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妃嫔侍寝规矩——《清代野记》

一夫一妻制是中国的传统,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同样如此,原配夫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后,其他的只能算作小老婆,只是数量过多,为此,将她们分成了不同的等级,清朝自康熙后,整理了嫔妃的等级制度,设皇后1名,居中宫,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6名,贵人、常在、答应,不限人数。

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后宫这么大的舞台,这么多的女人都围绕在一个男人身边,物以稀为贵,更何况在那个男权社会,作为站在最高权力中心的男人,就成为她们竞争的最好物品。谁能得到他的欢心,谁就能得到飞上枝头做凤凰的机会,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都出现过后宫争宠,因此产生的妃嫔之间的明争暗斗,血腥程度不比男人在战场厮杀差。清朝入关后,吸取前朝教训,在对待后宫这件事上很重视。

这种宫闱秘史自然不会记录在正史,据《清代野记》描述,清朝时为了防止皇帝沉迷女色,误国误民,制定了一些办法,文中代言,“敬事房太监者,专司皇帝交媾之事者也。帝与后交,敬事房则第记其年月日时于册,以便受孕之证而已。若幸妃之例则不然,每日晚膳时,凡妃子之备幸者皆有一绿头牌,书姓名于牌面,式与京外官引见之牌同。或十余牌,或数十牌,敬事房太监举而置之大银盘中,备晚膳时呈进,亦谓之膳牌。帝食毕,太监举盘跪帝前,若无所幸则曰去;若有属意,则取牌翻转之,以背向上。太监下,则摘取此牌又交一太监,乃专以驼妃子入帝榻者。届时,帝先卧,被不覆脚。驼妇者脱妃上下衣皆净,以大氅裹之,背至帝榻前,去氅,妃子赤身由被脚逆爬而上,与帝交焉。敬事房总管与驼妃之太监皆立候于窗外。如时过久,则总管必高唱曰:“是时候了。”帝不应,则再唱,如是者三。帝命之入,则妃子从帝脚后拖而出,驼妃者仍以氅裹之,驼而去。去后,总管必跪而请命曰:“留不留?”帝曰不留,则总管至妃子后股穴道微按之,则龙精皆流出矣;曰留,则笔之于册曰:“某月某日某时皇帝幸某妃。”亦所以备受孕之证也。”

按文中记录,皇帝和皇后在一起是没有限制的,但是和其他人有要求,一是妃子是赤身裸体被太监用毛毯裹着抬到皇帝寝宫,不用皇帝亲自登门了,这样的目的据说是吸取明朝嘉靖帝差点被宫女勒死的经验,不给妃子携带武器的机会。

二是时间上有限制,妃子服侍完就要被抬走,不能在此过夜,影响皇帝休息。这点也避免了妃子吹枕边风进谗言的隐患。

三是是否留下龙种,母凭子贵,皇后不受限制,其他妃子想在这个幽幽深宫出人头地,没什么办法,只有为皇帝诞下龙子才有机会。但这点也被限制,因此也有很多妃子贿赂太监,让他们手下留情,为自己留下机会。