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

始於漢朝,

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節日。

又名乞巧節。

早在《詩經》時代,

人們就對牛郎織女的天象有所認識,

在東漢時就出現了人格化的描寫:

“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

鵲橋仙·纖雲弄巧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短暫的相會如夢如幻,

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

只要兩情至死不渝,

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迢迢牽牛星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相隔在清清淺淺的銀河兩邊,

相愛的牛郎和織女卻不能相聚,

只能無言地痴痴凝望。

乞巧

唐.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

七夕晚上,

望著碧藍的天空,

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

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

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鵲橋仙·七夕

宋.范成大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

應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滿眉顰,

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

重攪別離心緒。

新歡不抵舊愁多,

倒添了、新愁歸去。

相見匆匆忙忙,

短暫的聚首真不如不見,

重新攪起離別的憂傷。

見面的歡樂總不抵久別的愁苦多,

反倒又增添了新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