冒牌货叫“酱拌面”,那都算客气。

当然,正儿八经的炸酱面口碑老店还是有的,不过在老北京人看来,那都是给外地朋友尝鲜的,真生好吃的,那都是自个儿家做的。

每户人家都有自己的独门秘方,不能说谁家好吃谁家难吃,但这从自己灶台飘出来的香味,才是自己心里那碗正宗的杂酱面。

图by劳博

02

据考证,炸酱面的前身是“烂肉凉面”,光听这名字就知道是上不了台面的吃食。的确,高档的大饭馆很少有卖炸酱面的,只有“二荤铺”这样的小饭馆才会做。

但正是曾经被瞧不上眼的这碗面,陪伴北京人熬过了一段凋敝岁月。

物质匮乏的年代,少有平民百姓能买得起一整块好肉,即便如此,饭还是得吃得像样儿,日子还是得过得讲究,这就是北京人骨子里的原则和规矩。

不委屈肚子,看上去还有里有面儿的,那就是炸酱面了。

肉丁炸成的酱外加一斤面条,配上鲜亮的菜,怎么看也是道有模有样的饭。

由此,炸酱面也就晋升为京城人家饭桌上的常驻成员。

▲《向往的生活》中黄磊做的炸酱面

见证了人民苦难的炸酱面对于北京人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正如同重庆人之于火锅,湖南人之于米粉,天津人之于煎饼果子,北京人之于炸酱面是埋在心底,钻在骨子里的那种喜欢和惦记。

图虫丨Lapin_建成

03

炸酱面,炸酱面,灵魂就在酱上。搁以前谁家要是做了炸酱面,那勾人的香气飘得满院子都是,这碗面帮着北京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酷热的夏天。

炸酱面里的酱必须是半肥半瘦的猪肉丁儿,葱姜蒜倒进去,哗啦一声,油慢慢煸出来。再加上“六必居”的黄酱,小火大咕嘟,酱香慢慢就溢出来了。

开头说饭店里难吃的炸酱面,问题估计也出在酱上。

要么是火候大了,要么是时间不够就急着出锅了。也是的,谁有耐心在大夏天里的竭心尽力地搅拌一锅酱呢?

除了最亲的家人,还能有谁呢?珍惜愿意亲自下厨给你做炸酱面的人,对你那是真心好。

小时候只知道早早在桌前坐,等着香喷喷的炸酱面端上来闷头大吃,浑然不知在蒸笼一样热的厨房擀面、炸酱、切菜的姥姥的劳累。长大点主动举着芭蕉扇跑去给姥姥扇风送凉,姥姥很高兴“没白疼这孩子”。

在周周印象中,《大宅门》里白三爷念叨的“小碗干炸”是好炸酱的标准。

这句话的意思是,酱要精细不能做成大锅饭,炸的过程中不加一滴水。炸好后,用筷子从酱中间划开一道中间合不上的缝,猪油顺势填进缝隙,这才叫好酱。

不过美食标准通常是因人而异。梁实秋就不喜欢,评价也很常耿直:“(小碗干炸)酱太多肉太少。”

04

北京人吃炸酱面一般只吃抻面和切面。

抻面就是把和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用大擀面杖擀成大片,然后制作者右手用刀切条,左手推,让切好的面条粘上点干面,这样就不会粘在一起了。最后攒成一把,用双手拎起来抻,截去两头连接的地方后,就立刻放入早已沸腾的锅里。

切面呢,就是先把面团擀成薄片,然后洒上干面,一层一层地叠起来,切成丝。面条煮好后,就放“浇头儿”搅拌,之后即可食用。

炸酱面放菜码也有点哲学的意思。

“面码儿”分时令不同,各有讲究。初春,是掐头去尾的豆芽菜、小水萝卜缨;春末是青蒜、香椿芽、青豆嘴等;初夏则是新蒜、黄瓜丝、扁豆丝、韭菜段等。

吃着这碗面,一年四季就过来了。

图虫丨潘俊良JPZG

05

北京人是打心里喜欢这炸酱面。有人爱唏哩呼噜吃面的痛快劲儿,过瘾。有人贪恋炸酱面上这层清爽的面码,讲究。

最享受的,还是跟家人或挚友共坐一桌吃炸酱面的氛围。

酣畅地吸溜面条,咬一口脆黄瓜,再剥几只蒜瓣扔嘴里……这是跟铁瓷儿才能有的肆无忌惮的自在。

还有人干脆把吃炸酱面当做知足常乐的标志,衡量生活的砝码。总之就是有天大的烦心事,还能吃得下去炸酱面,那这日子就还能接着过。

图虫丨埃里可

山珍海味都尝遍了的老餮梁实秋,最爱的一口还是这情深意切的炸酱面。老舍写《茶馆》里的王掌念叨的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有炸酱面的话,我还能吃三大碗呢。”

▲1998年重阳节这天,“老北京炸酱面大王”餐饮店在京开业,许多高寿老人前来享受“长寿面”滋味。

中华美食博大精深,各有千秋。我不敢说北京炸酱面是天底下最好吃的面,也无意替它去争个第一第二,但在北京人心中,炸酱面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它很小,说到底也就是一碗能饱腹满足的面;它又很大,装得下北京人惬意的日子和自在的性情。吃着炸酱面长大的北京孩子,只要隔一段时间没吃到就会惦记,非得痛痛快快吃一碗才行。

图虫丨谷岳湖

用筷子把炸酱和面条搅拌匀了,呼噜呼噜吃下肚,才立刻回了魂儿。最后来口面汤,肚里熨贴,心里踏实。嗯,就好这一口儿,没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